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接機
直上青雲:從高考落榜開始 作者:發愁的書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應超就是那個正規渠道。
隻不過這件事情不能明說。
自己身為秘書,此刻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
當劉應超想不明白的時候,他要進行提醒,確保領導的意圖順利實施。
如果劉應超聽懂了意思,還不願意做的話。
那也就表明了他對項書記的態度了。
已經清醒過來的李仕山看見劉應超還在沉思,隻能輕咳一聲。
“咳咳,秘書長!”
劉應超被李仕山這一聲咳嗽吵醒,有些驚訝地說道:“小李,你還沒走呢。”
李仕山說道:“秘書長,可是為明天安排那些人接機煩惱。”
劉應超見李仕山主動提出這個話題,也不掩飾,痛苦的點點頭,“書記一向輕車簡行,這次我真沒弄明白意思。”
李仕山淡淡地說道:“我覺得,您不用弄清楚書記是什麽意思。”
“嗯?”
劉應超一抬頭,明白李仕山這是要提醒他,連忙追問,“什麽意思。”
李仕山迴答道:“您隻需要傳遞消息就行,至於書記什麽意思,您何必吃力不討好替他們做決定呢。”
“對啊!”
劉應超眼神一亮,一敲桌子,“小李,你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我真是老嘍,腦子比不過你們年輕人。”
麵對劉應超的感慨,李仕山謙虛地迴應道:“秘書長說笑了,您工作繁忙,隻是今天太累,不在狀態。”
李仕山遞過來的梯子,讓劉應超下得很舒服,兩人也是相視一笑。
見劉應超已經明白意思,李仕山也就告辭離開。
就在李仕山走到門口的時候,劉應超喊住了他。
“小李啊,如果書記行程有變化的話,你打電話過來就行,不用特意過來一趟。”
這句話,劉應超說得很是客氣。
李仕山感覺到自己應該是獲得了他的好感。
秘書的工作啊,果然是收攏人心,增加人脈的最好位置。
李仕山迴到辦公室也就一個小時,洪華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不出他所料,洪華詢問起了劉應超的反應。
李仕山一五一十地把情況講了一遍。
洪華聽聞後,笑著給出了一個評價,“嗯,算是一個合格的秘書。”
“算是?”
李仕山被這個評價噎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洪華哈哈笑了幾聲,這才解釋道:“書記的意思你讀懂了,就是提醒的方式還是太糙。”
李仕山無言以對。
自己的提醒是有些直白了。
當時自己也是才想明白,哪還有時間仔細琢磨話術啊。
洪華見李仕山不說話,安慰道:“以你的悟性,以後多練習會有進步的。”
掛斷電話後,李仕山好半天終於反應過來。
擦!
這是在說自己,“菜就多練”的意思嘛。
李仕山有些惆悵起來。
給省委書記當秘書,這腦細胞死得嘩嘩的啊。
第二天。
早上十點多,陽光已如烈火般熾烈。
漢州機場的停機坪上,熱浪滾滾。
水泥地麵仿佛被烈日點燃,散發著令人難以忍受的高溫。
然而,就在這片灼熱的地麵上,一群身著正裝的高官們卻依然堅守站著。
他們的目光穿越熱浪,聚焦於不遠處緩緩駛來的空客a330客機。
李仕山站在這群高官斜後方的位置。
他今天過來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清點人數。
漢南省的副部級幹部大約有三十多位。
這就包括了,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政府副職、省政協副主席、以及?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和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昨天下午李仕山特意去找袁學民要來了這些領導們的照片,又仔仔細細地認了一遍。
李仕山的目光先掃過站在第一排的省委常委們。
十三名常委中,項書記和省長人在燕京、組織部長方朝宗還在休著病假,隻有兩人沒有到場。
一位是省軍區司令員,這很好理解。
他是部隊的代表,一般情況不參與地方政務,不來很正常。
另一位沒有來的常委就是省紀委書記蔣錫州了。
這位蔣書記仕途也算坎坷。
當年國家為了拔高紀委的地位,決定由省委副書記兼任紀委書記的時候。
他和林國梁書記競爭省委副書記的位置。
因為李仕山在“唿吸機”上的貢獻,讓林國梁書記順利登上副書記的寶座。
競爭失敗的蔣錫州轉任政法委書記。
誰承想,也就兩年時間,國家又開始給省委“減副”。
林國梁這個省委副書記不能再兼任紀委書記。
於是,蔣錫州又調整迴省紀委書記的位置上。
他就這樣來來迴迴折騰了好幾趟。
林國梁書記現在已經去了燕京,他還在原地踏步。
從蔣錫州這個很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他是江東人。
這也就代表著他的政治站位。
他是白家在漢南的另一個代表。
隻不過他這個紀委書記有些“光杆司令”的意思。
先是林國梁當紀委書記的時候,把他的心腹換得七七八八。
後來雖然又迴到了紀委,可早已物是人非。
白家的影響力持續減弱,再加上被林國梁和李鼎文聯手打壓。
他幾乎在省紀委喪失了話語權。
如今方朝宗也倒了台,蔣錫州這是打算自暴自棄了?
李仕山又把其他領導們清點了一遍。
六位副省長都齊了。
法院和檢察院的一把手也來了。
省人大和政協的副職,因為都是上了歲數的老同誌,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的情況就是,蔣錫州這位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沒來就顯得異常地突兀了。
李仕山在心裏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怎麽可能耍小孩子脾氣。
李仕山快走幾步來到了劉應超的身邊,低聲詢問起來。
“秘書長,紀委的蔣書記我好像沒有看見。”
劉應超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低聲迴答道:“昨天打電話了,說是人在海京,趕不迴來。”
“海京!”
李仕山立刻就聯想到了沈家。
海京可是沈家的大本營。
白家現在依附於沈家。
蔣錫州這是察覺到了危機,去找沈家求助去了嗎?
隻不過這件事情不能明說。
自己身為秘書,此刻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
當劉應超想不明白的時候,他要進行提醒,確保領導的意圖順利實施。
如果劉應超聽懂了意思,還不願意做的話。
那也就表明了他對項書記的態度了。
已經清醒過來的李仕山看見劉應超還在沉思,隻能輕咳一聲。
“咳咳,秘書長!”
劉應超被李仕山這一聲咳嗽吵醒,有些驚訝地說道:“小李,你還沒走呢。”
李仕山說道:“秘書長,可是為明天安排那些人接機煩惱。”
劉應超見李仕山主動提出這個話題,也不掩飾,痛苦的點點頭,“書記一向輕車簡行,這次我真沒弄明白意思。”
李仕山淡淡地說道:“我覺得,您不用弄清楚書記是什麽意思。”
“嗯?”
劉應超一抬頭,明白李仕山這是要提醒他,連忙追問,“什麽意思。”
李仕山迴答道:“您隻需要傳遞消息就行,至於書記什麽意思,您何必吃力不討好替他們做決定呢。”
“對啊!”
劉應超眼神一亮,一敲桌子,“小李,你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我真是老嘍,腦子比不過你們年輕人。”
麵對劉應超的感慨,李仕山謙虛地迴應道:“秘書長說笑了,您工作繁忙,隻是今天太累,不在狀態。”
李仕山遞過來的梯子,讓劉應超下得很舒服,兩人也是相視一笑。
見劉應超已經明白意思,李仕山也就告辭離開。
就在李仕山走到門口的時候,劉應超喊住了他。
“小李啊,如果書記行程有變化的話,你打電話過來就行,不用特意過來一趟。”
這句話,劉應超說得很是客氣。
李仕山感覺到自己應該是獲得了他的好感。
秘書的工作啊,果然是收攏人心,增加人脈的最好位置。
李仕山迴到辦公室也就一個小時,洪華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不出他所料,洪華詢問起了劉應超的反應。
李仕山一五一十地把情況講了一遍。
洪華聽聞後,笑著給出了一個評價,“嗯,算是一個合格的秘書。”
“算是?”
李仕山被這個評價噎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洪華哈哈笑了幾聲,這才解釋道:“書記的意思你讀懂了,就是提醒的方式還是太糙。”
李仕山無言以對。
自己的提醒是有些直白了。
當時自己也是才想明白,哪還有時間仔細琢磨話術啊。
洪華見李仕山不說話,安慰道:“以你的悟性,以後多練習會有進步的。”
掛斷電話後,李仕山好半天終於反應過來。
擦!
這是在說自己,“菜就多練”的意思嘛。
李仕山有些惆悵起來。
給省委書記當秘書,這腦細胞死得嘩嘩的啊。
第二天。
早上十點多,陽光已如烈火般熾烈。
漢州機場的停機坪上,熱浪滾滾。
水泥地麵仿佛被烈日點燃,散發著令人難以忍受的高溫。
然而,就在這片灼熱的地麵上,一群身著正裝的高官們卻依然堅守站著。
他們的目光穿越熱浪,聚焦於不遠處緩緩駛來的空客a330客機。
李仕山站在這群高官斜後方的位置。
他今天過來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清點人數。
漢南省的副部級幹部大約有三十多位。
這就包括了,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政府副職、省政協副主席、以及?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和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昨天下午李仕山特意去找袁學民要來了這些領導們的照片,又仔仔細細地認了一遍。
李仕山的目光先掃過站在第一排的省委常委們。
十三名常委中,項書記和省長人在燕京、組織部長方朝宗還在休著病假,隻有兩人沒有到場。
一位是省軍區司令員,這很好理解。
他是部隊的代表,一般情況不參與地方政務,不來很正常。
另一位沒有來的常委就是省紀委書記蔣錫州了。
這位蔣書記仕途也算坎坷。
當年國家為了拔高紀委的地位,決定由省委副書記兼任紀委書記的時候。
他和林國梁書記競爭省委副書記的位置。
因為李仕山在“唿吸機”上的貢獻,讓林國梁書記順利登上副書記的寶座。
競爭失敗的蔣錫州轉任政法委書記。
誰承想,也就兩年時間,國家又開始給省委“減副”。
林國梁這個省委副書記不能再兼任紀委書記。
於是,蔣錫州又調整迴省紀委書記的位置上。
他就這樣來來迴迴折騰了好幾趟。
林國梁書記現在已經去了燕京,他還在原地踏步。
從蔣錫州這個很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他是江東人。
這也就代表著他的政治站位。
他是白家在漢南的另一個代表。
隻不過他這個紀委書記有些“光杆司令”的意思。
先是林國梁當紀委書記的時候,把他的心腹換得七七八八。
後來雖然又迴到了紀委,可早已物是人非。
白家的影響力持續減弱,再加上被林國梁和李鼎文聯手打壓。
他幾乎在省紀委喪失了話語權。
如今方朝宗也倒了台,蔣錫州這是打算自暴自棄了?
李仕山又把其他領導們清點了一遍。
六位副省長都齊了。
法院和檢察院的一把手也來了。
省人大和政協的副職,因為都是上了歲數的老同誌,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的情況就是,蔣錫州這位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沒來就顯得異常地突兀了。
李仕山在心裏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怎麽可能耍小孩子脾氣。
李仕山快走幾步來到了劉應超的身邊,低聲詢問起來。
“秘書長,紀委的蔣書記我好像沒有看見。”
劉應超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低聲迴答道:“昨天打電話了,說是人在海京,趕不迴來。”
“海京!”
李仕山立刻就聯想到了沈家。
海京可是沈家的大本營。
白家現在依附於沈家。
蔣錫州這是察覺到了危機,去找沈家求助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