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庸者不堪任 賢才居上品
漢室再興:從攻略董白開始 作者:易斯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揚州,刺史陳溫施政,說得好聽叫中正平和,說得難聽叫庸碌無為。
若是論功,揚州局勢穩定,陳溫功不可沒。
可這穩定,並非劉協所希望的統治根基穩定,而是陳溫和地方豪強私相授受、暗中勾兌,挖大漢牆角的結果。
上行下效的後果,便是地方官員多受製於地方豪強,他們相互勾結,貪墨賦稅,濫發徭役,損公而肥私,最終傷害的是朝廷的聲望。
以獻費(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獻給皇帝六十三錢,以供宮廷費用)而論,陳溫自任揚州刺史以來,獻費的金額一直穩定。
對於很少發生饑荒和戰爭的揚州而言,成年人口數量不增加,這本身就很不正常。
至於其他田稅、口賦、算賦、更賦、芻稾稅、車船稅、緡錢稅、關稅、市租等等,缺額數量,更是難以厘清。
所以劉協打算調任陳溫進京,另行任用,並拔蓋勳領揚州牧,士孫瑞領九江太守,既為酬共圖董卓之功,亦可使二人互為臂助,整頓當地的官場,征討作亂的蠻族。
至於長安尹之職,劉協打算將王允外放,發揮出他的特長。若是他能像豫州刺史任上表現亮眼,倒也不枉他一番栽培。
史載,朝廷拜王允為豫州刺史,其征辟荀爽、孔融等名士擔任刺史從事,率領重兵討伐黃巾軍。
初次領兵打仗,王允廣泛征求官兵意見,設計周密的作戰方案。戰鬥時,其更是親自披掛上陣,驍勇廝殺,徹底擊潰了豫州一帶的黃巾軍。
之後,王允和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共同受降數十萬黃巾起義軍。還查獲中常侍張讓和黃巾軍勾結的書信。
不曾想,王允鬥敗董卓後,幾乎成了翻版的董卓。一世英名,盡皆喪失,不由令劉協扼腕歎息。
今世,他打算給王允正名的機會,讓他發光發熱,為大漢做出豐功偉績。
益州,袁紹得到袁隗的信報,病情立刻好轉,開始籌備練兵。
劉焉則大為惱火,刺殺沒成功,反而惹了一身騷,這讓他憤恨不已。至於被削去陽城侯的爵位,他並不在乎。隻要他還是益州牧,既使無侯爵之名又有何妨!
不過,他也知曉,自己雖穩定了益州的局勢,可許多郡守陰奉陽違,並不聽從號令。他在益州的統治並不穩固,因此,他根本不敢在此刻和朝廷翻臉。
袁紹小兒,哼,我看你還能風光到幾時!
至於交州,嗯,現在名為交趾刺史部,刺史乃是朱符。他為人貪鄙,並未依從劉協薄賦稅、輕徭役的法令,依舊征收各種苛捐雜稅,致使民族間的矛盾愈發尖銳。
士燮心有所圖,因此他對朱符表麵上恭敬,暗地裏確是陰奉陽違。還推波助瀾,加劇刺史府和當地民族間的矛盾,使得交州的形勢變得愈發嚴峻。
若是劉協所記不差,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交趾刺史朱符因征重稅,在民亂中被殺,州郡秩序混亂。
士燮遂趁機上表奏請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徐聞縣縣令士兼任九真太守,士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交州七郡,士家獨占其四,終成割據之勢。
其中,士壹初為交趾郡督郵,交趾刺史丁宮被朝廷征召返京,臨別時,士壹勤勉恭謹,使得丁宮深受感動,諾曰:“宮若居三公,定征辟汝。”
丁宮到京城後先任光祿勳,後被擢升為司空。一年多後,其接替許相任司徒,並踐行諾言,征辟了士壹。
然士壹剛到洛陽,丁宮便被免職。黃琬接任司徒,對士壹極為禮待,任命其為司徒掾,秩比三百石。
既然士壹在京城,倒是可以操作一番。他謀劃擢士壹領壽春令,成為蓋勳治理江州的助力。
至於徐聞縣令士,他打算轉遷其為漁陽縣令,使其不能與士燮相互策應。而士武,別說南海太守,便是縣令,目前都欠奉。
同時,劉協心中最大的謀劃,便是將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送到交趾,任命劉備領交趾刺史。
可劉備驟然位居高位,其對朝廷勢不能敬畏,還是要先緩緩,待其功績卓著,再行擢拔之事。
想來,這種種操作,定能讓士燮應接不暇,焦頭爛額。其若想要割據交州,恐怕再無可能。
可劉備也不是個省心的主,劉協對他並不完全信任。但是,他卻不會因為有疑心,就不重用他。
劉協自信,他身為一國之君,鎮壓劉備當不再話下。若是讓他反了天,別說自己,小弟曹操都得撞柱身亡。所以,讓劉備領交趾刺史,穩定邊陲,不失為一招妙棋。
然而,在劉協眼中,劉備領交趾刺史,也僅僅是個過度。或許三五年後,他培養出合格的親信,便會將劉備調離,避免其坐大勢力,擁兵自重。
當然,劉協也不吝酬功,或許會給他封侯,讓他去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能力。
至於關羽和張飛,劉協並不打算從劉備身邊調離,將他們兄弟三人天各一方。
在劉協看來,無論是張飛,還是關羽,都有性格上的缺陷。他們三人在一起,才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才能給後世留下更多異彩紛呈的英雄事跡。
將自己的想法記錄在紙上,劉協仔細斟酌片刻,這才將手中的紙張撕碎,交給貂蟬,投入炭爐中,在一片嫋嫋的青煙中,化為灰燼。
戲誌才和郭嘉二人,經荀彧引薦,劉協召見了他倆。
交談中,劉協對二人的談吐和才華非常推崇。因此,他略微沉思,便擢拔他們為吏曹尚書和民蓸尚書,秩六百石。
吏曹尚書和民曹尚書均為尚書台治下官員,劉協打算好好磨礪他們,讓他們適應官場,更多的是領會自己的治政思路,方能引導他們在地方縣治上,有的放矢地推行新政。
每隔五六日,劉協便邀請戲誌才、郭嘉、鍾繇等人,議史之得失,論政之利弊,辨析因由,以查缺補漏。
若是論功,揚州局勢穩定,陳溫功不可沒。
可這穩定,並非劉協所希望的統治根基穩定,而是陳溫和地方豪強私相授受、暗中勾兌,挖大漢牆角的結果。
上行下效的後果,便是地方官員多受製於地方豪強,他們相互勾結,貪墨賦稅,濫發徭役,損公而肥私,最終傷害的是朝廷的聲望。
以獻費(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獻給皇帝六十三錢,以供宮廷費用)而論,陳溫自任揚州刺史以來,獻費的金額一直穩定。
對於很少發生饑荒和戰爭的揚州而言,成年人口數量不增加,這本身就很不正常。
至於其他田稅、口賦、算賦、更賦、芻稾稅、車船稅、緡錢稅、關稅、市租等等,缺額數量,更是難以厘清。
所以劉協打算調任陳溫進京,另行任用,並拔蓋勳領揚州牧,士孫瑞領九江太守,既為酬共圖董卓之功,亦可使二人互為臂助,整頓當地的官場,征討作亂的蠻族。
至於長安尹之職,劉協打算將王允外放,發揮出他的特長。若是他能像豫州刺史任上表現亮眼,倒也不枉他一番栽培。
史載,朝廷拜王允為豫州刺史,其征辟荀爽、孔融等名士擔任刺史從事,率領重兵討伐黃巾軍。
初次領兵打仗,王允廣泛征求官兵意見,設計周密的作戰方案。戰鬥時,其更是親自披掛上陣,驍勇廝殺,徹底擊潰了豫州一帶的黃巾軍。
之後,王允和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共同受降數十萬黃巾起義軍。還查獲中常侍張讓和黃巾軍勾結的書信。
不曾想,王允鬥敗董卓後,幾乎成了翻版的董卓。一世英名,盡皆喪失,不由令劉協扼腕歎息。
今世,他打算給王允正名的機會,讓他發光發熱,為大漢做出豐功偉績。
益州,袁紹得到袁隗的信報,病情立刻好轉,開始籌備練兵。
劉焉則大為惱火,刺殺沒成功,反而惹了一身騷,這讓他憤恨不已。至於被削去陽城侯的爵位,他並不在乎。隻要他還是益州牧,既使無侯爵之名又有何妨!
不過,他也知曉,自己雖穩定了益州的局勢,可許多郡守陰奉陽違,並不聽從號令。他在益州的統治並不穩固,因此,他根本不敢在此刻和朝廷翻臉。
袁紹小兒,哼,我看你還能風光到幾時!
至於交州,嗯,現在名為交趾刺史部,刺史乃是朱符。他為人貪鄙,並未依從劉協薄賦稅、輕徭役的法令,依舊征收各種苛捐雜稅,致使民族間的矛盾愈發尖銳。
士燮心有所圖,因此他對朱符表麵上恭敬,暗地裏確是陰奉陽違。還推波助瀾,加劇刺史府和當地民族間的矛盾,使得交州的形勢變得愈發嚴峻。
若是劉協所記不差,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交趾刺史朱符因征重稅,在民亂中被殺,州郡秩序混亂。
士燮遂趁機上表奏請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徐聞縣縣令士兼任九真太守,士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交州七郡,士家獨占其四,終成割據之勢。
其中,士壹初為交趾郡督郵,交趾刺史丁宮被朝廷征召返京,臨別時,士壹勤勉恭謹,使得丁宮深受感動,諾曰:“宮若居三公,定征辟汝。”
丁宮到京城後先任光祿勳,後被擢升為司空。一年多後,其接替許相任司徒,並踐行諾言,征辟了士壹。
然士壹剛到洛陽,丁宮便被免職。黃琬接任司徒,對士壹極為禮待,任命其為司徒掾,秩比三百石。
既然士壹在京城,倒是可以操作一番。他謀劃擢士壹領壽春令,成為蓋勳治理江州的助力。
至於徐聞縣令士,他打算轉遷其為漁陽縣令,使其不能與士燮相互策應。而士武,別說南海太守,便是縣令,目前都欠奉。
同時,劉協心中最大的謀劃,便是將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送到交趾,任命劉備領交趾刺史。
可劉備驟然位居高位,其對朝廷勢不能敬畏,還是要先緩緩,待其功績卓著,再行擢拔之事。
想來,這種種操作,定能讓士燮應接不暇,焦頭爛額。其若想要割據交州,恐怕再無可能。
可劉備也不是個省心的主,劉協對他並不完全信任。但是,他卻不會因為有疑心,就不重用他。
劉協自信,他身為一國之君,鎮壓劉備當不再話下。若是讓他反了天,別說自己,小弟曹操都得撞柱身亡。所以,讓劉備領交趾刺史,穩定邊陲,不失為一招妙棋。
然而,在劉協眼中,劉備領交趾刺史,也僅僅是個過度。或許三五年後,他培養出合格的親信,便會將劉備調離,避免其坐大勢力,擁兵自重。
當然,劉協也不吝酬功,或許會給他封侯,讓他去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能力。
至於關羽和張飛,劉協並不打算從劉備身邊調離,將他們兄弟三人天各一方。
在劉協看來,無論是張飛,還是關羽,都有性格上的缺陷。他們三人在一起,才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才能給後世留下更多異彩紛呈的英雄事跡。
將自己的想法記錄在紙上,劉協仔細斟酌片刻,這才將手中的紙張撕碎,交給貂蟬,投入炭爐中,在一片嫋嫋的青煙中,化為灰燼。
戲誌才和郭嘉二人,經荀彧引薦,劉協召見了他倆。
交談中,劉協對二人的談吐和才華非常推崇。因此,他略微沉思,便擢拔他們為吏曹尚書和民蓸尚書,秩六百石。
吏曹尚書和民曹尚書均為尚書台治下官員,劉協打算好好磨礪他們,讓他們適應官場,更多的是領會自己的治政思路,方能引導他們在地方縣治上,有的放矢地推行新政。
每隔五六日,劉協便邀請戲誌才、郭嘉、鍾繇等人,議史之得失,論政之利弊,辨析因由,以查缺補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