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罷黜百家(三)
治國平天下從抱大腿開始 作者:魔道聖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95章罷黜百家(三)
蒯通知道天下局勢的變化取決於韓信,想勸韓信背叛漢朝,就先用隱語暗示韓信說:“我曾經學過相麵術,觀察您的臉譜,最多不過被封為侯爵,又總是處於危險之中;而看您的背形,則非常尊貴,難以說出。”
韓信問:“您說的話是什麽意思?”
蒯通於是請求讓侍仆退開,然後說:“天下剛剛起來發難的時候,英雄豪傑之士自立為侯、王,振臂一唿,天下之人像雲霧一樣會合,像魚鱗一樣錯雜積聚,像疾風一樣迅速興起。常時人們隻為推翻秦朝而憂慮。
現在劉邦、項羽兩方相爭,使百姓流離失所,數不勝數。漢王率領幾十萬兵眾,據守鞏、雒,憑藉山、河之險,一日數戰,毫無功效,戰敗而逃,不能援救,在滎陽敗退,在成皋負傷,逃到宛、葉之間,造就是所說的智謀、勇力都陷入困境之人。
楚人項籍起兵於彭城,輾轉爭鬥,所向無敵,進兵到滎陽,乘勝利之勢,威震天下,然而在京、索之間受阻,臨近西山卻不能前進,如今已經三年了。銳氣在險峻的關塞受挫,國庫的糧食耗盡,百姓苦不堪言,不知歸順於誰。
以我之見,除非有天下聖賢。否則勢必不能消除天下的災禍。現在劉邦、項羽兩人的命運就掌握在您的手裏。您幫助漢王,漢王就會取勝,與楚王聯合,楚王就會成功。
我願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達愚陋的誠意,就怕您不能采納我的建議。現在為您著想,不如讓他們兩方都得到好處,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勢必無人敢先發難。
憑您的賢達聖明,又有眾多身穿鎖甲的軍隊,占據強大的齊國,聯合燕、趙兩國,出兵到空虛之地控製他們的後方,順應民心,西向製止楚、漢間的爭鬥,使士卒免於死亡,天下之人,誰敢不聽從!
您按照原來齊國的版圖,擁有淮、泗之間的土地,以恩德安撫諸侯,拱手安居,禮讓賢士,那麽天下諸侯都將競相朝拜齊國。我聽說‘上天賜予而不接受,反而會受到罪責;時機到來而不行動,反而會得到災禍,希望您深思熟慮。”
韓信說:“漢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見利忘義、背恩忘德呢?”
蒯通兩天三勸陳說利害,直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可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漢王,又自以為功多,漢王不會奪迴他統治的齊國,於是婉言謝絕了蒯通的建議。蒯通因遊說而不受信用,非常害怕,就假裝瘋狂而做了巫師。
劉邦平定了天下之後,韓信因罪被貶為淮陰侯,又因謀反而被處死,臨死的時候歎息著說:“我真後悔不聽蒯通的話,以至於死在女人的手中!”
劉邦說:“你說的是齊國的辯士蒯通。”於是下詔書命令齊國把蒯通召來。
蒯通來到朝廷,劉邦要將他處以烹刑,說:“你為什麽教唆韓信反叛?”
蒯通說:“狗總是要對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時候,我隻知道有齊王韓信,並不知道有您。況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紛亂,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隻是能力不夠,您能把他們都殺盡嗎?”
劉邦聽了之後,於是赦免了他。到齊悼惠王劉肥時,曹參做齊國的相,禮賢下士,請蒯通做賓客。
一招亂齊之策,酈食其就被齊國人給煮了;而韓信攻占齊國後,乃以此大功,要求劉邦封自己為齊王,三分之計雖不成,卻讓韓信給劉邦以極壞的看法,為日後埋下殺身之禍;而曾給予項羽重創的齊國名將、相國田橫,也因此兵敗流落海島,自殺而死。
所以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裏說:“仲尼‘惡利口之覆邦家’,蒯通一說而喪三俊,其得不烹者,幸也。”
蒯通一張嘴,就掛掉了三個俊才,最後還用自己神鬼莫測的辯才,以謀反重罪而能在漢高祖手下逃過一死,一句各吠其主打動劉邦,他這張嘴實在太恐怖,蘇秦張儀不過如此哉!
原來,蒯通雖有才,卻是個偏才,他一生隻致力於研究縱橫之術,最後還根據畢生所學與實踐,寫出八十一篇這方麵的論文,集結成書,號曰《雋永》,概稱其論可適萬世,雋永不衰。(《漢書·藝文誌》縱橫家有《蒯子》五篇,與蘇秦張儀齊名。)
但與範增、酈食其等人的縱橫術不同,蒯通的縱橫術偏重於傾危與陰謀,講的通俗一點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具體實施方法就是將局勢攪亂,然後從亂中取勝、由亂中取利。這是一門非常恐怖的學問,玩的好無往不利,玩的不好萬劫不複,總之沒有一點兒膽量、沒有一點兒在亂局中保持冷靜的本領,那是千萬不能碰這門學問的。
然而,蒯通卻非常醉心於這種刺激無比的學問,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
他先是想用這門學問幫助趙國,趙王歇不用;接著他又想用這門學問幫助項王,結果項王封他做官,卻也不用其策,事實上,期待馬放南山、過安定日子的項王,對蒯通這種煽風點火、沒事找事兒的行為可以說是唯恐避之不及。
結果,懷才不遇的蒯通隻好虛度歲月,坐看範增、陳平、張良、酈食其這幫人縱橫捭闔、建功立業、封侯拜相而無可奈何,而等到這場聲勢浩大的戰爭已接近尾聲,局勢日趨明朗,亂世即將結束,蒯通終於急了,若等到和平年代,他這身本事可就徹底沒用了,於是蒯通趕緊抓住最後的機會,搭上了韓信這趟末班車,從而也改變了韓信的命運。
蒯通表麵上是為韓信抱不平,心中還有句話沒說的是:當初我蒯通一言下趙三十餘城,如今酈食其這個大鼻子卻一言下齊七十餘城,輕鬆打破了我的吉尼斯世界記錄,是可忍孰不可忍!
說到底,還是縱橫家的性格天生好鬥,更好內鬥,在不斷內耗中損失精英!
後來天下大定,人們還常常討論楚漢爭雄的逸事,談論起蒯通,都稱其為亂世最後的縱橫家!
不過又有人提出論點,當初蒯通與齊人安其生關係很好,安其生曾經為項羽出謀劃策,而項羽都不能采納。項羽想給蒯通、安其生爵位和封邑,這兩個人始終不願接受。
怎麽後來又給韓信效力呢?就算各吠其主說得過去,但其時亂齊之策,劉邦死了一個能臣,損失一個盟友,破壞劉邦和韓信的關係,誰最得益?
顯而易見,得利者正是項羽!
韓信如果釆納了三分之計,今日又是何光景?
得利者還是項羽!其時若三足鼎立,隻會對峙居多,誰都不會輕易動手。有幾年休養生息,以江東之富,最後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當然,這隻是好事之人的猜測,並無事實根據,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那為何說蒯通之死,給了儒家一絲喘息之機呢?都說了蒯通是亂世最後的縱橫家,天下太平就沒有他們發揮的舞台了。
而其後人,也深陷仇恨之中!
蒯通死後安葬在臨淄,有傳聞說是他生前害死了酈食其,死後葬在此處,九泉之下給他賠罪!
當然還有什麽顯功炫耀技高一籌,什麽鎮壓英靈等等亂七八糟的說法。
但幾個月後,他的墓被人掘開!陪葬品什麽都沒拿,隻打開了棺槨,屍體暴露在烈日之下!家人檢查後發現,他的舌頭被人剪斷取走!
掘人墳墓毀人屍身可是大仇怨啊!誰會這麽做呢?最大嫌疑者,就是武遂侯酈庎!
酈庎,酈食其之子,多次帶兵打仗,但立下的軍功沒有達到封侯的程度,皇帝就為他父親的緣故,漢十二年三月,朝廷以食其公有功於漢,封其子酈庎為高梁侯;漢高後元年,改封為武遂侯。
雖然沒有證據,蒯家也認定是其所為,因為除了酈家,何來這麽大仇怨?當時酈家勢大,蒯家人也隻好啞忍下來,等待時機報仇!
讓人打造了一條三寸長的銅舌頭,又把墓修好重新安葬。
這就是‘巧舌如簧′的由來!
後來酈庎卒於漢文帝前元四年乙醜,終年六十有三,諡曰共侯。庎公生一子:暹。
在元狩元年的時候,武遂侯酈平因偽稱皇帝的命令,騙取了衡山王一百斤黃金,犯下的罪過應該街頭處死,但恰在此時,他因病去世,封邑也被撤消。
酈食其的侄子酈寄,弟弟酈商之子。他覺得此事蹊蹺,細查之下發現與蒯家有關。
自此,兩家的後人也是爭鬥不休,這就是縱橫家性格缺陷所造成的結果。
縱橫家好鬥,蒯通所學更是亂中取勝的學問。其學傳於後世,子孫門徒多少帶著偏執狂傲的性格!
郭鳴仁真乎好家夥,簡直可以拍成五十集大型連續劇!所以說,曆史書一筆帶過的,都是精彩絕倫的故事。
鬼穀子還真不愧為偉大的教育家!弟子門人個個都驚才絕豔,既可攪動風雲,又可定國安幫!相比較而言,那段時期的儒家真是弱爆了。
蒯通知道天下局勢的變化取決於韓信,想勸韓信背叛漢朝,就先用隱語暗示韓信說:“我曾經學過相麵術,觀察您的臉譜,最多不過被封為侯爵,又總是處於危險之中;而看您的背形,則非常尊貴,難以說出。”
韓信問:“您說的話是什麽意思?”
蒯通於是請求讓侍仆退開,然後說:“天下剛剛起來發難的時候,英雄豪傑之士自立為侯、王,振臂一唿,天下之人像雲霧一樣會合,像魚鱗一樣錯雜積聚,像疾風一樣迅速興起。常時人們隻為推翻秦朝而憂慮。
現在劉邦、項羽兩方相爭,使百姓流離失所,數不勝數。漢王率領幾十萬兵眾,據守鞏、雒,憑藉山、河之險,一日數戰,毫無功效,戰敗而逃,不能援救,在滎陽敗退,在成皋負傷,逃到宛、葉之間,造就是所說的智謀、勇力都陷入困境之人。
楚人項籍起兵於彭城,輾轉爭鬥,所向無敵,進兵到滎陽,乘勝利之勢,威震天下,然而在京、索之間受阻,臨近西山卻不能前進,如今已經三年了。銳氣在險峻的關塞受挫,國庫的糧食耗盡,百姓苦不堪言,不知歸順於誰。
以我之見,除非有天下聖賢。否則勢必不能消除天下的災禍。現在劉邦、項羽兩人的命運就掌握在您的手裏。您幫助漢王,漢王就會取勝,與楚王聯合,楚王就會成功。
我願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達愚陋的誠意,就怕您不能采納我的建議。現在為您著想,不如讓他們兩方都得到好處,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勢必無人敢先發難。
憑您的賢達聖明,又有眾多身穿鎖甲的軍隊,占據強大的齊國,聯合燕、趙兩國,出兵到空虛之地控製他們的後方,順應民心,西向製止楚、漢間的爭鬥,使士卒免於死亡,天下之人,誰敢不聽從!
您按照原來齊國的版圖,擁有淮、泗之間的土地,以恩德安撫諸侯,拱手安居,禮讓賢士,那麽天下諸侯都將競相朝拜齊國。我聽說‘上天賜予而不接受,反而會受到罪責;時機到來而不行動,反而會得到災禍,希望您深思熟慮。”
韓信說:“漢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見利忘義、背恩忘德呢?”
蒯通兩天三勸陳說利害,直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可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漢王,又自以為功多,漢王不會奪迴他統治的齊國,於是婉言謝絕了蒯通的建議。蒯通因遊說而不受信用,非常害怕,就假裝瘋狂而做了巫師。
劉邦平定了天下之後,韓信因罪被貶為淮陰侯,又因謀反而被處死,臨死的時候歎息著說:“我真後悔不聽蒯通的話,以至於死在女人的手中!”
劉邦說:“你說的是齊國的辯士蒯通。”於是下詔書命令齊國把蒯通召來。
蒯通來到朝廷,劉邦要將他處以烹刑,說:“你為什麽教唆韓信反叛?”
蒯通說:“狗總是要對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時候,我隻知道有齊王韓信,並不知道有您。況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紛亂,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隻是能力不夠,您能把他們都殺盡嗎?”
劉邦聽了之後,於是赦免了他。到齊悼惠王劉肥時,曹參做齊國的相,禮賢下士,請蒯通做賓客。
一招亂齊之策,酈食其就被齊國人給煮了;而韓信攻占齊國後,乃以此大功,要求劉邦封自己為齊王,三分之計雖不成,卻讓韓信給劉邦以極壞的看法,為日後埋下殺身之禍;而曾給予項羽重創的齊國名將、相國田橫,也因此兵敗流落海島,自殺而死。
所以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裏說:“仲尼‘惡利口之覆邦家’,蒯通一說而喪三俊,其得不烹者,幸也。”
蒯通一張嘴,就掛掉了三個俊才,最後還用自己神鬼莫測的辯才,以謀反重罪而能在漢高祖手下逃過一死,一句各吠其主打動劉邦,他這張嘴實在太恐怖,蘇秦張儀不過如此哉!
原來,蒯通雖有才,卻是個偏才,他一生隻致力於研究縱橫之術,最後還根據畢生所學與實踐,寫出八十一篇這方麵的論文,集結成書,號曰《雋永》,概稱其論可適萬世,雋永不衰。(《漢書·藝文誌》縱橫家有《蒯子》五篇,與蘇秦張儀齊名。)
但與範增、酈食其等人的縱橫術不同,蒯通的縱橫術偏重於傾危與陰謀,講的通俗一點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具體實施方法就是將局勢攪亂,然後從亂中取勝、由亂中取利。這是一門非常恐怖的學問,玩的好無往不利,玩的不好萬劫不複,總之沒有一點兒膽量、沒有一點兒在亂局中保持冷靜的本領,那是千萬不能碰這門學問的。
然而,蒯通卻非常醉心於這種刺激無比的學問,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
他先是想用這門學問幫助趙國,趙王歇不用;接著他又想用這門學問幫助項王,結果項王封他做官,卻也不用其策,事實上,期待馬放南山、過安定日子的項王,對蒯通這種煽風點火、沒事找事兒的行為可以說是唯恐避之不及。
結果,懷才不遇的蒯通隻好虛度歲月,坐看範增、陳平、張良、酈食其這幫人縱橫捭闔、建功立業、封侯拜相而無可奈何,而等到這場聲勢浩大的戰爭已接近尾聲,局勢日趨明朗,亂世即將結束,蒯通終於急了,若等到和平年代,他這身本事可就徹底沒用了,於是蒯通趕緊抓住最後的機會,搭上了韓信這趟末班車,從而也改變了韓信的命運。
蒯通表麵上是為韓信抱不平,心中還有句話沒說的是:當初我蒯通一言下趙三十餘城,如今酈食其這個大鼻子卻一言下齊七十餘城,輕鬆打破了我的吉尼斯世界記錄,是可忍孰不可忍!
說到底,還是縱橫家的性格天生好鬥,更好內鬥,在不斷內耗中損失精英!
後來天下大定,人們還常常討論楚漢爭雄的逸事,談論起蒯通,都稱其為亂世最後的縱橫家!
不過又有人提出論點,當初蒯通與齊人安其生關係很好,安其生曾經為項羽出謀劃策,而項羽都不能采納。項羽想給蒯通、安其生爵位和封邑,這兩個人始終不願接受。
怎麽後來又給韓信效力呢?就算各吠其主說得過去,但其時亂齊之策,劉邦死了一個能臣,損失一個盟友,破壞劉邦和韓信的關係,誰最得益?
顯而易見,得利者正是項羽!
韓信如果釆納了三分之計,今日又是何光景?
得利者還是項羽!其時若三足鼎立,隻會對峙居多,誰都不會輕易動手。有幾年休養生息,以江東之富,最後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當然,這隻是好事之人的猜測,並無事實根據,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那為何說蒯通之死,給了儒家一絲喘息之機呢?都說了蒯通是亂世最後的縱橫家,天下太平就沒有他們發揮的舞台了。
而其後人,也深陷仇恨之中!
蒯通死後安葬在臨淄,有傳聞說是他生前害死了酈食其,死後葬在此處,九泉之下給他賠罪!
當然還有什麽顯功炫耀技高一籌,什麽鎮壓英靈等等亂七八糟的說法。
但幾個月後,他的墓被人掘開!陪葬品什麽都沒拿,隻打開了棺槨,屍體暴露在烈日之下!家人檢查後發現,他的舌頭被人剪斷取走!
掘人墳墓毀人屍身可是大仇怨啊!誰會這麽做呢?最大嫌疑者,就是武遂侯酈庎!
酈庎,酈食其之子,多次帶兵打仗,但立下的軍功沒有達到封侯的程度,皇帝就為他父親的緣故,漢十二年三月,朝廷以食其公有功於漢,封其子酈庎為高梁侯;漢高後元年,改封為武遂侯。
雖然沒有證據,蒯家也認定是其所為,因為除了酈家,何來這麽大仇怨?當時酈家勢大,蒯家人也隻好啞忍下來,等待時機報仇!
讓人打造了一條三寸長的銅舌頭,又把墓修好重新安葬。
這就是‘巧舌如簧′的由來!
後來酈庎卒於漢文帝前元四年乙醜,終年六十有三,諡曰共侯。庎公生一子:暹。
在元狩元年的時候,武遂侯酈平因偽稱皇帝的命令,騙取了衡山王一百斤黃金,犯下的罪過應該街頭處死,但恰在此時,他因病去世,封邑也被撤消。
酈食其的侄子酈寄,弟弟酈商之子。他覺得此事蹊蹺,細查之下發現與蒯家有關。
自此,兩家的後人也是爭鬥不休,這就是縱橫家性格缺陷所造成的結果。
縱橫家好鬥,蒯通所學更是亂中取勝的學問。其學傳於後世,子孫門徒多少帶著偏執狂傲的性格!
郭鳴仁真乎好家夥,簡直可以拍成五十集大型連續劇!所以說,曆史書一筆帶過的,都是精彩絕倫的故事。
鬼穀子還真不愧為偉大的教育家!弟子門人個個都驚才絕豔,既可攪動風雲,又可定國安幫!相比較而言,那段時期的儒家真是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