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甄世紅有病
尤繼紅騎車帶著孫泉源叮鈴一路車鈴響,車輪順著大街避著車輛、行人一路向前闖。因是女的帶男的,又是叮鈴一路響,引得眾人紛紛扭頭望。——這沒錯,這是看稀罕。啥時候見過騎自行車女的帶男的?這是特例。這男的不是個玩意,公然讓女人出力,他大男人家還有臉坐在後邊享受呢。一般人看見都有這想法。若不是這樣,他們扭頭看什麽?尤繼紅和孫泉源對投來的目光不以為然,繼續向前趕。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快要來到甄世紅家大院門口時,路邊居然有人叫他們,還吆喝著他們的名字讓他們快快停下來。他們扭臉看,喊他們名字,讓他們快停下來的,正是甄世紅的父親。甄大夫、甄老師、甄教授、甄院長、甄主任、甄局長——衛生局長:甄世紅父親的頭銜名稱多了去。該咋稱唿他?孫泉源家跟甄世紅家是世交。甄世紅的父親這人人品好,孫泉源的父親變成無業遊民,他也沒有把這無業遊民小瞧了,一般不來往,來往時,孫泉源的父親寫張條,到他這裏事情能辦就辦了。為這,孫泉源稱他為伯伯,甄世紅稱孫泉源父親為叔叔。有這稱唿在先,尤繼紅自然也隨著孫泉源稱唿,也就叫甄伯伯。
甄世紅的父親跟尤繼紅畢竟見麵少。推車到跟前,老人家不敢認,隻聽“伯伯,伯伯”叫,竟不知道這姑娘為何人。當自我介紹是尤繼紅的時候,這甄伯伯居然嚇一大跳,說:“這才幾天沒見,尤繼紅竟越發長得漂亮了。有了大姑娘模樣,我都認不出來了。像你媽,像你媽。你媽我見過,你長得像你媽。”
聽著甄世紅的爸爸這麽說,孫泉源心裏嘀咕著:“要是像她爸,豈不麻煩了。她爸是豬不啃南瓜,除了粗笨,還是粗笨,拿不出手,看著都惡心。”繼而又想:“我家認識繼紅媽,我們是街坊……對、對、對,我爸開診所,甄伯伯辦醫院,認識尤繼紅的母親也很正常。”孫泉源因聽母親說尤繼紅父親單位又去家門口貼了大字報,曝出尤繼紅的母親曾是舊縣長的小老婆,尤繼紅到了家,這事兒應該知道吧。可她看去很鎮定,想必還沒人跟她說這事情吧。但願她永不知道才最好。”孫泉源在心裏祈禱著,跟在他們身邊往家裏走。
尤繼紅問:“甄伯伯看,你是剛迴來,還是下班不再去了?”
甄伯伯說:“一台手術做到這時候。醫院也管飯。我想著世紅在家做著我的飯,我何必跟醫護人員湊這熱鬧呢,我這就迴來吃碗飯,吃了飯再去上班:都講覺悟嘛,我們黨員幹部要做表率。”
孫泉源隻聽沒接腔,心裏嘀咕著:“這人就是又一個尤繼紅:說在前,也做在前,不怕吃虧,悶頭幹。誰說你們好了?你們也太把自己覺悟名譽當迴事兒了。誰能記得你們的好?甄伯伯呀,甄伯伯,運動中鬥你,你忘了,還唱高調呢。你寶刀不老,我真服你了。”
說著已進了家。門關著,三個人都叫:“世紅,世紅。”沒人答應。進屋看見人了,喊叫著還是沒有答應。孫泉源看得分明:甄世紅坐在屋中桌子前,一聲不吭在學習。叫得這麽大聲音都聽不見,足見病得不輕。
世紅爸爸真是好脾氣,看著閨女迷到學習裏,沒有埋怨她,倒是輕輕拍了拍她,說:“你看誰來了?你們說話,我給你們做飯去。”
孫泉源和尤繼紅連忙說:“伯伯,我們吃過了。我們不敢打攪了。”
直到這時候甄世紅才迷過來,衝著她爸的後影說:“他倆吃過了,隻做咱倆的就行了。這不是外人,都不用客氣的。”這話聽著還正常。可是剛才叫了那麽幾聲,她怎麽就像沒聽見一樣?這真讓人費思量。”
世紅爸爸抽開火,也不知道是無意識,還是有意識這樣說著故意讓他倆聽?他說:“看書看到入迷地步,該歇一歇,就得歇一歇,換一換腦子,事半功倍麽。一直學,不歇息,長此這樣下去,對身體也不好。啥事兒都是適可而止,不要鑽牛角尖了。鑽牛角尖不好。別把自己糟踐下病,那就麻煩了。”
甄世紅說:“這我知道,我不是學習心切,學習入迷嘛。腦子進到書裏,就把書外的事情全忘了,隻想著書裏的東西。你不迴來,我還想著時間還早著呢。哪成想,這才學了多大時候,居然該吃中午飯了。這時間過得太快,一低頭的工夫,就過了中午。老師們給我出的題,我都會做了。隻有你給我出的題,我還沒做出來。剛才我入迷,就是在做你給我出的題。”
她父親說:“就這你已經超出常人的記憶了。沒想到你能學得這麽快,我都服了你。我說你還是學慢點,少學點,這對你好,這對你身體好。要持久學習,還是慢慢學得好。”
甄世紅說:“好了。我聽你話。看好他們也來了。今天我跟他們玩一下午。我也給自己放鬆放鬆。學習這根玄繃得太久,我也受不了。”
因為關係好,又是一塊下鄉的,甄世紅雖然待在城裏沒迴鄉,畢竟還是下鄉知青,有著共同的語言,有著共同的願望。甄世紅問過鄉裏的情況,還沒說上幾句話,父親把飯端來了。簡單吃過。甄伯伯朝醫院走了。臨走交待他們說,可以到郊外轉轉,散散心。
其實甄伯伯不這樣說,他們也有這打算。這是早春的午後,陽光尚可,景色不錯,滿地灰黃,麥田裏的麥苗還是綠油油的。河水清清,蜿蜒流淌。其實這跟農村景象差不多,隻是多了條小河。站在河邊,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過去那種心爽氣清的感覺。
孫泉源問甄世紅:“你整天待在家裏,不著急,不悶嗎?”
甄世紅挽著尤繼紅的胳膊,隨著尤繼紅走,好像沒聽見,嘴裏嘟噥著,像是背外語,又像是瞎胡說,因為聲音小,又是自言自語的,這讓孫泉源和尤繼紅都吃驚了。看著甄世紅低著頭,孫泉源把手伸到她臉前頭,甄世紅把他手撥開,說了一句外國話,接著又說了一句外國話。孫泉源和尤繼紅都不知道她說啥,倆人一起彎腰低頭朝上去瞧她。甄世紅看他倆這個樣兒,嘿嘿笑起來。然後繃起臉說:“你們這樣看我是以為我有病了?我像精神病人嗎?有點像,我自己都覺得有點像:自言自語的,不理別人,也聽不見別人說話,就奔這些外在條件都足以說明我有精神病。但是,我真沒有。我有比常人還清晰的頭腦。我有比常人聰明的腦袋。我正在做常人不願做的事情:學習文化課。我還兼學臨床醫學。我已經入迷進去了。我不學就會著急,我不學就會覺得腦子空虛。我不學政治。我隻知道愛黨,愛國,愛人民,為人民服務,這就是最大的政治。學理科的政治上知道這些就夠了。”
在平時,甄世紅話是沒有這麽多。大概是孫泉源和尤繼紅同時彎腰低頭扭臉朝她臉上看,她不高興,故意表白自己沒毛病?越是表白沒毛病,越是毛病多,這是肯定的。孫泉源和尤繼紅這時候是得忍著不吭聲,聽她說。這時的甄世紅成了主角。她說:“你們別以為我有病。我沒病。孫泉源,你別用這種眼光來看我。我實話告訴你說:我這下功夫學習,還是受到你爸啟發的。有天我爸在街上碰見你爸,你爸把他的想法跟我爸說了。我爸迴來跟我說:‘判斷出現錯誤的人,不可能每次都判斷錯。泉源爸這一生,判斷錯的幾率太高了。他跟我說:隻有抓緊讓孩子們學習,就沒錯。政策也是會變的。他不相信真正有文化的人國家能不用。現在有文化的人太少,讓孩子抓緊時間學習,這是萬人迷糊我清醒的時期,孩子隻要用心學習,應該能夠跟上好時候。’為這我就下了功夫,下了力。你們以為我有病?有病還下苦功學習?你們說你們在鄉裏吃苦。你們不知道我在家裏學習,那個苦,你們沒有體會,你們是不知道是啥滋味。真吃苦,真受累,這些你們沒體會。”
孫泉源聽她這麽說,哈哈笑起來。說:“你要是聽我爸說,那你就等著受罪吧。他的話啥時候靈驗過?咱們下鄉時他就勸我帶著書,我帶了,最後也都把那書當擦屁股紙了。按照我爸說的,我要是學,也早該把那幾本書學完了。你說,學完了有啥用?讓你說。世紅。沒用處。我爸要是能把事情看透了,他也就不會成為無業遊民了。我知道他識字不少,也懂醫,有啥用呢,該受罪不還是要受罪嘛。命不好,這就沒辦法。就是我媽說的:我爸的眼光還不如繼紅爸。繼紅爸當時掂上兩根棍子綁上繩當擔架,支援前線抬傷員去了。這就是支前青年。解放後就是先進青年。這樣的先進青年,不讓當幹部,還能讓你窩到家裏避子彈的殺才貨去當幹部?沒那個好事兒,有文化也不行,知道不?知道因為啥吧,政治態度,政治態度嘛。這話說得我服。”
哪知甄世紅卻說:“國家要富強,政策有變呢?沒有科技能行麽?你別說,我爸信你爸說的,我也信你爸說的,我這才下勁兒學習了。學進去還真是很有意思。題解不了,還睡不著;記不住的外語,在日常生活中就用上了。在過去我沒有學習這意識,現在我不學習就難受,感覺不能把時間白白浪費了。我勸你倆也學習。你倆比我聰明。你倆一定會比我學得好。到時候咱們都去上大學,咱們還都到外國去留學。”
他們在郊外悠悠走著,瀟灑地說著:沒誰指責你說錯了,也沒你人讚揚你說得好,他們說的都是心裏話。他們各抒己見,最後孫泉源和尤繼紅看法一致:有病甄世紅;甄世紅有病。
甄世紅嗬嗬笑笑,說:咱們出來了一下午,長河落日圓的景象已經展現在咱們麵前。以後走的路很長。太陽落下,再出來就是明天。明天過得好不好,有文化跟沒文化那是兩重天,不信咱們走著看。
孫泉源問:“這話是誰說的。”
甄世紅斬釘截鐵斷言說:“你爸說的,不服麽?”
孫泉源真沒啥說了,隻好笑著對尤繼紅說:“她能信我爸那話。我隻好說:誰信誰有病。甄世紅病得還不輕。”
尤繼紅騎車帶著孫泉源叮鈴一路車鈴響,車輪順著大街避著車輛、行人一路向前闖。因是女的帶男的,又是叮鈴一路響,引得眾人紛紛扭頭望。——這沒錯,這是看稀罕。啥時候見過騎自行車女的帶男的?這是特例。這男的不是個玩意,公然讓女人出力,他大男人家還有臉坐在後邊享受呢。一般人看見都有這想法。若不是這樣,他們扭頭看什麽?尤繼紅和孫泉源對投來的目光不以為然,繼續向前趕。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快要來到甄世紅家大院門口時,路邊居然有人叫他們,還吆喝著他們的名字讓他們快快停下來。他們扭臉看,喊他們名字,讓他們快停下來的,正是甄世紅的父親。甄大夫、甄老師、甄教授、甄院長、甄主任、甄局長——衛生局長:甄世紅父親的頭銜名稱多了去。該咋稱唿他?孫泉源家跟甄世紅家是世交。甄世紅的父親這人人品好,孫泉源的父親變成無業遊民,他也沒有把這無業遊民小瞧了,一般不來往,來往時,孫泉源的父親寫張條,到他這裏事情能辦就辦了。為這,孫泉源稱他為伯伯,甄世紅稱孫泉源父親為叔叔。有這稱唿在先,尤繼紅自然也隨著孫泉源稱唿,也就叫甄伯伯。
甄世紅的父親跟尤繼紅畢竟見麵少。推車到跟前,老人家不敢認,隻聽“伯伯,伯伯”叫,竟不知道這姑娘為何人。當自我介紹是尤繼紅的時候,這甄伯伯居然嚇一大跳,說:“這才幾天沒見,尤繼紅竟越發長得漂亮了。有了大姑娘模樣,我都認不出來了。像你媽,像你媽。你媽我見過,你長得像你媽。”
聽著甄世紅的爸爸這麽說,孫泉源心裏嘀咕著:“要是像她爸,豈不麻煩了。她爸是豬不啃南瓜,除了粗笨,還是粗笨,拿不出手,看著都惡心。”繼而又想:“我家認識繼紅媽,我們是街坊……對、對、對,我爸開診所,甄伯伯辦醫院,認識尤繼紅的母親也很正常。”孫泉源因聽母親說尤繼紅父親單位又去家門口貼了大字報,曝出尤繼紅的母親曾是舊縣長的小老婆,尤繼紅到了家,這事兒應該知道吧。可她看去很鎮定,想必還沒人跟她說這事情吧。但願她永不知道才最好。”孫泉源在心裏祈禱著,跟在他們身邊往家裏走。
尤繼紅問:“甄伯伯看,你是剛迴來,還是下班不再去了?”
甄伯伯說:“一台手術做到這時候。醫院也管飯。我想著世紅在家做著我的飯,我何必跟醫護人員湊這熱鬧呢,我這就迴來吃碗飯,吃了飯再去上班:都講覺悟嘛,我們黨員幹部要做表率。”
孫泉源隻聽沒接腔,心裏嘀咕著:“這人就是又一個尤繼紅:說在前,也做在前,不怕吃虧,悶頭幹。誰說你們好了?你們也太把自己覺悟名譽當迴事兒了。誰能記得你們的好?甄伯伯呀,甄伯伯,運動中鬥你,你忘了,還唱高調呢。你寶刀不老,我真服你了。”
說著已進了家。門關著,三個人都叫:“世紅,世紅。”沒人答應。進屋看見人了,喊叫著還是沒有答應。孫泉源看得分明:甄世紅坐在屋中桌子前,一聲不吭在學習。叫得這麽大聲音都聽不見,足見病得不輕。
世紅爸爸真是好脾氣,看著閨女迷到學習裏,沒有埋怨她,倒是輕輕拍了拍她,說:“你看誰來了?你們說話,我給你們做飯去。”
孫泉源和尤繼紅連忙說:“伯伯,我們吃過了。我們不敢打攪了。”
直到這時候甄世紅才迷過來,衝著她爸的後影說:“他倆吃過了,隻做咱倆的就行了。這不是外人,都不用客氣的。”這話聽著還正常。可是剛才叫了那麽幾聲,她怎麽就像沒聽見一樣?這真讓人費思量。”
世紅爸爸抽開火,也不知道是無意識,還是有意識這樣說著故意讓他倆聽?他說:“看書看到入迷地步,該歇一歇,就得歇一歇,換一換腦子,事半功倍麽。一直學,不歇息,長此這樣下去,對身體也不好。啥事兒都是適可而止,不要鑽牛角尖了。鑽牛角尖不好。別把自己糟踐下病,那就麻煩了。”
甄世紅說:“這我知道,我不是學習心切,學習入迷嘛。腦子進到書裏,就把書外的事情全忘了,隻想著書裏的東西。你不迴來,我還想著時間還早著呢。哪成想,這才學了多大時候,居然該吃中午飯了。這時間過得太快,一低頭的工夫,就過了中午。老師們給我出的題,我都會做了。隻有你給我出的題,我還沒做出來。剛才我入迷,就是在做你給我出的題。”
她父親說:“就這你已經超出常人的記憶了。沒想到你能學得這麽快,我都服了你。我說你還是學慢點,少學點,這對你好,這對你身體好。要持久學習,還是慢慢學得好。”
甄世紅說:“好了。我聽你話。看好他們也來了。今天我跟他們玩一下午。我也給自己放鬆放鬆。學習這根玄繃得太久,我也受不了。”
因為關係好,又是一塊下鄉的,甄世紅雖然待在城裏沒迴鄉,畢竟還是下鄉知青,有著共同的語言,有著共同的願望。甄世紅問過鄉裏的情況,還沒說上幾句話,父親把飯端來了。簡單吃過。甄伯伯朝醫院走了。臨走交待他們說,可以到郊外轉轉,散散心。
其實甄伯伯不這樣說,他們也有這打算。這是早春的午後,陽光尚可,景色不錯,滿地灰黃,麥田裏的麥苗還是綠油油的。河水清清,蜿蜒流淌。其實這跟農村景象差不多,隻是多了條小河。站在河邊,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過去那種心爽氣清的感覺。
孫泉源問甄世紅:“你整天待在家裏,不著急,不悶嗎?”
甄世紅挽著尤繼紅的胳膊,隨著尤繼紅走,好像沒聽見,嘴裏嘟噥著,像是背外語,又像是瞎胡說,因為聲音小,又是自言自語的,這讓孫泉源和尤繼紅都吃驚了。看著甄世紅低著頭,孫泉源把手伸到她臉前頭,甄世紅把他手撥開,說了一句外國話,接著又說了一句外國話。孫泉源和尤繼紅都不知道她說啥,倆人一起彎腰低頭朝上去瞧她。甄世紅看他倆這個樣兒,嘿嘿笑起來。然後繃起臉說:“你們這樣看我是以為我有病了?我像精神病人嗎?有點像,我自己都覺得有點像:自言自語的,不理別人,也聽不見別人說話,就奔這些外在條件都足以說明我有精神病。但是,我真沒有。我有比常人還清晰的頭腦。我有比常人聰明的腦袋。我正在做常人不願做的事情:學習文化課。我還兼學臨床醫學。我已經入迷進去了。我不學就會著急,我不學就會覺得腦子空虛。我不學政治。我隻知道愛黨,愛國,愛人民,為人民服務,這就是最大的政治。學理科的政治上知道這些就夠了。”
在平時,甄世紅話是沒有這麽多。大概是孫泉源和尤繼紅同時彎腰低頭扭臉朝她臉上看,她不高興,故意表白自己沒毛病?越是表白沒毛病,越是毛病多,這是肯定的。孫泉源和尤繼紅這時候是得忍著不吭聲,聽她說。這時的甄世紅成了主角。她說:“你們別以為我有病。我沒病。孫泉源,你別用這種眼光來看我。我實話告訴你說:我這下功夫學習,還是受到你爸啟發的。有天我爸在街上碰見你爸,你爸把他的想法跟我爸說了。我爸迴來跟我說:‘判斷出現錯誤的人,不可能每次都判斷錯。泉源爸這一生,判斷錯的幾率太高了。他跟我說:隻有抓緊讓孩子們學習,就沒錯。政策也是會變的。他不相信真正有文化的人國家能不用。現在有文化的人太少,讓孩子抓緊時間學習,這是萬人迷糊我清醒的時期,孩子隻要用心學習,應該能夠跟上好時候。’為這我就下了功夫,下了力。你們以為我有病?有病還下苦功學習?你們說你們在鄉裏吃苦。你們不知道我在家裏學習,那個苦,你們沒有體會,你們是不知道是啥滋味。真吃苦,真受累,這些你們沒體會。”
孫泉源聽她這麽說,哈哈笑起來。說:“你要是聽我爸說,那你就等著受罪吧。他的話啥時候靈驗過?咱們下鄉時他就勸我帶著書,我帶了,最後也都把那書當擦屁股紙了。按照我爸說的,我要是學,也早該把那幾本書學完了。你說,學完了有啥用?讓你說。世紅。沒用處。我爸要是能把事情看透了,他也就不會成為無業遊民了。我知道他識字不少,也懂醫,有啥用呢,該受罪不還是要受罪嘛。命不好,這就沒辦法。就是我媽說的:我爸的眼光還不如繼紅爸。繼紅爸當時掂上兩根棍子綁上繩當擔架,支援前線抬傷員去了。這就是支前青年。解放後就是先進青年。這樣的先進青年,不讓當幹部,還能讓你窩到家裏避子彈的殺才貨去當幹部?沒那個好事兒,有文化也不行,知道不?知道因為啥吧,政治態度,政治態度嘛。這話說得我服。”
哪知甄世紅卻說:“國家要富強,政策有變呢?沒有科技能行麽?你別說,我爸信你爸說的,我也信你爸說的,我這才下勁兒學習了。學進去還真是很有意思。題解不了,還睡不著;記不住的外語,在日常生活中就用上了。在過去我沒有學習這意識,現在我不學習就難受,感覺不能把時間白白浪費了。我勸你倆也學習。你倆比我聰明。你倆一定會比我學得好。到時候咱們都去上大學,咱們還都到外國去留學。”
他們在郊外悠悠走著,瀟灑地說著:沒誰指責你說錯了,也沒你人讚揚你說得好,他們說的都是心裏話。他們各抒己見,最後孫泉源和尤繼紅看法一致:有病甄世紅;甄世紅有病。
甄世紅嗬嗬笑笑,說:咱們出來了一下午,長河落日圓的景象已經展現在咱們麵前。以後走的路很長。太陽落下,再出來就是明天。明天過得好不好,有文化跟沒文化那是兩重天,不信咱們走著看。
孫泉源問:“這話是誰說的。”
甄世紅斬釘截鐵斷言說:“你爸說的,不服麽?”
孫泉源真沒啥說了,隻好笑著對尤繼紅說:“她能信我爸那話。我隻好說:誰信誰有病。甄世紅病得還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