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話說新天子繼位,淵聖皇帝敕下法司,將為首的奸臣高俅、童貫、楊戩三個,押赴市曹,淩遲碎剮。當下許多被其迫害的梁山好漢,都到法場前候著,專看奸臣下場。等到午時三刻,高俅等開刀碎剮,每日一千刀,共剮三日。當日行刑已了,又將其關入牢中,以參湯吊命。林衝等見了,自然欣喜,每日都與兄弟飲酒。此後一連剮了三日,共三千刀。這三日滿城百姓無不歡愉,可惜這三個不曾有一個挨到第三日,然身死行刑依舊,至第三日行刑以畢,林衝與行刑官言語,擺一張桌子,點三炷香,將高俅首級割下,擺在桌上,滴血祭奠妻子。有詩為證:
遺臭千年空此之,英名萬古有人知。
昭彰天理應猶在,報應循環不差池。
眾人都見大仇得報,又來拜謝宋江,宋江忙扶起道:“眾兄弟何必拜我,正是當今天子至聖至明,才有我等今日,此後無論如何,要報君恩。”眾好漢稱是。此時這段事,東京已傳遍了。當日觀者如垛。當日各自歡喜你,宋江又教宋清大排筵席,慶賀兄弟升職加薪。請許多舊臣到此,有河北降將、江南降將都到,整整齊齊,排坐兩邊。當下席間,眾人有說有笑,迴憶往昔,暢談未來,或論朝事,或訴衷曲。觥籌交錯,燈燭輝煌,直飲至夜半方散。又數日,宋江與眾弟兄相會,令其各人收拾行裝,前往任所。其中河北清州周遭國土早被金國占領,任其地職者,卻是空銜,因此留在京師。
梁山兄弟方才重聚,又要四散,餘者不提,單道兩個好漢。先說混江龍李俊,自領海州水軍統製之職,要來與宋江辭別。當時宋江正與吳用、盧俊義、公孫勝議論國事,聽聞李俊拜辭,忙請入內。李俊見四個哥哥都在,忙來剪拂,宋江道:“兄弟請起,快快入座。”李俊起身坐了,便道:“小弟不日便望海州任職,今日特來與哥哥辭行,盧俊義哥哥也在,正省了一趟路程。”盧俊義笑道:“你之前來的兄弟,都這般說,我的府邸很遠麽?都懶得走這些路。”李俊聞言,忙道:“怎會,與哥哥作別,再遠也值得。”眾人有說有笑。當下辭別已了,公孫勝又謂李俊道:“兄弟且慢走,我有一言。”話音未落,李俊搶著答道:“軍師盡管吩咐。”公孫勝笑道:“我師羅真人新收一弟子,喚作九霄元君吳諱,見今在齊州鳳凰山做一個頭領。”李俊問道:“齊州據我海州甚遠,有何來往?”公孫勝道:“他那裏要遣三個人與你相識,也是何當聚會的人物,你若遇見時,莫要怠慢,正與我國有利。”李俊聞言,謝道:“軍師之言,小弟銘刻在心。”當下送走李俊,不在話下。
隻說李俊到海州上任,一路無話。正到海州城外,早有當地府尹,引許多牙將、裨將在城門接應。李俊自是伶俐的人,當即與府尹等人談笑,府尹心知這是當今紅人宋江的兄弟,因此不敢怠慢,忙道:“聽聞大英雄到這裏上任,還請上轎,望府衙詳談。”李俊道:“我戰場上廝殺慣了的人,如何坐轎?豈不是小媳婦作態?”府尹聞言,附和道:“正是,正是,疏忽了,不知將軍騎馬如何?”李俊笑道:“本是不會的,萬幸有關勝哥哥教導,現在會了。”府尹道:“卻好,也為城中百姓,一睹英雄容貌。”於是教人牽來一匹寶馬。李俊翻身上馬,府尹在側,後麵武官伴當跟著,敲鑼打鼓,都入城裏去了。早喧嚷的百姓都來觀摩,一個個歡唿雀躍,好不熱鬧。人群中卻冒出三個人來,最前麵一個尖嘴猴腮的,見這許多人,便道:“看這街市許多熱鬧,不妨去看一遭則個?”隻見後麵二人不搭話,前麵這人便推搡二人都到跟前來看。三人就在人堆裏擠著看,就見一排宋兵,簇擁著一個將軍在市心裏。再細細的看那將軍,生得好表人物。那尖嘴猴腮的人看得新奇,問左右人群道:“這個將軍卻如何這般受歡迎?”這一個便來搭話道:“這一個是剿除方臘的英雄,你卻不知?”那一個也要插嘴道:“這一個是穩固邦國的好漢,你真不知?”後麵二人聽得不耐煩,其中一個年長的道:“卻報知姓名則個。”這一個道:“此人便是唿保義宋公明麾下的猛將,人喚混江龍李俊的英雄。”那一個道:“聽聞他征賊時水淹大城,官家賞了本州水軍統製之職,今日來上任的。”這邊三人聽得李俊大名,感慨萬千。
當下其中一個道:“莫不是命在這裏?”另外兩個聽得,也道:“問了便知。”三人就來至跟前,口喊將軍留步。李俊聽得聲音,循聲看去,就有三個人立在那裏,看似好漢的身形。李俊尋思道:“莫不是這三個人,就怕認得錯了。”便來詢問道:“那三個是何人?”為首的道:“將軍在上,草民王方明,這一位是葉不凡,那一位是馮厚。”原來正是十八手王方明、百曉生葉不凡、通神馮厚三人。
卻說當時王方明引著葉不凡、馮厚二人自下山來向東南而去。葉不凡愈想愈氣,乃道:“甚麽道理!隻因天上下來一堆廢鐵牌子,便哄我們走了!”王方明不言不語,馮厚卻道:“哥哥,不是這個道理,眼見得我十三太保自清州出來,大鬧滄州,又到洺州,再到齊州,兄弟僅存五人,都看的是命數至此。見如今我等離山寨走了,也算解脫,且樂嗬罷。”王方明聽了,才開口道:“兄弟好心境。”至此,無人多言,三人隻默默趕路,因此一路無話。三人一路徑投海州來,難免風餐露宿,萬幸,無甚事端。不知走了多少時日,隻覺天色愈來愈寒。是日,都到海州。都是遵了九霄元君吳諱的話。當時吳諱謂三人道:“我看你三人有個機緣,可望東南海州去,可遇見貴人相助。”因此,王方明三人才望海州來。到此城池之時,卻遇見李俊這個將軍。李俊又問道:“可是齊州鳳凰山來的好漢?”三人聞言,先是一怔,後道:“正是,將軍怎知?”李俊笑道:“你家有個道士,與俺那裏一個牛鼻子老道師出同門,俺家那個說了你三人會來,因此知道。”王方明三人聞言大喜,葉不凡嘟嘟囔囔道:“既然認識,搞這麽神秘作甚!”李俊聽得仔細,也暗暗道:“真是故弄玄虛。”又謂三人道:“三位好漢,便來我府上做個一官半職也好。”王方明道:“感激不盡。”於是眾人都在海州定居,王方明做了一員牙將,葉不凡做了參讚,馮厚做了糧官,每日督練水軍,不敢有廢,不在話下。
不說李俊到任後如何訓練水軍,卻說另一位好漢,豹子頭林衝。當時林衝大仇得報,與眾兄弟自在飲酒,當有太醫院紫金醫官神醫安道全勸誡:“哥哥病體雖愈,隻是少些飲酒,恐再遇濕寒,難以康複。”林衝笑道:“是了是了,六合寺裏念叨,路上也在念叨,如今都到京城,還在念叨,神醫的嘴不幹嘛?”如此說說笑笑,幾日不曾有話。是日,林衝要望忠武軍上任,自來與宋江等人辭別,宋江欣慰道:“兄弟,如今大仇得報,病體痊愈,真個雙喜臨門,隻待兄弟統領一軍,施展教頭本領,為我大宋練出一軍無敵之兵,掃清寰宇,做那名垂青史的英雄,也好封妻蔭子。”林衝道:“定不負兄長所托,小弟便要施展能耐,定教此軍無敵於天下,看哪個愣頭青不服我管教?讓他知道林家槍棒的手法。”盧俊義讚道:“果然豹子頭,真個天雄星,威武不減當年。”吳用也來誇讚,真是一團和氣。
當下林衝不見公孫勝,問道:“一清道長如何不在?”宋江道:“方才還在,隻是有司天監太監喚他入宮履職,這才去了。”林衝道:“卻是小弟來的晚些,不能親自麵辭道長。”宋江道:“不妨事,我曾與李綱等重臣商議,不出一載,我等便要出軍抗金援遼。”林衝道:“我聞遼國郎主已被金人擄去,遼國早名存實亡,如何要援?”盧俊義道:“無非是個由頭,正所謂:師出有名,為正則剛。”吳用補充道:“正是,他金軍裏許多遼國舊臣,若我等以此號召,這些必反金援宋,到時天命在我。”林衝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個在理。”當下又說了許多天下大事。看看天色不早,宋江道:“非是愚兄不留,賢弟當上任去了,以免錯過日程。”林衝道是,當即辭別眾人,迴住處收拾細軟。
林衝亦無家眷,帶了一個隨行伴當,自望忠武軍去了。林衝騎馬正走,就在京城近郊,看看路過一片林子,無有人煙,隻聞鳥獸。當時正值二月初春天氣,風吹樹葉,沙沙作響。林衝又不知走到幾時,看看日頭,正在當空,想來大概正午前後。當下林衝隻覺行得口渴,便教伴當取水囊來,伴當道:“一路走來,水囊早空了。”林衝聞言,不知哪裏去尋水,便問道:“前路還有多遠?”伴當尋來輿圖,點指道:“三五裏遠近,出了林子便是。”林衝聞言,尋思道:“行程不遠,且到了任上,酒水管夠。”於是又將趕路去。隻是走了許久,不見得能出林子。林衝心下正疑,問伴當道:“如何還沒到?”伴當取來輿圖看了,點指道:“三五裏遠近,出了林子便是。”林衝聽得,與前言相似,心中疑慮,翻身下馬來,謂伴當道:“拿輿圖來我看。”伴當便遞上給林衝來看。林衝待在原地看了半晌,便道:“確實不遠,如何出不去林子?”那伴當胡思亂想一番,顫顫巍巍道:“莫不是遇上鬼打牆了?”林衝道:“休胡說,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那裏有鬼?”兩個爭論未了,忽聽得周遭有水浪之聲,直聽得林衝口渴難耐,便思忖道:“還是先尋些水喝,免得饑渴。”於是謂伴當道:“你等在此等了,我去去便迴。”說了,拿了水囊,尋水聲而去。伴當隻在原地看守行李馬匹。
林衝看看走了數十步,轉過幾棵老樹,正見前方不遠有一條清溪。林衝大喜,先來上前來蹲下洗手漱口,又捧起水來飲了幾口。那溪水甘洌,滋潤喉唇。林衝飲罷,又把水囊灌滿了水,正起身要走,忽聞身後有人搭話,那聲音道:“兄弟,既然到此,為何不來見我?”林衝聽得一怔,迴身望去,不見人影,心思:“莫不是聽錯了,聲音怎恁地耳熟?”正要再走,那聲音又道:“兄弟,真個忘了兄長麽?”林衝四顧,亦不見人影,乃喝道:“何人裝神弄鬼,卻來撩撥我豹子頭?”話音未落,林衝隻覺得肩膀一沉,乜斜看去,正是一隻手搭在肩膀上。林衝大驚,迴頭要打,舉起拳頭看時,卻見那人模樣,心中激起一片漣漪。
林衝見了那人,撲騰跪倒,口喊:“哥哥,你怎地在此?”那人忙來扶起林衝。那人道:“這裏是水泊梁山,我如何不在此處?”林衝聞言,疑惑問道:“哥哥休要戲弄小弟,這裏應是京都邊郊,怎地在水泊梁山?”那人道:“我知你定不信的,卻隨我來看。”於是引著林衝順著清溪而上。二人行了數十步,看看林木散去,正見一彎水泊,泊中一座高山,山上三關聳立,真個是水泊梁山景象。那人道:“見了這裏,還不信麽?”林衝隻覺熟悉。正是:歡喜長隨悲哀至,好漢總伴英雄眠。不知這人是誰,請聽下迴分解。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話說新天子繼位,淵聖皇帝敕下法司,將為首的奸臣高俅、童貫、楊戩三個,押赴市曹,淩遲碎剮。當下許多被其迫害的梁山好漢,都到法場前候著,專看奸臣下場。等到午時三刻,高俅等開刀碎剮,每日一千刀,共剮三日。當日行刑已了,又將其關入牢中,以參湯吊命。林衝等見了,自然欣喜,每日都與兄弟飲酒。此後一連剮了三日,共三千刀。這三日滿城百姓無不歡愉,可惜這三個不曾有一個挨到第三日,然身死行刑依舊,至第三日行刑以畢,林衝與行刑官言語,擺一張桌子,點三炷香,將高俅首級割下,擺在桌上,滴血祭奠妻子。有詩為證:
遺臭千年空此之,英名萬古有人知。
昭彰天理應猶在,報應循環不差池。
眾人都見大仇得報,又來拜謝宋江,宋江忙扶起道:“眾兄弟何必拜我,正是當今天子至聖至明,才有我等今日,此後無論如何,要報君恩。”眾好漢稱是。此時這段事,東京已傳遍了。當日觀者如垛。當日各自歡喜你,宋江又教宋清大排筵席,慶賀兄弟升職加薪。請許多舊臣到此,有河北降將、江南降將都到,整整齊齊,排坐兩邊。當下席間,眾人有說有笑,迴憶往昔,暢談未來,或論朝事,或訴衷曲。觥籌交錯,燈燭輝煌,直飲至夜半方散。又數日,宋江與眾弟兄相會,令其各人收拾行裝,前往任所。其中河北清州周遭國土早被金國占領,任其地職者,卻是空銜,因此留在京師。
梁山兄弟方才重聚,又要四散,餘者不提,單道兩個好漢。先說混江龍李俊,自領海州水軍統製之職,要來與宋江辭別。當時宋江正與吳用、盧俊義、公孫勝議論國事,聽聞李俊拜辭,忙請入內。李俊見四個哥哥都在,忙來剪拂,宋江道:“兄弟請起,快快入座。”李俊起身坐了,便道:“小弟不日便望海州任職,今日特來與哥哥辭行,盧俊義哥哥也在,正省了一趟路程。”盧俊義笑道:“你之前來的兄弟,都這般說,我的府邸很遠麽?都懶得走這些路。”李俊聞言,忙道:“怎會,與哥哥作別,再遠也值得。”眾人有說有笑。當下辭別已了,公孫勝又謂李俊道:“兄弟且慢走,我有一言。”話音未落,李俊搶著答道:“軍師盡管吩咐。”公孫勝笑道:“我師羅真人新收一弟子,喚作九霄元君吳諱,見今在齊州鳳凰山做一個頭領。”李俊問道:“齊州據我海州甚遠,有何來往?”公孫勝道:“他那裏要遣三個人與你相識,也是何當聚會的人物,你若遇見時,莫要怠慢,正與我國有利。”李俊聞言,謝道:“軍師之言,小弟銘刻在心。”當下送走李俊,不在話下。
隻說李俊到海州上任,一路無話。正到海州城外,早有當地府尹,引許多牙將、裨將在城門接應。李俊自是伶俐的人,當即與府尹等人談笑,府尹心知這是當今紅人宋江的兄弟,因此不敢怠慢,忙道:“聽聞大英雄到這裏上任,還請上轎,望府衙詳談。”李俊道:“我戰場上廝殺慣了的人,如何坐轎?豈不是小媳婦作態?”府尹聞言,附和道:“正是,正是,疏忽了,不知將軍騎馬如何?”李俊笑道:“本是不會的,萬幸有關勝哥哥教導,現在會了。”府尹道:“卻好,也為城中百姓,一睹英雄容貌。”於是教人牽來一匹寶馬。李俊翻身上馬,府尹在側,後麵武官伴當跟著,敲鑼打鼓,都入城裏去了。早喧嚷的百姓都來觀摩,一個個歡唿雀躍,好不熱鬧。人群中卻冒出三個人來,最前麵一個尖嘴猴腮的,見這許多人,便道:“看這街市許多熱鬧,不妨去看一遭則個?”隻見後麵二人不搭話,前麵這人便推搡二人都到跟前來看。三人就在人堆裏擠著看,就見一排宋兵,簇擁著一個將軍在市心裏。再細細的看那將軍,生得好表人物。那尖嘴猴腮的人看得新奇,問左右人群道:“這個將軍卻如何這般受歡迎?”這一個便來搭話道:“這一個是剿除方臘的英雄,你卻不知?”那一個也要插嘴道:“這一個是穩固邦國的好漢,你真不知?”後麵二人聽得不耐煩,其中一個年長的道:“卻報知姓名則個。”這一個道:“此人便是唿保義宋公明麾下的猛將,人喚混江龍李俊的英雄。”那一個道:“聽聞他征賊時水淹大城,官家賞了本州水軍統製之職,今日來上任的。”這邊三人聽得李俊大名,感慨萬千。
當下其中一個道:“莫不是命在這裏?”另外兩個聽得,也道:“問了便知。”三人就來至跟前,口喊將軍留步。李俊聽得聲音,循聲看去,就有三個人立在那裏,看似好漢的身形。李俊尋思道:“莫不是這三個人,就怕認得錯了。”便來詢問道:“那三個是何人?”為首的道:“將軍在上,草民王方明,這一位是葉不凡,那一位是馮厚。”原來正是十八手王方明、百曉生葉不凡、通神馮厚三人。
卻說當時王方明引著葉不凡、馮厚二人自下山來向東南而去。葉不凡愈想愈氣,乃道:“甚麽道理!隻因天上下來一堆廢鐵牌子,便哄我們走了!”王方明不言不語,馮厚卻道:“哥哥,不是這個道理,眼見得我十三太保自清州出來,大鬧滄州,又到洺州,再到齊州,兄弟僅存五人,都看的是命數至此。見如今我等離山寨走了,也算解脫,且樂嗬罷。”王方明聽了,才開口道:“兄弟好心境。”至此,無人多言,三人隻默默趕路,因此一路無話。三人一路徑投海州來,難免風餐露宿,萬幸,無甚事端。不知走了多少時日,隻覺天色愈來愈寒。是日,都到海州。都是遵了九霄元君吳諱的話。當時吳諱謂三人道:“我看你三人有個機緣,可望東南海州去,可遇見貴人相助。”因此,王方明三人才望海州來。到此城池之時,卻遇見李俊這個將軍。李俊又問道:“可是齊州鳳凰山來的好漢?”三人聞言,先是一怔,後道:“正是,將軍怎知?”李俊笑道:“你家有個道士,與俺那裏一個牛鼻子老道師出同門,俺家那個說了你三人會來,因此知道。”王方明三人聞言大喜,葉不凡嘟嘟囔囔道:“既然認識,搞這麽神秘作甚!”李俊聽得仔細,也暗暗道:“真是故弄玄虛。”又謂三人道:“三位好漢,便來我府上做個一官半職也好。”王方明道:“感激不盡。”於是眾人都在海州定居,王方明做了一員牙將,葉不凡做了參讚,馮厚做了糧官,每日督練水軍,不敢有廢,不在話下。
不說李俊到任後如何訓練水軍,卻說另一位好漢,豹子頭林衝。當時林衝大仇得報,與眾兄弟自在飲酒,當有太醫院紫金醫官神醫安道全勸誡:“哥哥病體雖愈,隻是少些飲酒,恐再遇濕寒,難以康複。”林衝笑道:“是了是了,六合寺裏念叨,路上也在念叨,如今都到京城,還在念叨,神醫的嘴不幹嘛?”如此說說笑笑,幾日不曾有話。是日,林衝要望忠武軍上任,自來與宋江等人辭別,宋江欣慰道:“兄弟,如今大仇得報,病體痊愈,真個雙喜臨門,隻待兄弟統領一軍,施展教頭本領,為我大宋練出一軍無敵之兵,掃清寰宇,做那名垂青史的英雄,也好封妻蔭子。”林衝道:“定不負兄長所托,小弟便要施展能耐,定教此軍無敵於天下,看哪個愣頭青不服我管教?讓他知道林家槍棒的手法。”盧俊義讚道:“果然豹子頭,真個天雄星,威武不減當年。”吳用也來誇讚,真是一團和氣。
當下林衝不見公孫勝,問道:“一清道長如何不在?”宋江道:“方才還在,隻是有司天監太監喚他入宮履職,這才去了。”林衝道:“卻是小弟來的晚些,不能親自麵辭道長。”宋江道:“不妨事,我曾與李綱等重臣商議,不出一載,我等便要出軍抗金援遼。”林衝道:“我聞遼國郎主已被金人擄去,遼國早名存實亡,如何要援?”盧俊義道:“無非是個由頭,正所謂:師出有名,為正則剛。”吳用補充道:“正是,他金軍裏許多遼國舊臣,若我等以此號召,這些必反金援宋,到時天命在我。”林衝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個在理。”當下又說了許多天下大事。看看天色不早,宋江道:“非是愚兄不留,賢弟當上任去了,以免錯過日程。”林衝道是,當即辭別眾人,迴住處收拾細軟。
林衝亦無家眷,帶了一個隨行伴當,自望忠武軍去了。林衝騎馬正走,就在京城近郊,看看路過一片林子,無有人煙,隻聞鳥獸。當時正值二月初春天氣,風吹樹葉,沙沙作響。林衝又不知走到幾時,看看日頭,正在當空,想來大概正午前後。當下林衝隻覺行得口渴,便教伴當取水囊來,伴當道:“一路走來,水囊早空了。”林衝聞言,不知哪裏去尋水,便問道:“前路還有多遠?”伴當尋來輿圖,點指道:“三五裏遠近,出了林子便是。”林衝聞言,尋思道:“行程不遠,且到了任上,酒水管夠。”於是又將趕路去。隻是走了許久,不見得能出林子。林衝心下正疑,問伴當道:“如何還沒到?”伴當取來輿圖看了,點指道:“三五裏遠近,出了林子便是。”林衝聽得,與前言相似,心中疑慮,翻身下馬來,謂伴當道:“拿輿圖來我看。”伴當便遞上給林衝來看。林衝待在原地看了半晌,便道:“確實不遠,如何出不去林子?”那伴當胡思亂想一番,顫顫巍巍道:“莫不是遇上鬼打牆了?”林衝道:“休胡說,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那裏有鬼?”兩個爭論未了,忽聽得周遭有水浪之聲,直聽得林衝口渴難耐,便思忖道:“還是先尋些水喝,免得饑渴。”於是謂伴當道:“你等在此等了,我去去便迴。”說了,拿了水囊,尋水聲而去。伴當隻在原地看守行李馬匹。
林衝看看走了數十步,轉過幾棵老樹,正見前方不遠有一條清溪。林衝大喜,先來上前來蹲下洗手漱口,又捧起水來飲了幾口。那溪水甘洌,滋潤喉唇。林衝飲罷,又把水囊灌滿了水,正起身要走,忽聞身後有人搭話,那聲音道:“兄弟,既然到此,為何不來見我?”林衝聽得一怔,迴身望去,不見人影,心思:“莫不是聽錯了,聲音怎恁地耳熟?”正要再走,那聲音又道:“兄弟,真個忘了兄長麽?”林衝四顧,亦不見人影,乃喝道:“何人裝神弄鬼,卻來撩撥我豹子頭?”話音未落,林衝隻覺得肩膀一沉,乜斜看去,正是一隻手搭在肩膀上。林衝大驚,迴頭要打,舉起拳頭看時,卻見那人模樣,心中激起一片漣漪。
林衝見了那人,撲騰跪倒,口喊:“哥哥,你怎地在此?”那人忙來扶起林衝。那人道:“這裏是水泊梁山,我如何不在此處?”林衝聞言,疑惑問道:“哥哥休要戲弄小弟,這裏應是京都邊郊,怎地在水泊梁山?”那人道:“我知你定不信的,卻隨我來看。”於是引著林衝順著清溪而上。二人行了數十步,看看林木散去,正見一彎水泊,泊中一座高山,山上三關聳立,真個是水泊梁山景象。那人道:“見了這裏,還不信麽?”林衝隻覺熟悉。正是:歡喜長隨悲哀至,好漢總伴英雄眠。不知這人是誰,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