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種子選手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作者:雅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理來說,即便哈剌哈孫再怎麽不認可他,以他的性格都會堅定不移地追隨在他的身後,而卜魯罕的最終目標也是想讓德壽成為未來的皇帝,他們兩方政治勢力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一致的,可他們為什麽會互相敵對呢?
原因就出在德壽身上。
作為鐵穆爾唯一的嫡子,德壽可謂是自幼就泡在蜜罐裏長大的,不過或許不經曆風雨的幼苗很難成長為參天大樹,德壽的身體自幼就特別差,甚至還不如他爹,指不定哪天就嗝屁了。
更何況,依照蒙古慣例,能夠繼承皇位的人可不僅僅隻有德壽一個。
從廣義上來講,所有的黃金家族直係後裔都擁有繼承汗位的權力;從狹義上來說,單單隻是忽必烈的直係後裔就有數十人,他們都是德壽的潛在對手。
而這些人中,有三位,稱得上是種子選手。
【種子選手】
下麵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位種子選手的詳細信息。
有請第一位——阿難答。
關於他的個人情況,剛才我們已經簡單介紹過了,所以我們隻講他為什麽能夠成為一號種子選手。
說起此人,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爹忙哥剌,忽必烈對於自己的這個三兒子十分慷慨,在至元九年(1272年)的時候就將他封為了安西王,出鎮京兆(今陝西西安一帶)。
次年又加封為秦王,並將四川、吐蕃、陝西等地的軍政大權都交給他來管理,成為了獨掌雙印的藩王之首。
而除了賞給他大批的財富和土地之外,忽必烈還派遣自金蓮川幕府時期就跟隨自己的老臣商挺擔任安西王府的王相,替他治理封地。
但或許是命薄之人享受不了如此的富貴,在執掌雙印僅僅七年後,忙哥剌便留下了無盡的權勢與財富撒手西去。
可正所謂人走茶涼,皇家的親情寡淡在忙哥剌死後一覽無遺,或許是認為當初自己分封藩王的時候分出去的土地太多了,同時也擔心自己死了之後,未來的繼承人不能壓製住這些強大的藩王,再加上此時南宋已經滅亡,不需要繼續從這裏運輸物資前往前線,自然也就不需要人來統一控製如此之大的土地和數量龐大的人口。
於是忽必烈便趁著忙哥剌新逝的工夫立即重建了四川行省和陝西行省,並下旨將當初交給忙哥剌管理的四川和吐蕃以及河西事務都移交給行省處置,不再接受安西王相府的管轄。
不僅如此,忽必烈還將忙哥剌的雙印分別封給了他的兩個兒子,其中阿難答繼承了安西王的印章,其弟安攤不花繼承了秦王的印章,同時宣布撤銷王相府,由二人各自設立王傅府。
王相和王傅,僅僅隻有一字之差,但級別卻低了一級,所管轄的事務也相差甚遠。
但這還不算完,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十一月,桑哥又上奏說一藩二王不符合朝廷的分封製度,同時也違背了蒙古祖製,忽必烈遂將安攤不花的秦王印收繳迴來,並傳旨撤銷秦王王傅府。
就這樣,在忽必烈的一番操作之下,安西王的封地被削減了一大半,而尚未成年的阿難答麵對著自己的爺爺自然也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也不敢有),隻能被動接受了這個事實。
正因為如此,阿難答在成年之後最大的心願就是重新恢複安西王相府,重新煥發父輩時的榮光,同時還希望全天下都能信奉伊斯蘭教。
是的,這位蒙古藩王是一個伊斯蘭教徒,而且是極度虔誠的那種狂熱分子。
由於忙哥剌有好幾個兒子都幼年早夭,所以忙哥剌認為這是自己得罪了長生天,所以長生天便將怒火牽連到了他的孩子身上,於是在阿難答出生之後,便將他交給了一個名為蔑黑帖木兒·哈撒·阿黑塔赤的穆斯林家庭中撫養。
在此人的耳濡目染之下,阿難答自幼便開始學習伊斯蘭教義,更是把《古蘭經》隨身攜帶,隻要有空閑時間就拿出來閱讀。
而在他成為安西王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除了自己每日祈禱之外,他還下令在自己的封地內建造了許多清真寺,同時強製自己麾下的所有蒙古軍都改信伊斯蘭教。
不過他的這番舉動卻招來一個人的激烈反抗,這個人就是他麾下的蒙古將領撒爾塔黑。
你怎麽折騰自己我不管,可你為什麽要強迫我改信伊斯蘭教?難道真主安拉還能比釋迦摩尼佛祖更強大麽?
心裏越這麽想,撒爾塔黑越覺得憋屈,於是便主動進京,向鐵穆爾舉報了阿難答的此項行為。
而這也引起了鐵穆爾的強烈不滿,因為曆任蒙古統治者都崇尚信仰自由,而且鐵穆爾和大部分的蒙古貴族所信奉的都是佛教,阿難答的這番做法在他的眼裏無異於背叛“祖宗之道”,於是鐵穆爾便派人前往阿難答的封地,將他捉拿下獄,同時強迫他改信佛教。
你不是喜歡強迫別人更改信仰麽?那我就先讓你試試這種滋味。
對於鐵穆爾的這種行為,阿難答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你可以蹂躪我的身軀,但不能摧毀我的信仰。
其實在剛剛被捉拿入獄的時候,阿難答其實是有一些後悔的,因為他也意識到自己強令他人更改信仰的做法有些不妥,更何況鐵穆爾對於皇室宗親都比較寬容,這次下獄無外乎也就是略施懲戒,等他消了氣自然會把自己放出去的,所以他每天在牢裏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誦讀《古蘭經》,還堅持按時祝禱。
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鐵穆爾幹的這麽絕,竟然要強迫他背棄真主安拉,這下他可坐不住了,急忙委托獄卒給自己捎話,請求麵見鐵穆爾。
不過二人的會麵也談不上愉快,因為在信仰的麵前,阿難答完全忽略了君臣的差別,與鐵穆爾圍繞著真主安拉和佛祖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鐵穆爾雖然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平時養病的時候沒事也看看佛經,但在阿難答這種宗教極端分子麵前卻顯得如同小白羊一般,被他引經據典,將自己的觀點駁斥的連狗屁都不如。
眼見著鐵穆爾落入了下風,阿難答又補充了一句:“可汗讓我改信佛教,可據我所知,合讚汗兄長也信封伊斯蘭教,難道可汗還要讓他也改變信仰麽?”
合讚汗,是伊利汗國的第七任可汗,他的妻子就是當初馬可波羅護送去伊利汗國完婚的闊闊真公主(本來是要嫁給他爹的),因為他爹阿魯渾汗去世之後,他的兩個叔叔先後篡奪了本該他繼承的汗位,所以他於1295年起兵奪迴了汗位,但由於伊利汗國所掌控的土地基本就是原來的波斯帝國,所以穆斯林在國內占據了絕大多數,為了取得他們的支持,他便改信了伊斯蘭教,並將伊斯蘭教中的什葉派奉為國教,自己改名為極有波斯風格的馬哈茂德,又把可汗的稱號改稱蘇丹,同時下令全國境內所有的蒙古人都要改信伊斯蘭教。
而阿難答此刻特意將這件事擺到桌麵上來說,其實算是赤裸裸地嘲諷鐵穆爾,其中的意思很明顯:“我與合讚汗同樣是黃金家族的後裔,如今伊利汗國的勢力龐大,所以他改信伊斯蘭教就可以,我勢力不如他,但跟他做了同樣的事情,你卻要追究我的責任,合著你這是挑軟柿子捏呢?”
鐵穆爾聞言也懵了,他沒想到阿難答會突然冒出來這麽一句話,如今自己可謂是騎虎難下,既不能順著他的意思往下接茬,那不就坐實了自己欺軟怕硬的行為了嘛,到時候各地藩王和皇室宗親們該如何看他?
可要是追究合讚汗的罪責,自己也沒那麽大的能力,畢竟四大汗國和元朝之間隻有宗藩之名,卻無宗藩之實,自己要是真的腦袋一熱,派人去追究合讚汗的責任,強迫他放棄信仰伊斯蘭教,恐怕用不了幾天,剛剛平靜下來的帝國邊境,就會再次迎來新的敵人。
一時間,鐵穆爾竟進退兩難。
不得不說,鐵穆爾雖然是皇帝,但他的政治水平著實不高,如果不是血脈的原因,估計他這水平最多也就能當個百夫長。
相比於他,阿難答的政治水平顯然要高上不止一籌,所以在將鐵穆爾逼到了絕境之後,他十分貼心地給他遞上了一個台階,請求鐵穆爾將自己無罪釋放,並且還要給自己一筆豐厚的賞賜,用以證明大元帝國的皇帝對於各種信仰都是一視同仁的,之前隻不過是受到了小人的蒙蔽罷了。
鐵穆爾雖然心裏極其不情願,但又不得不吃下這個啞巴虧,畢竟阿難答此刻就像一隻癩蛤蟆,不咬人卻膈應人,能把這個燙手的山芋甩掉要比天天看著這個煩人精在自己麵前晃悠強。
於是,阿難答便帶著大批的財富迴到了自己的封地。
有了這次教訓,鐵穆爾也不願意再招惹他,索性放任他自己折騰,而阿難答也很善解人意地不再打擾鐵穆爾,專心致誌地在自己的封地開始傳教大業,也正是在他的強力支持下,伊斯蘭教開始在寧夏地區蓬勃發展,並在真主安拉的感召之下聚集在一起,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迴族。
不過似乎是覺得把皇帝得罪的太狠於自己不利,在返迴封地之後阿難答又多次進京朝覲鐵穆爾,以示自己對他的尊敬,同時也秉持‘嘴好不如禮到’的宗旨,每次拜見完鐵穆爾之後都要備上一堆厚禮送給卜魯罕皇後,讓她在鐵穆爾麵前為自己美言幾句。
正所謂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卜魯罕收了賄賂,自然也對這個表親兄弟另眼相看,再加上此時她一心想要扶持自己的兒子德壽上位,有阿難答這樣實力強勁的藩王作為外援也是一件好事,於是便經常在鐵穆爾身側吹枕邊風,君臣二人之間的關係遂變得緩和了不少。
對此,阿難答自然深有體會,於是再次準備了豐厚的禮物送給了卜魯罕做為答謝,就這樣一來二去,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不過此時的阿難答還沒有想染指那把龍椅的心思,他之所以經常給卜魯罕送禮,也不僅僅是為了緩和與鐵穆爾之間的關係,他的終極目標是想讓卜魯罕幫助他實現願望——恢複王相府。
可鐵穆爾的執政方針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做好自己的守成之君就可以了,所以即便卜魯罕把枕邊風都吹成龍卷風了,他也依然沒有恢複阿難答的王相府。
不過阿難答也沒有輕言放棄,他抱著鐵杵磨成針的想法,堅持不懈地給卜魯罕送禮,寄希望於德壽登基之後能夠讓他美夢成真。
但此時所有人都未曾想到。
命運,會在不久之後將他們推上風口浪尖,成為大元帝國政治鬥爭中新的角力者。
第一位種子選手的介紹就到這裏,我們來看一下第二位種子選手。
其實這位選手在前文中已經與我們見過麵了,他就是負責鎮守漠北的海山。
由於當初海山是臨危受命前往漠北坐鎮,身上並沒有王位傍身,為了能夠讓他服眾,鐵穆爾特意將皇太子寶交給了海山,給他增加威信。
這個皇太子寶就是當初忽必烈賜給真金的皇太子寶璽,後來又交給了鐵穆爾,按照常理來說,皇太子寶是太子的象征,輕易是不會交給別人的,隻有太子本人才能夠掌控,但唯獨元朝例外,皇太子寶在元朝其實就相當於後世的尚方寶劍,算是皇權的一個象征,持有此物者並不代表就是太子,也有可能是特派的欽差大臣。
當然,無論是太子還是欽差大臣,也全都是皇室宗親,外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拿著皇太子寶到處亂跑的。
不過海山也算是爭氣,或者說是運氣比較好,在他鎮守漠北的這些年裏,徹底平定了禍亂大元邊境數十年的西北之亂,同時還跟三朝老臣月赤察兒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也成為了他在朝堂之中最重要的政治資本。
原因就出在德壽身上。
作為鐵穆爾唯一的嫡子,德壽可謂是自幼就泡在蜜罐裏長大的,不過或許不經曆風雨的幼苗很難成長為參天大樹,德壽的身體自幼就特別差,甚至還不如他爹,指不定哪天就嗝屁了。
更何況,依照蒙古慣例,能夠繼承皇位的人可不僅僅隻有德壽一個。
從廣義上來講,所有的黃金家族直係後裔都擁有繼承汗位的權力;從狹義上來說,單單隻是忽必烈的直係後裔就有數十人,他們都是德壽的潛在對手。
而這些人中,有三位,稱得上是種子選手。
【種子選手】
下麵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位種子選手的詳細信息。
有請第一位——阿難答。
關於他的個人情況,剛才我們已經簡單介紹過了,所以我們隻講他為什麽能夠成為一號種子選手。
說起此人,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爹忙哥剌,忽必烈對於自己的這個三兒子十分慷慨,在至元九年(1272年)的時候就將他封為了安西王,出鎮京兆(今陝西西安一帶)。
次年又加封為秦王,並將四川、吐蕃、陝西等地的軍政大權都交給他來管理,成為了獨掌雙印的藩王之首。
而除了賞給他大批的財富和土地之外,忽必烈還派遣自金蓮川幕府時期就跟隨自己的老臣商挺擔任安西王府的王相,替他治理封地。
但或許是命薄之人享受不了如此的富貴,在執掌雙印僅僅七年後,忙哥剌便留下了無盡的權勢與財富撒手西去。
可正所謂人走茶涼,皇家的親情寡淡在忙哥剌死後一覽無遺,或許是認為當初自己分封藩王的時候分出去的土地太多了,同時也擔心自己死了之後,未來的繼承人不能壓製住這些強大的藩王,再加上此時南宋已經滅亡,不需要繼續從這裏運輸物資前往前線,自然也就不需要人來統一控製如此之大的土地和數量龐大的人口。
於是忽必烈便趁著忙哥剌新逝的工夫立即重建了四川行省和陝西行省,並下旨將當初交給忙哥剌管理的四川和吐蕃以及河西事務都移交給行省處置,不再接受安西王相府的管轄。
不僅如此,忽必烈還將忙哥剌的雙印分別封給了他的兩個兒子,其中阿難答繼承了安西王的印章,其弟安攤不花繼承了秦王的印章,同時宣布撤銷王相府,由二人各自設立王傅府。
王相和王傅,僅僅隻有一字之差,但級別卻低了一級,所管轄的事務也相差甚遠。
但這還不算完,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十一月,桑哥又上奏說一藩二王不符合朝廷的分封製度,同時也違背了蒙古祖製,忽必烈遂將安攤不花的秦王印收繳迴來,並傳旨撤銷秦王王傅府。
就這樣,在忽必烈的一番操作之下,安西王的封地被削減了一大半,而尚未成年的阿難答麵對著自己的爺爺自然也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也不敢有),隻能被動接受了這個事實。
正因為如此,阿難答在成年之後最大的心願就是重新恢複安西王相府,重新煥發父輩時的榮光,同時還希望全天下都能信奉伊斯蘭教。
是的,這位蒙古藩王是一個伊斯蘭教徒,而且是極度虔誠的那種狂熱分子。
由於忙哥剌有好幾個兒子都幼年早夭,所以忙哥剌認為這是自己得罪了長生天,所以長生天便將怒火牽連到了他的孩子身上,於是在阿難答出生之後,便將他交給了一個名為蔑黑帖木兒·哈撒·阿黑塔赤的穆斯林家庭中撫養。
在此人的耳濡目染之下,阿難答自幼便開始學習伊斯蘭教義,更是把《古蘭經》隨身攜帶,隻要有空閑時間就拿出來閱讀。
而在他成為安西王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除了自己每日祈禱之外,他還下令在自己的封地內建造了許多清真寺,同時強製自己麾下的所有蒙古軍都改信伊斯蘭教。
不過他的這番舉動卻招來一個人的激烈反抗,這個人就是他麾下的蒙古將領撒爾塔黑。
你怎麽折騰自己我不管,可你為什麽要強迫我改信伊斯蘭教?難道真主安拉還能比釋迦摩尼佛祖更強大麽?
心裏越這麽想,撒爾塔黑越覺得憋屈,於是便主動進京,向鐵穆爾舉報了阿難答的此項行為。
而這也引起了鐵穆爾的強烈不滿,因為曆任蒙古統治者都崇尚信仰自由,而且鐵穆爾和大部分的蒙古貴族所信奉的都是佛教,阿難答的這番做法在他的眼裏無異於背叛“祖宗之道”,於是鐵穆爾便派人前往阿難答的封地,將他捉拿下獄,同時強迫他改信佛教。
你不是喜歡強迫別人更改信仰麽?那我就先讓你試試這種滋味。
對於鐵穆爾的這種行為,阿難答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你可以蹂躪我的身軀,但不能摧毀我的信仰。
其實在剛剛被捉拿入獄的時候,阿難答其實是有一些後悔的,因為他也意識到自己強令他人更改信仰的做法有些不妥,更何況鐵穆爾對於皇室宗親都比較寬容,這次下獄無外乎也就是略施懲戒,等他消了氣自然會把自己放出去的,所以他每天在牢裏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誦讀《古蘭經》,還堅持按時祝禱。
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鐵穆爾幹的這麽絕,竟然要強迫他背棄真主安拉,這下他可坐不住了,急忙委托獄卒給自己捎話,請求麵見鐵穆爾。
不過二人的會麵也談不上愉快,因為在信仰的麵前,阿難答完全忽略了君臣的差別,與鐵穆爾圍繞著真主安拉和佛祖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鐵穆爾雖然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平時養病的時候沒事也看看佛經,但在阿難答這種宗教極端分子麵前卻顯得如同小白羊一般,被他引經據典,將自己的觀點駁斥的連狗屁都不如。
眼見著鐵穆爾落入了下風,阿難答又補充了一句:“可汗讓我改信佛教,可據我所知,合讚汗兄長也信封伊斯蘭教,難道可汗還要讓他也改變信仰麽?”
合讚汗,是伊利汗國的第七任可汗,他的妻子就是當初馬可波羅護送去伊利汗國完婚的闊闊真公主(本來是要嫁給他爹的),因為他爹阿魯渾汗去世之後,他的兩個叔叔先後篡奪了本該他繼承的汗位,所以他於1295年起兵奪迴了汗位,但由於伊利汗國所掌控的土地基本就是原來的波斯帝國,所以穆斯林在國內占據了絕大多數,為了取得他們的支持,他便改信了伊斯蘭教,並將伊斯蘭教中的什葉派奉為國教,自己改名為極有波斯風格的馬哈茂德,又把可汗的稱號改稱蘇丹,同時下令全國境內所有的蒙古人都要改信伊斯蘭教。
而阿難答此刻特意將這件事擺到桌麵上來說,其實算是赤裸裸地嘲諷鐵穆爾,其中的意思很明顯:“我與合讚汗同樣是黃金家族的後裔,如今伊利汗國的勢力龐大,所以他改信伊斯蘭教就可以,我勢力不如他,但跟他做了同樣的事情,你卻要追究我的責任,合著你這是挑軟柿子捏呢?”
鐵穆爾聞言也懵了,他沒想到阿難答會突然冒出來這麽一句話,如今自己可謂是騎虎難下,既不能順著他的意思往下接茬,那不就坐實了自己欺軟怕硬的行為了嘛,到時候各地藩王和皇室宗親們該如何看他?
可要是追究合讚汗的罪責,自己也沒那麽大的能力,畢竟四大汗國和元朝之間隻有宗藩之名,卻無宗藩之實,自己要是真的腦袋一熱,派人去追究合讚汗的責任,強迫他放棄信仰伊斯蘭教,恐怕用不了幾天,剛剛平靜下來的帝國邊境,就會再次迎來新的敵人。
一時間,鐵穆爾竟進退兩難。
不得不說,鐵穆爾雖然是皇帝,但他的政治水平著實不高,如果不是血脈的原因,估計他這水平最多也就能當個百夫長。
相比於他,阿難答的政治水平顯然要高上不止一籌,所以在將鐵穆爾逼到了絕境之後,他十分貼心地給他遞上了一個台階,請求鐵穆爾將自己無罪釋放,並且還要給自己一筆豐厚的賞賜,用以證明大元帝國的皇帝對於各種信仰都是一視同仁的,之前隻不過是受到了小人的蒙蔽罷了。
鐵穆爾雖然心裏極其不情願,但又不得不吃下這個啞巴虧,畢竟阿難答此刻就像一隻癩蛤蟆,不咬人卻膈應人,能把這個燙手的山芋甩掉要比天天看著這個煩人精在自己麵前晃悠強。
於是,阿難答便帶著大批的財富迴到了自己的封地。
有了這次教訓,鐵穆爾也不願意再招惹他,索性放任他自己折騰,而阿難答也很善解人意地不再打擾鐵穆爾,專心致誌地在自己的封地開始傳教大業,也正是在他的強力支持下,伊斯蘭教開始在寧夏地區蓬勃發展,並在真主安拉的感召之下聚集在一起,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迴族。
不過似乎是覺得把皇帝得罪的太狠於自己不利,在返迴封地之後阿難答又多次進京朝覲鐵穆爾,以示自己對他的尊敬,同時也秉持‘嘴好不如禮到’的宗旨,每次拜見完鐵穆爾之後都要備上一堆厚禮送給卜魯罕皇後,讓她在鐵穆爾麵前為自己美言幾句。
正所謂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卜魯罕收了賄賂,自然也對這個表親兄弟另眼相看,再加上此時她一心想要扶持自己的兒子德壽上位,有阿難答這樣實力強勁的藩王作為外援也是一件好事,於是便經常在鐵穆爾身側吹枕邊風,君臣二人之間的關係遂變得緩和了不少。
對此,阿難答自然深有體會,於是再次準備了豐厚的禮物送給了卜魯罕做為答謝,就這樣一來二去,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不過此時的阿難答還沒有想染指那把龍椅的心思,他之所以經常給卜魯罕送禮,也不僅僅是為了緩和與鐵穆爾之間的關係,他的終極目標是想讓卜魯罕幫助他實現願望——恢複王相府。
可鐵穆爾的執政方針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做好自己的守成之君就可以了,所以即便卜魯罕把枕邊風都吹成龍卷風了,他也依然沒有恢複阿難答的王相府。
不過阿難答也沒有輕言放棄,他抱著鐵杵磨成針的想法,堅持不懈地給卜魯罕送禮,寄希望於德壽登基之後能夠讓他美夢成真。
但此時所有人都未曾想到。
命運,會在不久之後將他們推上風口浪尖,成為大元帝國政治鬥爭中新的角力者。
第一位種子選手的介紹就到這裏,我們來看一下第二位種子選手。
其實這位選手在前文中已經與我們見過麵了,他就是負責鎮守漠北的海山。
由於當初海山是臨危受命前往漠北坐鎮,身上並沒有王位傍身,為了能夠讓他服眾,鐵穆爾特意將皇太子寶交給了海山,給他增加威信。
這個皇太子寶就是當初忽必烈賜給真金的皇太子寶璽,後來又交給了鐵穆爾,按照常理來說,皇太子寶是太子的象征,輕易是不會交給別人的,隻有太子本人才能夠掌控,但唯獨元朝例外,皇太子寶在元朝其實就相當於後世的尚方寶劍,算是皇權的一個象征,持有此物者並不代表就是太子,也有可能是特派的欽差大臣。
當然,無論是太子還是欽差大臣,也全都是皇室宗親,外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拿著皇太子寶到處亂跑的。
不過海山也算是爭氣,或者說是運氣比較好,在他鎮守漠北的這些年裏,徹底平定了禍亂大元邊境數十年的西北之亂,同時還跟三朝老臣月赤察兒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也成為了他在朝堂之中最重要的政治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