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囚困(3)
清明上河圖密碼(1-5冊):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 作者:冶文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便是了,那奸細自然是趁毛重威、韓車子和眾人在廳中議事,溜進這兩間房,用刀尖將窗扇插銷槽戳壞。而後,半夜潛入房中,先後將兩人刺死。
張用忙又走到趙金鏃那間房,到窗邊一瞧,插銷槽也被戳壞。趙金鏃也在那內奸預謀之中。隻是,他殺韓車子時,恐怕未能一刀致命,又連戳了幾刀,因而那被褥上留了幾大片血跡。韓車子臨死前必定大聲喊叫,驚醒了眾人,那內奸慌忙跳窗逃走,沒有機會再去殺趙金鏃。
從筆巧、玉巧翻牆逃走,到硯巧、車巧被殺,恐怕隻在兩夜之間,七人接連送命。
趙金鏃雖免於一死,見毛重威和韓車子為鋤奸,反被內奸殺害,他自然既怒且懼。一邊小心提防,一邊急尋內奸。然而此時所剩十人,個個自危,人人都似內奸,哪裏能判斷得清?
趙金鏃孤身一人,已如困獸一般。他是醫者,凡有青草之地,便能尋見毒草。張用在這後院草叢中,見牆邊有一叢貓眼草被揪得隻剩根莖。貓眼草葉分雙瓣,中有兩顆小卷苞,可以入藥,治咳喘水腫。但又俗稱爛疤眼,食用過量,能致人頭暈、嘔吐、躁狂,重者昏厥致死。趙金鏃為保己命,神誌盡失,在四個可疑之人飯食中下毒。四巧同時送命,其中是否有那內奸,不得而知。
這後院中除趙金鏃,便隻剩樓下三巧和樓上兩位女子。
一間房中,有人被衣帶勒死;另一間房中,發生過鬥殺。又有兩人被殺。張用已經無法推斷死者為誰,隻知幾人都已發狂,不殺人,便被殺。
最後隻剩二男二女,兩個女子恐怕一直躲在樓上。樓梯有搏鬥痕跡,估計是其中一男要衝上樓去,另一男奮力阻止。結局如何,難以推斷。是否有人幸存,亦無從得知。
這院落如今隻餘死寂幽寒??
五、饌奴
陸青到香漱館時,吳鹽兒正要出門。
吳鹽兒名號饌奴,極擅烹飪,貴勳豪富之家日日爭著延請她,去府院宴席上調羹弄肴。陸青從未見過她,她卻認得陸青。忙叫車子在門外等著,將陸青請到館中一間安靜偏廳裏,親自奉上一盞香釅胡桃茶。
她身量不高,腰肢纖巧。瑩白一張小臉,水彎眉,月牙眼,丹唇時時含笑。頭上斜綰墮馬髻,戴了一頂翡翠鑲嵌銀花冠。穿了件薔薇纏枝繡翠羅衫、細綾碧抹胸、銀線玄鳥紋藍羅裙。綠雀一般,伶俐輕俏。
“月影叫陸先生來問我?這個琴奴隻好亂戳點人,那雙眼趙州錐子似的,嘴又並州剪刀一般。她瞧不上花奴,但凡見了麵,總要辣辣割刺幾句,花奴哪裏鬥得過她,見了她便躲。舞奴黑燕子最愛陰地裏捉弄人,到她跟前,手腳被捉妖索縛住了一般,十迴有八九迴反倒被她絆倒。這兩個都是掐尖兒的,且隻能白叫她耍弄。我們這些嘴頭稍慢些的,沒一個沒被她顛轉過。十二奴裏頭,隻有三個人在她跟前能得清靜。頭一個是死了的劍奴,劍奴從不跟她鬥嘴,隻需攥住她的臂膊,輕輕一擰,她便得告饒。第二個是畫奴,何掃雪從不跟她動氣,隻輕輕巧巧一句話,便能叫她啞住。她是冰,畫奴是雪,冰再硬再利,一陣小雪,便掩得沒了影兒。第三個便是師師姐姐。何掃雪隻是掩住她,師師姐姐卻是三月春風,隻柔柔淡淡笑一笑,便叫她化成水兒??”
吳鹽兒一開口,便似停不住,一對細細尖尖的蔥指也上下翻飛、左比右畫,演雜劇一般,煞是動人。
陸青連見三奴,各有其哀,這時看饌奴如此聲色靈妙、心思活泛,不由得替她慶幸。不過,他也瞧出,吳鹽兒麵雖嬉笑,眼卻不時在探察他,且並非有意,而是積年養成這察言觀色、投人所好之習。這習性底下,藏了一顆怯怯求安、機敏求生之心。
饌奴迅即察覺,目光隱隱一顫,卻旋即閃過,仍笑著繼續:“人雖把我排進十二奴,可我自家心裏明白,其他十一個,個個都是才女。京城仕宦豪家的女兒我也見過不少,論性情品貌才學,能及得上她們的,真真尋不出幾個來。我卻隻是個廚娘,這輩子隻好在油葷煙熏裏打轉。琴奴還給我起個綽號叫‘油探子’,笑我到處打探人家私情。我雖時常穿府過院,可也曉得輕重,爐灶邊即便聽到些長短,也隨手吞肚、轉身便忘,哪裏敢亂傳亂語。她讓陸先生來我這裏打問師師姐姐的事兒,我這心裏的確時時記掛著師師姐姐。十二奴裏,這頭魁地位,師師姐姐不是白占的,不說那容貌歌藝世間少有,便是那溫柔性情,我便沒見過第二個。真真如雪梨水兒一般,冬月潤肺,夏月清心,柔柔淡淡、清清涼涼、細細暖暖,叫人百般說不出那好來。可去年她生日那天出了棋奴那禍事後,其他姐妹全都不敢再去清音館,我哪裏還有膽兒去靠近那院門?何況師師姐姐那院中這兩年接的不是尋常恩客,每迴都是楊太傅跟隨。那楊太傅於飲食上最不講究,我也便從沒機會接近。因此,一絲半縷都沒聽聞過——”
陸青見她說了這一大篇,全是為避嫌遠禍,卻因心中有求,不肯絲毫得罪於人。言語神色之間,顯然藏了些內情。便溫聲道:“你莫要擔心,我隻是為朋友才來登門求問。你恐怕也知我習性,便是尋常話語,我也從不願跟人多言,何況此事涉及隱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鹽兒略略一怔,隨即笑道:“我哪裏會信不過陸先生?我是真不知道什麽。”
“風聞他人的閑談也好。”
吳鹽兒笑著低下頭,尋思片刻,才又抬起眼:“好,我便說一個聽來的消息。從何人口中、何處聽來,我已經記不得了——”
“好,是我從街上偶然聽得。”
“今年正月底,有人在登州見到了師師姐姐。”
陸青心中暗驚,正月底,王倫也去了登州。
吳鹽兒又迅即覺察,忙補了句:“這話是真是假,我更不清楚。”
“好。多謝!”
“陸先生,難得撞到這良機,能否請陸先生替我相一相,我這命到底如何?”
“在下不算命。”
“我知道,隻要陸先生替我斷一斷。”
陸青沉思片刻,輕聲道出一句:“無限繁花遍地尋,何如靜守一枝春?”
吳鹽兒聽了,斜望窗外,細味了半晌,似有所悟,眼含感激,斂容道謝:“多謝陸先生,鹽兒記住了。”
陸青微微點頭,起身告辭。
吳鹽兒送他出門時,忽又說:“還有一件事——陸先生那朋友王倫,我曾見過。那是去年臘月初,我被一位官員邀去吹台宴聚賞梅,席間還有兩位客人,其中一個便是王倫。”
“那官員是???”
“那官員姓李,是上屆新中進士,待了兩年缺,去年才得了個太常寺齋郎的小官職。不過,他父親是拱州知府。”
“哦?還有一位客人呢?”
“那客人姓莫,和王倫同鄉。我聽王倫喚他叫‘莫褲子’。”
“莫褲子?”陸青又一驚,“他們席間可曾說了什麽?”
“我一直在後廚,端菜上去時,他們立即改了話題,隻說些朝中閑話、詩詞筆墨。不過,我在後麵聽到個名字,他們提了幾迴——”
“什麽名字?”
“王小槐。”
“王小槐?”
張用忙又走到趙金鏃那間房,到窗邊一瞧,插銷槽也被戳壞。趙金鏃也在那內奸預謀之中。隻是,他殺韓車子時,恐怕未能一刀致命,又連戳了幾刀,因而那被褥上留了幾大片血跡。韓車子臨死前必定大聲喊叫,驚醒了眾人,那內奸慌忙跳窗逃走,沒有機會再去殺趙金鏃。
從筆巧、玉巧翻牆逃走,到硯巧、車巧被殺,恐怕隻在兩夜之間,七人接連送命。
趙金鏃雖免於一死,見毛重威和韓車子為鋤奸,反被內奸殺害,他自然既怒且懼。一邊小心提防,一邊急尋內奸。然而此時所剩十人,個個自危,人人都似內奸,哪裏能判斷得清?
趙金鏃孤身一人,已如困獸一般。他是醫者,凡有青草之地,便能尋見毒草。張用在這後院草叢中,見牆邊有一叢貓眼草被揪得隻剩根莖。貓眼草葉分雙瓣,中有兩顆小卷苞,可以入藥,治咳喘水腫。但又俗稱爛疤眼,食用過量,能致人頭暈、嘔吐、躁狂,重者昏厥致死。趙金鏃為保己命,神誌盡失,在四個可疑之人飯食中下毒。四巧同時送命,其中是否有那內奸,不得而知。
這後院中除趙金鏃,便隻剩樓下三巧和樓上兩位女子。
一間房中,有人被衣帶勒死;另一間房中,發生過鬥殺。又有兩人被殺。張用已經無法推斷死者為誰,隻知幾人都已發狂,不殺人,便被殺。
最後隻剩二男二女,兩個女子恐怕一直躲在樓上。樓梯有搏鬥痕跡,估計是其中一男要衝上樓去,另一男奮力阻止。結局如何,難以推斷。是否有人幸存,亦無從得知。
這院落如今隻餘死寂幽寒??
五、饌奴
陸青到香漱館時,吳鹽兒正要出門。
吳鹽兒名號饌奴,極擅烹飪,貴勳豪富之家日日爭著延請她,去府院宴席上調羹弄肴。陸青從未見過她,她卻認得陸青。忙叫車子在門外等著,將陸青請到館中一間安靜偏廳裏,親自奉上一盞香釅胡桃茶。
她身量不高,腰肢纖巧。瑩白一張小臉,水彎眉,月牙眼,丹唇時時含笑。頭上斜綰墮馬髻,戴了一頂翡翠鑲嵌銀花冠。穿了件薔薇纏枝繡翠羅衫、細綾碧抹胸、銀線玄鳥紋藍羅裙。綠雀一般,伶俐輕俏。
“月影叫陸先生來問我?這個琴奴隻好亂戳點人,那雙眼趙州錐子似的,嘴又並州剪刀一般。她瞧不上花奴,但凡見了麵,總要辣辣割刺幾句,花奴哪裏鬥得過她,見了她便躲。舞奴黑燕子最愛陰地裏捉弄人,到她跟前,手腳被捉妖索縛住了一般,十迴有八九迴反倒被她絆倒。這兩個都是掐尖兒的,且隻能白叫她耍弄。我們這些嘴頭稍慢些的,沒一個沒被她顛轉過。十二奴裏頭,隻有三個人在她跟前能得清靜。頭一個是死了的劍奴,劍奴從不跟她鬥嘴,隻需攥住她的臂膊,輕輕一擰,她便得告饒。第二個是畫奴,何掃雪從不跟她動氣,隻輕輕巧巧一句話,便能叫她啞住。她是冰,畫奴是雪,冰再硬再利,一陣小雪,便掩得沒了影兒。第三個便是師師姐姐。何掃雪隻是掩住她,師師姐姐卻是三月春風,隻柔柔淡淡笑一笑,便叫她化成水兒??”
吳鹽兒一開口,便似停不住,一對細細尖尖的蔥指也上下翻飛、左比右畫,演雜劇一般,煞是動人。
陸青連見三奴,各有其哀,這時看饌奴如此聲色靈妙、心思活泛,不由得替她慶幸。不過,他也瞧出,吳鹽兒麵雖嬉笑,眼卻不時在探察他,且並非有意,而是積年養成這察言觀色、投人所好之習。這習性底下,藏了一顆怯怯求安、機敏求生之心。
饌奴迅即察覺,目光隱隱一顫,卻旋即閃過,仍笑著繼續:“人雖把我排進十二奴,可我自家心裏明白,其他十一個,個個都是才女。京城仕宦豪家的女兒我也見過不少,論性情品貌才學,能及得上她們的,真真尋不出幾個來。我卻隻是個廚娘,這輩子隻好在油葷煙熏裏打轉。琴奴還給我起個綽號叫‘油探子’,笑我到處打探人家私情。我雖時常穿府過院,可也曉得輕重,爐灶邊即便聽到些長短,也隨手吞肚、轉身便忘,哪裏敢亂傳亂語。她讓陸先生來我這裏打問師師姐姐的事兒,我這心裏的確時時記掛著師師姐姐。十二奴裏,這頭魁地位,師師姐姐不是白占的,不說那容貌歌藝世間少有,便是那溫柔性情,我便沒見過第二個。真真如雪梨水兒一般,冬月潤肺,夏月清心,柔柔淡淡、清清涼涼、細細暖暖,叫人百般說不出那好來。可去年她生日那天出了棋奴那禍事後,其他姐妹全都不敢再去清音館,我哪裏還有膽兒去靠近那院門?何況師師姐姐那院中這兩年接的不是尋常恩客,每迴都是楊太傅跟隨。那楊太傅於飲食上最不講究,我也便從沒機會接近。因此,一絲半縷都沒聽聞過——”
陸青見她說了這一大篇,全是為避嫌遠禍,卻因心中有求,不肯絲毫得罪於人。言語神色之間,顯然藏了些內情。便溫聲道:“你莫要擔心,我隻是為朋友才來登門求問。你恐怕也知我習性,便是尋常話語,我也從不願跟人多言,何況此事涉及隱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鹽兒略略一怔,隨即笑道:“我哪裏會信不過陸先生?我是真不知道什麽。”
“風聞他人的閑談也好。”
吳鹽兒笑著低下頭,尋思片刻,才又抬起眼:“好,我便說一個聽來的消息。從何人口中、何處聽來,我已經記不得了——”
“好,是我從街上偶然聽得。”
“今年正月底,有人在登州見到了師師姐姐。”
陸青心中暗驚,正月底,王倫也去了登州。
吳鹽兒又迅即覺察,忙補了句:“這話是真是假,我更不清楚。”
“好。多謝!”
“陸先生,難得撞到這良機,能否請陸先生替我相一相,我這命到底如何?”
“在下不算命。”
“我知道,隻要陸先生替我斷一斷。”
陸青沉思片刻,輕聲道出一句:“無限繁花遍地尋,何如靜守一枝春?”
吳鹽兒聽了,斜望窗外,細味了半晌,似有所悟,眼含感激,斂容道謝:“多謝陸先生,鹽兒記住了。”
陸青微微點頭,起身告辭。
吳鹽兒送他出門時,忽又說:“還有一件事——陸先生那朋友王倫,我曾見過。那是去年臘月初,我被一位官員邀去吹台宴聚賞梅,席間還有兩位客人,其中一個便是王倫。”
“那官員是???”
“那官員姓李,是上屆新中進士,待了兩年缺,去年才得了個太常寺齋郎的小官職。不過,他父親是拱州知府。”
“哦?還有一位客人呢?”
“那客人姓莫,和王倫同鄉。我聽王倫喚他叫‘莫褲子’。”
“莫褲子?”陸青又一驚,“他們席間可曾說了什麽?”
“我一直在後廚,端菜上去時,他們立即改了話題,隻說些朝中閑話、詩詞筆墨。不過,我在後麵聽到個名字,他們提了幾迴——”
“什麽名字?”
“王小槐。”
“王小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