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宣政殿內,
九歲的漢獻帝劉協坐在龍椅之上,左瞧瞧右瞧瞧,看到殿中眾臣們都在竊竊私語,不由的有些好奇,
見沒有人上奏,似乎是在等什麽,
常侍沒有喊退朝,他也隻能坐在這並不怎麽舒服的龍椅上,等著,
雖然他也不知道在等什麽。
侍禦史元喜看了一眼前排的太尉張延,以及他身後的沈同、韓重等人,見他們一個個氣定神閑的站在那裏,
又看了一眼司徒王允和他身後的邊讓、蘇恆等人,眉頭緊鎖,神情凝重的樣子,
元喜將頭側向身旁的太常卞詔,戲謔道:
“這張使君無非是一方實力強一點的諸侯爾爾,為何王司徒他們一個個都如臨大敵一般。”
卞詔瞥了元喜一眼,低聲道:“你剛從益州提拔上來,還不清楚這位張使君的故事,那可謂是驚世駭俗啊!”
卞詔和元喜雖然刻意壓低了聲音,但在大殿之中依然不算小,
獻帝劉協皺了皺眉,身子微微前傾,想著聽聽稀奇。
兩人身旁的一些年輕官員,也都側耳傾聽,想知道身為九卿之首的太常卞詔是如何評價這位張使君的。
大家雖然對張使君都有所耳聞,但若能從太常卞詔的口中聽到一些什麽,總好過街角巷尾的傳聞。
卞詔悠悠道:
“這位張使君,曾是黃巾出身,是那天公將軍張角之子,稱其為黃巾少主,這位黃巾少主可了不得,年紀輕輕便統率萬餘黃巾精銳四處征戰,你可知他打的一仗對手是誰?”
“是誰啊?”元喜好奇道。
“正是那董卓!”
“啊!?”
“當年董卓親率三萬禁軍精銳北上常山郡,打算奇襲黃巾軍的後背,可曾想遇到了還是黃巾少主的張昊,當時的張昊手中也就萬餘兵馬,運籌帷幄之間,便將董卓的三萬官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至此,黃巾少主張昊之名天下皆知!”
“原來董卓當年也曾吃癟過,倒是沒想到啊,哈哈哈哈。”
卞詔嘴角微揚,繼續說道:“這張昊年紀輕輕不僅熟知兵事,且胸懷韜略,一直在常山、中山兩郡招兵買馬,
當時我朝柱石皇甫將軍親率官軍精銳近十萬,攻打黃巾主力駐守的廣宗城,斬殺人公將軍張梁以及數萬黃巾精銳。
張昊得知此事後,便親率大軍南下,將廣宗城內的數萬官軍盡數屠戮,我朝柱石皇甫將軍也因此自刎而死,皇甫將軍死後,黃巾軍皆已張昊為首,兵鋒直指司隸,而我朝中卻無良將和兵馬敢與之爭鋒!”
“啊?那然後呢,張使君又是怎麽接受招安的?”
“當時先帝本就有招安之意,便派人去與張昊聯絡,也不知為什麽,張昊就接受了招安,所以先帝便敕封張昊為冀州牧,平難中郎將。”
“原來如此!”
“再後來的事嘛,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青州的黃巾餘孽起複,兗州刺史劉岱,還有……”說到這裏,卞詔看了一眼前排的王司徒,低聲道:“還有……當時還是豫州刺史的王允,二人親率大軍二十餘萬意圖清剿青州的黃巾亂軍,你們猜怎麽著?”
“怎麽著?”
“二十餘萬大軍打了大半年,損兵折將不說,連一寸土地都沒有從黃巾軍的手裏給奪迴來。”
“什麽,二十餘萬大軍怎會如此無能!”
“王司徒還在那裏,慎言,慎言呐!”
卞詔又看了一眼前排的王司徒,見其並無所覺,便又繼續說道:“朝廷無奈,隻能讓張使君率領冀州軍收複青州;
張使君進入青州之後,青州的黃巾軍見他們的少主來了,要麽望風而逃,要麽開城請降,不費一兵一卒便收複了青州大半土地!”
“青州臨淄一役,我等倒是知道一些,張使君也是因此拿下了整個青州,就連青州第一大士族孔氏,也都俯首在張使君的麾下,至此,張使君便以一州州牧之名,坐擁冀、青兩州之地。”
卞詔頷首道:“咱們這個張使君可了不得啊,如今放眼天下諸侯,無一人能出其右!”
元喜感慨道:“此人勝過董卓百倍,看來咱們這洛陽城可無寧日啦!”
就在這時,一名小黃門腳步匆匆的走入殿中,躬身稟報道:
“陛下,冀州牧張昊已經在未央宮外了。”
殿中眾臣噤聲,將目光看向了龍椅上的劉協身上。
此時的劉協有些緊張,聽完太常卞詔的講述後,他才知道,這個張使君以前是黃巾軍,還是黃巾軍的少主,這樣一個亂臣賊子,接受了父皇的招安,被父皇敕封為冀州牧和平難中郎將。
前些日子還聽宗正劉艾說起過,這個張使君坐擁兩州之地,帳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麾下兵馬三十餘萬皆是驍勇善戰之輩,
如今,放眼天下各路諸侯,他是實力最強的一方。
此時此刻,整個洛陽城內的六萬兵馬,就連城防營和負責宮門禁衛的羽林軍也都遵從他張昊的號令,
劉艾跟他說過,對於張使君這樣的人,要比董卓更加的小心才是。
本就緊張的劉協,見眾臣的目光齊刷刷的看向自己,他的心裏更忐忑了。
“宣……”劉協看看左右的內侍,見這些平時玩伴根本不敢看自己,他隻能強撐著說道:“宣……宣他進來吧。”
一旁的內侍也是一臉的緊張,見陛下開口了,也不由的長舒一口氣,轉過身,麵向大殿外,朗聲道:
“陛下宣冀州牧、平難中郎將、信都亭候張昊覲見!”
“陛下宣冀州牧、平難中郎將、信都亭候張昊覲見!”
“…………”
隨著一聲聲的傳遞,最後傳入了張昊的耳中。
此時的張昊,穿著一身月白錦袍,頭戴束冠,儼然一副士族子弟翩翩公子的模樣,哪有半點一州州牧的模樣,
他的身後是蘇義以及五十名力士營甲士,他們後麵則跟著百名羽林軍,這些羽林軍都是潘肅給安排的護衛。
從宮門走到這裏,兩側的羽林軍甲士紛紛朝其躬身行禮,
就好似他張昊才是這宮裏的主人一般。
行至宣政殿外的台階下,張昊側頭看了一眼蘇義,
蘇義抱拳頷首後,所有的力士營黑甲和後麵的羽林軍都候在了這裏。
張昊一個人緩緩登上台階,抬頭看向宣政殿的正門,心中卻是異常平靜,
五年的時間,走到了這裏,
什麽大漢王朝,什麽諸侯群雄,
至此以後,
他張昊的名字,將會被世人所銘記!
…………
九歲的漢獻帝劉協坐在龍椅之上,左瞧瞧右瞧瞧,看到殿中眾臣們都在竊竊私語,不由的有些好奇,
見沒有人上奏,似乎是在等什麽,
常侍沒有喊退朝,他也隻能坐在這並不怎麽舒服的龍椅上,等著,
雖然他也不知道在等什麽。
侍禦史元喜看了一眼前排的太尉張延,以及他身後的沈同、韓重等人,見他們一個個氣定神閑的站在那裏,
又看了一眼司徒王允和他身後的邊讓、蘇恆等人,眉頭緊鎖,神情凝重的樣子,
元喜將頭側向身旁的太常卞詔,戲謔道:
“這張使君無非是一方實力強一點的諸侯爾爾,為何王司徒他們一個個都如臨大敵一般。”
卞詔瞥了元喜一眼,低聲道:“你剛從益州提拔上來,還不清楚這位張使君的故事,那可謂是驚世駭俗啊!”
卞詔和元喜雖然刻意壓低了聲音,但在大殿之中依然不算小,
獻帝劉協皺了皺眉,身子微微前傾,想著聽聽稀奇。
兩人身旁的一些年輕官員,也都側耳傾聽,想知道身為九卿之首的太常卞詔是如何評價這位張使君的。
大家雖然對張使君都有所耳聞,但若能從太常卞詔的口中聽到一些什麽,總好過街角巷尾的傳聞。
卞詔悠悠道:
“這位張使君,曾是黃巾出身,是那天公將軍張角之子,稱其為黃巾少主,這位黃巾少主可了不得,年紀輕輕便統率萬餘黃巾精銳四處征戰,你可知他打的一仗對手是誰?”
“是誰啊?”元喜好奇道。
“正是那董卓!”
“啊!?”
“當年董卓親率三萬禁軍精銳北上常山郡,打算奇襲黃巾軍的後背,可曾想遇到了還是黃巾少主的張昊,當時的張昊手中也就萬餘兵馬,運籌帷幄之間,便將董卓的三萬官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至此,黃巾少主張昊之名天下皆知!”
“原來董卓當年也曾吃癟過,倒是沒想到啊,哈哈哈哈。”
卞詔嘴角微揚,繼續說道:“這張昊年紀輕輕不僅熟知兵事,且胸懷韜略,一直在常山、中山兩郡招兵買馬,
當時我朝柱石皇甫將軍親率官軍精銳近十萬,攻打黃巾主力駐守的廣宗城,斬殺人公將軍張梁以及數萬黃巾精銳。
張昊得知此事後,便親率大軍南下,將廣宗城內的數萬官軍盡數屠戮,我朝柱石皇甫將軍也因此自刎而死,皇甫將軍死後,黃巾軍皆已張昊為首,兵鋒直指司隸,而我朝中卻無良將和兵馬敢與之爭鋒!”
“啊?那然後呢,張使君又是怎麽接受招安的?”
“當時先帝本就有招安之意,便派人去與張昊聯絡,也不知為什麽,張昊就接受了招安,所以先帝便敕封張昊為冀州牧,平難中郎將。”
“原來如此!”
“再後來的事嘛,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青州的黃巾餘孽起複,兗州刺史劉岱,還有……”說到這裏,卞詔看了一眼前排的王司徒,低聲道:“還有……當時還是豫州刺史的王允,二人親率大軍二十餘萬意圖清剿青州的黃巾亂軍,你們猜怎麽著?”
“怎麽著?”
“二十餘萬大軍打了大半年,損兵折將不說,連一寸土地都沒有從黃巾軍的手裏給奪迴來。”
“什麽,二十餘萬大軍怎會如此無能!”
“王司徒還在那裏,慎言,慎言呐!”
卞詔又看了一眼前排的王司徒,見其並無所覺,便又繼續說道:“朝廷無奈,隻能讓張使君率領冀州軍收複青州;
張使君進入青州之後,青州的黃巾軍見他們的少主來了,要麽望風而逃,要麽開城請降,不費一兵一卒便收複了青州大半土地!”
“青州臨淄一役,我等倒是知道一些,張使君也是因此拿下了整個青州,就連青州第一大士族孔氏,也都俯首在張使君的麾下,至此,張使君便以一州州牧之名,坐擁冀、青兩州之地。”
卞詔頷首道:“咱們這個張使君可了不得啊,如今放眼天下諸侯,無一人能出其右!”
元喜感慨道:“此人勝過董卓百倍,看來咱們這洛陽城可無寧日啦!”
就在這時,一名小黃門腳步匆匆的走入殿中,躬身稟報道:
“陛下,冀州牧張昊已經在未央宮外了。”
殿中眾臣噤聲,將目光看向了龍椅上的劉協身上。
此時的劉協有些緊張,聽完太常卞詔的講述後,他才知道,這個張使君以前是黃巾軍,還是黃巾軍的少主,這樣一個亂臣賊子,接受了父皇的招安,被父皇敕封為冀州牧和平難中郎將。
前些日子還聽宗正劉艾說起過,這個張使君坐擁兩州之地,帳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麾下兵馬三十餘萬皆是驍勇善戰之輩,
如今,放眼天下各路諸侯,他是實力最強的一方。
此時此刻,整個洛陽城內的六萬兵馬,就連城防營和負責宮門禁衛的羽林軍也都遵從他張昊的號令,
劉艾跟他說過,對於張使君這樣的人,要比董卓更加的小心才是。
本就緊張的劉協,見眾臣的目光齊刷刷的看向自己,他的心裏更忐忑了。
“宣……”劉協看看左右的內侍,見這些平時玩伴根本不敢看自己,他隻能強撐著說道:“宣……宣他進來吧。”
一旁的內侍也是一臉的緊張,見陛下開口了,也不由的長舒一口氣,轉過身,麵向大殿外,朗聲道:
“陛下宣冀州牧、平難中郎將、信都亭候張昊覲見!”
“陛下宣冀州牧、平難中郎將、信都亭候張昊覲見!”
“…………”
隨著一聲聲的傳遞,最後傳入了張昊的耳中。
此時的張昊,穿著一身月白錦袍,頭戴束冠,儼然一副士族子弟翩翩公子的模樣,哪有半點一州州牧的模樣,
他的身後是蘇義以及五十名力士營甲士,他們後麵則跟著百名羽林軍,這些羽林軍都是潘肅給安排的護衛。
從宮門走到這裏,兩側的羽林軍甲士紛紛朝其躬身行禮,
就好似他張昊才是這宮裏的主人一般。
行至宣政殿外的台階下,張昊側頭看了一眼蘇義,
蘇義抱拳頷首後,所有的力士營黑甲和後麵的羽林軍都候在了這裏。
張昊一個人緩緩登上台階,抬頭看向宣政殿的正門,心中卻是異常平靜,
五年的時間,走到了這裏,
什麽大漢王朝,什麽諸侯群雄,
至此以後,
他張昊的名字,將會被世人所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