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裏,月魯帖木兒稱得上是一個官四代,也稱得上是皇帝的絕對心腹。


    也正因此,他在年僅十二歲的時候,便跟哈剌哈孫的兒子脫歡一起進入了國子監學習,後來還擔任了愛育黎拔力八達的宿衛,並逐漸升遷至監察禦史。


    說起這個,還不得不提另一件事,在擔任監察禦史的期間,他去巡視上都,受上都留守賀伯顏的委托,將張弼賄賂鐵木迭兒的重要證據轉交給了楊朵兒隻等人,並在之後彈劾鐵木迭兒的過程中衝在了第一線。


    也正是在此事之後,他不斷升遷,如今擔任中書省右司郎中一職,官秩正五品。


    雖然品級不算高,但中書省畢竟是一國中樞,他也算是在中央實權部門工作,未來可期。


    而也正是因為他平時的口碑和在對待鐵木迭兒一案之中的表現,李孟最終將他選定為勸諫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人選。


    而此刻的月魯帖木兒也躍躍欲試,在得到了李孟的授意後,他覺得這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


    .


    很快,這個機會便來了。


    .


    .


    就在提出了想要退位當太上皇這個事情之後,愛育黎拔力八達感覺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雖然朝中還有絕大部分的朝臣並沒有發表看法,但他心裏清楚,他們打心底裏就否認自己的這個提議,甚至還有可能覺得自己是得了失心瘋。


    但愛育黎拔力八達並不打算放棄。


    他自己清楚,遇事不決,沒有主見是自己的性格劣勢,朝中的大臣和勳貴們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弱點,所以表麵上雖然隻是一部分人跳出來反對,但實際上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還在持觀望態度,想等自己冷靜冷靜,過了這個衝動期再來勸諫。


    可是這一次,愛育黎拔力八達決定堅持到底。


    他知道自己的這個提議很瘋狂。


    但是!


    人呐,再不瘋狂就老了。


    雖然自己的年齡隻有三十多歲,但自己的心態已經跟老年人無異了,不趁著自己還有這個能力的時候衝動一下,等以後沒有這個能力了,豈不是更衝動不起來了。


    .


    .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愛育黎拔力八達再一次信心滿滿地走進了議政大殿。


    看著寶座下麵的一張張臉,愛育黎拔力八達隻覺得心裏堵的不行。


    “不行!我一定要退位!”


    此刻,他的心裏充斥著這個想法。


    士氣這個東西嘛,講究的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如今的愛育黎拔力八達已經度過了一鼓作氣的階段,已經迎來了再而衰的階段,所以他不斷地給自己打氣。


    半天過後,愛育黎拔力八達終於再次鼓起了勇氣,又一次提出了想要退位的事兒,並極其嚴肅的表示,自己的長子碩德八剌會比自己更適合皇帝這個位置,大元帝國一定會在他的統領下蒸蒸日上、國富民強的。


    .


    .


    說句實在話,愛育黎拔力八達說的這些話自己都不信。


    你當滿朝的文武百官都是二傻子,大白菜麽?


    大哥,碩德八剌才幾歲啊?


    滿打滿算,這也就是個十五六歲的孩子,扔到現在的社會上,最多能上高一,你指望他治理一個國家,那不純純扯犢子麽?


    .


    .


    來吧!


    月魯帖木兒!


    該你上場表演了!


    就在愛育黎拔力八達的話音剛落下的一瞬間,一個人影突然站了出來。


    愛育黎拔力八達仔細一看,是月魯帖木兒,心裏頓時“咯噔”一下。


    作為時代服侍自己家的鐵杆追隨者,愛育黎拔力八達對月魯帖木兒的軸勁兒早有耳聞,也知道他是個不好糊弄的人。


    但事已至此,他也算早有準備。


    “來吧!讓我看看你能說出什麽話來!”


    .


    .


    “啟稟陛下,臣對此事有不同的意見!”月魯帖木兒雖然莽,但是該有的禮儀依然不缺,他先是跪倒在地,朝著愛育黎拔力八達叩首,而後才開口說道。


    “臣聽聞,陛下所言那些昔日的太上皇,如唐玄宗、宋徽宗之流,無一不是身處禍亂之時才不得已退位的,皇上正當年富力強之際,不想著為天下百姓造福,反而貪圖這些虛名,實在不是一個明君所為。”


    這一段話說的可是太重了。


    愛育黎拔力八達可不是鐵木真那個沒讀過書的糙漢子,不認識唐宗宋祖是誰,作為一代名師李孟的弟子,他自幼便熟讀四書五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正經讀書人。


    唐玄宗是啥玩意?那是因為寵信奸臣、沉迷楊貴妃、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而導致安史之亂發生的“大功臣”,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人物,他當太上皇純屬無奈,因為當時不退位就該被砍了。


    宋徽宗還不如唐玄宗呢!


    人間唐玄宗好歹前期還開創過開元盛世,正兒八經的讓大唐輝煌了好多年,這宋徽宗簡直就是個廢物,他退位完全是因為自己不想當亡國之君,所以才在金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匆匆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宋欽宗,最後導致爺倆一起被金人打包帶迴了北方,創造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靖康之恥”。


    你月魯帖木兒拿這倆人的事跡來跟愛育黎拔力八達比,是不是太羞辱人了?


    .


    .


    果不其然,在聽完月魯帖木兒這番話之後,愛育黎拔力八達簡直都要氣炸了。


    “哪有臣子這麽跟皇帝說話的?你月魯帖木兒是不是想螺旋升天了?老子一個炮拳給你懟到斡羅斯去!”


    可心裏越是這麽想著,愛育黎拔力八達竟然逐漸冷靜下來了。


    “其實仔細想想,月魯帖木兒的話也不無道理。”愛育黎拔力八達心中暗思。


    “自己辛辛苦苦折騰了這麽多年,到底是為了啥?不就是為了國富民強麽?老師一直教育自己,做人要有始有終,自己在位的這些年,雖然沒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但是多多少少也算是改變了一些國內長久以來的積弊,而這麽一點成就,就能讓自己心滿意足了!”


    “還竟然產生了想要退位的想法?”


    “更何況,我現在隻想到了退位之後有多清閑,完全沒想過退位之後有多痛苦啊!”


    “月魯帖木兒說的對啊,唐玄宗雖然當太上皇了,但他的親兒子可是一點沒慣著他,一直將他軟禁了五年,直到他死也沒能從那座小小的甘露殿內走出來。”


    “宋徽宗那個窩囊廢更慘!退位之後被擄到北方囚禁了九年,最後硬生生被折磨死了,還被敕封了極具侮辱意味的‘昏德公’,成為後人嘲笑的典型。”


    此時此刻,愛育黎拔力八達那股子優柔寡斷的勁頭又上來了。


    而他這股子想要退縮的心理,也正對應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中的“三而竭”。


    精氣神一旦散了,想要往迴聚就難了。


    更何況,愛育黎拔力八達本身還就是一個資深的糾結症患者。


    就這樣,月魯帖木兒僅用了一句話,就徹底斷送了愛育黎拔力八達想要退位當太上皇的心。


    .


    .


    事情,就是這麽簡單!


    so easy!


    .


    .


    在徹底想通了之後,愛育黎拔力八達一改前一陣的作態,不僅不再一心想著當太上皇了,甚至連佛經也不看了,轉而將全部的精力又投入了後宮和飲酒上麵。


    大家可能都聽過一句俚語——青春獻給小酒桌,醉生夢死就是喝。


    但是很多人可能沒聽過後麵的幾句。


    其實這段俚語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青春獻給小酒桌,醉生夢死就是喝,你一杯,我一杯,早晚喝死一大堆,你一口,我一口,黃泉路上一起走。


    第二個版本是,青春獻給小酒桌,醉生夢死就是喝,人生就這幾噸酒,誰先喝完誰就走。


    看見沒,雖然兩個版本的內容不太一樣,但歸根結底都是闡述了一個真理——過度飲酒,有害健康。


    酗酒的最終目的地都是墳墓。


    .


    .


    .


    而如今的情況很明顯,我們的愛育黎拔力八達先生,終於在每日酗酒的情況下,走到了他人生的終點。


    延佑七年元旦(公元1320年),正值新年伊始的大喜日子,愛育黎拔力八達自然很高興,於是在午餐的時候便飲了大量的酒,而後又跑到後宮跟寵愛的妃子荒唐了一下午。


    等到晚上的時候,愛育黎拔力八達便覺得身體冒虛汗,頭暈眼花的,他還以為是自己腎虛加上沒醒酒,於是又空腹喝了許多酒,想給自己透一透。


    可這一透不要緊,第二天早上他直接就起不來了。


    最開始的時候,愛育黎拔力八達還沒覺得如何,隻是覺得身子虛,可能著了寒涼,每天還命近侍準時去通知文武百官,不用來開朝會了,可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他的病情竟然越來越重。


    太子碩德八剌聞訊,急忙入宮覲見,看見自己老爹臉色蠟黃,形容枯槁,內心十分悲痛,於是急忙派人去買齊了香燭紙錢等物,在宮中焚香禱告,為自己的老爹祈福。


    或許是覺得自己的心不夠誠,在禱告完後的第二天,碩德八剌又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祭天儀式,祈求長生天能夠降下福澤,拯救愛育黎拔力八達於危難之中。


    最不濟也得空降個大力丸啥的,好歹讓他爹熬過去這個年啊。


    .


    .


    但可惜的是,長生天或許沒在服務區,它根本就沒接收到碩德八剌發來的信號,自然也沒法空降幾顆大力丸來拯救愛育黎拔力八達。


    延佑七年正月二十一日,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於大都光天宮駕崩,享年三十六歲,廟號元仁宗。


    (ps:值得一提的是,正月裏來是新年這句話,似乎在大元皇室中並不太吉利。


    這是因為,自大元朝開國以來,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死於正月。


    元世祖忽必烈死於正月二十二;元成宗鐵穆爾死於正月初八;元武宗海山同樣死於正月初八;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死於正月二十一。)


    .


    .


    .


    一個好人的時代結束了。


    在我看來,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一生其實是挺完美的。


    他是一個好兒子,也是一個大孝子,即便母親如何過分,做出了什麽樣的事情,他都沒有逼迫自己的母親做出任何改變,你可以說他愚孝,但站在為人子的角度上,他做到了極致。


    他是一個好學生,受人滴水之恩,他便湧泉相報,在微弱之時扶持他的人,他從來不吝封賞,甚至可以說是出手無比闊綽,在為人徒的角度上,他問心無愧。


    他是一個好父親,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夠登上大位,他不惜背負罵名,親手撕毀了自己曾經賴以登上龍椅的誓言,隻為讓自己的兒子能夠依舊輝煌,在為人父的角度上,他絕對是一個慈父。


    他是一個好皇帝,為了讓天下的百姓們安居樂業,他不惜背棄祖宗百年家法,引漢人登堂入室,與朝中幾乎所有的勳貴階層為敵,隻為了國富民強,減免賦稅、重開科舉,無一不在證明著他的心胸和手腕,在為人皇的角度上,他是一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雖然他優柔寡斷、公私不分,但在大是大非麵前,他也未曾有過猶豫。


    他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多麵體,請恕我詞窮,無法用寥寥數語描繪出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所以,我決定以《元史》中對他的描述,來結束他的故事。


    《元史》中是這麽記載他的:“仁宗天性慈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妙悟釋典,嚐曰:‘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又曰:‘儒者可尚,以能維持三綱五常之道也。’平居服禦質素,澹然無欲,不事遊畋,不喜征伐,不崇貨利。事皇太後,終身不違顏色;待宗戚勳舊,始終以禮。大臣親老,時加恩賚;太官進膳,必分賜貴近。有司奏大辟,每慘惻移時。其孜孜為治,一遵世祖之成憲雲。”


    元仁宗,劇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痞並收藏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