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罷黜百家(二)


    謝陽伯愕然迴頭,問道:“百度百科是什麽?”


    “呃……一本雜書而已。”郭鳴仁隨口胡謅,又問道:“鬼穀子的確是牛人,稱其為聖人也不過份。可弟子都能開創學派的牛人,為何其名聲不顯於世呢?史書中是一筆帶過,更多的隻是傳說,就是他諸多弟子如張儀、蘇秦的名聲都比他響亮!”


    “鬼穀先生收徒從不挑剔,但他的學問高深莫測,並不是人人都能學會的,隻要學會其中一門便可以縱橫天下了!”謝陽伯迴到茶幾前坐好,又說道:“縱橫家崇尚權謀策略以及遊說言辯技巧,而《鬼穀子》一書又立論高深玄遠,行文奇古精妙,與道家和儒家相比較,頗具異類色彩。因此,自從此書被傳播開後,曆代對其褒貶懸殊,爭議不斷。


    褒之者揚之於天,認為此乃傳世之作。其智謀,其變譎,其辭談,蓋出於戰國諸人之表。夫一閉一闔,易之神也。一翕一張,老氏之幾也。


    而貶之者則抑之於淵,覺得此書過於功利。捭闔、鉤箝、揣摩等術,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則家亡,國用之則國敗,天下用之則失天下。”


    “嗬嗬,原來如此,這就難怪了!”郭鳴仁冷笑一聲,道:“家用之則家亡,國用之則國敗,天下用之則失天下。誰聽了心裏麵不起疙瘩,殺人誅心啊!”


    “所以張、蘇二人最終者落得個慘淡收場!”謝陽伯話風一轉,“正因為張、蘇二人太過驚才絕豔,鬼穀門人備受各國君主的青睞,縱橫學派一時無兩!所有的爭鬥,就是從那時開始!”


    五行陰陽開天地,縱橫捭闔定生息。


    鬼穀生於戰國初期,比老子、孔子稍晚。與墨翟(墨子)和孫臏的曾祖父孫武(孫子)交好。鬼穀子生平博學多藝,既通曉自然宇宙地理,又會達算術陰陽八卦!


    傳說鬼穀弟子門人眾多,身跨縱橫家、陰陽家、謀略家、兵家、法家、名家、道家術士等等!乃公認的人類有史以來培養奇才偉人最多的祖師級人物!除了為世所熟知龐涓、孫臏、蘇秦、張儀之外,還有商鞅、毛遂、甘茂、樂毅、範雎、蔡澤、鄒忌、酈食其、司馬錯、蒯通、黃石、公孫衍、白起、李牧、魏僚、呂不韋、李斯、徐福等一幹記與不記名弟子,竟對華夏曆史的進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而各家中又以縱橫家與兵家者成就最為顯著且最為人所熟知!“一人之言,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勝於百萬雄師!”關於縱橫家的代表人物:蘇秦和張儀,太史公司馬遷就曾在其《史記》中鄭重寫道:“此二人真乃傾危之士也!”


    一笑而天下興,一怒使諸侯懼(“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熄”語出:《孟子.滕文公下》)鬼穀之奇,由此可見一斑!


    “蒼生塗塗,天下繚燎,諸子百家,唯我縱橫。”這句話在當時並非妄自尊大之言。


    鬼穀詭秘,社會縱橫、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無所不窺,諸門無所不入,六道無所不破,眾學無所不通!證得弟子門人無數,翻雲覆雨,驚世駭俗,後皆大有作為。鬼穀堪稱萬聖先師,萬聖之祖,絕不為過!


    但門派內的爭鬥也非常激烈,更將師兄弟間的內鬥,搬到朝堂國戰之中。其代表人物就是張儀與蘇秦,龐涓與孫臏。


    鬼穀縱橫派,鬼穀子傳人雖一人之力,卻強於百萬之師,“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


    蘇秦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逼迫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穀關。張儀雄才大略,瓦解六國之盟助秦完成一統大業。


    龐涓勇武過人,所向披靡,使原本弱小的魏國雄霸中原。孫臏智者無敵,圍魏救趙,計殺龐涓,著曠世兵書流傳後人。


    橫攻於計,以求其利,是為捭;縱攻於勢,以求其時,是為闔。捭闔者,天地之道。選擇生,必有死;選擇勝,必有敗;這個世上,勝者生而敗者亡。在世事的勝負麵前,生與死不過是必然的因果。


    鬼穀門人從爭鬥中成長,從爭鬥中驗證畢生所學,從爭鬥中強大起來。


    連師兄弟之間都可以鬥得你死我活,手段之殘忍血腥讓人慘不忍睹,這如何不讓人戒懼?


    而反應最為劇烈的就屬儒家了!


    因為鬼穀門人所推崇的理念,與儒家的道德信仰相對立,所以爭鬥就從此而起!


    都說孔子門人三千,但真正有名可查的隻有七十二賢人。其中為人所熟知者屈指可數,而真正有所大作為亦或大貢獻者也不過二三。


    然而鬼穀子的徒弟,卻如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戰國時期,屢屢登上曆史的舞台;左右著曆史的方向,把握著時代的命脈,成為新世紀的弄潮兒!


    一個是道德思想的理論派,一個是奉行物競天擇的行動派,在戰國時代明爭暗鬥互有勝負。


    那時候業藝不可輕易授人,儒家提昌有教無類廣納門徒,以人數積聚實力,以思辨出精英。


    而鬼穀門人博學,其中的精英釆前人之長結合自身學問開創出不同流派,既內鬥又外鬥,導至力量分散。七國之中皆有風流人物,以一人之力舌戰群儒方顯本領。


    以正因鬼穀門人的這種性格,才不招人待見。什麽花言巧語、巧言令色、口蜜腹劍、三寸不爛之舌等等抹黑之詞都加在他們身上。


    事實上也難免會有害群之馬諂媚君上獨攬大權,致使朝政腐敗。其他人敢怒而不敢言,所以“巧舌如簧,顏之厚矣!”這句話,就是當時諷刺之語。


    後來儒家以齊國為基點慢慢向外擴展,儒家君臣父子的思想符合統治者的需要。尤其從晉分出來的趙、魏、韓三個國家,更是急需傳揚這種思想。君主對於縱橫家、法家、兵家這些人態度,也漸漸起了變化。


    用你的時候奉如貴賓,不用你時投閑置散。


    七國之中隻有秦持開放態度,廣納良才任用賢能,所以才有商鞅變法的成功。


    亦因為商鞅的成功,掀開法家與儒家長達幾百年的鬥爭!


    秦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積攢起雄厚的家底,到秦王贏政這一代,橫掃六合所向披靡,終於開創出大一統大秦帝國,結束戰國時代!


    而此時的法家代表人物,大秦帝國丞相李斯,提出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大一統治理方針。


    李斯本師從荀子,後來卻成了法家的門徒,更自詡鬼穀門下,在儒家眼裏,這人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叛徒!


    所以儒家對這項政策大力反對,四處遊說秦皇室公卿複舊周故事分封天下,挑唆公子扶蘇和李斯的關係,更攛掇他和宗室一起挑戰他老子的權威!


    大秦廣闊的疆土需要賢能之人治理,始皇帝本以無比包容的胸襟,讓六國王室公卿貴族之中的有識之士入秦,群策群力治理國家。更開設招賢館,廣納天下賢才。


    誰知道這些家夥上躥下跳,對大一統的政策指手畫腳,在始皇帝眼中,這是不服統治,挑戰他的權威的表現。連最看好的兒子都被這些人教壞,讓他如何不惱火?!


    始皇帝念及天下稍定心民思治,斥責一番也就算了。可他們沒有反省自己的錯誤,反而跳得更歡,更將矛頭指向李斯。


    李斯作為丞相,輔助始皇帝立下不世之功,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意氣風發之時,又怎容得別人對他指手畫腳?!便向皇帝陳說利害,及早撲滅這不正之風,不然江山不穩!


    始皇帝是什麽人?豈容別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


    所謂天子一怒,血流漂櫓!於是乎,始皇帝下令焚書坑儒,殺得血流成河,公子扶蘇更被派去邊疆打匈奴,遠離政治權力中心。


    這一殺,也殺怕了天下儒士之心!儒家自己作死,迎來了至暗的時刻。


    直至始皇帝去世,天下群雄並起,儒家出錢出力幫助抗秦義軍,以為能夠鹹魚翻身。


    誰知秦滅之後,義帝分封諸侯,沒幾年就楚漢爭霸,站在曆史舞台上的,還是張良、範增、陳平這些謀略家,蕭何、曹參這些法家,酈食其、蒯通這些縱橫家!


    到了漢初之時,也是這些人手握權柄,跟本無儒家立足之地。出錢出力覆滅秦朝,結果卻一無所得。


    也是因為那時坑殺得太狠,導至精英死絕,楚漢相爭時無傑出人物!


    蒯通之死,給了儒家一絲喘息之機!


    蒯通本名蒯徹,幽州範陽人。辯才無雙,善於陳說利害,曾為韓信謀士,先後獻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計。韓信死後,遭到劉邦捉拿後,無罪釋放,成為相國曹參的賓客。


    漢四年,漢將韓信俘虜魏王豹,攻破趙、代,使燕國降服,接連平定三國,然後率兵向東將要攻打齊國。軍隊還沒有過平原縣,聽說漢王劉邦已派酈食其勸降了齊國,韓信想停止進軍。


    蒯通向韓信進獻亂齊之策,遊說道:“將軍您受漢王的命令攻打齊國,而漢王又另外派兼有暗探身份的使者單身前去勸降齊國,難道有詔書命令您停止進攻嗎?


    為什麽不進軍?況且酈先生以一個士人的身份,乘車前往,憑三寸不爛之舌,而勸降齊國七十餘城,將軍您率領幾萬兵眾,才攻下趙國五十多座城。當了好幾年將軍,反而不如區區一個士人的功勞大。”


    於是韓信認為他說的有道理,采納了他的建議,終於渡過黃河。


    齊王已聽從了酈食其的勸說,就把他留下,一起飲酒作樂,撤除了對漢的防禦。韓信因而襲擊曆下的齊軍,於是來到臨淄城下。齊王認為酈食其欺騙了自己,就把他用沸水煮死,於是兵敗逃走。


    韓信最終平定了齊國,自立為齊國的代理國王。當時漢王正在滎陽受圍困,就派張良前往,立韓信為正式齊王,以便安撫他,使他堅定地站在漢王一邊。項羽也派武涉去勸說韓信,想要和他聯合。


    (注: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為鬼穀四大弟子已有史可查,餘下尚待考證。故事情節中有真實曆史,更多是未經正實的傳說,合理羅輯下創作,不必深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國平天下從抱大腿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道聖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道聖皇並收藏治國平天下從抱大腿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