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棄子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作者:雅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得到了呂文德的同意後,元軍大喜過望,急忙在襄陽城東南的鹿門山修築了一座土城,外通互市,內築堡壁,以阻宋軍南、北之援。
此時的襄陽守將乃是呂文德的六弟呂文煥,在見到元軍的舉動後,大為震驚,急忙派人去鄂州送信,希望能夠勸說呂文德,但卻被陳文彬私自攔下他的信件,並未讓呂文德看到。
直到元軍打著‘榷場’旗號的鹿門山堡壘修建完畢,呂文煥也沒能收到迴信,他隻好命令手下將士加強防禦,增派人手密切關注那裏的動靜。
但還沒等呂文煥喘口氣,元軍又開始在東北側的白河口修建另一座土城,並命名為白鶴城,此城若是修築完畢,那麽將徹底控製白河、漢水及陸路交通,使得襄陽變成一座孤城。
呂文煥畢竟隻是一員武將,若是貿然出擊,說不定便會被朝中的主和派扣上一頂“破壞和談”的大帽子,於是隻好再次寫信送往呂文德處,陳述其中利害,希望呂文德可以出麵製止此事。
不過這第二封信,卻再一次被陳文彬藏匿起來,未曾交到呂文德手上。
於是在呂文煥的望眼欲穿中,白鶴城也被元軍修築完畢。
但呂文煥沒想到的是,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在此之後,元軍又在城西與城南修築柵欄,切斷了宋軍東路,而後又於迎旭門外的漢水中壘築高台用來遏製南宋水軍,徹底斷絕了襄陽城所有的外部援助。
這下呂文煥徹底坐不住了,他決定不等呂文德的迴信,主動出擊。但元軍大勢已成,僅憑他一城之力,根本無法突破元軍的封鎖,於是呂文煥隻好退迴城內,派親信夜裏出城前往呂文德處求援。
這迴呂文德順利接到了他的求救信,可他卻認為襄陽城堅糧多,即便是讓元軍正麵攻城,沒有數年苦戰也難以攻下,所以對於呂文煥的求援不以為然,反而迴信訓斥了他一頓,認為他有妄言邀功之舉。
至正五年七月(1268年),劉整被提拔為都元帥。
此時在宋元前線領軍的元軍主將乃是都元帥阿術,其父兀良合台在忽必烈於開平即位後便迴到朝中,並主動卸掉了所有軍職,於是忽必烈便命其子阿術接任。
在劉整到任後,二人便成為了對宋作戰的最高長官,共同執掌前線軍權,但劉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於是事事皆要主動與阿術商議,得到對方的首肯之後再傳令下去。
阿術自幼便隨兀良合台征戰,對於戎馬之事很有見地,並未因劉整是漢人而輕視他,反而很尊重他的意見,這讓劉整內心的壓力也緩解了不少,可以更加肆意地揮灑自己在軍事上的天賦。
八月,劉整下令關閉白鶴城與鹿門山兩處榷場,並禁止任何宋人進入,斷絕了外界前往襄陽的糧道,切斷了其與漢東地區的聯係。
九月,阿術與劉整共同率軍五萬進攻襄陽,經過呂文煥的堅決抵抗,未能破城,遂轉而襲擊沿江諸郡,擄獲百姓八萬。
此時,呂文德才醒悟過來,迴想自己之前的舉措追悔莫及,歎息道:“誤國家者,我也!”
但為時已晚,襄樊二城已經徹底淪為孤城,不僅陸上被圍的水泄不通,連水上也無法通行。
可襄陽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一旦丟失將會導致前沿防線徹底崩潰,於是呂文德便命自己的同鄉夏貴率軍前往救援,行至虎尾洲,被埋伏於此的元軍擊潰。
呂文德聞訊之後又令女婿範文虎調集兵馬再次增援,範文虎沿漢水前進,於灌子灘被劉整擊敗,範文虎隻身乘小船逃得一命,隨軍士兵溺死者極多。
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派史天澤與駙馬忽剌前往襄樊督軍,史天澤仔細觀察地勢後,決定采取‘困城之計’,選取要害之地修築堡壘,並修築一字城牆將各處相連,並新建一座新城於漢江之西,完成了對於襄樊二城的合圍。
同年六月,宋將唐永堅又一次率軍救援襄陽,被劉整設計生擒。
十一月末,呂文德致仕,宋理宗封其為“少師”,改授衛國公,但他卻因為對自己在襄樊守城戰時犯下的錯深感內疚,由此引發了背疽,於十二月二日在家中去世,諡號“忠武”。
而繼任他擔任京湖製置大使一職的,則是名將李庭芝。
此人曾追隨孟珙作戰多年,軍事能力較強,但範文虎卻擔心他的到來會影響到自己在軍中的地位,於是便急忙派人送信給賈似道,信中說道:“我隻需要幾萬精兵進攻襄陽,一戰即可破敵取勝,此前之敗乃是因為將令不明罷了,如果不讓我聽命於京湖製置使自由發揮的話,事成之後的功勞都歸公於恩相。”
範文虎畢竟是呂文德的女婿,多年來也素有軍功,對於他的話賈似道信以為真,同時也擔心李庭芝統領軍權之後脫離自己的掌控,於是便將戰敗僅四個月的範文虎升為福州觀察使,讓其繼續統領本部兵馬,與李庭芝互相製約。
李庭芝在到任之後,自知第一要務便是援救襄陽,可手中兵力不足,根本無法衝破元軍的包圍,於是便派人聯係範文虎,希望他能帶兵前來配合自己一起行動。
按輩分來算,困於襄陽城的呂文煥乃是範文虎的六叔,無論是於公於私他都要拚盡全力去救援,但範文虎卻絲毫未將他的生死掛在心上,在接到了李庭芝的傳信之後便以沒有書麵命令為由進行推脫,反而每日大擺筵席,天天摟著小妾遊山玩水,尋歡作樂。
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身在元軍陣營的劉整,為了徹底攻破襄陽這個堡壘,他與阿術兩人多番謀劃,將襄陽城圍的如同鐵桶一般,連隻蒼蠅都飛不出去。
但荊襄之地水係發達,偶爾也有一兩隻送信的快船成為漏網之魚,替宋軍往來傳遞信息。
針對這種情況,劉整特意上疏,毛遂自薦請求訓練大元水師。
忽必烈苦於大元沒有水軍久矣,麵對著劉整的請求立即便同意了,而後下旨命令各路行省全力以赴造戰船交付給他。
至元七年(1270年),經過劉整的不懈努力,大元水師正式成立,擁有戰船五千艘,水軍七萬人。
此時的襄陽城已經被元軍圍困了三年之久,呂文煥也在嚐試著突圍,於是親率一萬五千餘人奇襲位於襄陽西北的元軍造船基地萬山堡,卻被駐守於此的張弘範所擊敗。
消息傳迴南宋都城臨安後,禦史李旺向賈似道提議起用原襄陽守將高達接替呂文煥,但卻被賈似道否決。
至元八年(1271年)四月,李庭芝再次命令範文虎前去救援襄陽,而且還提前得到了賈似道的支持,這下範文虎沒法繼續拖延了,隻好率軍前往,在行至湍灘之時,與阿術所率的蒙古騎兵正麵相遇,僅一個衝鋒,宋軍便全線崩潰,統製朱勝等一百餘名將領為元軍所擒。
但李庭芝此時深知襄陽城已經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於是命範文虎再次出擊,並且嚴令其帶著所有的兵馬前去救援。
六月,範文虎傾巢出動,率軍十萬再次前往襄陽救援,行至鹿門山,再次被阿術擊敗,範文虎見狀不妙,竟然趁夜棄軍而逃,將十萬大軍扔給了蒙古人。
次日天明,宋軍發現主將逃遁,軍心頓時渙散,被阿術抓住機會,趁其群龍無首之際發起了全麵進攻,最終宋軍大部被俘,戰船、甲仗被繳獲者無數。
李庭芝聞訊之後大怒,可此時責罰範文虎已無濟於事,他手中尚還掌握著一支兵馬,他怕逼急了他會使其狗急跳牆。
但其多次戰敗也讓李庭芝對他失去了信心,於是便懸以重賞招募死士,義軍將領張順、張貴二人雖出身草根,但卻深明大義,甘願為敢死隊統領,率領三千名新募的義軍趁漢江水漲之際,自上遊乘船朝著襄陽城進發。
在他們的拚死力戰之下,義軍僅憑三千人連破元軍數十道封鎖線,血戰一百二十裏,終於殺進了襄陽城,為襄陽城內的軍民送去了鹽、布等寶貴的物資,但張順身中四槍六箭而亡,屍體被發現時仍怒氣勃勃如生。
可就在義軍們入城之後,又得到一個消息,他們需要再次殺出重圍,將主力援軍接應進來。
而率領主力援軍的將領,依然還是範文虎。
此時張順已死,張貴便負責統領剩餘的義軍,他深知己方兵少,再加上元軍在受挫之後必然會加強防守,於是沒有貿然行動,先派斥候趁夜潛出城外,與範文虎取得聯係,雙方約定在龍尾洲會麵。
但令張貴沒想到的是,就在義軍的斥候剛剛帶著消息返迴襄陽複命的時候,本應在龍尾洲接應的範文虎卻因在此聽到了一陣鳥叫,就誤以為是元軍來攻,驚嚇之餘,竟率軍後撤了三十裏。
更可悲的是,因為範文虎一敗再敗,其麾下將士軍心渙散,在他撤退的過程中,不斷有逃兵脫離隊伍,卻紛紛落入了巡邏的元軍手中,將這個消息泄露了出去。
阿術在得知消息之後,急忙命人嚴密監視範文虎部,而後又派一支人馬換上宋軍的盔甲旗幟,假扮接應的宋軍在龍尾洲等待義軍送上門來。
可憐張貴所率的義軍,曆經連番苦戰之後本就未曾休整,此刻又血戰數十裏路來到龍尾洲,本以為能得到友軍的接應,誰知等來的卻是以逸待勞的元軍,在未曾防備之下全軍覆沒,張貴身受數十創被俘,阿術欽佩此人忠勇,想要招降他,卻引來他的破口大罵,最終不屈而死,但阿術依然很佩服他,命四名南宋降兵護送張貴的屍體前往襄陽,呂文煥將這四名降兵斬殺,並為張順、張貴二人立廟以示祭奠。
至此,宋軍再也無力救援襄陽,襄樊徹底淪為了棄子。
至元九年(1272年)正月,襄陽城已經被圍五年,城中資源接近枯竭,呂文煥心中焦急,每日皆登城觀察敵情,卻正巧發現劉整在城外躍馬邀戰,於是呂文煥命弩手設伏,趁劉整不備之際將其射落馬上,卻被其隨行的部下救走,幸免於難。
但這一舉動卻深深刺激了城外的元軍,在阿術的指揮下,元軍不計損失地朝襄樊二城發起了進攻。
三月,元軍攻破樊城外郭,斬首兩千級,擒南宋裨將以上將官十六人,並且完全切斷了襄陽與樊城之間的聯係,使得二城再也無法互相支援。
十二月,李庭芝設計離間元軍內部,散布消息說劉整與南宋暗通款曲,準備叛元歸宋,但卻沒有成功,為了表達忠心,劉整親自率軍進攻樊城,並首次動用了忽必烈從伊利汗國征召而來的工匠阿老瓦丁與亦思馬因剛剛改良的‘迴迴炮’(巨型投石機,因首次作戰就用於襄陽,也被稱為襄陽炮,因威力巨大,亦稱巨石炮),在重達一百五十斤的巨石狂轟濫炸之下,僅用不到十日便徹底攻占了樊城,守將範天順、牛富力戰身亡,跟隨劉整一同作戰的將領阿裏海牙(畏吾兒人,曾擔任忽必烈的宿衛)下令屠城。
至元十年(1273年)正月,忽必烈親自下詔招降呂文煥,並令阿術視情況隨機應變,阿術遂命阿裏海牙攜帶‘迴迴炮’轟擊襄陽城,給呂文煥施加壓力。
此時的襄陽城內,雖然尚且還有餘糧可供食用,但軍械甲衣已斷絕供應,所穿的衣物大多破損,燒火做飯的薪柴也徹底斷絕。
但這一切都沒難倒呂文煥,他下令將家中死人時才會穿的麻衣都拿出來穿在身上,而後拆除民居的房梁燒火,以此來繼續堅持守城。
眼見襄陽城堅守不降,差點被他射死的劉整十分高興,他生怕呂文煥投降,自己就沒法報仇雪恨了,於是便主張徹底毀滅襄陽城,活捉呂文煥來泄憤。
但還不等阿術說話,阿裏海牙便出言否定了這個提議,他認為以目前的局勢來看,襄陽已經沒有繼續堅守下去的必要了,呂文煥至今仍然不降,隻不過是待價而沽,想要獲得更高的爵位和更好的待遇罷了,此時若逼迫太狠,弄不好就會激化矛盾,若是呂文煥狗急跳牆,依仗襄陽的城堅壕深,頑強死守,元軍定會損失慘重。
所以他的意見是繼續勸降,這一意見也得到了阿術的讚同,於是阿叔命麾下大將輪番上陣,先是由阿裏海牙、張宏、張庭珍等人出馬輪番在城下喊話,而後更是派出一支勸降使團入城與其麵談,並以滿城軍民的性命來勸說他,呂文煥所慮,其實就是擔憂城中數萬軍民的性命,被使者一語正中下懷,於是便起了投降的念頭。
而趁著麵見呂文煥的期間,這支勸降使團又在城中四處聯絡呂文煥麾下的將領,或許之以高官,或許之以重利,讓他們共同勸說呂文煥投降。
經過內外無數人的輪番勸說,呂文煥終於下定決心投降,但在雙方約定好投降之日後又突然變卦,阿裏海牙知道他是擔憂元軍是誘騙他投降,在入城之後會行屠城之舉,遂親自入城麵見呂文煥,雙方折箭盟誓作為擔保,呂文煥這才放下心來,於二月二十四日,率滿城軍民出城投降,歸順元朝。
此時的襄陽守將乃是呂文德的六弟呂文煥,在見到元軍的舉動後,大為震驚,急忙派人去鄂州送信,希望能夠勸說呂文德,但卻被陳文彬私自攔下他的信件,並未讓呂文德看到。
直到元軍打著‘榷場’旗號的鹿門山堡壘修建完畢,呂文煥也沒能收到迴信,他隻好命令手下將士加強防禦,增派人手密切關注那裏的動靜。
但還沒等呂文煥喘口氣,元軍又開始在東北側的白河口修建另一座土城,並命名為白鶴城,此城若是修築完畢,那麽將徹底控製白河、漢水及陸路交通,使得襄陽變成一座孤城。
呂文煥畢竟隻是一員武將,若是貿然出擊,說不定便會被朝中的主和派扣上一頂“破壞和談”的大帽子,於是隻好再次寫信送往呂文德處,陳述其中利害,希望呂文德可以出麵製止此事。
不過這第二封信,卻再一次被陳文彬藏匿起來,未曾交到呂文德手上。
於是在呂文煥的望眼欲穿中,白鶴城也被元軍修築完畢。
但呂文煥沒想到的是,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在此之後,元軍又在城西與城南修築柵欄,切斷了宋軍東路,而後又於迎旭門外的漢水中壘築高台用來遏製南宋水軍,徹底斷絕了襄陽城所有的外部援助。
這下呂文煥徹底坐不住了,他決定不等呂文德的迴信,主動出擊。但元軍大勢已成,僅憑他一城之力,根本無法突破元軍的封鎖,於是呂文煥隻好退迴城內,派親信夜裏出城前往呂文德處求援。
這迴呂文德順利接到了他的求救信,可他卻認為襄陽城堅糧多,即便是讓元軍正麵攻城,沒有數年苦戰也難以攻下,所以對於呂文煥的求援不以為然,反而迴信訓斥了他一頓,認為他有妄言邀功之舉。
至正五年七月(1268年),劉整被提拔為都元帥。
此時在宋元前線領軍的元軍主將乃是都元帥阿術,其父兀良合台在忽必烈於開平即位後便迴到朝中,並主動卸掉了所有軍職,於是忽必烈便命其子阿術接任。
在劉整到任後,二人便成為了對宋作戰的最高長官,共同執掌前線軍權,但劉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於是事事皆要主動與阿術商議,得到對方的首肯之後再傳令下去。
阿術自幼便隨兀良合台征戰,對於戎馬之事很有見地,並未因劉整是漢人而輕視他,反而很尊重他的意見,這讓劉整內心的壓力也緩解了不少,可以更加肆意地揮灑自己在軍事上的天賦。
八月,劉整下令關閉白鶴城與鹿門山兩處榷場,並禁止任何宋人進入,斷絕了外界前往襄陽的糧道,切斷了其與漢東地區的聯係。
九月,阿術與劉整共同率軍五萬進攻襄陽,經過呂文煥的堅決抵抗,未能破城,遂轉而襲擊沿江諸郡,擄獲百姓八萬。
此時,呂文德才醒悟過來,迴想自己之前的舉措追悔莫及,歎息道:“誤國家者,我也!”
但為時已晚,襄樊二城已經徹底淪為孤城,不僅陸上被圍的水泄不通,連水上也無法通行。
可襄陽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一旦丟失將會導致前沿防線徹底崩潰,於是呂文德便命自己的同鄉夏貴率軍前往救援,行至虎尾洲,被埋伏於此的元軍擊潰。
呂文德聞訊之後又令女婿範文虎調集兵馬再次增援,範文虎沿漢水前進,於灌子灘被劉整擊敗,範文虎隻身乘小船逃得一命,隨軍士兵溺死者極多。
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派史天澤與駙馬忽剌前往襄樊督軍,史天澤仔細觀察地勢後,決定采取‘困城之計’,選取要害之地修築堡壘,並修築一字城牆將各處相連,並新建一座新城於漢江之西,完成了對於襄樊二城的合圍。
同年六月,宋將唐永堅又一次率軍救援襄陽,被劉整設計生擒。
十一月末,呂文德致仕,宋理宗封其為“少師”,改授衛國公,但他卻因為對自己在襄樊守城戰時犯下的錯深感內疚,由此引發了背疽,於十二月二日在家中去世,諡號“忠武”。
而繼任他擔任京湖製置大使一職的,則是名將李庭芝。
此人曾追隨孟珙作戰多年,軍事能力較強,但範文虎卻擔心他的到來會影響到自己在軍中的地位,於是便急忙派人送信給賈似道,信中說道:“我隻需要幾萬精兵進攻襄陽,一戰即可破敵取勝,此前之敗乃是因為將令不明罷了,如果不讓我聽命於京湖製置使自由發揮的話,事成之後的功勞都歸公於恩相。”
範文虎畢竟是呂文德的女婿,多年來也素有軍功,對於他的話賈似道信以為真,同時也擔心李庭芝統領軍權之後脫離自己的掌控,於是便將戰敗僅四個月的範文虎升為福州觀察使,讓其繼續統領本部兵馬,與李庭芝互相製約。
李庭芝在到任之後,自知第一要務便是援救襄陽,可手中兵力不足,根本無法衝破元軍的包圍,於是便派人聯係範文虎,希望他能帶兵前來配合自己一起行動。
按輩分來算,困於襄陽城的呂文煥乃是範文虎的六叔,無論是於公於私他都要拚盡全力去救援,但範文虎卻絲毫未將他的生死掛在心上,在接到了李庭芝的傳信之後便以沒有書麵命令為由進行推脫,反而每日大擺筵席,天天摟著小妾遊山玩水,尋歡作樂。
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身在元軍陣營的劉整,為了徹底攻破襄陽這個堡壘,他與阿術兩人多番謀劃,將襄陽城圍的如同鐵桶一般,連隻蒼蠅都飛不出去。
但荊襄之地水係發達,偶爾也有一兩隻送信的快船成為漏網之魚,替宋軍往來傳遞信息。
針對這種情況,劉整特意上疏,毛遂自薦請求訓練大元水師。
忽必烈苦於大元沒有水軍久矣,麵對著劉整的請求立即便同意了,而後下旨命令各路行省全力以赴造戰船交付給他。
至元七年(1270年),經過劉整的不懈努力,大元水師正式成立,擁有戰船五千艘,水軍七萬人。
此時的襄陽城已經被元軍圍困了三年之久,呂文煥也在嚐試著突圍,於是親率一萬五千餘人奇襲位於襄陽西北的元軍造船基地萬山堡,卻被駐守於此的張弘範所擊敗。
消息傳迴南宋都城臨安後,禦史李旺向賈似道提議起用原襄陽守將高達接替呂文煥,但卻被賈似道否決。
至元八年(1271年)四月,李庭芝再次命令範文虎前去救援襄陽,而且還提前得到了賈似道的支持,這下範文虎沒法繼續拖延了,隻好率軍前往,在行至湍灘之時,與阿術所率的蒙古騎兵正麵相遇,僅一個衝鋒,宋軍便全線崩潰,統製朱勝等一百餘名將領為元軍所擒。
但李庭芝此時深知襄陽城已經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於是命範文虎再次出擊,並且嚴令其帶著所有的兵馬前去救援。
六月,範文虎傾巢出動,率軍十萬再次前往襄陽救援,行至鹿門山,再次被阿術擊敗,範文虎見狀不妙,竟然趁夜棄軍而逃,將十萬大軍扔給了蒙古人。
次日天明,宋軍發現主將逃遁,軍心頓時渙散,被阿術抓住機會,趁其群龍無首之際發起了全麵進攻,最終宋軍大部被俘,戰船、甲仗被繳獲者無數。
李庭芝聞訊之後大怒,可此時責罰範文虎已無濟於事,他手中尚還掌握著一支兵馬,他怕逼急了他會使其狗急跳牆。
但其多次戰敗也讓李庭芝對他失去了信心,於是便懸以重賞招募死士,義軍將領張順、張貴二人雖出身草根,但卻深明大義,甘願為敢死隊統領,率領三千名新募的義軍趁漢江水漲之際,自上遊乘船朝著襄陽城進發。
在他們的拚死力戰之下,義軍僅憑三千人連破元軍數十道封鎖線,血戰一百二十裏,終於殺進了襄陽城,為襄陽城內的軍民送去了鹽、布等寶貴的物資,但張順身中四槍六箭而亡,屍體被發現時仍怒氣勃勃如生。
可就在義軍們入城之後,又得到一個消息,他們需要再次殺出重圍,將主力援軍接應進來。
而率領主力援軍的將領,依然還是範文虎。
此時張順已死,張貴便負責統領剩餘的義軍,他深知己方兵少,再加上元軍在受挫之後必然會加強防守,於是沒有貿然行動,先派斥候趁夜潛出城外,與範文虎取得聯係,雙方約定在龍尾洲會麵。
但令張貴沒想到的是,就在義軍的斥候剛剛帶著消息返迴襄陽複命的時候,本應在龍尾洲接應的範文虎卻因在此聽到了一陣鳥叫,就誤以為是元軍來攻,驚嚇之餘,竟率軍後撤了三十裏。
更可悲的是,因為範文虎一敗再敗,其麾下將士軍心渙散,在他撤退的過程中,不斷有逃兵脫離隊伍,卻紛紛落入了巡邏的元軍手中,將這個消息泄露了出去。
阿術在得知消息之後,急忙命人嚴密監視範文虎部,而後又派一支人馬換上宋軍的盔甲旗幟,假扮接應的宋軍在龍尾洲等待義軍送上門來。
可憐張貴所率的義軍,曆經連番苦戰之後本就未曾休整,此刻又血戰數十裏路來到龍尾洲,本以為能得到友軍的接應,誰知等來的卻是以逸待勞的元軍,在未曾防備之下全軍覆沒,張貴身受數十創被俘,阿術欽佩此人忠勇,想要招降他,卻引來他的破口大罵,最終不屈而死,但阿術依然很佩服他,命四名南宋降兵護送張貴的屍體前往襄陽,呂文煥將這四名降兵斬殺,並為張順、張貴二人立廟以示祭奠。
至此,宋軍再也無力救援襄陽,襄樊徹底淪為了棄子。
至元九年(1272年)正月,襄陽城已經被圍五年,城中資源接近枯竭,呂文煥心中焦急,每日皆登城觀察敵情,卻正巧發現劉整在城外躍馬邀戰,於是呂文煥命弩手設伏,趁劉整不備之際將其射落馬上,卻被其隨行的部下救走,幸免於難。
但這一舉動卻深深刺激了城外的元軍,在阿術的指揮下,元軍不計損失地朝襄樊二城發起了進攻。
三月,元軍攻破樊城外郭,斬首兩千級,擒南宋裨將以上將官十六人,並且完全切斷了襄陽與樊城之間的聯係,使得二城再也無法互相支援。
十二月,李庭芝設計離間元軍內部,散布消息說劉整與南宋暗通款曲,準備叛元歸宋,但卻沒有成功,為了表達忠心,劉整親自率軍進攻樊城,並首次動用了忽必烈從伊利汗國征召而來的工匠阿老瓦丁與亦思馬因剛剛改良的‘迴迴炮’(巨型投石機,因首次作戰就用於襄陽,也被稱為襄陽炮,因威力巨大,亦稱巨石炮),在重達一百五十斤的巨石狂轟濫炸之下,僅用不到十日便徹底攻占了樊城,守將範天順、牛富力戰身亡,跟隨劉整一同作戰的將領阿裏海牙(畏吾兒人,曾擔任忽必烈的宿衛)下令屠城。
至元十年(1273年)正月,忽必烈親自下詔招降呂文煥,並令阿術視情況隨機應變,阿術遂命阿裏海牙攜帶‘迴迴炮’轟擊襄陽城,給呂文煥施加壓力。
此時的襄陽城內,雖然尚且還有餘糧可供食用,但軍械甲衣已斷絕供應,所穿的衣物大多破損,燒火做飯的薪柴也徹底斷絕。
但這一切都沒難倒呂文煥,他下令將家中死人時才會穿的麻衣都拿出來穿在身上,而後拆除民居的房梁燒火,以此來繼續堅持守城。
眼見襄陽城堅守不降,差點被他射死的劉整十分高興,他生怕呂文煥投降,自己就沒法報仇雪恨了,於是便主張徹底毀滅襄陽城,活捉呂文煥來泄憤。
但還不等阿術說話,阿裏海牙便出言否定了這個提議,他認為以目前的局勢來看,襄陽已經沒有繼續堅守下去的必要了,呂文煥至今仍然不降,隻不過是待價而沽,想要獲得更高的爵位和更好的待遇罷了,此時若逼迫太狠,弄不好就會激化矛盾,若是呂文煥狗急跳牆,依仗襄陽的城堅壕深,頑強死守,元軍定會損失慘重。
所以他的意見是繼續勸降,這一意見也得到了阿術的讚同,於是阿叔命麾下大將輪番上陣,先是由阿裏海牙、張宏、張庭珍等人出馬輪番在城下喊話,而後更是派出一支勸降使團入城與其麵談,並以滿城軍民的性命來勸說他,呂文煥所慮,其實就是擔憂城中數萬軍民的性命,被使者一語正中下懷,於是便起了投降的念頭。
而趁著麵見呂文煥的期間,這支勸降使團又在城中四處聯絡呂文煥麾下的將領,或許之以高官,或許之以重利,讓他們共同勸說呂文煥投降。
經過內外無數人的輪番勸說,呂文煥終於下定決心投降,但在雙方約定好投降之日後又突然變卦,阿裏海牙知道他是擔憂元軍是誘騙他投降,在入城之後會行屠城之舉,遂親自入城麵見呂文煥,雙方折箭盟誓作為擔保,呂文煥這才放下心來,於二月二十四日,率滿城軍民出城投降,歸順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