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兩軍在長勺會戰。齊國依仗數量優勢,首先擂鼓吶喊,發動進攻。魯莊公沉不住氣,就讓曹劌出擊,但曹劌隻是讓魯軍列陣不動,嚴守以待。齊軍看見魯軍陣勢牢固、旗甲鮮明,難以衝擊,隻好退迴去。過了一會兒,齊軍再次發動攻擊,曹劌仍按前法對待,齊軍隻好又退了迴去。齊軍統帥心浮氣躁,急於求勝,於是發動了第三次進攻。這時,齊軍軍士已經懈怠,失去了前兩次的銳氣,可魯軍正憋足了勁。此時,曹劌命擂鼓出擊。魯軍一下子就把齊軍衝垮,齊軍失去氣勢,無法抵擋,隻有逃走。魯莊公一看齊軍逃走,就要下令追擊。但曹劌十分謹慎,他登上高車,扶軾而望,發現敵軍旗幟東倒西歪,車轍錯亂無序,確認是逃跑而不是佯敗誘敵,這才下令追擊。自然,長勺之戰以魯國大獲全勝而告終,總算報了齊魯“幹時之戰”的一箭之仇。
在戰後總結經驗時,曹劌指出,軍士作戰往往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齊軍沖了三次,已是強弩之末,魯軍則鬥誌旺盛,取勝就有了把握。再者,齊是大國,可能會有伏兵,所以隻有確認齊軍不是詐敗誘敵後才能追擊。
長勺之戰的勝利,主要靠兩條,一是曹劌能夠正確地掌握和利用戰士的心理和情緒,把握住了作戰規律,再加上他的謹慎果斷,處處不失時機,就在具體的戰略戰術上掌握了主動權。其二是他認為人心可用。長勺之戰一方麵是魯國的保衛戰,帶有一定的正義色彩,更重要的是魯國統治者較為廉明,有一定的威望,人們願意替國君打仗。這兩方麵的因素共同作用,魯人才獲得了長勺之戰的勝利。其實前一方麵是具體的戰術運用,後一方麵才是根本,如果民心不可用,無論怎樣巧妙的戰術也無濟於事。
而與之相反的事例則發生在魯國和鄒國的一次大規模衝突中。在兩國的交戰中,鄒國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人,而士兵百姓卻沒死一個。鄒穆公十分不理解,向孟子問道:“這些人不為上司去拚死,如果殺他們,實在是人太多,法不責眾,殺不勝殺;如果不殺他們,他們看著上司被殺而不去拚死解救,實是罪不容誅。這該怎麽辦才好呢?”孟子迴答說:“每逢兇年飢歲,您的百姓是什麽樣子呢?年紀大的餓死後孟子像
孟子倡王道,主仁政,認為“不嗜殺者能一之”。但歷史上的實際情況是上焉者王霸雜之,下焉者不堪聞問。
被埋在溝裏坑裏,年輕的則逃散到別的國家去,這樣的有幾千人。而您的倉庫卻十分充實,府庫裏也堆滿了錢財。您的官吏都不向您稟告,這是欺騙國君,殘害百姓。這樣的官吏還不該死嗎?”這就是孟子說過的“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意思是說,你怎樣對待別人,你就會得到怎樣的迴報。在這裏,鄒國與魯國,可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當然,不戰而勝無非指的是富國強兵,作好各方麵的準備,尤其是取得民眾的信賴和支持,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但如果一味強調某個方麵,或者想用“仁義”去打倒“武力”,那就是自取敗亡了。春秋戰國時期還出了這麽一位“奇才”,那就是大搞“仁義”之師的宋襄公。
宋襄公本是想當霸主,卻沒想到在諸侯大會上被楚國捉了去,虧得公子目夷設法營救,才把他迎迴宋國重登君位。宋襄公迴國後十分氣憤,可又不敢去惹楚國,就想去攻打鄭國,因為鄭國在諸侯大會上曾首先倡議讓楚國當盟主。盡管公子目夷等一幫大臣不同意宋襄公攻打鄭國,但他還是一意孤行,帶兵出發。
鄭國立刻向楚國求救,楚王就取圍魏救趙之法,派成得臣和門勃率兵直接攻打宋國,這樣,宋襄公就不得不迴師救宋。宋、楚兩軍在泓水相遇,隔河相望。公子目夷等人認為,楚軍兵勢強盛,宋軍不必去硬碰,況且楚人無非是為了救鄭,既然宋軍已經撤迴,這仗就更不必打了。宋襄公卻獨有妙招,他認為楚人是蠻夷之族,兵力有餘,仁義不足,蠻兵是敵不過仁義之師的。於是,他命人在大旗上繡出“仁義”兩個大字,妄圖以“仁義”打倒武力。宋襄公自欺欺人,心裏似乎有了降魔的法寶,但蠻夷之人真是不懂中原的文明,居然沒被嚇倒,反在大白天大搖大擺地渡過河來。
公子目夷對宋襄公說:“楚人白日渡河,是沒把我們放在眼裏,我們正好趁他們既驕傲又未渡完河的時候出擊,一定能獲得勝利。”宋襄公已迂腐得到了家,他認為既是“仁義”之師就不該投機取巧,擊半渡之師,那會給“仁義”之師丟麵子的。就這樣,宋軍失去了進擊的絕佳機會。
等楚軍渡完河,尚未完全列好隊的時候,公子目夷又及時向宋襄公提出建議,要求趁楚軍列隊未完出擊,亦可獲勝。宋襄公卻認為考驗他的時候到了,如能堅持到底,就是真正的“仁義”之師。宋襄公罵公子目夷道:“你真是個不懂道義的人,別人尚未列好隊,怎麽能打他們呢?”
楚軍列隊完畢,立即發動進攻,宋軍無法抵擋,隻好敗退。公子目夷等人拚死保護宋襄公,可他還是受了幾處傷,腿上還中了一箭。公子目夷責備他大搞“仁義”之師,他還毫不悔悟地說:“打仗就要以德服人,比如說,看見受傷的人,就不要再去傷害他;看見頭髮花白的人,就不要再去俘虜他。”
</br>
在戰後總結經驗時,曹劌指出,軍士作戰往往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齊軍沖了三次,已是強弩之末,魯軍則鬥誌旺盛,取勝就有了把握。再者,齊是大國,可能會有伏兵,所以隻有確認齊軍不是詐敗誘敵後才能追擊。
長勺之戰的勝利,主要靠兩條,一是曹劌能夠正確地掌握和利用戰士的心理和情緒,把握住了作戰規律,再加上他的謹慎果斷,處處不失時機,就在具體的戰略戰術上掌握了主動權。其二是他認為人心可用。長勺之戰一方麵是魯國的保衛戰,帶有一定的正義色彩,更重要的是魯國統治者較為廉明,有一定的威望,人們願意替國君打仗。這兩方麵的因素共同作用,魯人才獲得了長勺之戰的勝利。其實前一方麵是具體的戰術運用,後一方麵才是根本,如果民心不可用,無論怎樣巧妙的戰術也無濟於事。
而與之相反的事例則發生在魯國和鄒國的一次大規模衝突中。在兩國的交戰中,鄒國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人,而士兵百姓卻沒死一個。鄒穆公十分不理解,向孟子問道:“這些人不為上司去拚死,如果殺他們,實在是人太多,法不責眾,殺不勝殺;如果不殺他們,他們看著上司被殺而不去拚死解救,實是罪不容誅。這該怎麽辦才好呢?”孟子迴答說:“每逢兇年飢歲,您的百姓是什麽樣子呢?年紀大的餓死後孟子像
孟子倡王道,主仁政,認為“不嗜殺者能一之”。但歷史上的實際情況是上焉者王霸雜之,下焉者不堪聞問。
被埋在溝裏坑裏,年輕的則逃散到別的國家去,這樣的有幾千人。而您的倉庫卻十分充實,府庫裏也堆滿了錢財。您的官吏都不向您稟告,這是欺騙國君,殘害百姓。這樣的官吏還不該死嗎?”這就是孟子說過的“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意思是說,你怎樣對待別人,你就會得到怎樣的迴報。在這裏,鄒國與魯國,可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當然,不戰而勝無非指的是富國強兵,作好各方麵的準備,尤其是取得民眾的信賴和支持,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但如果一味強調某個方麵,或者想用“仁義”去打倒“武力”,那就是自取敗亡了。春秋戰國時期還出了這麽一位“奇才”,那就是大搞“仁義”之師的宋襄公。
宋襄公本是想當霸主,卻沒想到在諸侯大會上被楚國捉了去,虧得公子目夷設法營救,才把他迎迴宋國重登君位。宋襄公迴國後十分氣憤,可又不敢去惹楚國,就想去攻打鄭國,因為鄭國在諸侯大會上曾首先倡議讓楚國當盟主。盡管公子目夷等一幫大臣不同意宋襄公攻打鄭國,但他還是一意孤行,帶兵出發。
鄭國立刻向楚國求救,楚王就取圍魏救趙之法,派成得臣和門勃率兵直接攻打宋國,這樣,宋襄公就不得不迴師救宋。宋、楚兩軍在泓水相遇,隔河相望。公子目夷等人認為,楚軍兵勢強盛,宋軍不必去硬碰,況且楚人無非是為了救鄭,既然宋軍已經撤迴,這仗就更不必打了。宋襄公卻獨有妙招,他認為楚人是蠻夷之族,兵力有餘,仁義不足,蠻兵是敵不過仁義之師的。於是,他命人在大旗上繡出“仁義”兩個大字,妄圖以“仁義”打倒武力。宋襄公自欺欺人,心裏似乎有了降魔的法寶,但蠻夷之人真是不懂中原的文明,居然沒被嚇倒,反在大白天大搖大擺地渡過河來。
公子目夷對宋襄公說:“楚人白日渡河,是沒把我們放在眼裏,我們正好趁他們既驕傲又未渡完河的時候出擊,一定能獲得勝利。”宋襄公已迂腐得到了家,他認為既是“仁義”之師就不該投機取巧,擊半渡之師,那會給“仁義”之師丟麵子的。就這樣,宋軍失去了進擊的絕佳機會。
等楚軍渡完河,尚未完全列好隊的時候,公子目夷又及時向宋襄公提出建議,要求趁楚軍列隊未完出擊,亦可獲勝。宋襄公卻認為考驗他的時候到了,如能堅持到底,就是真正的“仁義”之師。宋襄公罵公子目夷道:“你真是個不懂道義的人,別人尚未列好隊,怎麽能打他們呢?”
楚軍列隊完畢,立即發動進攻,宋軍無法抵擋,隻好敗退。公子目夷等人拚死保護宋襄公,可他還是受了幾處傷,腿上還中了一箭。公子目夷責備他大搞“仁義”之師,他還毫不悔悟地說:“打仗就要以德服人,比如說,看見受傷的人,就不要再去傷害他;看見頭髮花白的人,就不要再去俘虜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