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灘地種稻
就在張師傅跟尤繼紅、孫泉源說過甄世紅的事情不久,張師傅和兼任公社黨委副書記的那個陳姓帶隊幹部就交班迴城了。接替他們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年輕工人。據說,那男的沒結婚,那女的也沒結婚。那男的是國企大廠工人。那女的雖說也是工人,但她卻是市起重機廠的團高官。或許是市直廠礦的級別沒法跟大國營比,他們兩個沒有一個擔任公社黨委副書記,連委員都不是,自然說話就沒了效力。張永東分析:他們是不是黨員還在兩下。他倆在公社沒人看得起,咱知青再受委屈,也就沒人管了。
這是讓人很不舒心的事情。不過沒關係,張師傅在快要走的時候,由張師傅牽頭,知青房都已蓋好了,還通了電。隊下也讓人給知青挖了紅薯窖,隊下也保證不再扣糧食了。至於新來的兩個知青帶隊幹部啥樣,也就不再那麽重要。
張師傅是國家船舶研究所的工程技術人員。走時他很高興,說可以迴去設計他的圖紙了。陳姓那個公社黨委副書記,是國家級部屬船舶發動機廠的廠團高官,大概迴去還是要跟人打交道,那表情倒是淡淡的,沒能看出他多高興,也沒見他露出多少笑容。
張永東、孫泉源、尤繼紅他們咋知道這些情況呢?那還是這兩撥知青帶隊幹部交接班時,把知青代表招到公社,在歡送、歡迎的會場上聽說的。
這歡送、歡迎會之後,果然像張永東所分析的那樣,這一男一女兩個年輕知青帶隊幹部,隻來過他們大隊一次就再也沒有來過。其實他們來與不來並不影響知青生活,因而知青們似乎也把他倆淡忘了。——據說之後招工時,他倆給知青弟兄傳過信息,遞過消息,這一點兒,也讓有些知青很感動。
有天大隊突然廣播說:公社從縣水利局得到消息:今年大河來水量可能會小。可能不會出現河水泛濫那種情況。讓各隊抓緊時間,把河灘地整理出來,趕快插上水稻秧苗。大隊已經把灘地丈量出來了,已經按量分到了各隊。各隊趕快翻地,盡快把秧苗插上。這是百年不遇的好事情,讓各隊抓緊時間把事情做好。——翻來覆去吆喝,男女老少都動起來了。這是為吃大米而忙,這是跟老天爺搶口糧,這是去河龍王嘴裏抓大米:老百姓都是這樣想。
在大隊方麵來講,這就是戰鬥的號角,這就是吹響的衝鋒號。各隊都行動起來,大小人物都上陣,河灘地上熱鬧起來。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戰場紮起來了。那個年代就興這個,要不咋能體現群情激動,革命熱情呢?
其實敲不敲鼓,打不打鑼,工作還是有秩序地進行著。去公社拉稻種的拖拉機迴來了。育種的秧田,先於稻田整治出來了。知識青年們覺得貧下中農啥都會幹,都說沒吃過大米,他們咋會種稻子呢?轉眼幾天就整出了那麽多水地。
大河淤漫出來的灘地很肥沃,不用施肥,很平整,是很好整治的。因是種水稻,自流灌溉,那田埂是要一鍬一鍬挖泥壘起來,那是決不能讓它跑水的。這是個費勁兒活:黃膠泥粘鐵鍁,粘到鐵鍁上甩都甩不掉。壘埂真要命,費死了勁兒。
最讓知青想不通的是:壘田埂就是為著聚水。能聚水就行了,何必還要扯線溜直呢?貧下中農說:各行都有各行的規矩。曲裏拐彎的田埂,蚯蚓似的,讓人看著不舒服,讓人看著不像幹活人幹的活,那就惹人恥笑了。有規矩:直就是直,斜就是斜。按規矩幹出來的活,讓人看著,也感覺舒服。
說到這裏自然也有特例:靠近河邊最北頭,他們不再撅屁股彎腰插秧了。居然把秧苗遠拋,近撒,超遠甩,給人感覺就是將就把這秧苗給撂到地裏就行了。知青們覺得奇怪:這有規矩,有直線,有行距,咋就這麽亂糟糟,朝地裏亂撒,亂拋甩呢?
老農們笑著說:估計這地方打不下稻子,河水就打到這地方了。因而再下那個勁去插秧,就是勞民傷財。老人們估計:這地方隻要能收一把草就好。知青們都覺得老人們可憐,期望值這麽低,地頭能落下一把草就好,這讓人聽著理解不了。
哪知稻子抽穗以後,讓人們看著心疼,讓人看著著急想哭的事情發生了。大河滾滾,不緊不慢地朝河沿兒上打著,衝刷著。河沿兒一坯子又一坯子往河裏掉,倒在河裏化成糊塗,給河麵添上一攤濃重的土煙色,順水變淡流走了,上麵漂有草。
河沿兒上的稻子再有半月就可收割了。看著將岸掏空一坯子又一坯子倒進水裏,掉進河裏,那不單單是河岸,那還是秧苗,那還是稻米,就這麽眼睜睜看著掉河裏,被衝走,實在太可惜。這帶穗子的青稞子是可以喂牛的東西。割下來:不忍心讓它順水漂去。哪裏打沿兒就割哪裏。再有十五天那青稞子上穗子顆粒中包著的一點又一點的奶白水就能凝成為米。可惜,可惜!河沿一坯子又一坯子倒進河裏。人們不忍心讓那青稞子順水漂走,爭在掉進河裏以前,把它們割下來,送進牲口園,讓牲口吃,或者漚肥。
此時沒有智者:都說隻能將青稞割下來喂牛去,不然連牛也嚐不到那點兒青氣。誰能不讓河水南滾?誰能不讓河水打沿兒?真有這樣的人,那他的功勳,就是天大。河邊的鄉親給他立碑揚名,給他建廟塑身,敬他為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隊開了隊長會。大隊支書在會上說:“這秋後農閑,要修渠。先拾掇了溝口水簸箕。四塊閘板一放,渠水提高二尺。這樣再有灘地,我們就不被動。今年這灘地收成還行。但在具體生產中不夠理想:該要水了,漫灌,閘板放不上去,這麽大麵積,七八寸水,咋能不讓人著急?明年直接插板,把水位提高二尺,不要再出現爭水的問題。沿路這渠堤也要加固,不能出現跑水問題。”因在會上發布了各隊的統計,還罷種子,各隊收成不一。溝裏一人分得稻穀斤半。
溝裏人沒吃過大米。每人僅僅分得的斤半稻穀,過碾成米,也多不過一斤二三兩去。這是主貴東西。有家舍不得吃,有家也不知道做米飯,鍋裏下米之後又該添多少水。這是很新奇的事情,這是很高興的事情,這也是亮本事的事情,這也是值得慶賀的事情,因為往年,經過大忙,也都是白忙,連一把米糠都沒打下來,河水就把稻穀吞噬了。好嬸兒家閨女桃是縣醫院的,見多識廣,她吃過米飯。她也會做米飯。好嬸兒在桃指導下,米飯做得真是好。看見孫泉源,挖一碗,遞過去,鹹菜疙瘩放碗上,說著:“嚐嚐,嚐嚐,這米飯真香。城裏哪能吃到這種米飯?吃米飯就鹹菜,把那米香都遮住了。”
孫泉源趕忙迴去把自己那一斤多大米端來給好嬸。
好嬸說:“要是這樣,我豈不是要占你便宜?不行,不行。我不能拿你這米。這米太金貴,我家咋能把你那一份吃了呢。不行,不行,這米我一定不能要。”
桃在旁邊笑,說:“我媽也是,這不就是一碗米嘛,值得這麽讓來讓去的。若是你覺得占光,你明天就再做一頓,再讓泉源來吃一頓,這樣也就持平了。”
孫泉源笑著說:“那樣就不是持平了,那樣我更是占了光。”
他們正說著,隻見西溝的君子掂著一個小白粗布布袋朝他們這邊走過來。看見孫泉源,說:“好嬸兒我還認的。好嬸兒家閨女叫桃,我不認的。桃給我說了一個媳婦,我得感謝人家。這不是每人發這不到二斤大米嘛,這是稀罕物,咱舍不得吃,給人家。人家幫忙了,把咱家最好的東西送人家,這也算是犒勞吧。好嬸兒,這是我送給你家桃的大米。這大米你掂迴去吧。”
桃就在旁邊站著,聽得君子這麽說,心說:“這人長這樣,也算是長得夠有特色了。我根本就不認他,他咋說我給他說了媳婦呀。我沒有給他說過媳婦。這事兒鬧得,讓我該咋說呢。”
好嬸兒笑著說:“你桃姐就在這兒站著,你不認得?我咋沒聽說她給你說媳婦呢。”扭頭又問:“桃,你給君子說媳婦了?”
桃嘴裏說著沒有,心裏卻在想:這莫非就是梅眼裏看中的人?他叫君子。我不認得他,我不知道他長啥樣。我早知他長這樣,我就不給梅參謀了。沒見人,不知道情況,給人家梅瞎參謀,人家梅接受,看來梅心裏有數。情人眼裏出西施。早有這說法,看來這話沒假。心中想著還沒開腔,又聽君子說:“這就是桃姐?小著時候見過,隻是現在見了也不認得是桃姐。桃姐認得西溝君子麽?”
桃姐說:“西溝君子,我知道。你就是西溝君子?小時候經常見,現在你要不說你是君子,我還真不敢認你呢。”
君子笑著說:“小時候頭發多,長著長著頭發都走了。牙也走了一顆,這不是又鑲這一顆金牙麽,都說在我身上,這牙有特色。”
這話把大家都說笑了。好嬸兒問:“你桃姐給你說的媳婦是哪兒的。我們都沒聽說,你倒說得跟真的一樣。”
君子笑著說:“哎呦呦,這咋能說笑話呢。你沒想想,要是說笑話,我咋舍得把這麽貴重的東西送人呢?這可是俺全家人總共就分了這麽多。我把這麽貴重的東西送人,你想想吧,這人的功勞有多大呢。沒功勞,她能擎受住這麽貴重的東西麽?”
桃聽著君子這麽說,沒吭聲。好嬸兒笑著問:“桃給你說的媳婦是誰?她人在哪兒呢?”
君子露出很自豪的樣子,一手掂著那小袋大米,一手在腰間插著。聽得好嬸兒問他媳婦是誰,他把插在腰間的右手伸出來,崩出大拇指,說:“中溝,你們中溝的。”因為說方位的時候,溝裏人都好說,裏溝、中溝、外溝,溝外的。或許君子以為他所說的中溝,人們容易鬧誤會,連忙又改說:“你們大寨溝。你們大寨溝中溝的,跟他們知青是北鄰居。”
這話讓好嬸兒和孫泉源都懵住了。溝裏知青北鄰居?溝裏知青北鄰居是誰?溝裏知青北鄰居,還有適合嫁給君子這人的大閨女?
就在張師傅跟尤繼紅、孫泉源說過甄世紅的事情不久,張師傅和兼任公社黨委副書記的那個陳姓帶隊幹部就交班迴城了。接替他們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年輕工人。據說,那男的沒結婚,那女的也沒結婚。那男的是國企大廠工人。那女的雖說也是工人,但她卻是市起重機廠的團高官。或許是市直廠礦的級別沒法跟大國營比,他們兩個沒有一個擔任公社黨委副書記,連委員都不是,自然說話就沒了效力。張永東分析:他們是不是黨員還在兩下。他倆在公社沒人看得起,咱知青再受委屈,也就沒人管了。
這是讓人很不舒心的事情。不過沒關係,張師傅在快要走的時候,由張師傅牽頭,知青房都已蓋好了,還通了電。隊下也讓人給知青挖了紅薯窖,隊下也保證不再扣糧食了。至於新來的兩個知青帶隊幹部啥樣,也就不再那麽重要。
張師傅是國家船舶研究所的工程技術人員。走時他很高興,說可以迴去設計他的圖紙了。陳姓那個公社黨委副書記,是國家級部屬船舶發動機廠的廠團高官,大概迴去還是要跟人打交道,那表情倒是淡淡的,沒能看出他多高興,也沒見他露出多少笑容。
張永東、孫泉源、尤繼紅他們咋知道這些情況呢?那還是這兩撥知青帶隊幹部交接班時,把知青代表招到公社,在歡送、歡迎的會場上聽說的。
這歡送、歡迎會之後,果然像張永東所分析的那樣,這一男一女兩個年輕知青帶隊幹部,隻來過他們大隊一次就再也沒有來過。其實他們來與不來並不影響知青生活,因而知青們似乎也把他倆淡忘了。——據說之後招工時,他倆給知青弟兄傳過信息,遞過消息,這一點兒,也讓有些知青很感動。
有天大隊突然廣播說:公社從縣水利局得到消息:今年大河來水量可能會小。可能不會出現河水泛濫那種情況。讓各隊抓緊時間,把河灘地整理出來,趕快插上水稻秧苗。大隊已經把灘地丈量出來了,已經按量分到了各隊。各隊趕快翻地,盡快把秧苗插上。這是百年不遇的好事情,讓各隊抓緊時間把事情做好。——翻來覆去吆喝,男女老少都動起來了。這是為吃大米而忙,這是跟老天爺搶口糧,這是去河龍王嘴裏抓大米:老百姓都是這樣想。
在大隊方麵來講,這就是戰鬥的號角,這就是吹響的衝鋒號。各隊都行動起來,大小人物都上陣,河灘地上熱鬧起來。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戰場紮起來了。那個年代就興這個,要不咋能體現群情激動,革命熱情呢?
其實敲不敲鼓,打不打鑼,工作還是有秩序地進行著。去公社拉稻種的拖拉機迴來了。育種的秧田,先於稻田整治出來了。知識青年們覺得貧下中農啥都會幹,都說沒吃過大米,他們咋會種稻子呢?轉眼幾天就整出了那麽多水地。
大河淤漫出來的灘地很肥沃,不用施肥,很平整,是很好整治的。因是種水稻,自流灌溉,那田埂是要一鍬一鍬挖泥壘起來,那是決不能讓它跑水的。這是個費勁兒活:黃膠泥粘鐵鍁,粘到鐵鍁上甩都甩不掉。壘埂真要命,費死了勁兒。
最讓知青想不通的是:壘田埂就是為著聚水。能聚水就行了,何必還要扯線溜直呢?貧下中農說:各行都有各行的規矩。曲裏拐彎的田埂,蚯蚓似的,讓人看著不舒服,讓人看著不像幹活人幹的活,那就惹人恥笑了。有規矩:直就是直,斜就是斜。按規矩幹出來的活,讓人看著,也感覺舒服。
說到這裏自然也有特例:靠近河邊最北頭,他們不再撅屁股彎腰插秧了。居然把秧苗遠拋,近撒,超遠甩,給人感覺就是將就把這秧苗給撂到地裏就行了。知青們覺得奇怪:這有規矩,有直線,有行距,咋就這麽亂糟糟,朝地裏亂撒,亂拋甩呢?
老農們笑著說:估計這地方打不下稻子,河水就打到這地方了。因而再下那個勁去插秧,就是勞民傷財。老人們估計:這地方隻要能收一把草就好。知青們都覺得老人們可憐,期望值這麽低,地頭能落下一把草就好,這讓人聽著理解不了。
哪知稻子抽穗以後,讓人們看著心疼,讓人看著著急想哭的事情發生了。大河滾滾,不緊不慢地朝河沿兒上打著,衝刷著。河沿兒一坯子又一坯子往河裏掉,倒在河裏化成糊塗,給河麵添上一攤濃重的土煙色,順水變淡流走了,上麵漂有草。
河沿兒上的稻子再有半月就可收割了。看著將岸掏空一坯子又一坯子倒進水裏,掉進河裏,那不單單是河岸,那還是秧苗,那還是稻米,就這麽眼睜睜看著掉河裏,被衝走,實在太可惜。這帶穗子的青稞子是可以喂牛的東西。割下來:不忍心讓它順水漂去。哪裏打沿兒就割哪裏。再有十五天那青稞子上穗子顆粒中包著的一點又一點的奶白水就能凝成為米。可惜,可惜!河沿一坯子又一坯子倒進河裏。人們不忍心讓那青稞子順水漂走,爭在掉進河裏以前,把它們割下來,送進牲口園,讓牲口吃,或者漚肥。
此時沒有智者:都說隻能將青稞割下來喂牛去,不然連牛也嚐不到那點兒青氣。誰能不讓河水南滾?誰能不讓河水打沿兒?真有這樣的人,那他的功勳,就是天大。河邊的鄉親給他立碑揚名,給他建廟塑身,敬他為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隊開了隊長會。大隊支書在會上說:“這秋後農閑,要修渠。先拾掇了溝口水簸箕。四塊閘板一放,渠水提高二尺。這樣再有灘地,我們就不被動。今年這灘地收成還行。但在具體生產中不夠理想:該要水了,漫灌,閘板放不上去,這麽大麵積,七八寸水,咋能不讓人著急?明年直接插板,把水位提高二尺,不要再出現爭水的問題。沿路這渠堤也要加固,不能出現跑水問題。”因在會上發布了各隊的統計,還罷種子,各隊收成不一。溝裏一人分得稻穀斤半。
溝裏人沒吃過大米。每人僅僅分得的斤半稻穀,過碾成米,也多不過一斤二三兩去。這是主貴東西。有家舍不得吃,有家也不知道做米飯,鍋裏下米之後又該添多少水。這是很新奇的事情,這是很高興的事情,這也是亮本事的事情,這也是值得慶賀的事情,因為往年,經過大忙,也都是白忙,連一把米糠都沒打下來,河水就把稻穀吞噬了。好嬸兒家閨女桃是縣醫院的,見多識廣,她吃過米飯。她也會做米飯。好嬸兒在桃指導下,米飯做得真是好。看見孫泉源,挖一碗,遞過去,鹹菜疙瘩放碗上,說著:“嚐嚐,嚐嚐,這米飯真香。城裏哪能吃到這種米飯?吃米飯就鹹菜,把那米香都遮住了。”
孫泉源趕忙迴去把自己那一斤多大米端來給好嬸。
好嬸說:“要是這樣,我豈不是要占你便宜?不行,不行。我不能拿你這米。這米太金貴,我家咋能把你那一份吃了呢。不行,不行,這米我一定不能要。”
桃在旁邊笑,說:“我媽也是,這不就是一碗米嘛,值得這麽讓來讓去的。若是你覺得占光,你明天就再做一頓,再讓泉源來吃一頓,這樣也就持平了。”
孫泉源笑著說:“那樣就不是持平了,那樣我更是占了光。”
他們正說著,隻見西溝的君子掂著一個小白粗布布袋朝他們這邊走過來。看見孫泉源,說:“好嬸兒我還認的。好嬸兒家閨女叫桃,我不認的。桃給我說了一個媳婦,我得感謝人家。這不是每人發這不到二斤大米嘛,這是稀罕物,咱舍不得吃,給人家。人家幫忙了,把咱家最好的東西送人家,這也算是犒勞吧。好嬸兒,這是我送給你家桃的大米。這大米你掂迴去吧。”
桃就在旁邊站著,聽得君子這麽說,心說:“這人長這樣,也算是長得夠有特色了。我根本就不認他,他咋說我給他說了媳婦呀。我沒有給他說過媳婦。這事兒鬧得,讓我該咋說呢。”
好嬸兒笑著說:“你桃姐就在這兒站著,你不認得?我咋沒聽說她給你說媳婦呢。”扭頭又問:“桃,你給君子說媳婦了?”
桃嘴裏說著沒有,心裏卻在想:這莫非就是梅眼裏看中的人?他叫君子。我不認得他,我不知道他長啥樣。我早知他長這樣,我就不給梅參謀了。沒見人,不知道情況,給人家梅瞎參謀,人家梅接受,看來梅心裏有數。情人眼裏出西施。早有這說法,看來這話沒假。心中想著還沒開腔,又聽君子說:“這就是桃姐?小著時候見過,隻是現在見了也不認得是桃姐。桃姐認得西溝君子麽?”
桃姐說:“西溝君子,我知道。你就是西溝君子?小時候經常見,現在你要不說你是君子,我還真不敢認你呢。”
君子笑著說:“小時候頭發多,長著長著頭發都走了。牙也走了一顆,這不是又鑲這一顆金牙麽,都說在我身上,這牙有特色。”
這話把大家都說笑了。好嬸兒問:“你桃姐給你說的媳婦是哪兒的。我們都沒聽說,你倒說得跟真的一樣。”
君子笑著說:“哎呦呦,這咋能說笑話呢。你沒想想,要是說笑話,我咋舍得把這麽貴重的東西送人呢?這可是俺全家人總共就分了這麽多。我把這麽貴重的東西送人,你想想吧,這人的功勞有多大呢。沒功勞,她能擎受住這麽貴重的東西麽?”
桃聽著君子這麽說,沒吭聲。好嬸兒笑著問:“桃給你說的媳婦是誰?她人在哪兒呢?”
君子露出很自豪的樣子,一手掂著那小袋大米,一手在腰間插著。聽得好嬸兒問他媳婦是誰,他把插在腰間的右手伸出來,崩出大拇指,說:“中溝,你們中溝的。”因為說方位的時候,溝裏人都好說,裏溝、中溝、外溝,溝外的。或許君子以為他所說的中溝,人們容易鬧誤會,連忙又改說:“你們大寨溝。你們大寨溝中溝的,跟他們知青是北鄰居。”
這話讓好嬸兒和孫泉源都懵住了。溝裏知青北鄰居?溝裏知青北鄰居是誰?溝裏知青北鄰居,還有適合嫁給君子這人的大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