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隱微(3)
清明上河圖密碼(1-5冊):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 作者:冶文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老甕聽著張用這些話,似寒又暖,一句一句割心又動腸。尤其說到兒女,正戳中他心中之憂。那孩兒已經十四歲,至今卻一無所能,隻會遊手坐食??他望著風吹蘆葦,驚怔在暮色中。
“來了!”張用忽又笑說,“莫忘了,開口討五十兩,落價最少三十兩。”
他側耳一聽,西邊果然傳來車輪軋軋聲。他忙硬掙著腿,走到車前張望。一輛車子緩緩駛了過來,到近前時,才看清是輛載貨的牛車。牽牛拉車的是個五十來歲的矮瘦男子,正是那雇主。
那人拽停了牛車,雖然四周無人,仍壓低聲音:“人帶來了?”
李老甕想著張用的話,不由得挺了挺身子,點頭應了一聲。
“真是那人?”
“從清明那天你指給我看後,我便一直跟著他,不會錯。”
“好。這是十兩銀。”盛年男子從袋中取出一錠銀鋌,遞了過來,手微有些抖。
李老甕見狀,沒有接,放硬了語氣:“十兩太少。這人至少值五十兩。”
“嗯?說定的便是這價。”
“另有人也要這人,出價八十兩。我不願毀約,卻得償補手下兄弟,好教他們順服。折價五十兩給你。”
“我沒帶這麽多銀兩。”
“那明日此時,再來交付。”
“說定今日,便是今日!我還有三十五兩,盡都給你。若還反悔,莫怨我??莫怨我不顧顏麵??”那人從袋中又取出一大一小兩錠銀鋌,手抖得越發厲害。
李老甕聽到“顏麵”二字,頓時一陣惱憤,但旋即想起張用所言,忍住了氣,伸手接過那兩錠銀鋌。轉頭朝啞子點頭示意,啞子去車廂裏將麻袋扛了下來,放到了那牛車上。
那人湊近麻袋仔細瞅了瞅,李老甕一直盯著,怕張用叫嚷,張用卻一聲未發,也未扭動。那人有些疑惑,卻沒再言語,轉身拽牛,匆忙驅車離開了。看那身手,極笨拙生疏。
李老甕捧著三錠銀鋌,一直望著牛車走遠。念起張用,心裏泛起一陣莫名滋味。自幼及今,他從未遇見過這等人,絲毫不介意他這形貌,更能這般平心相待、坦然直言??
五、船主
陸青來到襪子巷。
左邊第二家院門半開著,露出裏頭齊整院落,一個仆婦正在院裏掃地。陸青走到門邊:“請問金船主可在?”
那婦人停住掃帚,扭頭望了過來,先上下掃過陸青身穿的淡青舊絹衫、舊絲鞋,便低頭繼續掃地,口裏淡淡應了句:“出去了。”
“我家主人差我來雇船。”陸青補了句。
“哦?”婦人又停住掃帚,“金員外抱著小哥兒才出去,這會兒怕是剛走到巷口,你隻認那小哥兒便是,四歲大,一身黃緞子,頸子上戴了個金項圈。”
陸青謝了一聲,迴身走到巷口,左右望了望,見斜對街有個挑擔貨架,上頭堆掛滿了小兒玩物吃食,一個中年瘦男子身穿半舊藍綢衫,抱著個黃緞衣的幼童,站在架子前挑選,應該便是。陸青便停住腳細看,見那孩童選了一隻鵓鴿鈴、一麵番鼓兒,又抓過一個木傀儡兒,全堆在父親臂彎。金船主側過臉笑問了一句“夠了嗎”,孩童點了點頭,金船主便問了價,騰出一隻手解開腰間黑綢錢袋口,從裏頭摸出一把銅錢。旁邊那貨郎忙捧著雙手湊近去接,金船主一枚一枚數著,丟到貨郎手掌裏。不夠,又抓了幾枚出來,仍一枚一枚數著付清。才要轉身,那孩童又伸手從架子上摘下一顆糖獅兒,金船主望著兒子笑了笑,轉頭問價錢,貨郎說兩文錢。金船主迴了句:“買了你這些,該饒一文錢——”說著又摸了一文錢丟給那貨郎,抱著兒子轉身走過街來。
陸青看他家境殷實,卻身子瘦健,並無贅肉。身上穿的藍綢衫已經發舊,數錢又那般仔細,是個勤謹精幹、務實守儉之人;四歲孩童足以自家行走,他卻緊抱不放,錢財上更不吝惜,看來極重親護家;雖抱著兒子,腳步卻靈便有力,善相機,有決斷,能通變;懷裏不但抱著孩兒,臂彎還掖了三件玩具,卻能穩穩抱持住,極擅自保,處世周全;一文錢要與貨郎爭,精於計較、慣欺貧弱。
等他走近些時,陸青看清他臉麵,瘦長臉、尖鼻頭、鼻孔外張、目光精亮、牙齒微凸,機敏、銳利、貪欲重、手段精強。一個老者走過,他高聲拜問,寒暄了兩句,語聲高亮,聲氣帶熱,擅與人交接,能團攏人心,有時卻難免過當。
此人重利精明,除非逼不得已,絕不會輕易透露隱情。陸青略一思忖,才迎了上去:“請問,你可是金船主?”
“是。您是?”金船主那雙橄欖形大眼迅即上下掃視。
“我姓陸,張侍郎托我替他雇一隻客船,護送他家眷去楚州。”
“張侍郎?”金船主轉眼速思。
“這個月初八是吉日,不知你的船可得閑?隻要保得平安,船資寧可貴一些。十兩定銀我已帶來。”
金船主眼睛一亮:“鄙人行船二十幾年,從未出過一樁差錯。隻是,昨天才定好了一班客人,明早啟程去泗州,等迴京城,至少得半個月後。不知張侍郎等不等得及?”
“隻晚幾天,應當無礙。不過,我得迴去問過才知。張侍郎年過五旬方得一子,極愛惜,生怕於途中有絲毫閃失,知金船主行事穩靠,才托我來尋金船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哦?”金船主不由得將懷中孩兒向上兜了兜,“不知張侍郎是從何處得知鄙人?”
陸青從未用相術設謊釣過人,他雖已想好應對,見自己引動這人父愛之情,心裏不禁升起一陣自厭,不願再欺,便說了聲“抱歉”,轉身便走。
金船主興頭卻已被釣起,抱著孩兒趕了上來:“這位兄弟,話頭才熱,咋就忽地斷了火?”
陸青站住腳,盯著那人:“抱歉,我不是來雇船。”
“不是來雇船?那你說那一大套?”
“我是來尋人。”
“尋什麽人?”
“清明那天,你的船泊在力夫店門前,有個穿紫錦衫的男子上了你的船,他去了哪裏?”
“紫錦衫?我不曉得。”
陸青雖見他眼中閃過一絲慌意,卻不願戳破,說了聲“好”,轉身又走。
金船主在後頭略一遲疑,竟又追了上來:“你究竟是何人?為何要打問那人?”聲氣中透出慌疑。
“我不再問你,你也莫問我。”陸青並未迴頭。
金船主緊跟身側:“那樁事從頭到尾與我無幹,我隻是收錢載客。”
“好。”
“你莫不又是李供奉差來的?該說的,昨天我已搜腦刮腸罄底都說了。”
陸青停住腳:“李供奉?李彥?”
“你不是李供奉差來的?那你是——”金船主越發慌起來。
“我隻問你,那紫衫男子去了哪裏?你不說也可。”
“他不見了。”
“嗯?”
“我隻是照吩咐在力夫店前等他,他上來後,鑽進備好的一個木櫃裏,上死了鎖。接著另一個人也跑上船來,進了前頭那船艙。我忙命艄公們劃船,才行了一會兒,那河上忽而鬧起神仙,我們都忙著去瞧——”
“神仙?爹,我也要去瞧!”那孩童一直在舔糖獅兒,這時忽然嚷起來。
“囡兒乖!”金船主忙拍了拍兒子,又繼續言道,“等那神仙漂走,迴頭打開木櫃,那紫衫客卻已不見了。”
“他還有何異常?”
“其他便沒有了——噢,對了,這兩人雙耳耳垂上都穿了洞。”
“嗯??此事是何人吩咐?”
“楊太傅。”
“楊戩?”
“嗯,原本許好一百兩銀子,我隻得了五十兩,他一死,剩餘的一半沒處討去了。”
“後來跟上船那人是誰?”
“我不認得。”
“他去了哪裏?”
“他和船上兩個客人會到一處,船由水道進了城。天黑後,他們三個一起在上土橋下了船。”
“那兩人是什麽人?”
“一男一女,上下船時,女的戴了頂帷帽,身邊有個十二三歲的小侍女。男的兜頭罩了件披風,看不全臉麵。兩人從泗州上了船,始終關在艙房裏,端茶端飯、傾倒淨桶,都是那個小侍女。我們絲毫不敢攪擾,連那門邊都不敢挨近,通沒見過兩人麵目。”
“這也是楊戩吩咐?”
“嗯。兄弟,你究竟是什麽來路?”
“你不知最好。”
“來了!”張用忽又笑說,“莫忘了,開口討五十兩,落價最少三十兩。”
他側耳一聽,西邊果然傳來車輪軋軋聲。他忙硬掙著腿,走到車前張望。一輛車子緩緩駛了過來,到近前時,才看清是輛載貨的牛車。牽牛拉車的是個五十來歲的矮瘦男子,正是那雇主。
那人拽停了牛車,雖然四周無人,仍壓低聲音:“人帶來了?”
李老甕想著張用的話,不由得挺了挺身子,點頭應了一聲。
“真是那人?”
“從清明那天你指給我看後,我便一直跟著他,不會錯。”
“好。這是十兩銀。”盛年男子從袋中取出一錠銀鋌,遞了過來,手微有些抖。
李老甕見狀,沒有接,放硬了語氣:“十兩太少。這人至少值五十兩。”
“嗯?說定的便是這價。”
“另有人也要這人,出價八十兩。我不願毀約,卻得償補手下兄弟,好教他們順服。折價五十兩給你。”
“我沒帶這麽多銀兩。”
“那明日此時,再來交付。”
“說定今日,便是今日!我還有三十五兩,盡都給你。若還反悔,莫怨我??莫怨我不顧顏麵??”那人從袋中又取出一大一小兩錠銀鋌,手抖得越發厲害。
李老甕聽到“顏麵”二字,頓時一陣惱憤,但旋即想起張用所言,忍住了氣,伸手接過那兩錠銀鋌。轉頭朝啞子點頭示意,啞子去車廂裏將麻袋扛了下來,放到了那牛車上。
那人湊近麻袋仔細瞅了瞅,李老甕一直盯著,怕張用叫嚷,張用卻一聲未發,也未扭動。那人有些疑惑,卻沒再言語,轉身拽牛,匆忙驅車離開了。看那身手,極笨拙生疏。
李老甕捧著三錠銀鋌,一直望著牛車走遠。念起張用,心裏泛起一陣莫名滋味。自幼及今,他從未遇見過這等人,絲毫不介意他這形貌,更能這般平心相待、坦然直言??
五、船主
陸青來到襪子巷。
左邊第二家院門半開著,露出裏頭齊整院落,一個仆婦正在院裏掃地。陸青走到門邊:“請問金船主可在?”
那婦人停住掃帚,扭頭望了過來,先上下掃過陸青身穿的淡青舊絹衫、舊絲鞋,便低頭繼續掃地,口裏淡淡應了句:“出去了。”
“我家主人差我來雇船。”陸青補了句。
“哦?”婦人又停住掃帚,“金員外抱著小哥兒才出去,這會兒怕是剛走到巷口,你隻認那小哥兒便是,四歲大,一身黃緞子,頸子上戴了個金項圈。”
陸青謝了一聲,迴身走到巷口,左右望了望,見斜對街有個挑擔貨架,上頭堆掛滿了小兒玩物吃食,一個中年瘦男子身穿半舊藍綢衫,抱著個黃緞衣的幼童,站在架子前挑選,應該便是。陸青便停住腳細看,見那孩童選了一隻鵓鴿鈴、一麵番鼓兒,又抓過一個木傀儡兒,全堆在父親臂彎。金船主側過臉笑問了一句“夠了嗎”,孩童點了點頭,金船主便問了價,騰出一隻手解開腰間黑綢錢袋口,從裏頭摸出一把銅錢。旁邊那貨郎忙捧著雙手湊近去接,金船主一枚一枚數著,丟到貨郎手掌裏。不夠,又抓了幾枚出來,仍一枚一枚數著付清。才要轉身,那孩童又伸手從架子上摘下一顆糖獅兒,金船主望著兒子笑了笑,轉頭問價錢,貨郎說兩文錢。金船主迴了句:“買了你這些,該饒一文錢——”說著又摸了一文錢丟給那貨郎,抱著兒子轉身走過街來。
陸青看他家境殷實,卻身子瘦健,並無贅肉。身上穿的藍綢衫已經發舊,數錢又那般仔細,是個勤謹精幹、務實守儉之人;四歲孩童足以自家行走,他卻緊抱不放,錢財上更不吝惜,看來極重親護家;雖抱著兒子,腳步卻靈便有力,善相機,有決斷,能通變;懷裏不但抱著孩兒,臂彎還掖了三件玩具,卻能穩穩抱持住,極擅自保,處世周全;一文錢要與貨郎爭,精於計較、慣欺貧弱。
等他走近些時,陸青看清他臉麵,瘦長臉、尖鼻頭、鼻孔外張、目光精亮、牙齒微凸,機敏、銳利、貪欲重、手段精強。一個老者走過,他高聲拜問,寒暄了兩句,語聲高亮,聲氣帶熱,擅與人交接,能團攏人心,有時卻難免過當。
此人重利精明,除非逼不得已,絕不會輕易透露隱情。陸青略一思忖,才迎了上去:“請問,你可是金船主?”
“是。您是?”金船主那雙橄欖形大眼迅即上下掃視。
“我姓陸,張侍郎托我替他雇一隻客船,護送他家眷去楚州。”
“張侍郎?”金船主轉眼速思。
“這個月初八是吉日,不知你的船可得閑?隻要保得平安,船資寧可貴一些。十兩定銀我已帶來。”
金船主眼睛一亮:“鄙人行船二十幾年,從未出過一樁差錯。隻是,昨天才定好了一班客人,明早啟程去泗州,等迴京城,至少得半個月後。不知張侍郎等不等得及?”
“隻晚幾天,應當無礙。不過,我得迴去問過才知。張侍郎年過五旬方得一子,極愛惜,生怕於途中有絲毫閃失,知金船主行事穩靠,才托我來尋金船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哦?”金船主不由得將懷中孩兒向上兜了兜,“不知張侍郎是從何處得知鄙人?”
陸青從未用相術設謊釣過人,他雖已想好應對,見自己引動這人父愛之情,心裏不禁升起一陣自厭,不願再欺,便說了聲“抱歉”,轉身便走。
金船主興頭卻已被釣起,抱著孩兒趕了上來:“這位兄弟,話頭才熱,咋就忽地斷了火?”
陸青站住腳,盯著那人:“抱歉,我不是來雇船。”
“不是來雇船?那你說那一大套?”
“我是來尋人。”
“尋什麽人?”
“清明那天,你的船泊在力夫店門前,有個穿紫錦衫的男子上了你的船,他去了哪裏?”
“紫錦衫?我不曉得。”
陸青雖見他眼中閃過一絲慌意,卻不願戳破,說了聲“好”,轉身又走。
金船主在後頭略一遲疑,竟又追了上來:“你究竟是何人?為何要打問那人?”聲氣中透出慌疑。
“我不再問你,你也莫問我。”陸青並未迴頭。
金船主緊跟身側:“那樁事從頭到尾與我無幹,我隻是收錢載客。”
“好。”
“你莫不又是李供奉差來的?該說的,昨天我已搜腦刮腸罄底都說了。”
陸青停住腳:“李供奉?李彥?”
“你不是李供奉差來的?那你是——”金船主越發慌起來。
“我隻問你,那紫衫男子去了哪裏?你不說也可。”
“他不見了。”
“嗯?”
“我隻是照吩咐在力夫店前等他,他上來後,鑽進備好的一個木櫃裏,上死了鎖。接著另一個人也跑上船來,進了前頭那船艙。我忙命艄公們劃船,才行了一會兒,那河上忽而鬧起神仙,我們都忙著去瞧——”
“神仙?爹,我也要去瞧!”那孩童一直在舔糖獅兒,這時忽然嚷起來。
“囡兒乖!”金船主忙拍了拍兒子,又繼續言道,“等那神仙漂走,迴頭打開木櫃,那紫衫客卻已不見了。”
“他還有何異常?”
“其他便沒有了——噢,對了,這兩人雙耳耳垂上都穿了洞。”
“嗯??此事是何人吩咐?”
“楊太傅。”
“楊戩?”
“嗯,原本許好一百兩銀子,我隻得了五十兩,他一死,剩餘的一半沒處討去了。”
“後來跟上船那人是誰?”
“我不認得。”
“他去了哪裏?”
“他和船上兩個客人會到一處,船由水道進了城。天黑後,他們三個一起在上土橋下了船。”
“那兩人是什麽人?”
“一男一女,上下船時,女的戴了頂帷帽,身邊有個十二三歲的小侍女。男的兜頭罩了件披風,看不全臉麵。兩人從泗州上了船,始終關在艙房裏,端茶端飯、傾倒淨桶,都是那個小侍女。我們絲毫不敢攪擾,連那門邊都不敢挨近,通沒見過兩人麵目。”
“這也是楊戩吩咐?”
“嗯。兄弟,你究竟是什麽來路?”
“你不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