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天子的大義名分
折服大小喬,三國第一虎將 作者:迷惘的灰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農曆三月初。
袁軍圍攻白馬城兩個月,卻還是遲遲不能攻克,袁紹大怒,親率大軍趕赴黎陽、白馬一線助戰。
知道白馬城岌岌可危的曹操,終於按耐不住,領兵北上要解白馬之圍。
為求首戰告捷,曹操還采納了荀攸的計策,聲東擊西,分散了袁軍的兵力,在延津大破袁紹軍,差點斬殺大將顏良。
之後,解了白馬之圍的曹阿瞞,遷徙白馬的百姓沿黃河向西撤退。
袁紹於是揮師南下,派了文醜、劉備率領五六千騎追擊曹軍。
不過曹操足智多謀,讓士卒們解鞍放馬,並故意把輜重丟棄道裏一旁,讓袁軍哄搶,然後以少勝多,再次擊敗了袁軍。
……
白馬,袁紹的中軍大帳之內,灰頭土臉的顏良、文醜、劉備等人,正在向袁紹請罪。
現在的袁紹,有些後悔之前沒有聽從沮授所言,任命顏良為大將了。
因為,沮授認為顏良固然驍勇善戰,卻為人急躁,氣量狹小,不足以擔任大將,卻被袁紹一意孤行的否決了。
不過袁紹並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為了彰顯自己的寬宏大度,勸慰顏良等人一番,隨後讓他們落座。
沮授第一時間出列道:“主公,我軍初戰失利,然主公你的兵力、糧草、軍貨、財力仍然在曹操之上。”
“曹操現在退至官渡,打算固守,乃自取滅亡之道。”
“曹軍利於速戰速決,而主公應當穩紮穩打,最好是跟曹軍相持不下,延長戰事,伺機拖垮曹軍。”
聞言,袁紹皺了皺眉頭道:“公與(沮授表字),你怎能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
“曹操在官渡隻有二三萬人馬,而我有精兵不下十萬之眾!”
“會戰兵力是十萬對兩萬,優勢在我!”
袁紹很是自信!
一場戰鬥的失利,在袁紹看來不算什麽,至少他已經奪取了白馬,大軍成功渡過黃河了。
郭圖一臉諂媚的神色,向袁紹躬身行禮道:“主公英明!”
“我軍數倍於曹軍,便是曹操龜縮在官渡營壘,負隅頑抗又如何?”
“以主公你的英明神武,將士用命,必可一戰而破曹軍,大獲全勝!”
“善!”
袁紹大手一揮道:“傳我命令,全軍在白馬休整一日後,頃刻南下,進攻官渡!”
“諾!”
眾將都轟然唱喏。
沮授眼看著袁紹不聽勸告,也很是無奈。
他隻能希望自己的看法是錯誤的。
不然,袁軍很難擊敗曹操,進取中原之地。
……
徐州,下邳。
此時的秦牧,正在大堂之中,跟自己的一眾謀士,討論官渡之戰的戰況。
劉伯溫、陳宮、陳登、劉曄、魯肅、華歆這六個人,現在成了身邊秦牧的智囊團,相當於“總參謀部”。
“諸位,根據最新戰報,袁紹已經進軍陽武,其主力逼近了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裏,跟曹軍對峙。”
秦牧緩聲道:“這場官渡之戰,袁曹兩家鬥智鬥勇,一時半會兒是無法分出勝負的。”
“我還要靜觀其變嗎?”
聞言,一眾謀士都不由得麵麵相覷。
陳宮頗為遲疑的問道:“主公你難道想參戰?”
“參戰?我是助袁,還是助曹?”
這對於秦牧而言,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劉伯溫眯著眼睛,捋須道:“主公,以屬下之見,我軍此時參戰,還為時尚早。”
“主公應該繼續坐山觀虎鬥,待官渡之戰分出勝負,再出兵參戰。”
“袁紹勝,則主公助曹操;曹操勝,則主公助袁紹。”
劉伯溫的主張,無疑是最符合秦牧當前需求的。
不過,魯肅卻提出了異議。
魯肅反駁道:“伯溫此言差矣。”
“我認為,若主公要參戰,的確應該待時而動。然,可助袁而非助曹!”
“趁著袁曹兩家的精兵在官渡相持不下之際,主公當發兵奇襲許都,若能把許都攻克,掌握天子,主公便可跟曹操一般,挾天子以令諸侯,威服天下!”
“不妥!”
劉伯溫沉聲道:“毫無疑問,天子是一麵大纛,卻也同樣是一個桎梏。”
“天下人心向著漢室。然,自董卓之亂以來,漢室傾頹,大漢十三州早已經變得千瘡百孔,人心喪亂。”
“不可否認的是曹操一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確取得極大成效。”
“不過,時至今日,天子反而成了一個大麻煩。”
“隻是一個蛀蟲!”
“主公若迎天子,試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時已晚。在屬下看來,利大於弊!”
一聽這話,魯肅又據理力爭道:“伯溫所言,大繆!”
“天子的確是一把雙刃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有利有弊。”
“不過伯溫你要替主公考慮,主公起於微末,並不跟袁紹一般家世顯赫,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若有天子在手,人心所向,想必主公定能使大量的士人歸附。”
劉伯溫搖搖頭道:“子敬,我說了,為時已晚。”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是步險棋,使用需謹慎。”
“這些年來,曹操靠著天子這麵大纛,靠著大義名分,的確招納了不少士人鼎力相助。”
“卻也因此被相當一部分士人視作‘國賊’。”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成功的,然,君不見董卓、李傕、郭汜他們的下場嗎?”
“這……”
魯肅一時間,也是無言以對。
董卓、李傕等人,現在墳頭草都三米高了!
屍體化作了一杯黃土。
秦牧想了一下,又將目光放在了賈詡的身上,問道:“文和,你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有何看法?”
賈詡是一個老滑頭,若秦牧不問,他基本上不會主動開口說話的。
聽見秦牧在征詢自己的意見,賈詡沉吟片刻後,便道:“當年天子東歸洛陽,命諸侯迎駕,距離洛陽最近的袁紹置若罔聞,反而是遠在千裏的曹操迎天子於許都,主公可知道為何?”
秦牧眯著眼睛道:“袁紹不屑於借助天子的號令。”
“正是。”
賈詡點了點頭,說道:“袁紹出身於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袁家,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他不需要天子這麵大纛,就可使人心所向,士人紛紛歸附了。”
“而曹操不同。曹操生於宦官之家,被士人輕視,所以需要天子的大義名分,來讓更多心向漢室之人,歸於自己麾下,收為己用。”
袁軍圍攻白馬城兩個月,卻還是遲遲不能攻克,袁紹大怒,親率大軍趕赴黎陽、白馬一線助戰。
知道白馬城岌岌可危的曹操,終於按耐不住,領兵北上要解白馬之圍。
為求首戰告捷,曹操還采納了荀攸的計策,聲東擊西,分散了袁軍的兵力,在延津大破袁紹軍,差點斬殺大將顏良。
之後,解了白馬之圍的曹阿瞞,遷徙白馬的百姓沿黃河向西撤退。
袁紹於是揮師南下,派了文醜、劉備率領五六千騎追擊曹軍。
不過曹操足智多謀,讓士卒們解鞍放馬,並故意把輜重丟棄道裏一旁,讓袁軍哄搶,然後以少勝多,再次擊敗了袁軍。
……
白馬,袁紹的中軍大帳之內,灰頭土臉的顏良、文醜、劉備等人,正在向袁紹請罪。
現在的袁紹,有些後悔之前沒有聽從沮授所言,任命顏良為大將了。
因為,沮授認為顏良固然驍勇善戰,卻為人急躁,氣量狹小,不足以擔任大將,卻被袁紹一意孤行的否決了。
不過袁紹並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為了彰顯自己的寬宏大度,勸慰顏良等人一番,隨後讓他們落座。
沮授第一時間出列道:“主公,我軍初戰失利,然主公你的兵力、糧草、軍貨、財力仍然在曹操之上。”
“曹操現在退至官渡,打算固守,乃自取滅亡之道。”
“曹軍利於速戰速決,而主公應當穩紮穩打,最好是跟曹軍相持不下,延長戰事,伺機拖垮曹軍。”
聞言,袁紹皺了皺眉頭道:“公與(沮授表字),你怎能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
“曹操在官渡隻有二三萬人馬,而我有精兵不下十萬之眾!”
“會戰兵力是十萬對兩萬,優勢在我!”
袁紹很是自信!
一場戰鬥的失利,在袁紹看來不算什麽,至少他已經奪取了白馬,大軍成功渡過黃河了。
郭圖一臉諂媚的神色,向袁紹躬身行禮道:“主公英明!”
“我軍數倍於曹軍,便是曹操龜縮在官渡營壘,負隅頑抗又如何?”
“以主公你的英明神武,將士用命,必可一戰而破曹軍,大獲全勝!”
“善!”
袁紹大手一揮道:“傳我命令,全軍在白馬休整一日後,頃刻南下,進攻官渡!”
“諾!”
眾將都轟然唱喏。
沮授眼看著袁紹不聽勸告,也很是無奈。
他隻能希望自己的看法是錯誤的。
不然,袁軍很難擊敗曹操,進取中原之地。
……
徐州,下邳。
此時的秦牧,正在大堂之中,跟自己的一眾謀士,討論官渡之戰的戰況。
劉伯溫、陳宮、陳登、劉曄、魯肅、華歆這六個人,現在成了身邊秦牧的智囊團,相當於“總參謀部”。
“諸位,根據最新戰報,袁紹已經進軍陽武,其主力逼近了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裏,跟曹軍對峙。”
秦牧緩聲道:“這場官渡之戰,袁曹兩家鬥智鬥勇,一時半會兒是無法分出勝負的。”
“我還要靜觀其變嗎?”
聞言,一眾謀士都不由得麵麵相覷。
陳宮頗為遲疑的問道:“主公你難道想參戰?”
“參戰?我是助袁,還是助曹?”
這對於秦牧而言,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劉伯溫眯著眼睛,捋須道:“主公,以屬下之見,我軍此時參戰,還為時尚早。”
“主公應該繼續坐山觀虎鬥,待官渡之戰分出勝負,再出兵參戰。”
“袁紹勝,則主公助曹操;曹操勝,則主公助袁紹。”
劉伯溫的主張,無疑是最符合秦牧當前需求的。
不過,魯肅卻提出了異議。
魯肅反駁道:“伯溫此言差矣。”
“我認為,若主公要參戰,的確應該待時而動。然,可助袁而非助曹!”
“趁著袁曹兩家的精兵在官渡相持不下之際,主公當發兵奇襲許都,若能把許都攻克,掌握天子,主公便可跟曹操一般,挾天子以令諸侯,威服天下!”
“不妥!”
劉伯溫沉聲道:“毫無疑問,天子是一麵大纛,卻也同樣是一個桎梏。”
“天下人心向著漢室。然,自董卓之亂以來,漢室傾頹,大漢十三州早已經變得千瘡百孔,人心喪亂。”
“不可否認的是曹操一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確取得極大成效。”
“不過,時至今日,天子反而成了一個大麻煩。”
“隻是一個蛀蟲!”
“主公若迎天子,試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時已晚。在屬下看來,利大於弊!”
一聽這話,魯肅又據理力爭道:“伯溫所言,大繆!”
“天子的確是一把雙刃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有利有弊。”
“不過伯溫你要替主公考慮,主公起於微末,並不跟袁紹一般家世顯赫,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若有天子在手,人心所向,想必主公定能使大量的士人歸附。”
劉伯溫搖搖頭道:“子敬,我說了,為時已晚。”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是步險棋,使用需謹慎。”
“這些年來,曹操靠著天子這麵大纛,靠著大義名分,的確招納了不少士人鼎力相助。”
“卻也因此被相當一部分士人視作‘國賊’。”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成功的,然,君不見董卓、李傕、郭汜他們的下場嗎?”
“這……”
魯肅一時間,也是無言以對。
董卓、李傕等人,現在墳頭草都三米高了!
屍體化作了一杯黃土。
秦牧想了一下,又將目光放在了賈詡的身上,問道:“文和,你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有何看法?”
賈詡是一個老滑頭,若秦牧不問,他基本上不會主動開口說話的。
聽見秦牧在征詢自己的意見,賈詡沉吟片刻後,便道:“當年天子東歸洛陽,命諸侯迎駕,距離洛陽最近的袁紹置若罔聞,反而是遠在千裏的曹操迎天子於許都,主公可知道為何?”
秦牧眯著眼睛道:“袁紹不屑於借助天子的號令。”
“正是。”
賈詡點了點頭,說道:“袁紹出身於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袁家,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他不需要天子這麵大纛,就可使人心所向,士人紛紛歸附了。”
“而曹操不同。曹操生於宦官之家,被士人輕視,所以需要天子的大義名分,來讓更多心向漢室之人,歸於自己麾下,收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