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吳縣縣衙論傳承
我在三國和諸葛做鄰居 作者:麻了麻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秦宓進行過“天辯”之後,張溫這小子不知道怎麽迴事,就徹底成了劉備集團的腦殘粉。
陳辰一度懷疑,他是不是什麽時候單獨見過自家的魅魔大人……
在這種場合下,有這麽一個人能夠打破沉默,還是向著自己說話的,自然是不錯的。
至少在陳辰的眼裏,這會兒的張溫是個合適的捧哏,這麽一來,之後有什麽跑腿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張溫來做了。
念及於此,陳辰看向張溫,帶著溫和的微笑。
“惠恕,你搞錯了,這話是橫渠先生所說,並不是出自我之口。”
在場眾人皆是一臉莫名。
這橫渠先生是誰?完全沒聽說過啊!
既然沒聽說過,那就是你陳啟明的別號了唄?
陳辰看著眾人滿臉不信的神色也是無奈。
我說的都是實話啊……怎麽沒人信呢?
“不才未聞橫渠先生之名,但此言確實出自國公之口才使我等知曉。那自然便是屬於國公的教化之功,出自何人之口已經沒那麽重要了。”
到底是玩辯論的高級選手,腦子轉的是快,偷換概念的本事也是一流。
陳辰不置可否,畢竟這一世橫渠先生還有沒有機會現世都是個問題了,誤會就誤會了吧……
自己這也算讓橫渠先生以另一種形式再活一次了。
“話扯遠了。不知聽完方才四句,諸位心裏有何感想?”陳辰沒有再和張溫對話,而是目光掃過其他人。
“國公此言當真醒世!在下歎服……”顧雍硬著頭皮答了一句。
“我知元歎先生以及諸位家主心中顧慮。”陳辰再次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諸位所慮者,不過家族傳承。但,我亦有一問,還請諸位細思。”
陳辰站起身,走下台階。
“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犬戎入侵無一諸侯相救之後,周天子便失其鹿。到如今算來已近千年。諸位可曾聽聞,這千年的時間內,除開聖人之後,還有有哪一族一直傳承至今,未曾斷絕?”
眾人聽後,先是一愣,隨後皆是沉思起來。
陳辰這麽提問其實是有很大的問題的。
隻不過,在場眾人都知道陳辰說這話背後的意思,沒有必要過於深究而已。
首先,先秦的統治與兩漢不同。
先秦的貴族政治與封邦建國互為表裏,貴族世代參與政治,形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的統治體係。
然而,有兩個問題。
第一,在這個統治階梯裏,君主無法對整個王朝形成直接有效的統治。
類似於,“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在帝王看來,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第二,這些貴族是世襲的,統治集團的人員來源非常有限,行政效率也不是非常高。
從西周到戰國,“不親同姓”“棄貴族”一直都是統治者的大罪名,如果統治者罔顧貴族利益,想要吸納其他階級的人進入統治集團,就會被群起而攻之,甚至導致王朝的覆滅。
先秦文獻闡釋夏桀、商紂之滅時,即提到了“弗作往任”“率割夏邑”“不用貴戚舊臣”“登用小人”的罪名。
所以,大秦的將爵位與戰功掛鉤的做法,在當時的背景之下,一下子就獲得了比其餘六國更強的社會力量,提供了大量更加活躍的新鮮血液。
當漢取代了秦之後,情況就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在漢初休養生息許多年之後,漢武帝要搞事了。
他麵對的朝廷情況也是相當複雜的。
有先秦遺風留給他的貴族,有前朝秦留給他的小吏,有漢高祖留給他的功臣,有後宮留給他的外戚。
如此種種,怎樣才能形成一個統治大一統帝國的有效團隊?
漢武帝選擇了儒術,並將之運用於人才選拔與人才培養的各方麵。
於是,儒學成為了主流的晉身之階。
除此之外,推恩令等一係列政策的施行,都是漢武帝為了處理複雜的朝廷成分而做出的一係列改變。
建元五年(前136),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使得儒家的五種經典文本《易》《詩》《書》《禮儀》《春秋》成為國家認可的“帝國經典”。
此後,他又確立了博士弟子員及博士遷官製度,借助太學這一製度化的機構對博士弟子進行考核,進而為帝國的官僚係統輸送儲備人才。
從此以後,經學教育與出仕為官聯係到了一起。
博士弟子可以通過每年的經學考試獲得晉升機會,成為文學掌故方麵的官員。
更優秀者,可以成為郎官,再進一步,成為正式官僚。
於是朝堂之上,“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學之士矣”,通過研習儒家經典出仕成為兩漢重要的政治傳統。
而當時還是書於竹帛的時代,書籍並不容易獲得。
更何況,並不是有書了就能讀懂經典的,還要懂闡釋。漢代學者講究師法,要求經學知識淵源有自,不可以自出機杼,隨意解釋。
可是,秦漢之際畢竟經曆了經典傳承的斷裂,焚書\/挾書律讓經典解釋權隻掌握在少數人手裏。
這就導致了:一方麵,掌握解釋權的學者可以獲取政治地位;另一方麵,居於高位的權貴為了後代的仕途考慮,必須接受儒學改造。
於是,種種原因作用下,產生了一批世代傳經的大族。學術上,家族傳承使他們很容易地獲得了經學修養;政治上,與“世傳一經”相對的往往是曆代公卿。
就比如汝南袁氏,之所以能夠成為“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龐然大物,和他們掌握著《孟氏易》這個經典的解釋權有著絕對的關係。
一方麵,有文化的人靠文化做官;另一方麵,沒文化的人靠文化粉飾自己(即便有武裝力量和大片土地的豪強也往往不得不如此)。
於是慢慢地,他們都變成了有文化有權勢的世家大族。
這些世家大族同時壟斷了學術與政治,又或者說,正如貴族政治與封邦建國互為表裏,官僚政治與世家大族也是如此。
很明顯就能夠看出來的一個事實,就是所謂的世家傳承,與統治者的想法以及社會的整體環境有著絕對的關聯。
換句話說,隻要這個社會在不斷進步,再厲害的世家,也有在某個時間節點上,跟不上發展的節奏,從而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想來,各位是想不到了。那換個問題,千年的時間,這千年時間下來,除了聖人之外,可還有其他人的姓名流傳至今?”
這話一出,腦子靈活一些的家主已經明白了陳辰的意思。
陳辰一度懷疑,他是不是什麽時候單獨見過自家的魅魔大人……
在這種場合下,有這麽一個人能夠打破沉默,還是向著自己說話的,自然是不錯的。
至少在陳辰的眼裏,這會兒的張溫是個合適的捧哏,這麽一來,之後有什麽跑腿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張溫來做了。
念及於此,陳辰看向張溫,帶著溫和的微笑。
“惠恕,你搞錯了,這話是橫渠先生所說,並不是出自我之口。”
在場眾人皆是一臉莫名。
這橫渠先生是誰?完全沒聽說過啊!
既然沒聽說過,那就是你陳啟明的別號了唄?
陳辰看著眾人滿臉不信的神色也是無奈。
我說的都是實話啊……怎麽沒人信呢?
“不才未聞橫渠先生之名,但此言確實出自國公之口才使我等知曉。那自然便是屬於國公的教化之功,出自何人之口已經沒那麽重要了。”
到底是玩辯論的高級選手,腦子轉的是快,偷換概念的本事也是一流。
陳辰不置可否,畢竟這一世橫渠先生還有沒有機會現世都是個問題了,誤會就誤會了吧……
自己這也算讓橫渠先生以另一種形式再活一次了。
“話扯遠了。不知聽完方才四句,諸位心裏有何感想?”陳辰沒有再和張溫對話,而是目光掃過其他人。
“國公此言當真醒世!在下歎服……”顧雍硬著頭皮答了一句。
“我知元歎先生以及諸位家主心中顧慮。”陳辰再次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諸位所慮者,不過家族傳承。但,我亦有一問,還請諸位細思。”
陳辰站起身,走下台階。
“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犬戎入侵無一諸侯相救之後,周天子便失其鹿。到如今算來已近千年。諸位可曾聽聞,這千年的時間內,除開聖人之後,還有有哪一族一直傳承至今,未曾斷絕?”
眾人聽後,先是一愣,隨後皆是沉思起來。
陳辰這麽提問其實是有很大的問題的。
隻不過,在場眾人都知道陳辰說這話背後的意思,沒有必要過於深究而已。
首先,先秦的統治與兩漢不同。
先秦的貴族政治與封邦建國互為表裏,貴族世代參與政治,形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的統治體係。
然而,有兩個問題。
第一,在這個統治階梯裏,君主無法對整個王朝形成直接有效的統治。
類似於,“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在帝王看來,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第二,這些貴族是世襲的,統治集團的人員來源非常有限,行政效率也不是非常高。
從西周到戰國,“不親同姓”“棄貴族”一直都是統治者的大罪名,如果統治者罔顧貴族利益,想要吸納其他階級的人進入統治集團,就會被群起而攻之,甚至導致王朝的覆滅。
先秦文獻闡釋夏桀、商紂之滅時,即提到了“弗作往任”“率割夏邑”“不用貴戚舊臣”“登用小人”的罪名。
所以,大秦的將爵位與戰功掛鉤的做法,在當時的背景之下,一下子就獲得了比其餘六國更強的社會力量,提供了大量更加活躍的新鮮血液。
當漢取代了秦之後,情況就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在漢初休養生息許多年之後,漢武帝要搞事了。
他麵對的朝廷情況也是相當複雜的。
有先秦遺風留給他的貴族,有前朝秦留給他的小吏,有漢高祖留給他的功臣,有後宮留給他的外戚。
如此種種,怎樣才能形成一個統治大一統帝國的有效團隊?
漢武帝選擇了儒術,並將之運用於人才選拔與人才培養的各方麵。
於是,儒學成為了主流的晉身之階。
除此之外,推恩令等一係列政策的施行,都是漢武帝為了處理複雜的朝廷成分而做出的一係列改變。
建元五年(前136),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使得儒家的五種經典文本《易》《詩》《書》《禮儀》《春秋》成為國家認可的“帝國經典”。
此後,他又確立了博士弟子員及博士遷官製度,借助太學這一製度化的機構對博士弟子進行考核,進而為帝國的官僚係統輸送儲備人才。
從此以後,經學教育與出仕為官聯係到了一起。
博士弟子可以通過每年的經學考試獲得晉升機會,成為文學掌故方麵的官員。
更優秀者,可以成為郎官,再進一步,成為正式官僚。
於是朝堂之上,“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學之士矣”,通過研習儒家經典出仕成為兩漢重要的政治傳統。
而當時還是書於竹帛的時代,書籍並不容易獲得。
更何況,並不是有書了就能讀懂經典的,還要懂闡釋。漢代學者講究師法,要求經學知識淵源有自,不可以自出機杼,隨意解釋。
可是,秦漢之際畢竟經曆了經典傳承的斷裂,焚書\/挾書律讓經典解釋權隻掌握在少數人手裏。
這就導致了:一方麵,掌握解釋權的學者可以獲取政治地位;另一方麵,居於高位的權貴為了後代的仕途考慮,必須接受儒學改造。
於是,種種原因作用下,產生了一批世代傳經的大族。學術上,家族傳承使他們很容易地獲得了經學修養;政治上,與“世傳一經”相對的往往是曆代公卿。
就比如汝南袁氏,之所以能夠成為“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龐然大物,和他們掌握著《孟氏易》這個經典的解釋權有著絕對的關係。
一方麵,有文化的人靠文化做官;另一方麵,沒文化的人靠文化粉飾自己(即便有武裝力量和大片土地的豪強也往往不得不如此)。
於是慢慢地,他們都變成了有文化有權勢的世家大族。
這些世家大族同時壟斷了學術與政治,又或者說,正如貴族政治與封邦建國互為表裏,官僚政治與世家大族也是如此。
很明顯就能夠看出來的一個事實,就是所謂的世家傳承,與統治者的想法以及社會的整體環境有著絕對的關聯。
換句話說,隻要這個社會在不斷進步,再厲害的世家,也有在某個時間節點上,跟不上發展的節奏,從而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想來,各位是想不到了。那換個問題,千年的時間,這千年時間下來,除了聖人之外,可還有其他人的姓名流傳至今?”
這話一出,腦子靈活一些的家主已經明白了陳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