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上報所有藏匿人口
折服大小喬,三國第一虎將 作者:迷惘的灰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裁兵?
對於這個事情,其實秦牧已經考慮很久了。
優勝劣汰。
這沒什麽好說的。
通過裁兵事宜,大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士兵的軍事素養。
為了給大魏富國強兵,王安石提出了一係列的變法舉措。
如果能正常推行下去的話,不出三年,就能有顯著的成效,大魏也可以“脫貧致富”了。
但,王安石所提出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等等,各種變法舉措,無不是觸犯高門大戶權益的。
王猛、房玄齡和杜如晦不免得有些擔心。
此等變法舉措要是頒布出去,會不會讓好不容易安頓下來的大魏,再一次陷入戰亂當中?
杜如晦皺著眉頭,向秦牧進言道:“陛下,微臣認為,王大人所提出的這一係列變法改革措施,的確能富國強兵。”
“但是,那些富國之法,恐怕會招致世家大族、商賈的怨恨、抵製。”
“眼下天下尚未統一,還有一個曹操在關中虎視眈眈。”
“如若因為王大人的變法舉措,天下皆反,豈不是適得其反嗎?”
“請陛下慎重!”
“……”
秦牧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王安石則是鄭重其事的道:“杜相此言差矣。”
“如不變法,如何圖強?”
“行軍打仗,能缺得了錢糧嗎?”
“不能缺!”
“我大魏要消滅雍國,絕非易事。”
“別的且不說,雍涼之地再加上西域,方圓幾千裏,適合鐵騎縱橫,卻也容易使糧道受阻,容易被敵軍偷襲。”
“若要穩紮穩打,消滅雍國,一定少不了糧草。”
“這二十幾年來,諸侯征戰不休,他們最缺的也是錢糧。”
“曹操甚至還為此設立了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去盜墓,用死人錢充當軍費。到糧草不濟的時候,他們甚至還用人rou充當軍糧……”
“言之辱也!”
“哪怕是我大魏,動輒大戰,出動幾十萬步騎出征的時候,也會陷入糧草不濟的窘境。”
頓了一下,王安石又道:“曹操所盤踞的雍州、涼州和西域,那是什麽地方?”
“多為荒涼之地!”
“這些年來,由於曹操的窮兵黷武,百姓更是困苦不堪,食不果腹,一旦我大魏接管那些地方,就要接濟難民。”
“這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打天下難,治天下也難!”
“如果沒有足夠的錢糧,沒有一定的把握,微臣建議陛下還是不要貿然對雍國發起滅國之戰。”
對於王安石的這種說法,秦牧是讚同的。
畢竟,如果不能一口氣滅掉雍國,始終是一個麻煩。
要來迴折騰幾次嗎?
那不是秦牧願意看見的。
他寧願多休養生息幾年,也不願來來迴迴的打幾年仗,還一無所獲。
如若能在國力上碾壓雍國的話,秦牧就能一路平推過去了。
說真的,秦牧現在並沒有將曹操放在眼裏。
世家大族造反?
可慮嗎?
可慮。
但是秦牧絲毫不懼。
不過,他還是想慎重一些。
“朕想另外先頒布一道政策。”
秦牧沉吟片刻之後,便道:“自黃巾之亂以來,諸州郡人口銳減,或因戰亂,或因瘟疫,不外乎天災人禍。”
“然則,各地的人口戶數為何銳減得這麽厲害?”
“朕不信。高門大戶隱匿人口之事,乃是人所共知之事。”
”朕意,責令舉國上下,一個月期限上報所有人口。”
“若有隱匿不報者,一人以上,十人以下,以隱者之年歲為指標,罰主家補交人頭稅、口賦免役錢等。”
“十人以上,百人以下,主家抄沒所有財產,一律充公,並發配全家於邊疆。”
“百人以上,以謀逆罪論處,滿門抄斬,三族之內發配邊疆。”
秦牧變法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
東漢末年以來,世家大族隱匿人口,早就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
在和平年代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兵荒馬亂的世道?
在漢桓帝永壽三年,也就是公元157年的時候,當時的人口還有五千六百多萬,何故一下子少了這麽多的百姓?
曆史上魏蜀吳三國,加起來的人口不到八百萬。
而到三國歸晉的時候,總人口卻忽然飆升到了一千六百一十六萬!
最離譜的是蜀國。
蜀國在典籍上的人口,隻有九十四萬。
到天下太平的時候,蜀地的人口卻是被查出有91.2萬戶,434.4萬口!
這是何等令人發指的行為。
而世家大族們藏匿這些百姓,讓他們為其耕作,實際上也是為了逃稅……
這恰恰是秦牧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玄齡、景略,此事就交給你們二人負責。朕會讓錦衣衛和各地的官吏、軍隊配合你們,如敢犯者,一律嚴懲不貸。”
“諾!”
房玄齡和王猛當即答應下來。
……
就跟秦牧預料的一樣,抱著僥幸心理的士族豪強,還是太多了。
一些高門大戶,的確也害怕遭到朝廷的嚴厲懲處,所以將一部分自己隱匿的人口報了上去,自己則是留下一部分。
甚至於,一些地方豪強還鋌而走險,把自己隱匿的百姓都藏到山上去,以避免被官府發現。
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實際上都瞞不了錦衣衛的視線。
在秦牧的吩咐下,各地的錦衣衛早就將所有高門大戶嚴密監視起來。
稍有風吹草動,都瞞不過錦衣衛的眼線。
於是,一個月後,就有很多高門大戶遭到了朝廷的懲處。
首先在京師洛陽及其附近的孟津、溫縣、鞏縣等地,就有不少的士族豪紳被拘禁起來。
等待他們的,不是家產充公,舉家流放,就是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
對於這種狡詐惡徒,秦牧是不會心慈手軟的。
敢逃稅漏稅,喝國家的血?
找死!
隨之而來的,則是數以萬計的人口被放了出來。
對於這些原本被高門大戶隱匿起來的百姓,秦牧也不是不管不顧的。
他們原本就是一無所有的流民、佃戶,走投無路之下,這才淪為士族豪紳的“奴隸”……
秦牧對他們一視同仁,按照人口分配了耕地、農具、口糧、種子、錢財、布匹等等,讓他們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活下去,然後為大魏的建設事業“添磚加瓦”。
對於這個事情,其實秦牧已經考慮很久了。
優勝劣汰。
這沒什麽好說的。
通過裁兵事宜,大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士兵的軍事素養。
為了給大魏富國強兵,王安石提出了一係列的變法舉措。
如果能正常推行下去的話,不出三年,就能有顯著的成效,大魏也可以“脫貧致富”了。
但,王安石所提出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等等,各種變法舉措,無不是觸犯高門大戶權益的。
王猛、房玄齡和杜如晦不免得有些擔心。
此等變法舉措要是頒布出去,會不會讓好不容易安頓下來的大魏,再一次陷入戰亂當中?
杜如晦皺著眉頭,向秦牧進言道:“陛下,微臣認為,王大人所提出的這一係列變法改革措施,的確能富國強兵。”
“但是,那些富國之法,恐怕會招致世家大族、商賈的怨恨、抵製。”
“眼下天下尚未統一,還有一個曹操在關中虎視眈眈。”
“如若因為王大人的變法舉措,天下皆反,豈不是適得其反嗎?”
“請陛下慎重!”
“……”
秦牧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王安石則是鄭重其事的道:“杜相此言差矣。”
“如不變法,如何圖強?”
“行軍打仗,能缺得了錢糧嗎?”
“不能缺!”
“我大魏要消滅雍國,絕非易事。”
“別的且不說,雍涼之地再加上西域,方圓幾千裏,適合鐵騎縱橫,卻也容易使糧道受阻,容易被敵軍偷襲。”
“若要穩紮穩打,消滅雍國,一定少不了糧草。”
“這二十幾年來,諸侯征戰不休,他們最缺的也是錢糧。”
“曹操甚至還為此設立了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去盜墓,用死人錢充當軍費。到糧草不濟的時候,他們甚至還用人rou充當軍糧……”
“言之辱也!”
“哪怕是我大魏,動輒大戰,出動幾十萬步騎出征的時候,也會陷入糧草不濟的窘境。”
頓了一下,王安石又道:“曹操所盤踞的雍州、涼州和西域,那是什麽地方?”
“多為荒涼之地!”
“這些年來,由於曹操的窮兵黷武,百姓更是困苦不堪,食不果腹,一旦我大魏接管那些地方,就要接濟難民。”
“這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打天下難,治天下也難!”
“如果沒有足夠的錢糧,沒有一定的把握,微臣建議陛下還是不要貿然對雍國發起滅國之戰。”
對於王安石的這種說法,秦牧是讚同的。
畢竟,如果不能一口氣滅掉雍國,始終是一個麻煩。
要來迴折騰幾次嗎?
那不是秦牧願意看見的。
他寧願多休養生息幾年,也不願來來迴迴的打幾年仗,還一無所獲。
如若能在國力上碾壓雍國的話,秦牧就能一路平推過去了。
說真的,秦牧現在並沒有將曹操放在眼裏。
世家大族造反?
可慮嗎?
可慮。
但是秦牧絲毫不懼。
不過,他還是想慎重一些。
“朕想另外先頒布一道政策。”
秦牧沉吟片刻之後,便道:“自黃巾之亂以來,諸州郡人口銳減,或因戰亂,或因瘟疫,不外乎天災人禍。”
“然則,各地的人口戶數為何銳減得這麽厲害?”
“朕不信。高門大戶隱匿人口之事,乃是人所共知之事。”
”朕意,責令舉國上下,一個月期限上報所有人口。”
“若有隱匿不報者,一人以上,十人以下,以隱者之年歲為指標,罰主家補交人頭稅、口賦免役錢等。”
“十人以上,百人以下,主家抄沒所有財產,一律充公,並發配全家於邊疆。”
“百人以上,以謀逆罪論處,滿門抄斬,三族之內發配邊疆。”
秦牧變法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
東漢末年以來,世家大族隱匿人口,早就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
在和平年代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兵荒馬亂的世道?
在漢桓帝永壽三年,也就是公元157年的時候,當時的人口還有五千六百多萬,何故一下子少了這麽多的百姓?
曆史上魏蜀吳三國,加起來的人口不到八百萬。
而到三國歸晉的時候,總人口卻忽然飆升到了一千六百一十六萬!
最離譜的是蜀國。
蜀國在典籍上的人口,隻有九十四萬。
到天下太平的時候,蜀地的人口卻是被查出有91.2萬戶,434.4萬口!
這是何等令人發指的行為。
而世家大族們藏匿這些百姓,讓他們為其耕作,實際上也是為了逃稅……
這恰恰是秦牧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玄齡、景略,此事就交給你們二人負責。朕會讓錦衣衛和各地的官吏、軍隊配合你們,如敢犯者,一律嚴懲不貸。”
“諾!”
房玄齡和王猛當即答應下來。
……
就跟秦牧預料的一樣,抱著僥幸心理的士族豪強,還是太多了。
一些高門大戶,的確也害怕遭到朝廷的嚴厲懲處,所以將一部分自己隱匿的人口報了上去,自己則是留下一部分。
甚至於,一些地方豪強還鋌而走險,把自己隱匿的百姓都藏到山上去,以避免被官府發現。
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實際上都瞞不了錦衣衛的視線。
在秦牧的吩咐下,各地的錦衣衛早就將所有高門大戶嚴密監視起來。
稍有風吹草動,都瞞不過錦衣衛的眼線。
於是,一個月後,就有很多高門大戶遭到了朝廷的懲處。
首先在京師洛陽及其附近的孟津、溫縣、鞏縣等地,就有不少的士族豪紳被拘禁起來。
等待他們的,不是家產充公,舉家流放,就是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
對於這種狡詐惡徒,秦牧是不會心慈手軟的。
敢逃稅漏稅,喝國家的血?
找死!
隨之而來的,則是數以萬計的人口被放了出來。
對於這些原本被高門大戶隱匿起來的百姓,秦牧也不是不管不顧的。
他們原本就是一無所有的流民、佃戶,走投無路之下,這才淪為士族豪紳的“奴隸”……
秦牧對他們一視同仁,按照人口分配了耕地、農具、口糧、種子、錢財、布匹等等,讓他們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活下去,然後為大魏的建設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