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朝堂上,京兆尹王敞告發大司農彭參賄賂廷尉府,以死囚頂替自己獲罪的兒子彭謙,朝野震動。


    洛陽城內,大街小巷對此議論紛紛,對於朝中大臣的如此行徑,城內的儒生紛紛口誅筆伐,再加上朝堂上,何進一黨的官員煽風點火。


    中常侍張讓也不得不做出妥協。


    彭參罔顧王法,被打入天牢,由廷尉府接管此案審理,一同獲罪的還有郭奎。


    至於大司農這一職位,張讓與何進皆有所推薦,但兩者又互相爭執,直到兩天後,太尉張延連同司徒崔烈向靈帝舉薦了司農府長史沈同。


    沈同出自青州平原郡沈家,沈家在先漢時出過一任丞相,這麽多年後,沈家再也沒有出過朝臣,家族也日漸衰落,人才凋零。


    張讓心裏清楚,沈同既非何進一黨也非宦黨,如今的平原郡在張昊的手中,這個沈同或許會成為張昊的人,雖然沈同不太可能成為自己的人,但也好過成為何進一黨的人。


    再加上張昊與自己還是有些利益牽扯的,至少在明麵上,張昊也算是自己人。


    大司農這個位置,與其被何進一黨搶去,還不如便宜了張昊。


    雖說以後自己少了一條斂財的路子,但是太平商號也能給自己一些彌補。


    何進這邊也很無奈,沈同是什麽人,不過是司農府的一個長史,根本入不了他們的眼,如今成了大司農,雖然讓人意外,但是勉強也能接受。


    隻要不是十常侍的人,就行。


    反正何進手裏握有兵馬,想那十常侍一黨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來。


    彭參換囚一案剛過去沒多久,西北方和北方皆傳來了戰報。


    西北方的涼州羌亂,邊章韓遂的叛軍和朱儁的官軍交戰一年多了,朱儁和董卓並未占到什麽便宜,若不是朝廷這邊有何進等人的力挺,恐怕早就被十常侍彈劾其罪了。


    為了平定涼州的亂局,本就空虛的國庫再也拿不出糧餉了,朝廷不得不增加課稅、征召勞力以應戰。


    司隸這邊還好,但是涼州、並州還有益州的百姓可就苦了,一時間民怨沸騰,黃巾餘孽再度蠢蠢欲動。


    司徒崔烈建議放棄涼州,但議郎傅燮則發表了一篇激動人心的演說,譴責崔烈,並強調涼州地處前線的重要性。


    “涼州官員失和,使整個涼州落入叛逆之手。


    崔烈身為朝堂重臣,不想著為國家出謀劃策,卻想割棄一方萬裏的土地,臣竊以為疑惑。


    如果讓左衽的蠻夷占領此地,軍力強盛並作亂,這將是天下最大的顧慮和社稷的深切憂患……


    如果崔司徒連這都不知道,可見其之愚蠢,如果他知道這些還這麽說,那就是對國家的不忠,對陛下的不忠!”


    傅燮的說辭打動了靈帝,靈帝當即拒絕了崔烈的建議,並且任命傅燮為漢陽太守,派往前線。


    而北方的戰事則是捷報,


    並州刺史張懿與南匈奴停戰了,張懿開始率軍迴太原郡,清理太原郡的黃巾軍張寶部;


    另外,冀州的胡騎軍受州牧張昊之令,揮師北上,接連屠戮了兩個外族部落,震懾了草原諸部,揚大漢軍威。


    幽州那邊,騎督尉公孫瓚擊退了鮮卑人,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眾歸降公孫瓚,公孫瓚進駐遼東屬國


    朝廷擢升公孫瓚為中郎將,封為都亭侯。


    ………………


    三月,驚蟄。


    冀州,信都府衙。


    張使君正坐在首座上,斜躺著,翻閱洛陽傳來的邸報以及內衛府送來的涼州、幽州、並州送來的密報。


    堂下,


    沮授、崔琰、陶丘洪、華歆站立在側,等待著張使君的指示。


    陶丘洪,字子林;


    華歆,字子魚。


    兩人都是青州名士,同為平原郡人,由田豐和孔昱舉薦來冀州府做事。


    經過沮授的考察,兩人皆是才華橫溢,秉性忠直之人,張使君便以謀士的身份待之,不僅如此,此二人還會分擔一些冀州府的政務。


    張使君將簡牘看完後,放在了桌上,看向堂下四人,沉吟道:“涼州那邊暫且不論,幽州和並州之事與咱們相關,需妥善對待。”


    說著,張使君看向沮授等人,詢問道:“公孫瓚將鮮卑人擊退了,如今又得烏桓歸附,麾下數萬勁卒皆是驍勇敢戰之士,若他稍微有些野心便會南下,


    屆時,少不了與咱們產生摩擦,諸位可有良策啊?”


    沮授沒有說話,顯然是打算將諫言獻策的機會讓給身旁的三位。


    “使君,”崔琰拱手拜道:“公孫瓚此人雖有野望,但其剛愎自用治軍無方,就算他有心南下,亦不足為慮。”


    “季珪所言甚是,”陶丘洪頷首道:“幽州乃貧瘠之地,少有人傑,北患雖暫時平息,卻未根除,公孫瓚雖然剛愎自用,卻也不會愚蠢的以為可以在使君身上占得便宜。”


    沮授點了點頭,對於崔琰和陶丘洪的觀點也表示讚同。


    張使君將目光看向一旁沉默不語的華歆,不由問道:“華先生覺著呢?”


    華歆抬眼看向張使君,拱了拱手,沉吟道:“幽州的公孫瓚雖是一位能征善戰之人,但不過隻是匹夫之勇,不足為慮,我擔心的不是幽州,而是並州。”


    話音一落,沮授等人紛紛將目光看向了他,就連首座上的張使君也都眉頭一挑,來了興致。


    “為何是並州啊?”崔琰疑惑道。


    華歆抬眼看向張使君,淡然道:“因為地公將軍張寶在太原郡,並州刺史張懿與南匈奴停戰之後,張懿便會率領十餘萬並州軍迴到晉陽,圍剿太原郡內的黃巾軍。”


    此言一出,堂下眾人皆看向首座上的張使君。


    世人都知張使君是天公將軍張角之子,地公將軍張寶便是張使君的二叔。


    如今張使君雖為一州之牧,有國之柱石之風,但當初兩次拒絕朝廷出兵青州,便是因為不願意與其堂兄張塵兵戎相見。


    可見張使君之重情重義,並州刺史張懿若要圍剿太原郡的張寶,張使君必然不會坐視不管。


    因此,這便是華歆所擔憂的地方。


    “咳咳……”張使君尷尬的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既然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也不藏著掖著了;


    我三叔已經戰死在廣宗城外了,隻剩下這麽一個二叔了,他不能有事,諸位可有良策應對啊?”


    崔琰、陶丘洪、華歆皆是世家出身,雖然陶丘家和華家已經沒落了,但讓他們去想辦法救一個黃巾賊首,他們心中多少還是有些芥蒂的。


    張使君見三人不說話,不由的皺了皺眉。


    沮授深知三人的為難之處,便開口圓場道:“茲事體大,若不籌謀好,恐會落下口實,此事可容後再議。”


    就在這時,王孚在門口稟報道:


    “稟使君,內衛府李巡求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為黃巾續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眼圈先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眼圈先森並收藏三國:我為黃巾續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