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他說的這些事情真不真
尤繼紅給汪幸運解圍以後,知青當中有一段時間安安穩穩,沒有發生事情。村裏婚喪嫁娶,吵架打架的事情也有發生,因不是知青的事情,與知青無關,知青們也都不太關心。這時候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娟兒姐當兵走的事情。
這事兒還真讓孫泉源給猜對了。那天娟兒姐她弟兒,跑到尤繼紅那兒把娟兒姐叫走,果然不是她姨要在縣城給她找有工作的男朋友,正像孫泉源推測的一樣,是讓她去參軍當女兵。
娟兒姐當兵走,與她從小在一起的閨蜜都不知道,或許是娟兒姐覺得讓那麽多人知道不好?村裏知道的隻有尤繼紅和焦淑麗,娟兒姐還一直叮囑說,別讓外人知道。那意思已經很分明:她沒把尤繼紅和焦淑麗當外人。兩人當然高興;商量一下,到娟兒姐走的那一天,兩人一起去把娟兒姐送到火車站。當然來迴的汽車票都是尤繼紅買的,畢竟尤繼紅的家庭經濟條件要比焦淑麗家好很多。
看著娟兒姐跟那幾個新參軍的女兵上了火車。車動,車走,車走遠,揮手,招手,依依不舍。在返迴的公共汽車上,焦淑麗感歎說:“一個車上,一個車下,命運改變,不一樣了。”
在這辦事使巧上麵,尤繼紅簡直就是白癡。她好奇地問:“這不是從哪兒來,迴到哪兒去嗎?咋有命運改變之說呢?”
焦淑麗解釋:“她是女的。她長得還那麽漂亮。她參軍去了部隊上,過兩年嫁個軍官,她就不迴來了。從哪兒來,迴到哪兒去,命運改變不了的是沒有本事的男兵:男的沒有本事,當不了官兒,當不了誌願兵,去個三年、五年,迴來,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他們的優勢也隻有去部隊裏轉一圈那麽一點點。等到退伍,一點優勢也沒有了,還是貧下中農子弟一個。”
尤繼紅嗬嗬笑:“那有什麽,原本就是村裏的,又迴村裏很正常嘛。”
焦淑麗嗬嗬笑。搖搖頭,沒有說什麽。或許焦淑麗在這方麵比尤繼紅知道的多,隻不過焦淑麗沒把這事兒說透就是了。尤繼紅總覺得焦淑麗這話說了一半,還有一半心裏話在肚子裏窩著。本來是要告訴他,卻終究沒有跟她說。她有這感覺。但她不知道焦淑麗為啥話說了半截,就不再跟她說這事兒,好像跟吊胃口似的。——吊胃口還有說的時候。焦淑麗很幹脆:不說了。
她把這事兒跟孫泉源說了。孫泉源嗬嗬笑:“你們女孩子們的事情,我男孩子咋會知道呢?我不知道。你別問我。”
尤繼紅有些不高興:“問你也是高看你。若不高看你,誰還問你呢。不願說拉倒。”說到這裏又笑了,笑著問:“你是咋猜出來那天娟兒姐不是去說男朋友,是要當兵呢?”
孫泉源笑說:“這是明擺著:正是招兵的時候,她姨父又是武裝部的,人人都在忙參軍的事情,哪有這種時候介紹對象的?這種時候介紹對象,那就不正常。”
尤繼紅說:“當兵好威風。明年咱們就能去報名參軍了。”
孫泉源說:“對。明年是能報名參軍了。不過我先跟你說:你去不了。我也去不了。我這名,報也是白報。或許你連報名的機會都沒有。”
尤繼紅說:“我出身好,我思想好,我身體好,我怎麽連報名當兵的機會都沒有?你把我歸入黑五類,沒有報名的資格了?”
孫泉源笑,說:“不不不。你絕對紅五類。你有報名資格。人家不招女兵,你到哪兒去報名?當兵可不是下鄉,整體抬,不報名也得下;不想下,動員;再不下,逼你;還不下,批你家人,整不死你家人,還不信你敢不下呢。”
尤繼紅問:“女兵咋不招呢?”
孫泉源說:“招。部隊不是到咱們學校招女兵了嗎?那是特招。你是會唱歌,還是會跳舞?要不體育方麵的奇才:跑得快,跳得高?你得會一樣,光憑家庭出身好,身體好,思想好,這種人多了,部隊不要。要不你家有門道也行。門道也沒有,那就隻有待在村裏了。你再優秀,人家不要,那不是沒辦法嘛。這不用抬杠吧。”
他倆正說著,張永東來了。聽著他倆正說招女兵的事情,張永東實在,說尤繼紅:“別說你爸是拉板車的,即便你爸是板車公司領導,你也去不了。為啥,誰能用著你爸了?——你爸苦大仇深?跟舊社會苦大仇深的人多了,都去不了,你就能去了?我跟你說:連想都不要想,將來以後,你能進個國營大廠,當個工人就很行了。——還有上大學?工農兵學員?別多想,多想氣死你。那輪不上你。除非有奇跡。不相信咱可到時候看。”
張永東說話太直白。尤繼紅受不了,嗆白他:“你這人的思想就是落後有問題。在學校的時候,你是無政府主義尖子,打架鬥毆,不服從工宣隊領導;軍宣隊來,你表現還將就。到農村,又我行我素,沒把貧下中農看到眼裏。這樣的行為,你不是思想有問題,又是什麽?”
孫泉源擔心尤繼紅言語太重傷了張永東,連忙和稀泥。說:“過去的事情也都過去了。其實咱們本質都很好:小錯誤不斷,大錯誤不犯。社會上所說的覺悟高,其實那也都是瞎吵吵。你真跟他們在一起,也就知道他們啥樣了。就跟咱們學校旁邊那個白鐵加工廠的革委會主任,不是省市先進模範嘛。咱們下鄉前,他不是被判了十五年?他可是去這兒做報告,去那兒做演講的,省市級先進模範,思想多麽多麽好,行為多麽多麽先進。到後來,居然跟他單位那女的混上了,還不是隻混了一個。有個女的婆家人抓他們個正著。公家一調查,一判就是十五年。有人說,流氓犯不是判七年麽?他加三級,那女的丈夫是軍人,破壞軍婚,不槍斃他就算他走大運。就這還思想好,就這還工人階級一分子呢。什麽個東西!”
話說到這兒,一下倒把張永東的積極性給調動起來了。張永東說:“你們知道咱們周邊那些小廠是咋迴事兒嗎?”
孫泉源知道,沒吭聲。尤繼紅不知道,她也如實說不知道。一聽尤繼紅說不知道,張永東積極性更高了。說:“那你就聽我說,我知道。你別聽那白鐵廠革委會主任吹得怪大:他們是工人階級先縫隊呀,什麽的。其實舊社會時候他們都是打錫壺,焊暖壺,敲洋鐵桶的小爐匠。公私合營,把他們朝一塊一集中,也就成了作坊,取個名字叫啥啥廠。其實就是幾個小爐匠硬捏到一塊兒幹活的作坊。還有像你爸單位那些人,舊社會都是挑夫,拉腳的,合到一塊兒,取名搬運社。隨著人員的增多,也就出了一社,二社。”
尤繼紅以為張永東是惡心她爸的,聽聽也不像。因她不知道的事情太多,她就是想到什麽問什麽,低頭沉思一下又問:“那你說,咱南街那東方服裝廠呢?”
張永東哎呀一聲說:“都一樣,舊社會的一幫子裁縫,往一塊兒一合,這就成服裝工廠了。剛開始是全手工製作衣服。後來才添置了縫紉機。原來沒有,原來都是一家一戶手工做的。”
孫泉源聽張永東說的頭頭是道,知道張永東聽老人們說過過去的事情。張永東說的都對,他在旁邊聽著也不吭聲。問過好幾個問題,尤繼紅又問:“那你說,這滿街的商店,那百貨樓也都是從私人手裏演變過來的?”
張永東顯得老練極了。說:“啥叫演變過來的。那是公司合營,把私人賣百貨、布匹的往一塊一合,就成百貨商店,成單位了。現在叫商業戰線。其實舊社會的時候都他媽奸商,沒有一個好東西,全是資產階級。也有,也有學徒的,是被剝削的無產階級。當然,百貨大樓,那是國家投資建起來的,那是國營的,那是地方國營的。”
尤繼紅聽著想著。忽然又覺得不對勁兒,淡淡問:“你說這些工廠單位,是舊社會那些擺攤的,手藝人,賣東西的組合在了一起,難道滿街的山南海北人,那時候都來了?”
張永東一聽哈哈笑:“你問這還真是問到地方了。就像咱們那些同學,一問,福建的;一問,上海的;再問,廣東、廣西的,山南海北的都有。他們咋來了?他們來的晚多了。他們像支援三線建設那樣,支援咱們這裏,都從全國各地來咱這裏了。咱們這幫祖籍外地的同學,有幾個不是在咱這裏出生的?聽說咱西邊那幾個國營大廠,連藏族人都有,全國五十六個民族,都有,你說,他們咋來咱這兒了?他們父母來咱這兒,把他們生在咱這兒,那有什麽稀奇嘛。在咱這兒生的多了。在咱這兒工作的外地人多了,在咱這兒工作還有從海外迴來的。咱們小學的音樂老師年老師就是從新加坡迴來的。全國解放,她和他的男人抱著孩子,迴來參加祖國建設。——海外的咋了?根在祖國,他們也想讓祖國昌盛,繁榮富強。他們也想為祖國建設出一份力。結果一到廣州就被搶了。那是剛解放,社會治安還沒穩定,他們被搶,男人也被打死了。最後支援內地建設,年老師就帶著孩子來了。她就住咱教室旁邊那屋子裏。年老師是歸國華僑,國家還真照顧,她閨女就沒下鄉,給安排工作了。”
尤繼紅說:“年老師是華僑,這大家都知道,她閨女很漂亮,比年老師好看多了。年老師帶著她閨女生活,一直也沒找男朋友……”
其實在鄉裏,知青沒事兒,總會坐在一起閑侃:侃些身邊小事兒,侃些國家大事兒,侃些道聽途說多少有些音影的事兒,也會侃些,稀奇古怪,神仙妖魔,沒有意義的虛事兒。大多時候都是侃侃也就侃侃,都不較真。也有侃到動心處,看法不一致紅臉的。總之他們思想單純,還都是孩子,都有著一腔報國心,都想著幹一番事業。像孫泉源那麽愛朝人後站的人不多,好跟人打架的人也不多,多的都是隨大流,大家說啥就是啥,不抬杠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張永東說了那麽多,孫泉源一直沒有接話。尤繼紅覺得不對:說了半天,張永東也不過就是一句話:各單位,各條戰線的都是無業遊民聚合在一塊兒了。他張永東說這是真的嗎?
尤繼紅給汪幸運解圍以後,知青當中有一段時間安安穩穩,沒有發生事情。村裏婚喪嫁娶,吵架打架的事情也有發生,因不是知青的事情,與知青無關,知青們也都不太關心。這時候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娟兒姐當兵走的事情。
這事兒還真讓孫泉源給猜對了。那天娟兒姐她弟兒,跑到尤繼紅那兒把娟兒姐叫走,果然不是她姨要在縣城給她找有工作的男朋友,正像孫泉源推測的一樣,是讓她去參軍當女兵。
娟兒姐當兵走,與她從小在一起的閨蜜都不知道,或許是娟兒姐覺得讓那麽多人知道不好?村裏知道的隻有尤繼紅和焦淑麗,娟兒姐還一直叮囑說,別讓外人知道。那意思已經很分明:她沒把尤繼紅和焦淑麗當外人。兩人當然高興;商量一下,到娟兒姐走的那一天,兩人一起去把娟兒姐送到火車站。當然來迴的汽車票都是尤繼紅買的,畢竟尤繼紅的家庭經濟條件要比焦淑麗家好很多。
看著娟兒姐跟那幾個新參軍的女兵上了火車。車動,車走,車走遠,揮手,招手,依依不舍。在返迴的公共汽車上,焦淑麗感歎說:“一個車上,一個車下,命運改變,不一樣了。”
在這辦事使巧上麵,尤繼紅簡直就是白癡。她好奇地問:“這不是從哪兒來,迴到哪兒去嗎?咋有命運改變之說呢?”
焦淑麗解釋:“她是女的。她長得還那麽漂亮。她參軍去了部隊上,過兩年嫁個軍官,她就不迴來了。從哪兒來,迴到哪兒去,命運改變不了的是沒有本事的男兵:男的沒有本事,當不了官兒,當不了誌願兵,去個三年、五年,迴來,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他們的優勢也隻有去部隊裏轉一圈那麽一點點。等到退伍,一點優勢也沒有了,還是貧下中農子弟一個。”
尤繼紅嗬嗬笑:“那有什麽,原本就是村裏的,又迴村裏很正常嘛。”
焦淑麗嗬嗬笑。搖搖頭,沒有說什麽。或許焦淑麗在這方麵比尤繼紅知道的多,隻不過焦淑麗沒把這事兒說透就是了。尤繼紅總覺得焦淑麗這話說了一半,還有一半心裏話在肚子裏窩著。本來是要告訴他,卻終究沒有跟她說。她有這感覺。但她不知道焦淑麗為啥話說了半截,就不再跟她說這事兒,好像跟吊胃口似的。——吊胃口還有說的時候。焦淑麗很幹脆:不說了。
她把這事兒跟孫泉源說了。孫泉源嗬嗬笑:“你們女孩子們的事情,我男孩子咋會知道呢?我不知道。你別問我。”
尤繼紅有些不高興:“問你也是高看你。若不高看你,誰還問你呢。不願說拉倒。”說到這裏又笑了,笑著問:“你是咋猜出來那天娟兒姐不是去說男朋友,是要當兵呢?”
孫泉源笑說:“這是明擺著:正是招兵的時候,她姨父又是武裝部的,人人都在忙參軍的事情,哪有這種時候介紹對象的?這種時候介紹對象,那就不正常。”
尤繼紅說:“當兵好威風。明年咱們就能去報名參軍了。”
孫泉源說:“對。明年是能報名參軍了。不過我先跟你說:你去不了。我也去不了。我這名,報也是白報。或許你連報名的機會都沒有。”
尤繼紅說:“我出身好,我思想好,我身體好,我怎麽連報名當兵的機會都沒有?你把我歸入黑五類,沒有報名的資格了?”
孫泉源笑,說:“不不不。你絕對紅五類。你有報名資格。人家不招女兵,你到哪兒去報名?當兵可不是下鄉,整體抬,不報名也得下;不想下,動員;再不下,逼你;還不下,批你家人,整不死你家人,還不信你敢不下呢。”
尤繼紅問:“女兵咋不招呢?”
孫泉源說:“招。部隊不是到咱們學校招女兵了嗎?那是特招。你是會唱歌,還是會跳舞?要不體育方麵的奇才:跑得快,跳得高?你得會一樣,光憑家庭出身好,身體好,思想好,這種人多了,部隊不要。要不你家有門道也行。門道也沒有,那就隻有待在村裏了。你再優秀,人家不要,那不是沒辦法嘛。這不用抬杠吧。”
他倆正說著,張永東來了。聽著他倆正說招女兵的事情,張永東實在,說尤繼紅:“別說你爸是拉板車的,即便你爸是板車公司領導,你也去不了。為啥,誰能用著你爸了?——你爸苦大仇深?跟舊社會苦大仇深的人多了,都去不了,你就能去了?我跟你說:連想都不要想,將來以後,你能進個國營大廠,當個工人就很行了。——還有上大學?工農兵學員?別多想,多想氣死你。那輪不上你。除非有奇跡。不相信咱可到時候看。”
張永東說話太直白。尤繼紅受不了,嗆白他:“你這人的思想就是落後有問題。在學校的時候,你是無政府主義尖子,打架鬥毆,不服從工宣隊領導;軍宣隊來,你表現還將就。到農村,又我行我素,沒把貧下中農看到眼裏。這樣的行為,你不是思想有問題,又是什麽?”
孫泉源擔心尤繼紅言語太重傷了張永東,連忙和稀泥。說:“過去的事情也都過去了。其實咱們本質都很好:小錯誤不斷,大錯誤不犯。社會上所說的覺悟高,其實那也都是瞎吵吵。你真跟他們在一起,也就知道他們啥樣了。就跟咱們學校旁邊那個白鐵加工廠的革委會主任,不是省市先進模範嘛。咱們下鄉前,他不是被判了十五年?他可是去這兒做報告,去那兒做演講的,省市級先進模範,思想多麽多麽好,行為多麽多麽先進。到後來,居然跟他單位那女的混上了,還不是隻混了一個。有個女的婆家人抓他們個正著。公家一調查,一判就是十五年。有人說,流氓犯不是判七年麽?他加三級,那女的丈夫是軍人,破壞軍婚,不槍斃他就算他走大運。就這還思想好,就這還工人階級一分子呢。什麽個東西!”
話說到這兒,一下倒把張永東的積極性給調動起來了。張永東說:“你們知道咱們周邊那些小廠是咋迴事兒嗎?”
孫泉源知道,沒吭聲。尤繼紅不知道,她也如實說不知道。一聽尤繼紅說不知道,張永東積極性更高了。說:“那你就聽我說,我知道。你別聽那白鐵廠革委會主任吹得怪大:他們是工人階級先縫隊呀,什麽的。其實舊社會時候他們都是打錫壺,焊暖壺,敲洋鐵桶的小爐匠。公私合營,把他們朝一塊一集中,也就成了作坊,取個名字叫啥啥廠。其實就是幾個小爐匠硬捏到一塊兒幹活的作坊。還有像你爸單位那些人,舊社會都是挑夫,拉腳的,合到一塊兒,取名搬運社。隨著人員的增多,也就出了一社,二社。”
尤繼紅以為張永東是惡心她爸的,聽聽也不像。因她不知道的事情太多,她就是想到什麽問什麽,低頭沉思一下又問:“那你說,咱南街那東方服裝廠呢?”
張永東哎呀一聲說:“都一樣,舊社會的一幫子裁縫,往一塊兒一合,這就成服裝工廠了。剛開始是全手工製作衣服。後來才添置了縫紉機。原來沒有,原來都是一家一戶手工做的。”
孫泉源聽張永東說的頭頭是道,知道張永東聽老人們說過過去的事情。張永東說的都對,他在旁邊聽著也不吭聲。問過好幾個問題,尤繼紅又問:“那你說,這滿街的商店,那百貨樓也都是從私人手裏演變過來的?”
張永東顯得老練極了。說:“啥叫演變過來的。那是公司合營,把私人賣百貨、布匹的往一塊一合,就成百貨商店,成單位了。現在叫商業戰線。其實舊社會的時候都他媽奸商,沒有一個好東西,全是資產階級。也有,也有學徒的,是被剝削的無產階級。當然,百貨大樓,那是國家投資建起來的,那是國營的,那是地方國營的。”
尤繼紅聽著想著。忽然又覺得不對勁兒,淡淡問:“你說這些工廠單位,是舊社會那些擺攤的,手藝人,賣東西的組合在了一起,難道滿街的山南海北人,那時候都來了?”
張永東一聽哈哈笑:“你問這還真是問到地方了。就像咱們那些同學,一問,福建的;一問,上海的;再問,廣東、廣西的,山南海北的都有。他們咋來了?他們來的晚多了。他們像支援三線建設那樣,支援咱們這裏,都從全國各地來咱這裏了。咱們這幫祖籍外地的同學,有幾個不是在咱這裏出生的?聽說咱西邊那幾個國營大廠,連藏族人都有,全國五十六個民族,都有,你說,他們咋來咱這兒了?他們父母來咱這兒,把他們生在咱這兒,那有什麽稀奇嘛。在咱這兒生的多了。在咱這兒工作的外地人多了,在咱這兒工作還有從海外迴來的。咱們小學的音樂老師年老師就是從新加坡迴來的。全國解放,她和他的男人抱著孩子,迴來參加祖國建設。——海外的咋了?根在祖國,他們也想讓祖國昌盛,繁榮富強。他們也想為祖國建設出一份力。結果一到廣州就被搶了。那是剛解放,社會治安還沒穩定,他們被搶,男人也被打死了。最後支援內地建設,年老師就帶著孩子來了。她就住咱教室旁邊那屋子裏。年老師是歸國華僑,國家還真照顧,她閨女就沒下鄉,給安排工作了。”
尤繼紅說:“年老師是華僑,這大家都知道,她閨女很漂亮,比年老師好看多了。年老師帶著她閨女生活,一直也沒找男朋友……”
其實在鄉裏,知青沒事兒,總會坐在一起閑侃:侃些身邊小事兒,侃些國家大事兒,侃些道聽途說多少有些音影的事兒,也會侃些,稀奇古怪,神仙妖魔,沒有意義的虛事兒。大多時候都是侃侃也就侃侃,都不較真。也有侃到動心處,看法不一致紅臉的。總之他們思想單純,還都是孩子,都有著一腔報國心,都想著幹一番事業。像孫泉源那麽愛朝人後站的人不多,好跟人打架的人也不多,多的都是隨大流,大家說啥就是啥,不抬杠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張永東說了那麽多,孫泉源一直沒有接話。尤繼紅覺得不對:說了半天,張永東也不過就是一句話:各單位,各條戰線的都是無業遊民聚合在一塊兒了。他張永東說這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