昭煜帝耳朵聽的都要生繭子了,不願意再多看溫言川一眼。
溫執玉對著趙雙公公微點著頭,趙雙公公就對著站在一旁的兩個侍衛道:“還不趕緊把平王殿下拖出殿外?”
兩個侍衛得令,走到溫言川身後,駕著文聯川就拖出了光明殿,溫言川口中還說著:“父皇,兒臣難道不是你的親生孩子嗎?從小到大,你偏袒老七,偏袒皇兄們,卻從來不偏袒兒臣!兒臣不過是為幾位臣子說話,父皇你就如此對待兒臣,父皇—”
溫言川的聲音越來越小,昭煜帝略微有些頭痛的又揉了揉太陽穴。
聽到溫言川說:“兒臣,難道不是你的親生孩子嗎?”這句話時,昭煜帝有略微的動容。
昭煜帝一直知道自己的這個第五子是瀾妃嫁過來的時候和身邊侍衛私通生下來的,本來一生下來就要處死,但華容宮的那位極力為瀾妃做掩護,這才讓溫言川順利成為了大昭第五位皇子。
再後來長大一點,溫言川聰明過人,也討人喜愛,就連瓊皇後都對他讚賞有加,昭煜帝最討厭溫言川,但也是看著長大的孩子,盡管不是自己親生的,但其他皇子該有的一分都沒少,已經是天大的寬容了。
直到溫言川動了惻隱之心,又和寧太後親近,再加上溫言川背地裏做的那些肮髒事,昭煜帝也是徹底斷了與他的父子之緣。
若是溫言川閑散王爺,昭煜帝字是可以讓下一位帝王保他一世富貴平安,可偏偏他就盯上了皇位,寧太後也想從早手中大權,兩人聯手,就妄想讓大昭變天。
昭煜帝看向二品文戶馮越和李長,“你們說把錢都交給了寧緒?”
兩人齊聲道:“是,皇上,臣知道錯了。”
昭煜帝冷笑,“你們倆都是老臣,正不想跟你們多費口舌,都去清白刑宮坐坐。”
昭煜帝又看向白國公和夏國公,“還有你們倆,既然說不清楚,也全到琛兒的清白刑宮去。”
三品文戶劉亦縮跪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昭煜帝上去就是一腳,“劉亦!劉大人!朕沒虧待過你吧?連你也要背叛朕?”
劉亦是昭煜帝在多年前的一次春圍舞弊中看中的人,劉亦正好是被換掉的榜首,是大皇子溫憬琛將春圍舞弊的事查清楚,劉亦才有機會上榜。
昭煜帝很看重他,但令昭煜帝最失望的也是他。
劉亦不再一個勁兒的口中喊冤枉,而是大哭出聲,“是,臣被迷了眼,臣不該忘掉初心。”
劉亦羞愧的微抬起頭,昭煜帝知道他投靠了寧太後和平溫言川一黨。
昭煜帝怒道:“你還知道初心?劉亦,朕是萬萬沒想到你會選擇那位。”
又看著那些跪下來的臣子,“平日裏你們在朝上有模有樣,忠心耿耿,可朕還沒糊塗到那個地步,就算琛兒不把小冊子遞給朕,朕也知道哪些人已經變了心,長的深的就比如地上跪的這幾位。”
抬手揉了揉鼻尖,“大昭剛太平,你們就想翻桌子內鬥,你們這些跪下來的人有不少是先皇親自點給朕的,你們對得起先皇臨終前的囑托嗎?又對得起朕這麽多年的信任嗎?”
溫執玉覺得自己的父皇是真氣上頭了,就道:“大皇兄,清白刑宮的人在殿外等著。”
大皇子溫憬琛應道:“多謝,小七。”
大皇子溫憬琛從昭煜帝身前走過,無奈的看了一眼三品文戶劉亦。
不一會兒,便帶著百位清白刑宮的侍衛進來了,跪在地上的近一小半的臣子瑟瑟發抖。
也不止這些人,有的心中存有僥幸心理,覺得冊子上沒自己的名字,就一直站著,殊不知大皇子溫憬琛早就將這些人一一記在腦子裏了。
跪在地上的全部臣子都被壓了下去,裝模作樣死不承認的也被押了下去,大皇子溫憬琛親自點人,“你們這些不敢承認的,到了清白刑宮十大板起步,本王的清白刑宮最不缺的就是折磨人的法子,諸位大人,可要好好享受,能不能活著出來就是另一迴事了,不過本王也好奇,是否真的有人能從本王的清白行宮活著出去。”
今日的光明殿不見刀光血影,卻處處透露著殺戮之氣,昭煜帝已經近十年沒發過這麽大的火了,上次這麽大動幹戈處理橙子的時候,還是在他剛登基。
昭煜帝一步一步走上大台,坐迴了龍椅,眼神掃了一遍剩下的臣子,“朕的眼睛不瞎,有些人搞些小動作也就罷了,大昭的天不是說換就能換的。”
眼眸微眯,瞄向了右相薛淮之,“右相,你說是不是呀?”
右相薛淮之突然被昭煜帝提到,一個精靈就跪了下來,連連附和道:“是,皇上正值壯年,是那些貪臣奸臣的錯。”
右相薛淮之心中動搖,冷汗從背上和額頭往下流,也思考著要不要把自己的三女兒嫁過去了,現在悔婚還來得及嗎?可皇上都已經要下賜婚聖旨了。
平王溫言川就這麽被禁足在自己府中三個月,說辭也是一團亂,這樣的人真的有帝王之相嗎?寧太後選擇這個皇子怕是選錯了。
右相薛淮之仔細迴想著那些被拖出去的臣子,基本上都是寧太後和平王溫言川一黨的人,皇上這麽明目張膽的在光明殿上處置了那些臣子,大抵是殺雞儆猴。
四皇子溫祈安在溫言川被拖下去後,就再也沒說過這一句話了,怕昭煜帝也罰自己在府中待上三個月。
昭煜帝順勢看向了自己的四兒子,“安兒,你與老五走的近,怎麽不為他求情?”
四皇子溫祈安愣了愣,上前一步,看著昭煜帝,“父皇,兒臣是與五哥走的近,可五哥是因為有意維護那些貪臣奸臣才被拖出去的,兒臣為什麽要給他求情?”
四皇子溫祈安上次從金陽殿迴來的時候,其母靜妃就派人秘密送信到他府上,心裏大概意思就是,遠離五皇子溫言川。
四皇子溫祈安還隻覺得奇怪,靜妃是第一次跟他說遠離五弟溫言川的。
現在看來,母妃是在提醒他,不然今天五弟的下場就是他的下場了。
昭煜帝擺了擺手,“安兒,你可不要跟著老五興風作浪,你同他是不一樣的。”
四皇子溫祈安歪著頭看著自己的父皇,不一樣,除了自己是哥哥,他是弟弟,自己比老五年長幾歲,不都是父皇的孩子嗎?
大皇子溫憬琛走到了四皇子溫祈安身側,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四弟,別整天跟在老五邊上像個狗腿子似的,幹些正事吧,老五沒得救。”
四皇子溫祈安又不明白了,什麽叫做沒得救?溫言川犯了什麽事兒啊?不就是被父皇關在自己府中三個月麽。
大皇子溫憬琛看自己這個四弟憨傻憨傻的,撇了撇嘴,“聽懂了沒?”
四皇子溫祈安,眨了兩下眼睛,“聽懂了,大皇兄。”
昭煜帝扭頭看向小兒子溫執玉,“小七,你可有事要說?”
溫執玉搖頭,“迴父皇的話,兒臣沒有事要啟奏。”
昭煜帝又看向一眾臣子,“你們呢?”
眾臣子一聲不吭,昭煜帝看向了身邊的趙雙公公,趙公公隨後揚著尖細的嗓子道:“退朝—”
臣子們一刻都不想呆在光明殿上,一個比一個跑得快的出了光明殿,仿佛這光明殿是什麽是非之地一樣。
光明殿上隻剩下了,昭煜帝,大皇子溫憬琛,七皇子溫執玉和祝星冉。
昭煜帝走到台下,“小七,說吧,什麽事?”
溫執玉轉身看著昭煜帝,“父皇,四皇叔昨日被兒臣押迴了京都。”
昭煜帝沒太大意外,問道:“現在人在哪裏?”
大皇子溫憬琛接道:“父皇,四皇叔在我那裏。”
昭煜帝蹙眉,“清白刑宮?你給他動刑了?”
溫執玉抿唇笑道:“大皇兄沒動刑,是四皇叔非要去大皇兄府上住,兒臣本來想把皇叔帶到宮裏的,但皇叔死活不肯進宮。”
大皇子溫憬琛聳肩,“是的,父皇,兒臣已經把皇叔帶到宮裏了,此刻就在殿外。”
昭煜帝有一年沒看到自己這個弟弟了,“把他請進來吧。”
沒等一行人到殿處,賢王溫承明自己進來了。
時隔一年,再見到昭煜帝,賢王溫承明有些無以麵對他了。
昭煜帝很平靜,沒什麽表情,淡淡道:“皇弟。”
賢王溫承明走到父子三人麵前,跪在了昭煜帝麵前,“皇兄,皇弟有罪,臣弟弟不該幫著寧太後在燁州養私兵。”
昭煜帝什麽話都沒說,隻是看著賢王溫承明就那樣跪在地上,過了半刻後,昭煜帝才把賢王溫承明扶起。
昭煜帝問道:“皇弟,你為什麽要幫她養私兵?”
賢王溫承明微微低著頭,“還養育之恩。”
昭煜帝道:“用不著。”
賢王溫承明奇怪的看向昭煜帝,“皇兄,我知道你不喜寧太後,厭惡她,可對於皇弟來說她是皇弟半個母親。”
大皇子溫憬琛對賢王溫承明道:“四皇叔,這麽多年你就沒好奇過寧太後為什麽待你如親子?”
溫執玉也問道:“四皇叔,你也清楚寧太後是什麽人,沒有利益為前提的事,她是不可能做的。”
昭煜帝對溫憬琛和溫執玉倆兄弟揮了揮手,嚴肅的看著賢王溫承明,“皇弟,當年毓貴妃沒有私通,毓貴妃是被寧太後陷害的,他自己的兒子死了,膝下無子,自然而然的就盯上皇弟你了。”
賢王溫承明驚住了,心裏浪濤翻湧,“不、不可能,皇兄,你騙我!”
昭煜帝堅定的搖了搖頭,不再稱賢王溫承明為皇弟,而是道:“承明,我沒騙你,這些年你細細想想就知道了,毓貴妃也不是在冷宮裏病死的,她是被寧太後找人投毒死的,你那是年幼,咱們的父皇又極為寵愛她,所以就像父皇要了你。”
賢王溫承明眼角濕潤,他不相信,他寧願昭煜帝誰在騙他,是隨便找的理由,讓他不要為寧太後辦事。
賢王溫承明想轉身立馬走掉,可昭煜帝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承明,你若不信,可以親自去寧太後的華蓉宮問她,你知道的,皇兄從未騙過你,外麵的人都說帝王家是無情的,可咱們倆兄弟不一樣,你知道嗎?”
賢王溫承明泛著淚星,強忍著不讓淚水滴下來,眼前這個皇兄確實是從小到大沒騙過他,即使是開始爭皇位時,他這個皇兄也從未對自己起過害心。
可是寧太後是他半個母親,如果這些都是真的話,賢王溫承明不敢往下設想。
可看著嚴肅認真的昭煜帝,他的皇兄,賢王溫承明內心開始動搖,越來越懷疑住在華蓉宮的那位了。
自己離開京都,不就是因為寧太後和皇兄敵對,自己不想在中間左右為難,可自己離開京都後在燁州卻幫寧太後養起了私兵。
昭煜帝也不想把這個真相告訴賢王溫承明,倘若繼續助紂為虐,真到那個時候,昭煜帝都不能保證還能不能護自己做個四皇弟一世平安了。
護他一世平安是昭煜帝十歲時對還是八歲時被人欺負的賢王溫承明說的。
趙雙公公從殿外帶進來兩個中年奴婢,走到昭煜帝麵前,“皇上,奴才把人證帶過來了。”
賢王溫承明一看那兩個中年奴婢就不由得往後退了一步,這兩個中年奴婢,他再熟悉不過,這不就是他母妃身邊的貼身宮女麽,不是陪著他母妃一起去了麽,怎麽會好好的活著,還能站在這光明殿上。
兩個中年奴婢一看見賢王溫承明就哭了,他們先是跪下來給賢王溫承明行了叩拜大禮,然後起身訴說著她們當年在毓貴妃身邊看到的一切,說毓貴妃是怎麽被寧太後逼死的,又說著毓貴妃是怎麽被誣陷打入冷宮的。
其中一個甚至拿出了毓貴妃臨死前寫的遺書,遞到了賢王溫承明手上。
賢王溫承明將遺書緊緊握在手中,遲遲沒有打開,他不敢看,他不敢看他這麽多年與殺母仇人共處,他更不敢相信是寧太後殺了他的母妃。
賢王溫承明知道寧太後不是什麽好人,可這麽多年寧太後他如親生兒子一般,怎麽可能,怎麽會是自己的殺母仇人!
溫執玉對著趙雙公公微點著頭,趙雙公公就對著站在一旁的兩個侍衛道:“還不趕緊把平王殿下拖出殿外?”
兩個侍衛得令,走到溫言川身後,駕著文聯川就拖出了光明殿,溫言川口中還說著:“父皇,兒臣難道不是你的親生孩子嗎?從小到大,你偏袒老七,偏袒皇兄們,卻從來不偏袒兒臣!兒臣不過是為幾位臣子說話,父皇你就如此對待兒臣,父皇—”
溫言川的聲音越來越小,昭煜帝略微有些頭痛的又揉了揉太陽穴。
聽到溫言川說:“兒臣,難道不是你的親生孩子嗎?”這句話時,昭煜帝有略微的動容。
昭煜帝一直知道自己的這個第五子是瀾妃嫁過來的時候和身邊侍衛私通生下來的,本來一生下來就要處死,但華容宮的那位極力為瀾妃做掩護,這才讓溫言川順利成為了大昭第五位皇子。
再後來長大一點,溫言川聰明過人,也討人喜愛,就連瓊皇後都對他讚賞有加,昭煜帝最討厭溫言川,但也是看著長大的孩子,盡管不是自己親生的,但其他皇子該有的一分都沒少,已經是天大的寬容了。
直到溫言川動了惻隱之心,又和寧太後親近,再加上溫言川背地裏做的那些肮髒事,昭煜帝也是徹底斷了與他的父子之緣。
若是溫言川閑散王爺,昭煜帝字是可以讓下一位帝王保他一世富貴平安,可偏偏他就盯上了皇位,寧太後也想從早手中大權,兩人聯手,就妄想讓大昭變天。
昭煜帝看向二品文戶馮越和李長,“你們說把錢都交給了寧緒?”
兩人齊聲道:“是,皇上,臣知道錯了。”
昭煜帝冷笑,“你們倆都是老臣,正不想跟你們多費口舌,都去清白刑宮坐坐。”
昭煜帝又看向白國公和夏國公,“還有你們倆,既然說不清楚,也全到琛兒的清白刑宮去。”
三品文戶劉亦縮跪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昭煜帝上去就是一腳,“劉亦!劉大人!朕沒虧待過你吧?連你也要背叛朕?”
劉亦是昭煜帝在多年前的一次春圍舞弊中看中的人,劉亦正好是被換掉的榜首,是大皇子溫憬琛將春圍舞弊的事查清楚,劉亦才有機會上榜。
昭煜帝很看重他,但令昭煜帝最失望的也是他。
劉亦不再一個勁兒的口中喊冤枉,而是大哭出聲,“是,臣被迷了眼,臣不該忘掉初心。”
劉亦羞愧的微抬起頭,昭煜帝知道他投靠了寧太後和平溫言川一黨。
昭煜帝怒道:“你還知道初心?劉亦,朕是萬萬沒想到你會選擇那位。”
又看著那些跪下來的臣子,“平日裏你們在朝上有模有樣,忠心耿耿,可朕還沒糊塗到那個地步,就算琛兒不把小冊子遞給朕,朕也知道哪些人已經變了心,長的深的就比如地上跪的這幾位。”
抬手揉了揉鼻尖,“大昭剛太平,你們就想翻桌子內鬥,你們這些跪下來的人有不少是先皇親自點給朕的,你們對得起先皇臨終前的囑托嗎?又對得起朕這麽多年的信任嗎?”
溫執玉覺得自己的父皇是真氣上頭了,就道:“大皇兄,清白刑宮的人在殿外等著。”
大皇子溫憬琛應道:“多謝,小七。”
大皇子溫憬琛從昭煜帝身前走過,無奈的看了一眼三品文戶劉亦。
不一會兒,便帶著百位清白刑宮的侍衛進來了,跪在地上的近一小半的臣子瑟瑟發抖。
也不止這些人,有的心中存有僥幸心理,覺得冊子上沒自己的名字,就一直站著,殊不知大皇子溫憬琛早就將這些人一一記在腦子裏了。
跪在地上的全部臣子都被壓了下去,裝模作樣死不承認的也被押了下去,大皇子溫憬琛親自點人,“你們這些不敢承認的,到了清白刑宮十大板起步,本王的清白刑宮最不缺的就是折磨人的法子,諸位大人,可要好好享受,能不能活著出來就是另一迴事了,不過本王也好奇,是否真的有人能從本王的清白行宮活著出去。”
今日的光明殿不見刀光血影,卻處處透露著殺戮之氣,昭煜帝已經近十年沒發過這麽大的火了,上次這麽大動幹戈處理橙子的時候,還是在他剛登基。
昭煜帝一步一步走上大台,坐迴了龍椅,眼神掃了一遍剩下的臣子,“朕的眼睛不瞎,有些人搞些小動作也就罷了,大昭的天不是說換就能換的。”
眼眸微眯,瞄向了右相薛淮之,“右相,你說是不是呀?”
右相薛淮之突然被昭煜帝提到,一個精靈就跪了下來,連連附和道:“是,皇上正值壯年,是那些貪臣奸臣的錯。”
右相薛淮之心中動搖,冷汗從背上和額頭往下流,也思考著要不要把自己的三女兒嫁過去了,現在悔婚還來得及嗎?可皇上都已經要下賜婚聖旨了。
平王溫言川就這麽被禁足在自己府中三個月,說辭也是一團亂,這樣的人真的有帝王之相嗎?寧太後選擇這個皇子怕是選錯了。
右相薛淮之仔細迴想著那些被拖出去的臣子,基本上都是寧太後和平王溫言川一黨的人,皇上這麽明目張膽的在光明殿上處置了那些臣子,大抵是殺雞儆猴。
四皇子溫祈安在溫言川被拖下去後,就再也沒說過這一句話了,怕昭煜帝也罰自己在府中待上三個月。
昭煜帝順勢看向了自己的四兒子,“安兒,你與老五走的近,怎麽不為他求情?”
四皇子溫祈安愣了愣,上前一步,看著昭煜帝,“父皇,兒臣是與五哥走的近,可五哥是因為有意維護那些貪臣奸臣才被拖出去的,兒臣為什麽要給他求情?”
四皇子溫祈安上次從金陽殿迴來的時候,其母靜妃就派人秘密送信到他府上,心裏大概意思就是,遠離五皇子溫言川。
四皇子溫祈安還隻覺得奇怪,靜妃是第一次跟他說遠離五弟溫言川的。
現在看來,母妃是在提醒他,不然今天五弟的下場就是他的下場了。
昭煜帝擺了擺手,“安兒,你可不要跟著老五興風作浪,你同他是不一樣的。”
四皇子溫祈安歪著頭看著自己的父皇,不一樣,除了自己是哥哥,他是弟弟,自己比老五年長幾歲,不都是父皇的孩子嗎?
大皇子溫憬琛走到了四皇子溫祈安身側,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四弟,別整天跟在老五邊上像個狗腿子似的,幹些正事吧,老五沒得救。”
四皇子溫祈安又不明白了,什麽叫做沒得救?溫言川犯了什麽事兒啊?不就是被父皇關在自己府中三個月麽。
大皇子溫憬琛看自己這個四弟憨傻憨傻的,撇了撇嘴,“聽懂了沒?”
四皇子溫祈安,眨了兩下眼睛,“聽懂了,大皇兄。”
昭煜帝扭頭看向小兒子溫執玉,“小七,你可有事要說?”
溫執玉搖頭,“迴父皇的話,兒臣沒有事要啟奏。”
昭煜帝又看向一眾臣子,“你們呢?”
眾臣子一聲不吭,昭煜帝看向了身邊的趙雙公公,趙公公隨後揚著尖細的嗓子道:“退朝—”
臣子們一刻都不想呆在光明殿上,一個比一個跑得快的出了光明殿,仿佛這光明殿是什麽是非之地一樣。
光明殿上隻剩下了,昭煜帝,大皇子溫憬琛,七皇子溫執玉和祝星冉。
昭煜帝走到台下,“小七,說吧,什麽事?”
溫執玉轉身看著昭煜帝,“父皇,四皇叔昨日被兒臣押迴了京都。”
昭煜帝沒太大意外,問道:“現在人在哪裏?”
大皇子溫憬琛接道:“父皇,四皇叔在我那裏。”
昭煜帝蹙眉,“清白刑宮?你給他動刑了?”
溫執玉抿唇笑道:“大皇兄沒動刑,是四皇叔非要去大皇兄府上住,兒臣本來想把皇叔帶到宮裏的,但皇叔死活不肯進宮。”
大皇子溫憬琛聳肩,“是的,父皇,兒臣已經把皇叔帶到宮裏了,此刻就在殿外。”
昭煜帝有一年沒看到自己這個弟弟了,“把他請進來吧。”
沒等一行人到殿處,賢王溫承明自己進來了。
時隔一年,再見到昭煜帝,賢王溫承明有些無以麵對他了。
昭煜帝很平靜,沒什麽表情,淡淡道:“皇弟。”
賢王溫承明走到父子三人麵前,跪在了昭煜帝麵前,“皇兄,皇弟有罪,臣弟弟不該幫著寧太後在燁州養私兵。”
昭煜帝什麽話都沒說,隻是看著賢王溫承明就那樣跪在地上,過了半刻後,昭煜帝才把賢王溫承明扶起。
昭煜帝問道:“皇弟,你為什麽要幫她養私兵?”
賢王溫承明微微低著頭,“還養育之恩。”
昭煜帝道:“用不著。”
賢王溫承明奇怪的看向昭煜帝,“皇兄,我知道你不喜寧太後,厭惡她,可對於皇弟來說她是皇弟半個母親。”
大皇子溫憬琛對賢王溫承明道:“四皇叔,這麽多年你就沒好奇過寧太後為什麽待你如親子?”
溫執玉也問道:“四皇叔,你也清楚寧太後是什麽人,沒有利益為前提的事,她是不可能做的。”
昭煜帝對溫憬琛和溫執玉倆兄弟揮了揮手,嚴肅的看著賢王溫承明,“皇弟,當年毓貴妃沒有私通,毓貴妃是被寧太後陷害的,他自己的兒子死了,膝下無子,自然而然的就盯上皇弟你了。”
賢王溫承明驚住了,心裏浪濤翻湧,“不、不可能,皇兄,你騙我!”
昭煜帝堅定的搖了搖頭,不再稱賢王溫承明為皇弟,而是道:“承明,我沒騙你,這些年你細細想想就知道了,毓貴妃也不是在冷宮裏病死的,她是被寧太後找人投毒死的,你那是年幼,咱們的父皇又極為寵愛她,所以就像父皇要了你。”
賢王溫承明眼角濕潤,他不相信,他寧願昭煜帝誰在騙他,是隨便找的理由,讓他不要為寧太後辦事。
賢王溫承明想轉身立馬走掉,可昭煜帝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承明,你若不信,可以親自去寧太後的華蓉宮問她,你知道的,皇兄從未騙過你,外麵的人都說帝王家是無情的,可咱們倆兄弟不一樣,你知道嗎?”
賢王溫承明泛著淚星,強忍著不讓淚水滴下來,眼前這個皇兄確實是從小到大沒騙過他,即使是開始爭皇位時,他這個皇兄也從未對自己起過害心。
可是寧太後是他半個母親,如果這些都是真的話,賢王溫承明不敢往下設想。
可看著嚴肅認真的昭煜帝,他的皇兄,賢王溫承明內心開始動搖,越來越懷疑住在華蓉宮的那位了。
自己離開京都,不就是因為寧太後和皇兄敵對,自己不想在中間左右為難,可自己離開京都後在燁州卻幫寧太後養起了私兵。
昭煜帝也不想把這個真相告訴賢王溫承明,倘若繼續助紂為虐,真到那個時候,昭煜帝都不能保證還能不能護自己做個四皇弟一世平安了。
護他一世平安是昭煜帝十歲時對還是八歲時被人欺負的賢王溫承明說的。
趙雙公公從殿外帶進來兩個中年奴婢,走到昭煜帝麵前,“皇上,奴才把人證帶過來了。”
賢王溫承明一看那兩個中年奴婢就不由得往後退了一步,這兩個中年奴婢,他再熟悉不過,這不就是他母妃身邊的貼身宮女麽,不是陪著他母妃一起去了麽,怎麽會好好的活著,還能站在這光明殿上。
兩個中年奴婢一看見賢王溫承明就哭了,他們先是跪下來給賢王溫承明行了叩拜大禮,然後起身訴說著她們當年在毓貴妃身邊看到的一切,說毓貴妃是怎麽被寧太後逼死的,又說著毓貴妃是怎麽被誣陷打入冷宮的。
其中一個甚至拿出了毓貴妃臨死前寫的遺書,遞到了賢王溫承明手上。
賢王溫承明將遺書緊緊握在手中,遲遲沒有打開,他不敢看,他不敢看他這麽多年與殺母仇人共處,他更不敢相信是寧太後殺了他的母妃。
賢王溫承明知道寧太後不是什麽好人,可這麽多年寧太後他如親生兒子一般,怎麽可能,怎麽會是自己的殺母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