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這事兒還得細說
尹冬梅在孫泉源前麵走進會議室,傻乎乎來了一句:“咱們團支部的紀律委員來了。大家歡迎!”無論是玩笑,還是真的正經想讓大家給拍手,掌聲倒是稀稀拉拉,此起彼伏,驟然嘩嘩響起來了。孫泉源麵帶微笑,呆呆地站著,也沒吭聲。掌聲響起一陣兒之後,團支書擺手讓大家停下,說:“今天,我鄭重向大家宣布:孫泉源同誌增補為咱們團支部支部委員。咱們再一次表示歡迎!”
孫泉源在掌聲中,走到前麵,向大家鞠躬,表示感謝。大家又一次報以熱烈掌聲。
因為在孫泉源到來之前,團支書已把各團小組實際參會的人數做了統計。他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孫泉源跟大家見過麵之後,團支書接著便把昨天晚上大家商量好的方案,向大家公布。滔滔不絕說了半天,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要下大力氣把團支部搞好。說到最後,又恨恨地說:“對於無故不來開會的那些團員,對於不把團支部放到眼裏的那些團員,不給他們來點顏色看看,不給他們來點兒硬的,真的就是不行。不信大家就走著看,看咱們團支部有沒有這個決心,看咱們團支部要搞好的決心有多大。”雄心勃勃,信心滿滿,團支部要搞好,勢在必行,行動就在眼前。
接下來就是一個又一個委員發言,都說要把自己的分工放在心上,爭取讓自己所管的那份工作,搞得更好,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其實方案沒有,說出來的話,都是虛的。
孫泉源因為是新增委員,他在最後發言。他發言的意思是:團組織是大家的團組織,團支部是大家的團支部。大家要在這個組織中,放眼祖國,立足隊下。為國家,為民族,為大隊,為團支部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顯示出自己的才幹。他強調:在團的實際工作中,怎樣避免死氣沉沉的說教?在新形勢下,怎樣提高團員青年的思想覺悟?這是個難點。他希望大家拿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出謀劃策,為團支部尋找出一個讓大家都能滿意,並且能以最快速度把團支部搞活的方法。他說這個工作很重要。他想讓大家多多發言,他希望大家多多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他說隻有把問題、矛盾提出來,講明白,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把那些不足加以明確修改。他說,大家都願意把團的工作做得更好,這是可喜的。他說,團支部的工作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個思想很重要。接下來便是大討論。
討論是按塊兒組合的。別看這些姑娘小夥都是一個大隊的,隻是男女有別,好多人都是掛麵認識,真正接觸,在一起暢談,還都不曾有過。今天團員會上竟讓坐在一起的各抒己見,又讓各顯其能,自己述說對團支部工作的看法,以及以後自己怎樣完成團支部交給的任務,男男女女坐在一塊述說,像是談心,也都感覺新鮮。同時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凡是自己能夠想到的奇點子,都可以如實說出來,讓自己長臉。團支部說得清楚:不打棍子,不扣帽子,隻要提出來的意見對工作有利,支部就會采納。團支書說得明確:這也是選拔先進團員的一項考核指標。
其實,年青人,木刀才有幾個?年青人哪個不想顯擺?各說各的想法,各說各的看法,討論熱烈,在笑聲中爭論著,都是為了工作,大家熱鬧極了。各片還有做記錄的。散會是要把這記錄交給支部書記的。
這一晚,大家在笑聲中爭論,討論,這樣的團員大會,大家很有興趣,持續到很晚很晚。
因為大多數團員都參加了團員會,孫泉源返迴溝裏時,也有了不少作伴的團員。一路上他們也說些團裏工作應該怎樣搞活的想法。孫泉源便覺得,這一晚的天,似乎比往常明亮了許多。他覺得,他作為一個團支部委員,確實應該為團支部做些工作。他心情激動,他為團工作的熱情萌發了。
天還是那樣烏藍色的天。月亮並不像十五那晚的月亮圓。月旁有絲綢一樣緩緩飄動的白雲,沒有遮擋月光,月光亦如銀輝一樣撒下來,給大地披上一層淡淡的蒙蒙的細紗,讓人們有一種寂靜神秘的感覺。蒙蒙月光的細紗,覆蓋了大地。在那蒙蒙的細紗下,對麵的山真是美得神秘,讓人直想向她撲過去,撲到她懷裏。她是大地母親。她撫育著她懷中的無數兒女。盡管她的有些兒女早已故去。
幾千年來,中華兒女無時無刻不在這片土地上汲取著大地母親的營養,他們也無時無刻不在裝扮著大地母親美麗模樣。南邊的山,近期有過修飾,大坡不再陡峭,卻顯得曲折漫長。那是為了往山上拉糞,從山上往下拉東西,人們下大力氣修整過的。無論如何,那都是為了讓大地母親更美,人們為大地母親付出的勞動和艱辛。
月光下,山腳旁,這寨門洞、寨牆,仿佛像個年齡極高的老人,眼含熱淚,正給年輕後人們講述著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過去。寨門洞旁,寨牆上彈痕累累。通過這累累彈痕,就可想象到在她身邊的刀光劍影,四下冒狼煙的情景。寨門洞、寨牆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艱難生活的見證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泉源跟那些團員廝跟著著往溝裏走。這是說定要召開的七天團員大會後的第一個夜晚。開會不能虛,要討論實事兒,要解決實際難題,要有會議方案。開會的目的就是要把團支部搞活,就是要調動廣大團員的積極性。這不能有什麽紕漏,這是要考慮方方麵麵的問題。每次開會,都要有會議議題,這是必須的。不然就會亂套,要讓團員熱愛團支部,不能讓團員的思想亂了。
讚美我們偉大的祖國,讓寨子說話,讓山坡說話,讓團員青年把寨子的來曆挖掘出來,這不是歌頌祖國的很好題材嗎?孫泉源把他這想法跟同路的團員青年說了。這些團員都說,若是說起寨子的起源,修建,成寨……要說的話就多了。總之築寨子就是為了能夠安生的活著。孫泉源覺得就這一個話題,從這個話題裏,可以歌頌我們偉大的祖國。用這個話題,就足以說明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多美好了。
孫泉源跟那群團員廝跟著往溝裏走。一路走著,他一邊說著自己對寨子的感悟:單憑空口說教,是不能教育人的。怎樣讓團員青年動起來,那就得挖掘出題材。街裏的寨子,溝裏的大寨,解放以後就沒有了保護村民的寨子功能。這議題真可以挖掘一下,明天晚上,團員會上都在會上說說吧。看誰說得好,看誰說得有力,這還是要有點才能的。大家聽他這麽說,也都說他辦事兒太上心了。
第二天,孫泉源正給社員們磅著草苫,團支書、團副支書尋到溝裏來了。多麥看到他們來,笑著說:“你們也太不夠意思,居然跑到溝裏跟我搶幹將來了。好,我讓你們,我來過住磅,你們過去說你們團裏的事情吧。”
孫泉源隻好把賬本遞給多麥,跟他們走到十幾步開外。本想再朝北邊走一點,團支部書記撓著腦袋說:“大隊把任務壓下來了。咱大隊欠人家河壩上石方太多,前段時間成立專業隊,用兩台拖拉機拉了那麽長時間,還欠著石方呢。大隊要求咱團支部把這任務接過來,趁著農閑的時候,把這石方任務完成了。”
孫泉源笑了。說:“你說這意思,是在今天晚上團員會上把這消息傳給大家,讓大家動起來是吧。”
團支書說:“我是覺得大家都不吭聲,沒人去拉,咱不是也沒辦法嘛。若是咱團支部把這任務都應承下來,是不是不合適呀。”
孫泉源說:“團支部是黨支部的助手,無論說到哪裏,咱們團支部都應該把黨支部交給我們的任務給接過來完成呀。”
團支書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說:“過去咱團支部也應承過,隻是沒能完成任務,讓支書都取笑咱們團支部了。”
孫泉源說:“那是咱團支部當時沒有策劃好,隻怕是沒有得到小隊支持,自然這活動就要擱淺了。是這樣,你們下午來我這兒。下午我沒事兒。上午把這些草苫打發走了。下午你們來我這裏,坐到我屋裏,咱們把這事情設計好,到時候上報大隊,大隊隻要同意,咱們大家都去上山拉石頭就行了。”
團支書說:“這樣吧,你也別說讓我們下午來你這兒了。中午下工你去我家吃飯。咱們邊吃邊談。吃完飯,咱們直接去大隊,把咱們談好的方案跟大隊說一聲,咱們就開始幹。”
知青最討厭做飯。孫泉源笑了說:“那你可大娘做著我的飯,下工我就過去,咱們好好談。”
說到這裏,再說什麽也多餘,兩人也都告辭走了。
迴到磅秤邊,孫泉源還沒開口,多麥便問:“啥事兒值得他倆尋到溝裏頭?”
孫泉源說:“大隊把朝壩上送石頭的任務交給了團支部。團支書感覺壓力大,尋到溝裏來,讓我出謀劃策。我說,這事兒我也沒辦過,等下午閑了,讓他來我這兒商量以後再說。他說讓我下工直接去他家,飯他管了。俺倆抓緊時間把這事兒說住,真說不住,下午接著去大隊部商量,商量以後,直接就大隊部就跟大隊匯報。這事兒看去恨急,隻怕是很棘手。”
多麥說:“這事兒你可別插手。這可不是逞能的事兒。過去欠了那麽多賬,大隊發了狠,成立專業隊,用拖拉機拉了那麽長時間,硬是沒把這賬抵平。現在也不知道有多少任務,隻怕也真是把大隊逼急了。”
孫泉源問:“大隊咋不把石方任務分給隊下?讓各小隊完成不就行了?”
多麥說:“拉石頭劃不來,真要把任務分給隊下,能去拉石頭的,隻有咱仨。你相信吧。”
孫泉源覺得奇怪:“朝壩上送個石頭就這麽難嗎?”
多麥說:“不難,就是沒人願意幹。”
孫泉源問:“這話咋說?”
多麥迴答:“危險,出死力,不掙錢。”
孫泉源哦一聲:“這事兒還得細說。”
尹冬梅在孫泉源前麵走進會議室,傻乎乎來了一句:“咱們團支部的紀律委員來了。大家歡迎!”無論是玩笑,還是真的正經想讓大家給拍手,掌聲倒是稀稀拉拉,此起彼伏,驟然嘩嘩響起來了。孫泉源麵帶微笑,呆呆地站著,也沒吭聲。掌聲響起一陣兒之後,團支書擺手讓大家停下,說:“今天,我鄭重向大家宣布:孫泉源同誌增補為咱們團支部支部委員。咱們再一次表示歡迎!”
孫泉源在掌聲中,走到前麵,向大家鞠躬,表示感謝。大家又一次報以熱烈掌聲。
因為在孫泉源到來之前,團支書已把各團小組實際參會的人數做了統計。他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孫泉源跟大家見過麵之後,團支書接著便把昨天晚上大家商量好的方案,向大家公布。滔滔不絕說了半天,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要下大力氣把團支部搞好。說到最後,又恨恨地說:“對於無故不來開會的那些團員,對於不把團支部放到眼裏的那些團員,不給他們來點顏色看看,不給他們來點兒硬的,真的就是不行。不信大家就走著看,看咱們團支部有沒有這個決心,看咱們團支部要搞好的決心有多大。”雄心勃勃,信心滿滿,團支部要搞好,勢在必行,行動就在眼前。
接下來就是一個又一個委員發言,都說要把自己的分工放在心上,爭取讓自己所管的那份工作,搞得更好,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其實方案沒有,說出來的話,都是虛的。
孫泉源因為是新增委員,他在最後發言。他發言的意思是:團組織是大家的團組織,團支部是大家的團支部。大家要在這個組織中,放眼祖國,立足隊下。為國家,為民族,為大隊,為團支部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顯示出自己的才幹。他強調:在團的實際工作中,怎樣避免死氣沉沉的說教?在新形勢下,怎樣提高團員青年的思想覺悟?這是個難點。他希望大家拿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出謀劃策,為團支部尋找出一個讓大家都能滿意,並且能以最快速度把團支部搞活的方法。他說這個工作很重要。他想讓大家多多發言,他希望大家多多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他說隻有把問題、矛盾提出來,講明白,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把那些不足加以明確修改。他說,大家都願意把團的工作做得更好,這是可喜的。他說,團支部的工作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個思想很重要。接下來便是大討論。
討論是按塊兒組合的。別看這些姑娘小夥都是一個大隊的,隻是男女有別,好多人都是掛麵認識,真正接觸,在一起暢談,還都不曾有過。今天團員會上竟讓坐在一起的各抒己見,又讓各顯其能,自己述說對團支部工作的看法,以及以後自己怎樣完成團支部交給的任務,男男女女坐在一塊述說,像是談心,也都感覺新鮮。同時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凡是自己能夠想到的奇點子,都可以如實說出來,讓自己長臉。團支部說得清楚:不打棍子,不扣帽子,隻要提出來的意見對工作有利,支部就會采納。團支書說得明確:這也是選拔先進團員的一項考核指標。
其實,年青人,木刀才有幾個?年青人哪個不想顯擺?各說各的想法,各說各的看法,討論熱烈,在笑聲中爭論著,都是為了工作,大家熱鬧極了。各片還有做記錄的。散會是要把這記錄交給支部書記的。
這一晚,大家在笑聲中爭論,討論,這樣的團員大會,大家很有興趣,持續到很晚很晚。
因為大多數團員都參加了團員會,孫泉源返迴溝裏時,也有了不少作伴的團員。一路上他們也說些團裏工作應該怎樣搞活的想法。孫泉源便覺得,這一晚的天,似乎比往常明亮了許多。他覺得,他作為一個團支部委員,確實應該為團支部做些工作。他心情激動,他為團工作的熱情萌發了。
天還是那樣烏藍色的天。月亮並不像十五那晚的月亮圓。月旁有絲綢一樣緩緩飄動的白雲,沒有遮擋月光,月光亦如銀輝一樣撒下來,給大地披上一層淡淡的蒙蒙的細紗,讓人們有一種寂靜神秘的感覺。蒙蒙月光的細紗,覆蓋了大地。在那蒙蒙的細紗下,對麵的山真是美得神秘,讓人直想向她撲過去,撲到她懷裏。她是大地母親。她撫育著她懷中的無數兒女。盡管她的有些兒女早已故去。
幾千年來,中華兒女無時無刻不在這片土地上汲取著大地母親的營養,他們也無時無刻不在裝扮著大地母親美麗模樣。南邊的山,近期有過修飾,大坡不再陡峭,卻顯得曲折漫長。那是為了往山上拉糞,從山上往下拉東西,人們下大力氣修整過的。無論如何,那都是為了讓大地母親更美,人們為大地母親付出的勞動和艱辛。
月光下,山腳旁,這寨門洞、寨牆,仿佛像個年齡極高的老人,眼含熱淚,正給年輕後人們講述著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過去。寨門洞旁,寨牆上彈痕累累。通過這累累彈痕,就可想象到在她身邊的刀光劍影,四下冒狼煙的情景。寨門洞、寨牆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艱難生活的見證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泉源跟那些團員廝跟著著往溝裏走。這是說定要召開的七天團員大會後的第一個夜晚。開會不能虛,要討論實事兒,要解決實際難題,要有會議方案。開會的目的就是要把團支部搞活,就是要調動廣大團員的積極性。這不能有什麽紕漏,這是要考慮方方麵麵的問題。每次開會,都要有會議議題,這是必須的。不然就會亂套,要讓團員熱愛團支部,不能讓團員的思想亂了。
讚美我們偉大的祖國,讓寨子說話,讓山坡說話,讓團員青年把寨子的來曆挖掘出來,這不是歌頌祖國的很好題材嗎?孫泉源把他這想法跟同路的團員青年說了。這些團員都說,若是說起寨子的起源,修建,成寨……要說的話就多了。總之築寨子就是為了能夠安生的活著。孫泉源覺得就這一個話題,從這個話題裏,可以歌頌我們偉大的祖國。用這個話題,就足以說明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多美好了。
孫泉源跟那群團員廝跟著往溝裏走。一路走著,他一邊說著自己對寨子的感悟:單憑空口說教,是不能教育人的。怎樣讓團員青年動起來,那就得挖掘出題材。街裏的寨子,溝裏的大寨,解放以後就沒有了保護村民的寨子功能。這議題真可以挖掘一下,明天晚上,團員會上都在會上說說吧。看誰說得好,看誰說得有力,這還是要有點才能的。大家聽他這麽說,也都說他辦事兒太上心了。
第二天,孫泉源正給社員們磅著草苫,團支書、團副支書尋到溝裏來了。多麥看到他們來,笑著說:“你們也太不夠意思,居然跑到溝裏跟我搶幹將來了。好,我讓你們,我來過住磅,你們過去說你們團裏的事情吧。”
孫泉源隻好把賬本遞給多麥,跟他們走到十幾步開外。本想再朝北邊走一點,團支部書記撓著腦袋說:“大隊把任務壓下來了。咱大隊欠人家河壩上石方太多,前段時間成立專業隊,用兩台拖拉機拉了那麽長時間,還欠著石方呢。大隊要求咱團支部把這任務接過來,趁著農閑的時候,把這石方任務完成了。”
孫泉源笑了。說:“你說這意思,是在今天晚上團員會上把這消息傳給大家,讓大家動起來是吧。”
團支書說:“我是覺得大家都不吭聲,沒人去拉,咱不是也沒辦法嘛。若是咱團支部把這任務都應承下來,是不是不合適呀。”
孫泉源說:“團支部是黨支部的助手,無論說到哪裏,咱們團支部都應該把黨支部交給我們的任務給接過來完成呀。”
團支書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說:“過去咱團支部也應承過,隻是沒能完成任務,讓支書都取笑咱們團支部了。”
孫泉源說:“那是咱團支部當時沒有策劃好,隻怕是沒有得到小隊支持,自然這活動就要擱淺了。是這樣,你們下午來我這兒。下午我沒事兒。上午把這些草苫打發走了。下午你們來我這裏,坐到我屋裏,咱們把這事情設計好,到時候上報大隊,大隊隻要同意,咱們大家都去上山拉石頭就行了。”
團支書說:“這樣吧,你也別說讓我們下午來你這兒了。中午下工你去我家吃飯。咱們邊吃邊談。吃完飯,咱們直接去大隊,把咱們談好的方案跟大隊說一聲,咱們就開始幹。”
知青最討厭做飯。孫泉源笑了說:“那你可大娘做著我的飯,下工我就過去,咱們好好談。”
說到這裏,再說什麽也多餘,兩人也都告辭走了。
迴到磅秤邊,孫泉源還沒開口,多麥便問:“啥事兒值得他倆尋到溝裏頭?”
孫泉源說:“大隊把朝壩上送石頭的任務交給了團支部。團支書感覺壓力大,尋到溝裏來,讓我出謀劃策。我說,這事兒我也沒辦過,等下午閑了,讓他來我這兒商量以後再說。他說讓我下工直接去他家,飯他管了。俺倆抓緊時間把這事兒說住,真說不住,下午接著去大隊部商量,商量以後,直接就大隊部就跟大隊匯報。這事兒看去恨急,隻怕是很棘手。”
多麥說:“這事兒你可別插手。這可不是逞能的事兒。過去欠了那麽多賬,大隊發了狠,成立專業隊,用拖拉機拉了那麽長時間,硬是沒把這賬抵平。現在也不知道有多少任務,隻怕也真是把大隊逼急了。”
孫泉源問:“大隊咋不把石方任務分給隊下?讓各小隊完成不就行了?”
多麥說:“拉石頭劃不來,真要把任務分給隊下,能去拉石頭的,隻有咱仨。你相信吧。”
孫泉源覺得奇怪:“朝壩上送個石頭就這麽難嗎?”
多麥說:“不難,就是沒人願意幹。”
孫泉源問:“這話咋說?”
多麥迴答:“危險,出死力,不掙錢。”
孫泉源哦一聲:“這事兒還得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