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何許人也?


    竟然有這麽大的麵子,能讓滿朝文武寄予厚望,讓他勸說當朝皇帝走迴正途?


    答案是——李孟。


    如果說非要在愛育黎拔力八達的生命曆程中評選出幾個對他幫助最大的人,其中必然會有李孟一個位置。


    雖然現在的李孟已經逐漸淡出了朝堂爭鬥之中,但明眼人都知道,在愛育黎拔力八達的心裏,李孟始終有著一席之地。


    所以,這個任務交給李孟來做,最適合不過了。


    作為愛育黎拔力八達的老師和領路人,李孟自然也不願意看到他在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中沉迷下去,所以被大家的推舉勸說之後,便毅然將此事應允下來。


    不過李孟深知,以愛育黎拔力八達的性格,毫無準備地去勸說估計不會起到太好的效果,自己等人最好是先謀劃一下,選擇一個策略再去跟他溝通。


    但就在這時,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一番話讓李孟意識到,自己必須盡快跟愛育黎拔力八達聊一聊了。


    這句話的出處來自於一次早朝,在多次未曾參與早朝之後,愛育黎拔力八達突然有一天降臨到了早朝現場。


    這一舉動讓所有大臣們都興奮不已,以為那個勤政愛民的皇帝終於從殷殷的佛經聲中走出來了。


    但所有人都沒想到,愛育黎拔力八達這次來參加早朝,竟然是為了一件事,他說:“以前的各朝各代,都曾有過皇帝退位登臨太上皇的情況,如今太子已經長大,朕準備明年將皇位傳給太子,自己登位太上皇,諸位愛卿認為如何?”


    此話一出,滿朝俱驚。


    臥槽!大哥你玩真的?


    麵對著滿朝文武那一張張呈現出不可置信表情的臉,愛育黎拔力八達微微皺了皺眉。


    果然,證得金身的路上,還是有一層又一層的絆腳石的,佛祖對我的磨練依然還在繼續。


    心裏這樣想著,愛育黎拔力八達的表情也變得更加嚴肅。


    似乎是看出來了皇帝的表情不對,一些略顯機靈的大臣急忙開口附和,表示對愛育黎拔力八達的話無比讚同,反正根本宗旨就是皇帝說啥就是啥,你想幹啥就幹啥,不管幹啥我都舉雙手雙腳同意。


    不過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朝臣還是智商情商都正常的,所以雖然大殿之中不斷有附和的聲音響起,但絕大多數的大臣們還是緘默不言,對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這番話既不表示讚成,也不表示反對。


    此情此景,也讓愛育黎拔力八達也意識到,退位當太上皇這件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溫水煮青蛙——慢慢來。


    不過心裏雖然清楚,但愛育黎拔力八達的心情卻十分憋悶,在迴到了後宮之後便忍不住跟身邊的近侍們發起了牢騷,說自己每天有多麽辛苦,也沒有人能夠理解他,也沒人能夠體諒他,舉國上下就沒有一個懂他的人,隻有佛祖才知道他的空虛寂寞冷,所以他想退位隻不過是想追求自己的精神超脫罷了。


    按照現代的話術來說,愛育黎拔力八達有點emo了,甚至很有可能在向憂鬱症的方向發展。


    如果是站在病人的角度來說,他確實需要休息,也應該得到休息,而繁重的政事卻讓他背負了極大的壓力,所以他想要卸下這些負擔是沒有問題的。


    但如果站在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角度來看,愛育黎拔力八達此舉頗有些半路撂挑子的意味。


    皇帝豈是那麽好當的?


    半路出家怎麽能行?


    正所謂隔牆有耳。


    就在愛育黎拔力八達在後宮中發完牢騷後不久,他的這一番話就傳進了無數大臣們的耳朵裏。


    李孟自然也聽說了這些話。


    按照他對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了解,他知道愛育黎拔力八達此舉肯定是要玩真的。


    多年的大權在握並沒有讓這個曾經需要人庇護的孩子長大,他依然是那個需要藏在答己身後、海山身後、自己身後的孩子,遇到了事情他總會下意識地去逃避。


    不過很可惜的是,如今的愛育黎拔力八達卻並不能繼續逃避了。


    作為一個皇帝,在享受了皇帝的權利之時,自然也要履行皇帝的義務。


    而老老實實地死在皇帝任上,就是皇帝最大的義務。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當皇帝的。


    你愛育黎拔力八達可能坐龍椅坐膩味了,但卻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你屁股下麵的這把椅子呢。


    而一旦這把椅子上的人離開,那麽誰也不知道為了坐上這把椅子,會有多少人惹出多大的禍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椅子上的人一直是一個。


    可李孟雖然能很透徹地分析出這件事的因果和利弊,但他卻不準備親自去麵見愛育黎拔力八達。


    原因無他,因為李孟的身份。


    他很清楚如今的大元帝國朝堂,就是一個巨大的沼澤,任何人想要摻和進來,幾乎都會陷進去無法自拔,而他一直想要擺脫自己帝師的形象,讓自己脫離這個政治漩渦,也是為了避禍。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這個道理李孟可太明白了。


    但話雖這麽說,作為親眼看著愛育黎拔力八達長大的人,李孟終究還是忍不下心看著愛育黎拔力八達出家。


    亦或者,他是不忍心看到天下蒼生因為朝堂的動蕩而陷入苦難。


    終究,李孟還是出手了。


    略有不同的是,李孟這次選擇當幕後的那個人,他並不打算自己深入前線,去和愛育黎拔力八達正麵交鋒,而是選擇了一個同樣嫉惡如仇而又深得皇帝信任的人去辦這件事。


    這個人叫做月魯帖木兒。


    此人可不簡單,他的曾祖叫做貴裕,從元太祖鐵木真起兵之時便跟隨在他的麾下,後來大蒙古國建立,他便擔任了怯薛官,而且還是管理“怯憐口”的怯薛官。


    “怯憐口”,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蒙古皇室、諸王及貴族的私屬人口。


    能夠擔任此官,足可見成吉思汗對他的信任。


    不僅如此,月魯帖木兒家族的政治眼光更是無可比擬。


    在曾祖侍奉完鐵木真之後,月魯帖木兒的爺爺,叫做合剌,他承襲了貴裕的職位,繼而侍奉元世祖忽必烈。


    等到了他父親這一輩,終於不再擔任這個職位了,但卻更加貼近皇帝,因為他爹擔任的是宿衛,日夜陪伴在皇帝左右,負責他的貼身安全,而他爹幹的最牛的一件事就是——跟哈剌哈孫一起建議迎立元武宗海山為皇帝。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番舉動,讓他由宿衛升至中書省右司員外郎,後來累升到山北遼東道肅政廉訪使,官居正三品。


    表麵上來看,這個官職品級並不算太高,但他的權力卻相當之大。


    縱觀蒙古帝國這一百多年的曆史,貪汙腐敗這四個字,無疑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字。


    有元一朝,貪汙腐敗現象貫徹始終,甚至還頗有向上發展的趨勢。


    以前的官員們基本都是魚肉鄉裏,欺壓百姓,借用薑文老師《讓子彈飛》中的一句話——鄉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帳;可在大元朝,這句話卻不怎麽通用,因為就算是你當了官,你依然還需要孝敬上司。


    想要跟領導匯報工作,那你得交“拜見錢”;過年過節了,你還得交“追節錢”;打完官司之後人家上訴了,除了告狀人要再額外交一筆錢外,低級衙門還得給上級衙門“公事錢”,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而為了應對貪汙腐敗,各代皇帝都絞盡腦汁,用了各種各樣的招數,希望能夠遏製這種行為,甚至不惜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禦史台。


    作為擔負監察天下百官職責的中央機構,禦史台的工作十分繁忙,除了要彈劾那些不合格的官員外,他們還要忙著梳理那些陳年舊案,因為他還擔負著中央司法機關的職能,而反貪這一重大任務,自然也歸他們管。


    但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權力的過度集中導致了禦史台的工作推進極其之慢,因為往往官員們在整理彈劾奏折的時候,突然就來了一個案子,讓他們立即參與會審,有時候案子還沒審完,底下又收到了線人發來的舉報信,說某某官員涉嫌貪汙。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禦史台的官員們向忽必烈請奏,於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將提刑按察司改稱肅政廉訪司,最初隻在山東東西、河東陝西、山北京西、河北河南四道各設一座。


    大德初,元成宗鐵穆爾下旨,將肅政廉訪司增設至二十二道,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行,分屬於禦史台、江南行台、陝西行台三部管轄,其中最早的八道由禦史台直接負責;江南十道的則由江南行禦史台負責;陝西四道屬陝西行禦史台負責。


    而每個肅政廉訪司的最高長官,就叫做廉訪使。


    可以這麽說,每一道的肅政廉訪使,甚至比行省的丞相都好使,因為他們是能直接在皇帝麵前彈劾你的存在,也是可以隨時隨地將你家搜查一遍的實權幹部。


    更何況,正三品的職級其實也不算低了,要知道在大元朝時期,各部尚書也不過才是正三品的官員,那些手握重兵的各衛、各司、各親軍都指揮使司的達魯花赤,也不過是正三品而已。


    高級別加上高權力,讓這些肅政廉訪使們,在執行起任務時,更加得心應手。


    可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高權力加高職位固然使得這些肅政廉訪使們在查處貪汙腐敗之時更加方便,但卻也滋生了一股不正之風。


    因為肅政廉訪司是主管反腐倡廉這一工作的主管部門,無數的官員們為了貪的更加隨心所欲,便紛紛對他們展開了腐化工作。


    為了讓這些肅政廉訪司的官員們不再耽誤他們掙錢,他們也是絞盡腦汁,愛錢的送錢,愛美女的送美女,愛古董的送古董,反正隻要是你有愛好,我就能投其所好。


    西方有句俗語——再厚的船漆也有被海水腐蝕的一天。


    在這些貪官們孜孜不倦的努力之下,肅政廉訪司也逐漸變了味兒。


    作為主管貪汙腐敗的部門,逐漸成為了貪汙腐敗最嚴重的部門。


    可憐大元朝的百姓們,以前沒有肅政廉訪司的時候,他們隻是被當地的貪官汙吏們盤剝。


    可肅政廉訪司的人一來,他們不僅沒有得到救贖,反而還要被加倍盤剝,因為盤剝他們的官員還要分給肅政廉訪司的人一部分。


    也就是在如此“反貪”部門的“大力整頓”之下,大元朝猶如一個被抽取了骨髓的巨人,隻能在絕望中慢慢等待死亡。


    (後來,在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便汲取了肅政廉訪司的經驗,創立了巡按禦史製度。


    與肅政廉訪司不同的是,巡按禦史製度雖然也是在全國範圍內劃分為了十三道進行巡查貪汙腐敗問題,但為了防止反貪部門出現貪汙的情況,他將巡按禦史的級別製定為了正九品(後期改為正七品),可謂是芝麻官中的芝麻官。


    而這些巡按禦史的選拔也與元朝不同,元朝的肅政廉訪司官員,都是從勳貴子弟中挑選,都是一些不懂人間疾苦的紈絝子弟;但明代的巡按禦史們則最低都要求是舉人以上的高學曆人才,不僅如此,還得由皇帝過目,看看此人是不是一個清正廉潔的硬骨頭。


    可能有些人會想,假設我是巡按禦史,我現在官職這麽低,一旦我把那些高官們給得罪了,他們日後給我穿小鞋怎麽辦?


    開玩笑,不敢管貪汙,你當什麽巡按禦史?


    一旦有這種行為發生,巡按禦史的下場比那些貪官還要慘,輕則杖責一百,而後流放至偏遠之地;重則抄家滅門,誅滅九族。)


    好了,我們迴歸正題,雖然肅政廉訪司日後變成了巨貪的“反貪部門”,但不可否認的是,各道的肅政廉訪使,那也都是在皇帝眼中最清正廉潔的人才能擔任的,而且基本這些人都屬於皇帝的心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痞並收藏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