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良好溝通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人際關係與溝通,彼此影響。二者可以互補,也能夠相克。人際關係良好,溝通就比較順暢;溝通良好,也能夠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反過來說,人際關係不良,就會增加溝通的困難;溝通不良,就會促使人際關係變壞。

    人際關係與溝通,彼此影響。二者可以互補,也能夠相克。人際關係良好,溝通就比較順暢;溝通良好,也能夠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反過來說,人際關係不良,就會增加溝通的困難;溝通不良,就會促使人際關係變壞。

    不善於溝通的人,最好通過加強人際關係來彌補自己的缺失。人際關係不好的人,最好著重培養溝通的能力,以求改善人際關係。事實上,二者之一獲得改善,對二者都有所助益。

    第一節溝通的作用

    什麽叫人際關係?簡單地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能量,不同的能量相碰撞,就產生磁場,產生磁場後,彼此調整自己的頻率,就形成人際關係。

    所謂溝通就是對準頻率,頻率不對,就會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溝而不通。我們要調整自己的頻率,而不是叫別人調整頻率。要先觀察對方的頻率,把自己的調得跟他一樣,他就很容易跟你溝通。

    由於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實際上是人倫關係,所以在溝通的時候,需要融合倫理的觀念,忌諱沒大沒小,否則就會破壞人際關係。比如,打招唿這件簡單的事情,你若是遇到熟悉的同事、同學,大可拍拍他的肩膀:“老張,你好啊!”若是遇到領導或長輩,還以此種方式打招唿,對方心裏就會不高興。若是遇到你的下級或晚輩,你隻需等著對方和你打招唿就行了。

    中國社會特別重視關係,彼此的關係良好,就算偶爾說錯話,也沒有什麽關係。若是關係不深,或者關係不好,那別人就會雞蛋裏挑骨頭。不過,也有本來關係很好,一句話傷了和氣,便老死不相往來的可能。這就更加促使我們重視溝通的重要性。

    人際關係與溝通,可以簡稱為人際溝通。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人際溝通是不可或缺的活動,必須勤加練習,多加磨煉,養成小心應對、用心體會、虛心檢討的良好習慣。一方麵要使自己的溝通能力不斷提高,一方麵要促使自己的人際關係獲得改善。與其討好別人,不如用心保持和諧、互動、互助的良好狀態,通過好好溝通來互相感應。若能心意相通,大家都愉快,那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在愉快中把正當的事情辦理妥當,則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人際溝通要注重和每一個人進行良性的互動。既不能夠偏重某些人,使其他人受到冷落;也不應該隻顧自己,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愛說什麽便說什麽。否則你隻是在發表意見,根本不是在進行溝通。善於溝通的人,必定會隨時顧及別人的感受,以免無意中破壞了自己的人際關係,造成惡劣的溝通效果。

    第二節溝通的現象

    中西方的溝通態度大不相同,西方人進行溝通的時候,能暢所欲言。中國人則不然,就算麵對麵坐在一起,也會拘泥於彼此的身份地位,不敢貿然開口。

    人雖有言論的自由,卻不意味著可以亂說,或者想說就說,而是要謹慎小心,防止一語不慎招來禍端。

    我們雖然處於重視溝通的時代,但是也有愈溝愈難通的情況。理論上,溝通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實際上,溝通往往帶來更多頭疼的問題。為什麽?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學習西方人的溝通方式,結果造成不溝通還好、一溝通就糟的局麵。

    “先說先死”和“不說也死”這兩句意思相反的話要合在一起考慮,深切體會這兩句話的含義,就能掌握溝通的奧秘了。既然先說先死、不說也是死,那就要求我們,明白“先說先死”才會“不說”,了解“不說也死”才會“說”。因而“站在不說的立場來說”才不至於亂說,卻能夠說得恰到好處,做到“說到不死”。

    要“說到不死”,必須說得合理。很多人就是認為自己所要說的十分合理,這才理直氣壯,結果惹出麻煩。有一個故事,說一家人生了一個孩子,親友都來祝賀,有的說:“這個孩子將來一定能當大官。”有的說:“這孩子將來會發財。”……都是好聽的。唯獨有一個人說了一句“這孩子會死”,就被主人打了一頓,趕出了家門。可是細想一下,那些說孩子會升官發財的話都不可靠,唯獨“孩子會死”是句真話,可是說真話的人卻被痛打了一頓,就是因為他這麽說不合時宜。

    先說先死

    先說為什麽會先死呢?先說的人說出一番道理來,後說的人很容易站在相反的立場,說出另一番道理。雖然雙方都說得頭頭是道,畢竟後說的人可以針對先說的人,做一番整理和修補,甚至大挖其漏洞,弄得先說的人好像相當沒有學問似的。

    先說的人站在亮處,人家把他的底細摸得很清楚。後說的人若是存心挑毛病,專門挑他的缺失,保證能把他整得體無完膚。先說的人,說來說去頂多能說出道理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總有一部分會被遺漏掉;後說的人就可以針對這些缺失來大做文章,表現得很內行的樣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時候,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先說先死的情形也不同。比如,下屬先說,說錯了就會受到上司的批評,從下屬的角度說,上司批評下屬很正常。但是萬一上司說錯了,下屬指出其毛病,那上司就會很尷尬:發火的話,會顯得自己沒度量;如果不發火,麵子又實在不好看。

    案例

    有一次,化工廠廠長帶領一群客人參觀工廠,經過儀表控製室,忽然看見儀表板上有若幹顏色不同的指示燈,有亮著的,也有不亮的。有一個指示燈,則是一閃一閃的。

    有人問:“這個指示燈為什麽會閃?”

    廠長迴答:“因為液體快到臨界點了,如果到達臨界點,它就不閃了。”聽起來也蠻有道理。

    想不到廠長剛剛說完,儀表工程師說:“不是的,那個燈壞了。”

    結果廠長表情極為尷尬。

    儀表工程師先說,廠長才可以責罵他,叫他“先死”。如今自己先開口,不幸又說錯了,若是此時指責他,顯得自己惱羞成怒,似乎不很得體。

    先說先死,好像是必然的,不過有的當場死,有的以後死,所謂死有先後,時間不同而已。就因為先說先死,所以明白此道理的人,與別人一見麵從不說正經話,專說一些沒有用的閑話。中國人不是不喜歡說話,而是中國話多半不容易表達得很清楚,話本身已經相當曖昧,聽的人又相當敏感,於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往往好話變壞話,無意成惡意,招來洗不清、揮不掉的煩惱,何苦來哉?所以中國人對閑聊很有興趣,見麵不談正經話,專說一些沒有用的。就怕先開口說正事,露出自己的心意,讓對方有機可乘,徒然增加自己的苦惱。這樣做表麵看起來是在浪費時間,其實是為了讓對方先開口,使自己獲得有利的形勢。中國人明知“形勢比人強”,時時不忘“造勢”,而說一些廢話,正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造成有利的形勢,何樂而不為?更何況言多必失,廢話說多了,對方也難免會說漏嘴,透露一些有用信息,這樣就可以明白對方到底是怎樣想的,然後采取相應的應付手段。

    中國人擅長明哲保身,就是“先說先死”的痛苦經曆造成的。中國人說話一向含含糊糊,讓對方不明白其真實意思,就算隨便打一句招唿:“要到哪裏去?”得到的多半是“隨便走走”之類的迴答。隻有碰到熟悉的朋友,才會說“我要去……”。

    中國人十分習慣於“不明言”,即“不說得清楚明白”,卻喜歡“點到為止”,以免傷感情。不明言的態度,比較不容易先說先死。因為一部分是我們說的,一部分是別人自己猜的,大家都有麵子。同時也不容易被別人抓住把柄。

    但是,現代中國人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在領悟“先說先死”之前,便勇敢地“有話直說”,弄得自己灰頭土臉,依然不知道毛病出在哪裏,也從不檢討自己,反而怨天尤人。或者已經惹禍上身卻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以為得計。

    很多人“有意見也不一定說”,往往鼓勵別人先說,然後見機行事。他若不同意別人的話,就大肆抨擊,抓住別人說話的漏洞,添油加醋來進行陷害,使別人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若同意的,也可能讚揚備至,把別人的話改頭換麵,當作自己的真知灼見。這種讓別人站在明亮處、自己躲在黑暗處的作風,使得別人不敢開口講話,造成很多溝通的障礙。

    不知道“先說先死”的人,常常死得不明不白。隻知道“先說先死”的人,會落得難以溝通的評價,對自己的前途非常不利。

    老子說“不敢為天下先”,孔子也大罵“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難道真的一點道理也沒有?假如大家都不怕死,爭先恐後地力求先說,偏偏又說得不倫不類,似是而非,究竟是好還是壞?

    先說當然也可能不死,因為中國人的道理一向是相對的,“先說先死”固然是事實,“有話直說”也可能得到許多好處。既然二者各有利弊,強調

    “先說先死”,就是站在“先說先死”的立場來有話直說,才是中國人真正的功夫。“先說先死”是“根本”,“有話直說”不過是“作用”。有些人本末倒置,強調“有話直說”,等到自己吃虧上當了,再來怨天尤人,又有何用?

    有話直說而不致害死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們以“先說先死”的基本精神作為直說而不死的最佳保障。

    不說也死

    “先說先死”固然是事實,“不說也死”亦是不可否認的真理。隻是“不說也死”是說給懂得“先說先死”的人聽的,唯有深諳“先說先死”的道理,才有資格講求“不說也死”。僅僅保持“我有話要說”的心態,根本沒有必要深究“不說也死”的意義。

    長久以來,“先說先死”把中國人害得很慘,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也養成不善溝通的壞習慣。所以明白“先說先死”的道理之後,還要反過來告訴自己:不說也死。

    案例

    小麗是老板的秘書,一向勤勤懇懇、規規矩矩,從不出大錯。星期四她得到通知,說星期五公司有個舞會,小麗很想參加。雖然按照公司的規定,星期五可以不穿正裝,但是身為老板的秘書,小麗每天都要穿職業套裝,她不敢穿得太隨便。可是既然有舞會,總不能穿正裝參加吧?因此,小麗破例換上連衣裙,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在老板辦公室進進出出,老板看著很不舒服,但沒說什麽。下午,老板通知她:“3點鍾有個緊急會議,你準備一下,負責會議記錄。唉,你怎麽穿成這個樣子,趕快換掉。”小麗這才說:“公司有舞會,何況今天是星期五,公司規定……”老板火了:“到底是舞會重要還是工作重要?”

    小麗認為自己並沒有違反公司的規定,迴答得理直氣壯。殊不知小麗如果迴答得沒有道理,老板還可以批評她。她迴答得有道理,老板更是下不了台,於是惱羞成怒,逼迫小麗換掉連衣裙,否則“炒魷魚”。結果小麗強忍淚水,趕快打車迴家,換衣服。

    如果小麗一開始就向老板暗示今天是星期五,可以穿便裝,也許老板就會不以為意了。

    不要以為多說多錯,不說不錯。有話不說往往會使你陷入被動的局麵,舉幾個例子:

    第一,如果你的上司交給你一項很複雜的任務,你完成不了,又一直不敢開口,最後任務完不成,那所有的過錯都是你的。如果你早說了,你的上司就會想其他辦法解決:要麽找其他的人做,要麽他自己做,實在不行就從外麵聘請專家。一開始,凡事都還有轉圜的餘地,而你明明完不成任務,還一聲不響、硬著頭皮繼續做,往往就貽誤了時機。

    第二,你很少說話,別人就很難了解你,不知你整天想什麽,所以有晉升的機會也輪不到你,因為你的上司根本不了解你,又怎麽敢提升你?孔子欣賞木訥的人,卻也主張言詞必須通達。少說話很好,但是少說話絕對不是不說話。

    第三,如果你本來是個有說有笑的人,哪天偶然了解到“先說先死”的法則,就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別人會覺得有些蹊蹺。平日少說話,忽然話多起來,或者一向多話,現在居然不說了,都會令人起疑。這種比較明顯的變化,多半會被認為是心理不平衡的反應。

    第四,如果你和老板一起去拜訪客戶,老板不小心說錯了話,你卻不提醒,老板很可能把過錯都推到你身上,指責你不救場、居心不良。其實老板選你一起去拜訪客戶,必然是經過考慮的,認為你會對他有幫助。但是你卻漠不關心,也難免老板會火冒三丈。

    “先說先死”和“不說也死”相反相成,凡事在說與不說之間,看情勢、論關係、套交情,衡量此時、此地、此事對此人應該說到什麽地步才算合理。

    換句話說,不能夠由於害怕“先說先死”而不說,也應該顧慮“不說也死”可能的不良後果。慎重思考怎樣說才不致一開口就闖禍。

    “不說也死”是告誡我們,不溝通就難以協調與其他人的關係。大家都不說,根本無法溝通。不能溝通,當然無法協調。由於很多人受到“先說先死”的影響,不敢溝通,所以特別提醒大家,不說也死,希望大家早日擺脫“先說先死”的陰影,找到良好的溝通方式。

    說到不死

    “先說先死”和“不說也死”,構成溝通的兩難。我們既然明白說也不好、不說也不好的困境,便應該設法加以突破。換句話說,最好能夠“說到不死”。“說到不死”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對合適的人,以合適的方式說出合適的話。如何判斷合不合適,就要看你的功夫了。

    要想“說到不死”,必須選對合適的人,有的話你對甲說沒問題,對乙說就會觸黴頭。我們說“事無不可對人言”,又說“逢人隻說三分話”,就是因為說話的對象不同。對知心朋友,當然“事無不可對人言”;而對一般

    人,則應“逢人隻說三分話”。比如一般人問你:“聽說你要買輛跑車?”你的反應可能是:“沒這麽迴事,我哪有那麽多錢啊?”而熟悉的朋友若問你相同的話,你再否認的話,你的朋友就會認為你信不過他,所以你可以說:“我最近炒股票賺了點錢,是打算換輛車,但還沒選好,你幫我參謀參謀。”說與不說,需要你衡量輕重,對一般人采取保密到家的策略,以免“先說先死”,而對朋友則通過私下透露,以“不說也死”的方式,做到“說到不死”。

    下麵幾個案例可以說明如何才能“說到不死”:

    案例

    在工作年會上,總經理正在講話,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行政主管發現總經理遺漏了一項重要的行政決定,他不慌不忙地在便條紙上寫下“關於……的決定”等,然後偷偷地遞給總經理,希望提醒他,把此決定在會上公布一下。

    行政主管的做法就很明智,如果等總經理講完話,行政主管急忙站起來,補充說明一番,相信總經理必定很生氣,不但不感激他的補充,而且事後必定氣衝衝地責備行政主管:“你以為我把那項決定忘在腦後了?我記得比誰都清楚,隻不過我認為暫時不宜在會上宣布,沒想到你自作聰明,招唿都不打一聲,就宣布了。”而行政主管必定會因“先說”而“先死”。

    如果總經理真的忘了,而行政主管不說,那行政總管就會落到“不說也死”的境地:總經理會認為他根本心不在焉,這麽重要的事都不提醒一下,以後根本不能信任他。

    在說與不說之間,行政主管選擇了一種合適的方式,即不明言,該提醒的也提醒了,至於總經理說不說出來,由其自己決定。無論以後有什麽結果,總經理都不會怪到他頭上。

    案例

    業務經理陪老板到客戶那裏談判,客戶提出讓利3%,業務經理當場拿出計算器,熟練地計算一番,然後把結果遞給老板看,嘴上說:“不行,這樣我們就無利可圖了!”老板看看結果,心裏明白,便接著說:“雖然如此,但是看在老客戶的分上,再想想辦法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明明可以接受,業務經理嘴上卻說不行,實則將決定權交給了老板。老板若同意,等於給對方一個人情;老板若不同意,則有充分的理由拒絕。所以,業務經理真正做到了“說了不死”。如果他計算完,不和老板商量一下,馬上說“接受”或“不接受”,等於沒把老板放在眼裏,勢必“先說先死”;如果他計算完,一句也不說,就等著老板做決定,老板就比較為難,因為他的做法擺明了告訴對方可以接受,老板再拒絕,豈不是讓對方嘲笑?

    “說到不死”其實就是說到合理的意思。隻要合理,大家都能夠接受,當然可以不死。

    第三節溝通的藝術

    要想“說到不死”,就要掌握溝通的藝術。

    使對方聽得進去

    對方如果聽不進去,就算你有千言萬語,他全當耳旁風。對方聽得進去,是良好溝通的第一步。所以開口之前,必須謹慎,以免徒勞無功。當對方聽不進去的時候,我們寧可暫時不說,也不要逼死自己。能拖即拖,並非完全沒有道理。運用得合理,也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

    中國人往往情緒反應激烈,一語不合,就可能翻臉。在溝通的時候,我們不能確保每一句話都說得很妥當,但至少可以從第一句話開始就特別小心,以誠懇的語氣來使對方放心,使對方了解我們不會采取敵對或者讓對方沒有麵子的方式來進行溝通。這樣,對方才會逐漸放鬆。

    第一句話就引起對方的戒心,使他覺得自己可能會吃虧,或者可能會沒有麵子,他就會采取躲避的策略;躲不開的時候,也會且戰且走。一旦對方想“溜”想“躲”,就不可能獲得圓滿的結果。

    中國人說話很少開門見山,而是往往先寒暄一番,看看對方的反應如

    何。如果對方心情不錯,才可以進一步溝通;如果沒說兩句話,對方就很不耐煩,甚至要端茶送客,那你就算有再重要的事也要忍一忍,因為此時多說無益,“話不投機半句多”便是此理。

    有人可能認為中國人的寒暄是在浪費時間,有正事不說,非得在無關緊要的事上大費唇舌,是不分輕重的表現。其實,他們根本不懂寒暄的妙處。東拉西扯,說一些沒有用的寒暄話,目的在於了解對方的情緒狀態,並且產生穩定對方情緒的作用。不急著講,先摸清楚情況再說,乃是上策。

    寒暄可以試探對方適宜不適宜溝通。比如,人們一見麵,通常會說些無關緊要的話:

    “你最近氣色不錯。”

    對方如果說:“我最近吃不好、睡不好,氣色怎麽會好?”那你就知道對方心情不佳,不管什麽事都需要延後,如果貿然說出來而對方一口迴絕的話,連個商量的餘地就都沒有了。

    如果對方迴答:“還好,最近沒什麽煩心事。”說明他心情不錯,有什麽事都可以說了。寒暄可以緩解人們的緊張甚至是排斥的情緒。如果對方擺明不想聽你說話,通過寒暄也可以漸漸使對方放鬆對你的戒備。春秋時期,觸龍說服趙太後時就巧妙利用寒暄打動了嚴陣以待的趙太後。

    故事

    趙太後剛執政的時候,秦國加緊攻趙。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的條件是讓趙太後的小兒子長安君作為人質。趙太後不肯答應,大臣們極力勸說,結果趙太後明言:“有哪個再來說要以長安君為人質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臉上。”在這種情況下,觸龍出馬了。他並沒有一上來就痛陳利害,而是一開始說自己腳上有毛病,竟不能快步走,但是因為好久都沒見太後,怕太後身體不舒服,所以來看望一下。接著又問太後飲食起居的情況,然後把話題引到自己如何疼愛兒子上,引起趙太後的共鳴。最後說起趙太後與其女兒燕後的事,點明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就必須為他的長遠利益考慮。觸龍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到讓長安君做人質的事,但是他以聊家常的方式,讓趙太後明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

    人們為什麽不直接問“你此刻的心情如何?可以和你溝通嗎”?那是因為,中國人十分機警,遇到這樣的詢問,大多不敢明說,以免吃虧上當。在沒有摸清楚對方的用意之前,誰也不願意冒險迴答這樣的問題。這樣問,對方大多沉默不語,問了等於沒問。還不如稍微拐個彎兒,反而容易獲得比較真實的答案。

    當然,也可以不用寒暄就切入正題,但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其一,雙方比較熟識,且要談的事多半比較重要,前因後果雙方也比較清楚,這時可以不用鋪墊,直接切入正題。

    其二,自己有把握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讓對方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三國演義》中有幾段關於說客的描寫:

    軍士引闞澤至,隻見帳上燈燭輝煌,曹操憑幾危坐,問曰:“汝既是東吳參謀,來此何幹?”澤曰:“人言曹丞相求賢若渴,今觀此問,甚不相合。黃公覆,汝又錯尋思了也!”

    闞澤詐降曹操,必須要讓曹操相信,如果直接表述忠心,以曹操的疑心之重,絕不會相信。所以闞澤反其道而行之,直言曹操徒有虛名,反而使曹操想聽聽他到底想說些什麽。

    馬超端坐帳中不動,叱李恢曰:“汝來為何?”恢曰:“特來作說客。”超曰:“吾匣中寶劍新磨。汝試言之,其言不通,便請試劍!”恢笑曰:“將軍之禍不遠矣!但恐新磨之劍,不能試吾之頭,將欲自試也!”超曰:“吾有何禍?”……

    李恢去說馬超,第一句話就說明來意,然後以一句“將軍之禍不遠矣”引起馬超的關注,痛陳利害,順利說服馬超歸順劉備。這些說客都是能言善辯之士,自然有能力牽著對方的鼻子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確實不多見,所以中國人常常以迂迴的方式,先讓對方表明不會生氣,然後說出可能會冒犯對方的話。

    比如試探地問:“我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不要以為這是廢話,這話是告訴對方:“我要說幾句話,而這幾句話可能會引起你的不快,你要有個心理準備。”

    在《紅樓夢》中,襲人對王夫人說賈寶玉該打這種絕對會冒犯王夫人的話時,也采取一波三折的方式:

    襲人道:“別的緣故實在不知道了。我今兒在太太跟前大膽說句不知好歹的話。論理……”說了半截忙又咽住。王夫人道:“你隻管說。”襲人笑道:“太太別生氣,我就說了。”王夫人道:“我有什麽生氣的,你隻管說來。”襲人道:“論理,我們二爺也須得老爺教訓兩頓。若老爺再不管,將來不知做出什麽事來呢。”

    為了讓對方聽得進去,我們很容易采取討好的方式,盡量說一些好聽的話,讓對方聽起來很高興,而易於接受。其實,想討好中國人,並不簡單。

    既不能單純地討好對方,又要讓對方聽得進去,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話說妥當。隻是說得對並沒有用,有時候,你說得越對,對方會覺得越沒麵子,以致惱羞成怒,更加聽不進去。說錯了,後果更加嚴重。

    說得對,還不如說得妥當來得有效。但每一句話都要說得很妥當,實在不容易。任何話一出口,對方大多不會“就聽到的話來判斷”,反而多半會“在聽到的話之外去猜測用意”。弦外之音,往往比說出來的話更重要。

    要學會察言觀色

    我們在開口說話之前,要謹慎小心,努力讓對方聽得進去。另一方麵,我們也要用心聽取對方所說的道理,不要過於在意對方怎麽說。

    任何一句話,認真去聽,都可能聽出某些道理,不可能毫無價值。但是,我們常常不在乎這些道理,卻斤斤計較於對方表達時的態度和語氣。換句話說,我們不認真聽對方在講什麽,卻十分介意對方是怎麽講的。事實上,愈有道理,愈容易引起聽者的反感,所謂忠言逆耳。隻要雙方都認真地聽,那麽中國人溝通起來就會順暢得多。

    但中國人很奇怪,心中有話不一定說出來,而要等著對方來猜;就算我們勉強說出來,也必定說得含含糊糊、不清不楚;而當我們說得很肯定的時候,對方就更小心了,因為說得斬釘截鐵的未必是真話。中國人這樣做,不是沒有道理的,隻是不了解的人,很難明白我們的真實意圖,造成溝通障礙。

    既聽他的話,又看他說話的樣子,綜合判斷,才可以決定信或不信。這時就需要我們發揮察言觀色的本領,關注對方說話時臉部的表情。表情比言語本身更能表達內心的動態。人類五官之中,眼睛是最敏銳也最誠實的。《孟子?離婁篇》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是,觀察人的邪正,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準確的了。眼睛不能遮掩人的惡念。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昧。聽了他的話,再看他的眼睛,人的邪正,哪裏隱藏得過去呢?

    說話的速度、說話的語調、說話的節奏等,能幫助我們揣摩對方的心理。比如,說話的速度常常能反映一個人的心情,說話快的人突然慢下來,那他可能有些不滿,而說話慢的人忽然加快語速,他可能在說謊,或者心中懷有愧疚。

    再比如說話的音調。一般人說謊時,由於害怕事情被揭穿,音調會不自主地提高。同時,為了反對他人的意見,也可能提高自己的音調。

    說話的節奏也很重要。節奏比較順暢時,說明他很有信心;若張口結舌、吞吞吐吐,說明他缺乏自信。

    喜歡複述對方的言辭,表示自己一直在注意聽;一邊聽話一邊點頭,表示全神貫注、心無旁騖;自問自答的人,多半相當頑固;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人,往往有點神經質。

    要準確做出這一類的判斷,最好提醒自己:每一個人的觀念,都不太一樣,必須平日多做溝通,促進了解,把對方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摸清楚,然後再來評斷,才會比較準確。否則把壞人當成好人,將好人看成壞人,不但自己吃虧,也會引起他人的不滿。

    特別是對一些老於世故的人,喜怒不形於色,很難從其表情上看出其內心活動。所以若非經過多次觀察,最好不要輕率地加以判斷。

    古語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大抵因為相處時間長了,比較容易了解對方的心理。新人相處不久,彼此互不了解,看對方怎麽說,實際上和聽對方怎麽說一樣困難。

    站在對方的立場

    在溝通方麵,中國人最重視圓滿,也就是設法站在每個人的立場上,讓大家都有麵子。如果是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不能隻照顧幾個人而冷落其他人。被冷落的人覺得很沒麵子,就會引起情緒上的反彈,故意製造很多問題,不但增加溝通的困難,還會產生難以預料的不良後果。《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在初見林黛玉時,說她“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林黛玉遠來是客,誇獎她是應該的,但是當時迎春姐妹都在場,如何隻誇獎黛玉的話,恐怕她們會覺得不快,所以王熙鳳一句“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在誇獎黛玉的同時,又肯定了迎春姐妹,使大家都很有麵子。

    當然,在人數眾多的情況下,讓每個人都有麵子,確實很難。但在溝通的過程中,盡量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則有助於溝通的順利進行。《三國演義》中,李恢勸降馬超,始終是替馬超考慮,先指出“將軍之禍不遠矣”,接著說明馬超的困境——“目下四海難容,一身無主”,最後說“劉皇叔禮賢下士,吾知其必成,故舍劉璋而歸之。公之尊人,昔年曾與皇叔約共討賊,公何不背暗投明,以圖上報父仇,下立功名乎”。一番話,既幫馬超出招解決眼下的難題,又替馬超籌劃了未來,馬超又怎會不投降劉備呢?

    第四節溝通的層次

    溝通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是不溝不通;第二是溝而不通,不管你怎麽溝就是不通;第三是溝而能通,比較順利;第四是不溝就通,這是比較高的層次。

    不溝不通

    從本質上講,不溝不通算不上溝通,甚至可以說是溝通的反麵。但是,可以將其作為溝通的起點。任何溝通進行前,都是不溝不通的狀態。不溝不通,是指人們沒有溝通的欲望或溝通的必要,處於不相往來的狀態。比如,兩人雖然彼此認識,但是工作、生活基本沒有交集,不需要“通”,所以也沒有“溝”的必要。

    溝而不通

    中西方人在溝通方麵存在很大差異,西方人有什麽事都會講出來,其看法是“我有事情,想跟你講”;中國人有什麽事決不會講出來,其看法是“我有事情,根本不跟你講”——我有事,為什麽要跟你講?由此可見,西方人的出發點是“我要說”,中國人的出發點則是“我不跟你說”。

    正因為出發點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很多中國人學習了西方的溝通理論後,想在中國社會廣泛應用,卻往往造成溝而不通的現象。以西方人的溝通原則為基礎,無論你開口說話,或者閉嘴不說,都可能溝而不通。

    有時候,人們雖然在滔滔不絕地說話,但是一方說的話,另一方根本沒聽進去。甚至,聽的人很生氣,當麵加以指責,使說的人簡直下不了台,或者表麵上裝成無所謂的樣子,內心卻恨死說話的人。這就是溝而不通的現象。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停留在溝而不通的層次上。說了很多話,卻收不到效果,無法達成預期的溝通目標。

    古人常說:“武死戰,文死諫。”“文死諫”無非是溝而不通導致的悲慘結局。中國曆朝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向皇帝進諫,但常常因溝而不通,觸怒皇帝,最後丟了性命。在現代社會中,溝而不通雖然不至於讓我們沒了性命,但也會產生巨大的障礙,使我們寸步難行。

    中國人相互之間為什麽不容易溝通?首先,和麵子有關係。溝而不通,和所說內容的對錯沒有必然的關係,並不是說得對就“通”,說得不對就

    “不通”。有時候,說得對也很危險,對方常常會因為你說得對而覺得沒有麵子:不是覺得你在指責他不對,就是認為你把他當作傻瓜,嘲笑他連淺顯的道理都不懂。人一旦覺得沒麵子就會惱羞成怒,以致蠻不講理,當然溝而不通。修養好一些的人,表麵上很高興,其實心裏頗不以為然,同樣是溝而不通。

    在這種情況下,閉嘴不說也不行。對方如果看到你不開口,也來個相應不理,造成尷尬的氣氛,想說的人更不知從何說起,也會溝而不通。

    因此,說與不說、說對說錯都可能溝而不通。中國人之所以先說先死,是因為任何人所說的,不過是片麵的道理,充其量隻能說是自圓其說。別人要支持你,固然可以說出一大堆道理,使我們覺得很有麵子;若是不支持,照樣可以陳述許多道理,讓我們顏麵無光,倍感羞慚。實際上,在中國社會,某一個人讚成另一個人的觀點,並不意味著是對其觀點的完全認同和肯定,而是因為前者能感覺到後者對他的友善而予以支持,這是一種道義的表現。所以說話的人,為求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先摸清楚能不能獲得別人的支持。

    其實,情緒化也是中國人不易溝通的主要原因。雖然全世界人都有情緒,但隻有中國人的情緒起伏最大。中國人的情緒,說起來十分有趣。由於警覺性很高,所以疑心很重,因此情緒的起伏很大。往往一句話聽得不順,就會想得很多,而且愈想愈多,也愈想愈火。以“你把我惹火了,我當然不講理”為借口,幹脆蠻不講理到底,看你還有什麽本事,可以和我溝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一句話都不能講錯,不把對方惹火,才能順利溝通。

    如果預料到得不到溝通的效果,那還不如不說,最多引起對方的不愉

    快,大家的損失並不大。如果對方是有識之士,知道“不說話並不代表無話可說,而是不知道該不該說,要怎麽說才有效”,於是製造溝通的渠道來增強溝通的信心,營造溝通的氣氛,反而容易達到溝而能通的效果。

    不說畢竟是消極的做法,要想改變溝而不通,最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溝通,凡事以對方的利益為出發點,就算你說的話他不接受,至少他也會思量一下。久而久之,就能獲得對方的信任,這樣溝通起來就方便得多。如果得不到對方的信任,你說的每一句話他都要考慮一下是何用意,溝通起來就相當困難。

    當事情有多種選擇時,還可以瞄準對方的需求,模擬出若幹可能的方

    案,再依對方的立場和行事風格,評估、分析、選擇其中最合適的。劉備欲取西川,龐統獻了三條計策,讓劉備選擇。最後劉備認為“上計太促,下計太緩;中計不遲不疾,可以行之”。當然了,如果幾種方案均不可行,還可以再行調整,以求獲得合理迴應。

    溝而能通

    溝而能通當然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情況。誤會也好,分歧也好,隻要溝而能通,都不是問題。

    溝通也要講緣分,有緣的人在一起,肯定會談得很投機,好像沒有什麽禁忌,什麽都可以談,怎樣說都可以。無緣的人在一起,多數是話不投機,或者是各說各的,說的時候很熱鬧,但不會產生任何效果。

    其實,隻要關係夠、交情深,而且場合適宜,即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中國人照樣能夠有話直說、有話實說,不但彼此暢快,而且效果良好。

    前麵說過,中國人之所以不易溝通,首先是因為麵子問題。也就是說,當對方覺得很有麵子的時候,大多比較容易溝通。

    其次,情緒問題也是影響溝通的重要因素。當中國人情緒好的時候,不管說話的人如何唐突、冒犯、無禮,都能夠心平氣和地合理響應,一副大人不記小人過的模樣。如果雙方都能夠有誠意、能包容、不計較,當然溝而能通,一點障礙都沒有。

    要想讓別人感覺有麵子,並且有好的情緒聽你說話,關鍵就看你怎麽

    說。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如何處理妥當話與真話的關係。有時候,真話反而是最刺耳的。不要以為反正是實話實說,怎麽說都一樣。其實,同樣一句話,說得妥當一些,對方比較容易接受;說得絕對真實,對方往往受不了,反而聽不進去。

    比如說,“你這件衣服太難看了,我送你件新的吧”,這麽說的話,雖然送別人東西是好意,但絕對不妥當,對方很難接受。我們常說有人好心辦壞事,就是因為辦得不夠妥當,才事與願違。

    不溝而通

    不溝而通是一種高度的藝術。我們先求說到不死,再求溝而能通,逐漸走向不溝而通的境界,當然十分美妙!

    中國人十分講究人與人之間的默契,高度的默契便是不溝而通,是一種難得的溝通“美景”。有時候人們不需要說話,光靠眼神、動作就能傳達意思。赤壁之戰時,“一陣風過,刮起旗角於周瑜臉上拂過。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聲,往後便倒,口吐鮮血”,隻有諸葛亮知道周瑜的心病,開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藥方,這也是不溝而通的例子。

    當然,我們不可能都像諸葛亮那樣聰明,但是要想做到不溝而通,卻也不是毫無章法可循。

    不溝而通的關鍵在於雙方的默契,而要建立默契,就要關注對方,隨時隨地注意對方的舉動,不依賴對方的言語表達,而主動地捕捉對方的肢體語言。毫不關心對方,不注意觀察對方的舉動,當然無法不溝而通。我們隻有將心比心,通過心與心的感應,使對方的心意能夠暢通地傳過來。心意相通,自然不溝而通。

    第五節溝通的原則

    中國人普遍重視誠信,對於不誠無信的人,非常厭惡。但是,溝通的時

    候,卻常常要求對方:

    “我告訴你,你不要告訴別人。”

    稍為放寬一些:“你如果要告訴別人,就不要說是我說的。”

    “如果你告訴別人是我說的,我一定說‘我沒說’。”

    中國人說這些話時,根本沒有欺騙的感覺。可見它和誠信並沒有關係,也就是不屬於不誠無信的範圍。聽起來怪怪的,卻具有相當的道理。

    第一句話表示你我關係不同,所以我才告訴你,我說的話,你相不相信、相信到什麽程度、要不要轉述、轉述到什麽地步,都必須由你自己決定,不要賴在我的身上。我告訴你不要告訴別人,事實上並沒有什麽約束力,隻是好意提醒你,一切由你自己做主。

    第二句話的含義是,你如果決定要告訴別人,表示你已經充分明了、相信我所說的話,是經過考慮後告訴別人的,這時候你所說的話,已經是你自己研判之後的資訊;而你所要告訴的對象,也是你自己審慎選擇、決定的。一切都與我無關,所以不必再把我拉扯進去,說什麽是我說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也就是說,我既然可以告訴你,你在必要的時候當然可以告訴別人。但是你必須審慎地選擇對象,就好像我選擇你一樣。隻要關係夠親密,可以放心地告訴他,而不必擔心產生什麽不良的後果。但是,你告訴別人的時候,千萬不要提及我,以免使我難做。要不要告訴別人,我充分尊重你的決定。但在保密信息來源方麵,也請你充分尊重我。

    我告訴你的話,是經過我的分析辨別之後才告訴你的,所以你告訴別人的時候,怎麽說、說多少,都由你自己決定。你所說的內容,當然也是你自己認為可以說的,因此已經和我說的沒有什麽關係了。如果此時你再說這些內容是我說的,那就太不尊重我了。

    而聽話的人卻希望說話的人必須負起責任,“都是你說的,不然我不會做這種事”。意思是,我並不是故意犯錯,或者能力太差,而是因為你這麽說,我又很相信,才弄得如此不堪,罪不在我。那麽,發生這種事,是該怪說話的人不負責任,隨便亂說,還是該怪聽話的人不懂分辨,太輕信別人?其實,雙方都有責任,應各打五十大板。不過,為了杜絕此類事情發生,我們就要嚴格約束自己。不管我們是說話的人,還是聽話的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既不要以訛傳訛,也不要偏聽偏信。

    從聽話的人的角度來說,說出是誰說的,以給別人有求證的可能,不但傷了與說話人的和氣,也會使自己處於被動的局麵。因為說話的人若言之鑿鑿地否認自己說過這種話,會使別人對聽話的人的信用產生懷疑,認為他是在搬弄是非。

    如果說話的人成心以假話騙人,等聽話的人相信了又轉告他人的時候,再拆穿假話,就會使聽話的人百口莫辯。因此,為了安全,聽話的人若真要轉告他人時,最好以模棱兩可的語言轉述,以免有人較真,產生不良後果。

    第三句話的含義是,如果你一定要告訴某人,卻又指名是我說的,鑒於這個對象根本不是我選定的,要說哪些話,說到什麽程度,也不是我所能控製的,因此我隻有表態:我並沒有說這些話,至少我不是這樣說的,語氣、用詞都不相同。

    明明是自己說的,卻常常加以否認。因為我會認為:我告訴你的時候,已經提醒你不要告訴別人。你一定要告訴別人,實際上我也禁止不了。所以我隻要求你,不要說是我告訴你的。現在你不但告訴別人,而且公開了信息的來源,明白指出是我說的,那我隻能加以否認。這樣有什麽後果你自己負責,怨不得我。因為你不理會我的要求,指明是我說的,不但不尊重我,還把責任推給我,我隻好鄭重否認,把責任再推迴給你。

    再者,你告訴別人是我說的,我又弄不清楚你同誰說的,當時是怎麽說的,現在居然要我承擔責任,我怎麽能夠承認?如果我的否認使你沒麵子的話,我也沒辦法。你既然告訴別人,就應該自己承擔所有的後果。

    第六節溝通的方向

    溝通,按信息流動的方向來分,可以分為向上溝通、向下溝通和平行溝通。我們說,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人倫關係,而人倫是有大有小、有上有下的,人們不能以大欺小,也不能以下犯上。

    向上溝通是指居下者向居上者陳述實情、表達意見,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下情上達,如臣對君、子對父、下屬對上司等。

    向下溝通與向上溝通正好相反,是居上者向居下者傳達意見、發號施令等,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上情下達。

    平行溝通是指同階層人員的橫向聯係,如公司內部同級部門之間都需要平行溝通,以促進彼此的了解、加強合作,以免產生隔閡,影響團結。平行溝通的目的是交換意見,以求心意相通。

    這三種方向的溝通,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常用的。而且流動的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具體情況的不同隨時改變。

    向上溝通

    在向上溝通中,“下”應是主體。以下屬與上司進行溝通為例,下屬經常要匯報、請示、建議,甚至犯錯誤以後要辯解,這都屬於向上溝通。在向上溝通時,下屬應該謹記“上下”觀念,不可以下犯上,當然也不必奴顏婢膝。

    下屬應該安守本分,小心自己的言行,讓上司感受到尊重,否則上司隻好擺出上司的架子,下屬反而覺得沒有麵子。有些下屬,上司稍微對其客氣些,便得意忘形,沒大沒小起來,弄得上司不得不擺出高姿態。

    最好的辦法是,表現得不卑不亢:太“亢”,會使上司的麵子受損,上司真要還以顏色,吃虧的還是下屬;太“卑”,上司會覺得這個下屬太無能,靠賠笑臉混日子。下屬不能讓上司感到功高震主的威脅,也不能讓上司覺得自己無能。

    有時候,下屬與上司意見發生分歧時,下屬應該合理地堅持,才能樹立信用。否則,上司一說“不”,下屬就見風轉舵,隻會給上司留下不可靠的印象。即使堅持自己的想法,也要先肯定上司的意見,再表達自己的意

    見;或者提出問題,反過來請教上司。當然,也不能過分堅持,否則就成了頂撞,上司以為下屬在挑戰他的權威,難免會以勢壓人,容易傷了上下級的和氣。當出現嚴重分歧時,下屬最好不說話,顯出一直在深思的樣子,上司自然看得出來,但是下屬不要說出來,等上司讓說時才說。意見相同時,要給予熱烈的迴應,不要說“我也這麽想”,上司會以為你是隨聲附和,最好說:“我想了許久都沒有想到,原來這樣最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打開上下級言路的最好方法是讓上司感到下屬心中有他。一些企業老板毫不隱晦地說,他們最重視下屬心中有沒有老板。如果你能讓上司感到你心中有他,你說的話他就會聽得進去,因為他覺得你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他著想的。相反,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提出任何意見,他都會懷疑你的動機,也就不容易接受你的意見。

    向下溝通

    向下溝通時,“上”應是主體。要想溝通順暢,上司要降低自己的姿態,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使下屬畏懼,產生不願意溝通的情緒。中國人重視身份地位,所謂的“大人不計小人過”,就是“大人”不去同“小人”斤斤計較。所以,越是位高權重的人,越會表現出平易近人的樣子,同下屬說話的時候就如同仁慈長者,多數是諄諄教導的口吻。凡是那些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咄咄逼人的上司,往往是火候沒到,還不懂得中國人的“為官之道”。

    三國時,吳國大將呂蒙驍勇善戰。他自幼家貧,沒有讀過書,吳王孫權常勸呂蒙多讀點書,但是呂蒙以軍務繁忙為借口推脫。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並沒有指責他不學無術且不聽勸告,而是說:“你說事多,難道還多過我嗎?我常常抽時間讀書,感覺受益頗多……”經過孫權的勸導,呂蒙終於發憤讀書,這才有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典故。

    案例

    某公司副總第一次到香港出差,迴來後滿腔熱情,在開會的時候不談正經事,大談特談香港的風土人情。與會的人聽得不耐煩,又不好打斷他,隻好都看著總經理。總經理該怎麽辦?他已經暗示過副總了,可是副總視而不見。一個總經理連會場都控製不住,還當什麽總經理?於是,總經理隻好用強製的方法,對副總說:“這事以後再談,我們現在談正事。”副總當麵被駁,麵子上有點掛不住,為了不在下屬麵前顏麵掃地,他依然故我,寧可散會以後挨罵,也要在下屬麵前保住麵子。

    這下子,輪到總經理麵子上掛不住了,其實總經理可以這樣說:“李科長,你安排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專門請副總來說說他到香港的事情,今天我們抓緊時間解決問題。副總,你的事情十分鍾也講不完,我給你安排兩個小時,做一個專題演講,好不好?”這樣,既給副總留了麵子,又限製了他說題外話。當領導的,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下麵的人誰會服你?可是一旦領導太兇了,所有人都會轉而同情弱者,讓領導進退兩難。

    平行溝通

    對上溝通、對下溝通,彼此之間都會保留三分的禮讓空間,比較容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平級之間,大家地位相同,很容易產生“誰怕誰”的心態,對溝通十分不利。中國人其實誰都不服誰,當大家處在同等地位的時候,這種現象更明顯,甚至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引起他人的不滿。比如,你說“聽我說”,別人會想:“別自以為是了,憑什麽聽你的?”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進行順利的溝通,要先從自己做起,尊重對方,對方才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中國人是講交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你尊重對方,對方也自然會尊重你,這樣才方便溝通。

    溝通的時候要以真誠的心去交流。中國人疑心比較重,稍不留神,就會觸動其懷疑的神經,一旦中國人產生疑心,你說什麽都沒有用,因為他什麽都不會相信。中國人說“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不要認為中國人太決絕,這隻是小心謹慎的表現。千萬不要存心占便宜,也不要設陷阱存心讓別人出醜,中國人很怕吃虧,吃過一次虧後,就不願再和你打交道。所以,建立“和我打交道,一定不吃虧”的信用,增強大家對你的信任感,才能方便溝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際的奧秘:曾仕強告訴你如何搞好人際關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仕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仕強並收藏人際的奧秘:曾仕強告訴你如何搞好人際關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