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不緊不慢的說道:“古往今來,封禪泰山的皇帝,隻有三個。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和漢光武帝。”


    “為何?”


    “因為能到泰山封禪的條件,異常苛刻。”


    “微臣總結了一下,要封禪泰山,至少需要三個條件。”


    “其一,必須是大一統國朝的皇帝。”


    “其二,必須天降祥瑞。”


    “其三,必須是太平盛世。”


    “……”


    秦牧不得不承認,王安石說的沒錯。


    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皇帝,要想在泰山封禪,條件還不是一般的苛刻。


    曆史上,在嬴政、劉徹、劉秀之後,還有三個皇帝,在泰山封禪,他們是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趙恆。


    皇帝雖然是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存在,但是想去泰山封禪的話,也不是隨便都能去的。


    就像王安石說的一樣,有三個硬性指標。


    天降祥瑞還好說,隨便都能搗鼓出來。


    大魏現在是大一統的國朝,秦牧也有資格前往泰山封禪。


    就是這“太平盛世”的標準,太難了。


    值得一提的是,宋真宗趙恆封禪泰山,那是最為人所不齒的。


    他有什麽臉跟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這些皇帝相提並論?


    打了勝仗還賠款的那一種嗎?


    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北宋並不算是大一統的王朝。


    不管怎麽說,宋真宗是沒有到泰山封禪的資格的。


    但,宋真宗為了滿足他自己的虛榮心,硬是去了。


    結果就拉低了泰山封禪的逼格,後世之君都不願意去泰山封禪了。


    秦牧笑了笑道:“王愛卿,以朕看,要想封禪泰山,還有第四個條件。”


    “哦?陛下請講。”


    “身體要好啊。”


    秦牧以一種調侃的口吻說道:“泰山險峻巍峨,如若沒有健壯的身子骨,如何攀登?”


    “陛下所言極是。”


    王安石很是讚同。


    曆史上的宋真宗,去泰山封禪的時候,那是被人一路抬著上去的。


    要知道前幾代的皇帝去封禪,為了向上天顯示自己的誠意,他們都是親自攀登上山的!


    “陛下。”


    這個時候,華歆手持牙笏站起身道:“如果按照王令君所說的三個條件,陛下也達到了封禪泰山的條件。”


    “大魏已經一統天下,以陛下的文治武功,功蓋千古,想必祥瑞不日就會出現。”


    “如今天下太平,家殷人足,可謂是盛世了。至少不會有人被餓死。”


    “比起漢朝的文景之治,都不遑多讓。”


    “想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才有資格到泰山封禪。漢武帝靠著他自己的‘武功’,才能到泰山封禪。”


    “漢光武帝,也是使天下重歸於一家,消除戰亂,中興漢室,才能前往泰山封禪。”


    “陛下如今三個條件都齊備了,何故不能到泰山封禪?”


    對於華歆的這一種說法,群臣都深表讚同。


    秦牧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他要具備封禪泰山的所有條件,才會去。


    不然,打死秦牧都不想去的。


    隻有好大喜功,又迷信鬼神的皇帝,才會想著去泰山封禪。


    毫無疑問,泰山封禪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而且鋪張浪費,會極大的消耗國庫裏的錢糧,勞民傷財。


    秦牧語重心長的道:“諸卿,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朕好。”


    “但,朕何德何能,敢現在就去泰山封禪?”


    “朕花了十年,整整十年,方能掃平群雄,一統天下。”


    “但是,如今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國庫裏的錢糧固然充足,也非是能積蓄太久的。”


    “朕寧願藏富於民,而不願把錢糧都屯放在國庫裏,爛了、發黴。”


    “朕要打造一個遠超文景之治的盛世,還任重而道遠。”


    “天下初定,不宜鋪張浪費,朕要去泰山封禪之事,暫且作罷。”


    “陛下聖明!”


    群臣都異口同聲的山唿道。


    他們也都知曉,秦牧並非是沒有去泰山封禪的心思。


    隻是,考慮到天下剛剛平定,百廢待興,秦牧還不願意去幹勞民傷財的事情。


    一個皇帝,去泰山封禪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如宋真宗一般。


    他的確拉低了泰山封禪的含金量,卻也留下了“名聲”……


    現在的大魏,是怎麽一個情況?


    秦牧心知肚明。


    得益於番薯、玉米、馬鈴薯的廣泛種植,凡是大魏境內,所有百姓基本上都不會餓肚子,不會出現有人被餓死的情況。


    就跟後世鼓吹的“康乾盛世”一樣。


    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人們隻是不會被餓死,勉強溫飽,卻還不算是富足的。


    倘若沒有番薯、玉米、馬鈴薯的廣泛種植,清朝說不定早就亡了。


    “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就在這時,作為禮部尚書的杜如晦手持牙笏,占了起身。


    “請講。”


    “陛下,遵照你的吩咐,近日來諸邦國之使者、部族之酋長,已經齊聚京師,入朝納貢。”


    杜如晦正色道:“有高句麗、扶餘、辰韓、馬韓等東方諸國,有烏孫、樓蘭、精絕、且末、小宛、戎盧等西域諸國,以及鮮卑、匈奴、烏桓、丁零等部族,共計大小邦國部族一百八十二個,遣使納貢。”


    “在這其中,有兩個國家分外獨特。”


    秦牧頗為疑惑的詢問道:“是哪兩個國家?”


    “其一是大月氏國,其二是倭國。”


    杜如晦迴答道:“有漢一代,大月氏國偶爾遣使奉獻,自漢桓帝、漢靈帝以來,漢室傾頹,故而大月氏人也跟前漢斷絕了往來,甚至於羈縻康居、烏孫、大宛等西域諸國。”


    “如今月氏王波調向我大魏遣使納貢,殊為不易。”


    “波調所為者,隻是想跟朝廷求取一個封號,以示臣服之意。”


    “再者,是倭國。倭人有國甚多,其中的邪馬台女王卑彌唿是三十餘個倭人國家的共主。”


    “此番卑彌唿遣使而來,也是請求我大魏封一個王號,以定立宗藩關係。同時,為表臣服之誠意,倭國女王卑彌唿願拜陛下為義父,求賜‘魏王義女’之名,封中郎將,給予印綬。”


    “……”


    聞聽此言,朝堂之上的公卿百官們,都不由得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折服大小喬,三國第一虎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灰狼並收藏折服大小喬,三國第一虎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