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海林妹悲哭說實話
尤繼紅有個特點:就是認真。她聽張永東說了大半天,經過分析,最終歸結出張永東那意思:城市人都是無業遊民,都是小商小販,都是手藝人,都是沒田沒地,在鄉下混得沒飯吃,跑到城裏謀生活,沒有多大本事的人。現如今,過去的窮要飯,盲流生活結束,進廠當上工人,都以要過飯為自豪,自稱是無產階級、工人階級,這個無產就和階級和革命拉上了關係;小商小販過去都是玩稱杆子的奸商、生意人,那是隻恨不能把路人錢夾子裏的錢都抓到他們手裏的人,公私合營之後,轉成公家的商店、公司,居然也自稱是商業戰線的革命戰士;就連過去那些紅白事兒上的吹鼓手,跟那說書唱戲的湊到一塊兒,也自稱是革命的宣傳員,文藝輕騎兵。反正是東西沒變,皮一變就高傲起來,都覺得自己是老大了。其實啥都不啥。
尤繼紅看書多,看的宣傳材料多,覺得張永東說的情況是有點那麽迴事兒。可又覺得哪兒不正確。不是理論上不能駁他的稿,關鍵是張永東把那些事實說出來了。真事兒是這樣。為啥書上說的那麽順耳,他說的讓人聽著咋就那麽別扭呢?事情是不是這樣呢?孫泉源一直沒吭聲。她想讓孫泉源給個迴答。衝著孫泉源微微笑一笑,正要開口問,忽聽外麵紮人心肺的尖利哭叫聲,似帶哨的響箭在溝裏四下亂竄起來。他們感到震驚:清清靜靜,好端端的是誰這麽撕心裂肺痛哭?抬腿朝著院外走。剛走出大門,就看見對麵海林家大妹,連哭帶喊朝溝外跑。嘴裏叨叨的好像是:“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這樣活著不如死了好。一頭栽到井裏死了算了。”
這話非同小可:再往北邊二十來步遠,牲口園南邊,挨著水溝就是水井。溝中間的過水溝本身就不寬,一上一下隻要三五步,就能從溝西跳到溝東來。這要想跳井,隻要到溝東,隻怕攔都攔不住。人在氣頭上,啥事兒辦不出來?這人轉眼就會到井邊,說跳就能跳,跳下去可就麻了煩。孫泉源畢竟在溝裏生活了這麽長時間,見海林大妹在溝西奔跑,嘴裏又叨叨著不活了,他立馬意識到,這海林大妹是要跳井了。後邊良奶也是叫:“快攔住她,她不想活了!她要去跳河!”
河,她跳不成。春天裏,雨水少,河都快幹了。跳下去,水淺,淹不死;水涼,凍一下,瑟瑟發抖迴家換身衣裳,知道跳河難受,以後就再也不會跳。可這井,隻要跳下去,那就沒救了。先守住井口再說,不讓她往井裏跳。
張永東、尤繼紅跟在孫泉源後邊,也趕忙順著溝東邊的路往水井那邊跑。人想死的時候勁兒是很大的。海林大妹從溝西迎頭奔過來,若是隻有孫泉源一個人攔截,隻怕就攔截不住了。孫泉源身後就是張永東和尤繼紅,三個人齊上手,到那兒一下就整住海林大妹了。尤繼紅從後抱著腰,張永東和孫泉源一人握隻手腕,捉著胳膊。別說她是一個大姑娘,就是一個大小夥,這又摟又抱又抓手腕捉胳膊的也是跑不脫。
海林大妹很抱屈,仰天長歎一口氣,眼淚嘩嘩的,說:“哎呀,你們是知識青年,你們是城市人,你們哪裏知道我們鄉下,我們溝裏人有多難?你們別攔我,讓我死吧!你們攔我幹啥呢!”
尤繼紅說:“啥事兒不能好好說?說清楚再死也行嘛。你現在死了事情還沒說清楚,你豈不是白死了?我支持你把事情說清楚以後再死。死沒啥可怕,也就頭朝下,朝井裏一栽就過去了。”
孫泉源覺得尤繼紅這話太難聽,拉著海林大妹的胳膊說:“有啥話坐我們窯裏給我們說說吧。要是我們能幫你,我們都幫你。真幫不上忙,咱們還可以另想辦法。天無絕人之路,辦法總是會有的,總不能去死吧。”
聽得孫泉源這麽說,海林大妹:“啊”一聲,喘著粗氣又哭著說:“泉源,繼紅,你們是知識青年,你們不知道這鄉下的事情,你們不知道咱溝裏的事情;咱鄉下的人難哪,咱溝裏人更難!咱溝裏沒出門兒的閨女那是難上更加難啊!當爹的,當媽的,他們就沒把閨女當做家裏人看,他們不知道我們當閨女的心。我是剛烈些,我也舍不得這麽死,我知道我這麽死,我爹媽會難受,我的兄弟姊妹會痛苦,我那對象也活不成。可我顧不了那麽多,我也不能待到這事兒成的時候再把我對象的命要了。到那時候我就成了殺才貨。我剛烈,我不能這麽窩窩囊囊活著。我走了,我斷他念想,讓他再找一個。”
自聽見哭,就是“死、死、死”,人們也不知道她為啥要死。眼看著溝裏人聽到哭聲都出來了,這折騰了大半天,還是不知道因為啥。良爺在家裏沒出來。良奶,站在旁邊也是一直在掉淚。問良奶,因為啥。良奶隻是說:“說不成。家裏窮。”
大概是覺得讓全溝人這樣看著不雅觀,海林大妹讓攙著扶著去了孫泉源的土窯裏。窯裏還有兩張床,沒有凳子,就床邊坐著。尤繼紅待人是很實誠的,給海林大妹打氣說:“有啥難處你隻管說,大家可以給你幫忙,你犯不著這樣死去活來的。”
張永東也是勸著說:“啥事兒說出來,總有辦法解決的。”
海林大妹說:“說著我就嫌丟人。這是要把人往那死處逼。你們也都知道,我哥三十多了,還沒說下媳婦。西溝君子他也二十七八了,也沒說下媳婦。照咱這兒的說法就是妻命不透,還沒交住桃花運。咱都隻管想辦法給他們牽線,介紹,讓他們多去見幾個姑娘。即便他們真是找不下媳婦,家裏總不能拿他們親姐親妹去交換吧。聽說,山裏人有這樣幹的。都想著咱這兒開明呢,你別說,這事兒真照山裏那幹法來了。也不知道誰牽的頭,西溝君子他媽來咱溝找著我媽,說是兩家換親,西溝君子他妹嫁給我哥,讓我嫁給君子。你們別看君子長得那樣子,他妹那可是長得排場著呢。要個子有個子,要臉龐有臉龐,黃黃的頭發,臉麵細白細白,那麽大的眼睛。天生一付美人像。去年省畫報記者來咱這兒照相,她因為漂亮,那照相的記者還專門給她多照了幾張,有一張還登到了畫報的封麵上。就這樣的姑娘,讓人家嫁給我哥?就我說,我哥有多少地方能配上人家?光那心胸,他就跟人家差遠了。就奔這,他家還硬逼姑娘願意呢。咱們都笨想想,人家姑娘能願意嗎?這是說了他們那邊。
“反過來說我家這邊。你們也都知道,我會唱戲。我演胡傳魁,惟妙惟肖。縣劇團想要我。同時想要的,還有新良大隊飾演刁德一的我的那個同學。苦於沒有指標,我倆隻好迴來了。劇團團長說,隻要有機會,他一定招收俺倆進劇團。當時俺倆抱到一塊兒都哭了。團長說,這是沒有那張商品糧戶口,要是有那張戶口,事情就好辦了。為這俺倆說住:不進劇團不結婚。他是守信的人。我不能不守信。他要是知道我這邊換了親,還不氣死他那麽心細的人?”
尤繼紅說:“運動一個挨一個,沒想到在這距離城市並不很遠的山溝裏竟能發生這種事情。這是封建思想在作怪,這種思想要不得。”
張永東說:“這老的也真是糊塗了。這種事兒咋能去換呢?誰的事情,就是誰的事情,咋能讓姐姐妹妹去為哥哥弟弟做這種犧牲呢。這確實是很氣人的事情。”
孫泉源說:“各家都有各家的難。咱們知青咋能知道鄉裏人比咱更難的地方在哪裏?婚喪嫁娶,喪不說,這處理起來容易。這嫁和娶,還真是麻煩事情呢。海林在山上起石頭,君子在山上起石頭。那麽大的山頭也就那幾個人,家裏若沒有門路,自己再不那麽迎人,別說三十歲,焦山多大年紀了,還是從朝鮮迴來的,就因為他沒媽沒爹,沒人給他張羅,看來這是要單身一輩子了。”
海林大妹聽得孫泉源這麽說,又是眼淚巴滴的。說:“我哥也不是沒說過對象,說過,人家也不是沒有看上他。給彩禮吧。我家拿不出來,隊下勞動日值高也行,最多也就三毛四五了,幹一年,幾乎連自己都養活不了,人家姑娘哪願朝你這溝裏來呢。都想朝那好地方走,咱這溝裏真是”
尤繼紅腦子其實很管用,聽得海林大妹這麽說,她悟出來了。說:“聽你們這麽說,看來大齡青年自身條件是一方麵,還有一個方麵就是隊下的經濟條件。隊下經濟條件好,人家姑娘也願意來,這就讓人好理解了。”
海林大妹聽得尤繼紅這麽說,他也是直杠杠說:“要不是溝裏條件差,哪能把你們攆到街裏去了。你們也都聽話,也都真去了。你知道不了解情況的人是咋說你們的嗎?有人罵你們,你們知道不知道?他們還以為是你們自己要求去街裏呢。”
這下該著尤繼紅抱屈了。她說:“我們是服從組織分配嘛,不服從組織分配可以嗎?服從分配也是錯,豈有此理。”
海林大妹說:“老百姓誰跟你論這理呢。以為你們嫌在溝裏分糧食少,自己鬧著要走的。到最後才知道是隊下攆你們走的。到最後才知道這也真冤枉你們了。”
尤繼紅有個特點:就是認真。她聽張永東說了大半天,經過分析,最終歸結出張永東那意思:城市人都是無業遊民,都是小商小販,都是手藝人,都是沒田沒地,在鄉下混得沒飯吃,跑到城裏謀生活,沒有多大本事的人。現如今,過去的窮要飯,盲流生活結束,進廠當上工人,都以要過飯為自豪,自稱是無產階級、工人階級,這個無產就和階級和革命拉上了關係;小商小販過去都是玩稱杆子的奸商、生意人,那是隻恨不能把路人錢夾子裏的錢都抓到他們手裏的人,公私合營之後,轉成公家的商店、公司,居然也自稱是商業戰線的革命戰士;就連過去那些紅白事兒上的吹鼓手,跟那說書唱戲的湊到一塊兒,也自稱是革命的宣傳員,文藝輕騎兵。反正是東西沒變,皮一變就高傲起來,都覺得自己是老大了。其實啥都不啥。
尤繼紅看書多,看的宣傳材料多,覺得張永東說的情況是有點那麽迴事兒。可又覺得哪兒不正確。不是理論上不能駁他的稿,關鍵是張永東把那些事實說出來了。真事兒是這樣。為啥書上說的那麽順耳,他說的讓人聽著咋就那麽別扭呢?事情是不是這樣呢?孫泉源一直沒吭聲。她想讓孫泉源給個迴答。衝著孫泉源微微笑一笑,正要開口問,忽聽外麵紮人心肺的尖利哭叫聲,似帶哨的響箭在溝裏四下亂竄起來。他們感到震驚:清清靜靜,好端端的是誰這麽撕心裂肺痛哭?抬腿朝著院外走。剛走出大門,就看見對麵海林家大妹,連哭帶喊朝溝外跑。嘴裏叨叨的好像是:“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這樣活著不如死了好。一頭栽到井裏死了算了。”
這話非同小可:再往北邊二十來步遠,牲口園南邊,挨著水溝就是水井。溝中間的過水溝本身就不寬,一上一下隻要三五步,就能從溝西跳到溝東來。這要想跳井,隻要到溝東,隻怕攔都攔不住。人在氣頭上,啥事兒辦不出來?這人轉眼就會到井邊,說跳就能跳,跳下去可就麻了煩。孫泉源畢竟在溝裏生活了這麽長時間,見海林大妹在溝西奔跑,嘴裏又叨叨著不活了,他立馬意識到,這海林大妹是要跳井了。後邊良奶也是叫:“快攔住她,她不想活了!她要去跳河!”
河,她跳不成。春天裏,雨水少,河都快幹了。跳下去,水淺,淹不死;水涼,凍一下,瑟瑟發抖迴家換身衣裳,知道跳河難受,以後就再也不會跳。可這井,隻要跳下去,那就沒救了。先守住井口再說,不讓她往井裏跳。
張永東、尤繼紅跟在孫泉源後邊,也趕忙順著溝東邊的路往水井那邊跑。人想死的時候勁兒是很大的。海林大妹從溝西迎頭奔過來,若是隻有孫泉源一個人攔截,隻怕就攔截不住了。孫泉源身後就是張永東和尤繼紅,三個人齊上手,到那兒一下就整住海林大妹了。尤繼紅從後抱著腰,張永東和孫泉源一人握隻手腕,捉著胳膊。別說她是一個大姑娘,就是一個大小夥,這又摟又抱又抓手腕捉胳膊的也是跑不脫。
海林大妹很抱屈,仰天長歎一口氣,眼淚嘩嘩的,說:“哎呀,你們是知識青年,你們是城市人,你們哪裏知道我們鄉下,我們溝裏人有多難?你們別攔我,讓我死吧!你們攔我幹啥呢!”
尤繼紅說:“啥事兒不能好好說?說清楚再死也行嘛。你現在死了事情還沒說清楚,你豈不是白死了?我支持你把事情說清楚以後再死。死沒啥可怕,也就頭朝下,朝井裏一栽就過去了。”
孫泉源覺得尤繼紅這話太難聽,拉著海林大妹的胳膊說:“有啥話坐我們窯裏給我們說說吧。要是我們能幫你,我們都幫你。真幫不上忙,咱們還可以另想辦法。天無絕人之路,辦法總是會有的,總不能去死吧。”
聽得孫泉源這麽說,海林大妹:“啊”一聲,喘著粗氣又哭著說:“泉源,繼紅,你們是知識青年,你們不知道這鄉下的事情,你們不知道咱溝裏的事情;咱鄉下的人難哪,咱溝裏人更難!咱溝裏沒出門兒的閨女那是難上更加難啊!當爹的,當媽的,他們就沒把閨女當做家裏人看,他們不知道我們當閨女的心。我是剛烈些,我也舍不得這麽死,我知道我這麽死,我爹媽會難受,我的兄弟姊妹會痛苦,我那對象也活不成。可我顧不了那麽多,我也不能待到這事兒成的時候再把我對象的命要了。到那時候我就成了殺才貨。我剛烈,我不能這麽窩窩囊囊活著。我走了,我斷他念想,讓他再找一個。”
自聽見哭,就是“死、死、死”,人們也不知道她為啥要死。眼看著溝裏人聽到哭聲都出來了,這折騰了大半天,還是不知道因為啥。良爺在家裏沒出來。良奶,站在旁邊也是一直在掉淚。問良奶,因為啥。良奶隻是說:“說不成。家裏窮。”
大概是覺得讓全溝人這樣看著不雅觀,海林大妹讓攙著扶著去了孫泉源的土窯裏。窯裏還有兩張床,沒有凳子,就床邊坐著。尤繼紅待人是很實誠的,給海林大妹打氣說:“有啥難處你隻管說,大家可以給你幫忙,你犯不著這樣死去活來的。”
張永東也是勸著說:“啥事兒說出來,總有辦法解決的。”
海林大妹說:“說著我就嫌丟人。這是要把人往那死處逼。你們也都知道,我哥三十多了,還沒說下媳婦。西溝君子他也二十七八了,也沒說下媳婦。照咱這兒的說法就是妻命不透,還沒交住桃花運。咱都隻管想辦法給他們牽線,介紹,讓他們多去見幾個姑娘。即便他們真是找不下媳婦,家裏總不能拿他們親姐親妹去交換吧。聽說,山裏人有這樣幹的。都想著咱這兒開明呢,你別說,這事兒真照山裏那幹法來了。也不知道誰牽的頭,西溝君子他媽來咱溝找著我媽,說是兩家換親,西溝君子他妹嫁給我哥,讓我嫁給君子。你們別看君子長得那樣子,他妹那可是長得排場著呢。要個子有個子,要臉龐有臉龐,黃黃的頭發,臉麵細白細白,那麽大的眼睛。天生一付美人像。去年省畫報記者來咱這兒照相,她因為漂亮,那照相的記者還專門給她多照了幾張,有一張還登到了畫報的封麵上。就這樣的姑娘,讓人家嫁給我哥?就我說,我哥有多少地方能配上人家?光那心胸,他就跟人家差遠了。就奔這,他家還硬逼姑娘願意呢。咱們都笨想想,人家姑娘能願意嗎?這是說了他們那邊。
“反過來說我家這邊。你們也都知道,我會唱戲。我演胡傳魁,惟妙惟肖。縣劇團想要我。同時想要的,還有新良大隊飾演刁德一的我的那個同學。苦於沒有指標,我倆隻好迴來了。劇團團長說,隻要有機會,他一定招收俺倆進劇團。當時俺倆抱到一塊兒都哭了。團長說,這是沒有那張商品糧戶口,要是有那張戶口,事情就好辦了。為這俺倆說住:不進劇團不結婚。他是守信的人。我不能不守信。他要是知道我這邊換了親,還不氣死他那麽心細的人?”
尤繼紅說:“運動一個挨一個,沒想到在這距離城市並不很遠的山溝裏竟能發生這種事情。這是封建思想在作怪,這種思想要不得。”
張永東說:“這老的也真是糊塗了。這種事兒咋能去換呢?誰的事情,就是誰的事情,咋能讓姐姐妹妹去為哥哥弟弟做這種犧牲呢。這確實是很氣人的事情。”
孫泉源說:“各家都有各家的難。咱們知青咋能知道鄉裏人比咱更難的地方在哪裏?婚喪嫁娶,喪不說,這處理起來容易。這嫁和娶,還真是麻煩事情呢。海林在山上起石頭,君子在山上起石頭。那麽大的山頭也就那幾個人,家裏若沒有門路,自己再不那麽迎人,別說三十歲,焦山多大年紀了,還是從朝鮮迴來的,就因為他沒媽沒爹,沒人給他張羅,看來這是要單身一輩子了。”
海林大妹聽得孫泉源這麽說,又是眼淚巴滴的。說:“我哥也不是沒說過對象,說過,人家也不是沒有看上他。給彩禮吧。我家拿不出來,隊下勞動日值高也行,最多也就三毛四五了,幹一年,幾乎連自己都養活不了,人家姑娘哪願朝你這溝裏來呢。都想朝那好地方走,咱這溝裏真是”
尤繼紅腦子其實很管用,聽得海林大妹這麽說,她悟出來了。說:“聽你們這麽說,看來大齡青年自身條件是一方麵,還有一個方麵就是隊下的經濟條件。隊下經濟條件好,人家姑娘也願意來,這就讓人好理解了。”
海林大妹聽得尤繼紅這麽說,他也是直杠杠說:“要不是溝裏條件差,哪能把你們攆到街裏去了。你們也都聽話,也都真去了。你知道不了解情況的人是咋說你們的嗎?有人罵你們,你們知道不知道?他們還以為是你們自己要求去街裏呢。”
這下該著尤繼紅抱屈了。她說:“我們是服從組織分配嘛,不服從組織分配可以嗎?服從分配也是錯,豈有此理。”
海林大妹說:“老百姓誰跟你論這理呢。以為你們嫌在溝裏分糧食少,自己鬧著要走的。到最後才知道是隊下攆你們走的。到最後才知道這也真冤枉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