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知青群聚生事兒多
眾知青叫上張永東、孫泉源,用這難得的一下午時間,到夾河灘邊戲水劃船,逮魚受罪,烤魚享福,吃魚解饞,又唱又跳,鬧到很晚很晚才各迴駐地。
第二天舉旗排隊參加渠首擴寬工程開工典禮。典禮場麵宏大隆重,群情激動。人定勝天。口號聲震天。維持秩序的唿喊和革命歌曲通過高音喇叭傳得很遠很遠:在河中航行的船上,在山間成排的窯洞裏都能聽見。
典禮結束,進入大幹階段。這時各公社各大隊具體任務已十分清楚,大渠擴寬一半,開挖長度也分到了下麵。其實大家都知道:口號喊得再響,那都是虛的;接下來就是實幹,是好是賴,還得讓土方說話,還得讓工程說話。於是,一人一把鐵鍁,掂著上渠:挖土,一鍁一鍁朝上撂。
在幹活方麵,大部分知青不如迴鄉青年:沒有人家幹得快,沒有人家幹得巧,也沒有迴鄉青年招人待見。用當地青年的話說,那就是知青還沒迴鄉青年“油”。啥是“油”?“油”就是滑。人家知道幹啥活,啥打發。你們知青知道嗎?懂得這一套嗎?這話說絕了。知青一根筋,沒這見識,沒這眼力,不會取巧,隻知道出死力,那就沒辦法。不過誰勤謹誰懶,大家還是清楚的。幹活慢的不一定不勤謹,這是大實話。
挖渠朝上撂土,那活很累;連續撂一天,誰都受不了。不過都年輕,休息一陣兒很快就能恢複過來。這沒有技術含量死出力的活,知青幹著還可以:不如當地青年,也能跟迴鄉青年見個高低。滿手是老繭,虎口磨出血,這在知青中是常事。沒人覺得苦,倒是覺得很幸福:為水利事業做貢獻,就得吃些苦。苦是財富:都是這麽說,也都是這麽認為的。
渠首工程指揮部領導根據報表,對挖渠的施工進度十分清楚。他們知道渠首擴寬工程不像人們傳說的那麽緊迫。他們知道該怎麽做。他們善待這些年輕人,他們讓這些年輕人勞逸結合。他們知道這些年輕人需要豐富的業餘生活:先把縣劇團請來,又把縣雜技魔術團請來,再把縣文工團請來。沒有這些官方的文藝社團過來,他們也會把民間的文藝隊招來。專業的文藝團體和業餘的文藝宣傳隊從沒碰過麵。但他們的水平高低,自然會在群眾心目中有個對比,有個評判。有人會在閑談中對劇團、演員看法不同去抬杠、去爭吵,甚至動起手去打架。這時有人拉架就會說:“還是累得輕,這不是吃飽了撐的,人家唱得好賴,管你們什麽事兒了。”
放電影的次數就更多。電影隊過來放電影是常態,三五天就要來放一場。盡管有時沒有戲劇、故事片,放那紀錄片,群眾也是看得很有味兒,讓人看著花花綠綠的屏幕心裏就舒暢。
每逢演出的時間,那都是人山人海,十裏八鄉的社員群眾就會騎車或步行趕過來觀看。渠首民工駐地那個村的戲台廣場,當時就是免費劇院,也是大家相聚、消遣的地方。誰又能說那時情竇初開,互慕對方的一對對兒青年男女,衝破舊的家庭觀念,廝跟著來到這裏看戲、看電影,不是在返迴途中曝露心聲終成眷屬的?
知青沒有這樣的浪漫。插隊知青有個特點:他是零散的大群體,不適合相聚。不聚,他還避事兒;相聚,就會起哄,打哄,生事情。自古以來都是這樣:聚,才生事兒;聚,才出事兒;不聚,不會生事兒;不聚,不會出大事兒。要想不生事兒,就不要相聚,不讓他成群,不讓他聚到一塊兒。
可他們到了渠首,那就是無形中的相聚,無形中的聚成了群。接下來沒多長時間,他們之中果然出了事兒:鐵路中學那幫知青,打了張永東他們一中的知青。因為啥,大概是看魔術時雙方覺得對方不順眼,不知誰先愣誰一眼,誰先吼了一聲就動了腳,動了手,揮起巴掌朝對方臉上抽。
渠首是鐵中學生下鄉的地盤,四下都是鐵中知青,他們一中的知青自然就吃了虧。張永東是同學中最善打,最有威信的人。一中同學挨了打,他聽說以後心裏自然不舒服。挨打的同學求上門來搬兵去報仇。張永東義憤填膺,必去沒啥說。孫泉源也不是好惹的,體格不強壯,但他有膽量,他敢去為同學拚命。這是在渠首,不是在他們那公社。就為這,他也決定去做幫手了。
十七八歲的知青打架是有套路的,決不像七八歲的小女孩兒暴打小男孩兒,撩摸兩下子,男孩兒哭一聲,大人哈哈笑兩聲,埋怨一句:“再哭就不是男子漢。”拉開也就算了,不去講輸贏。十七八歲知青打架講麵子,講輸贏:為這套路深,為這套路陰,為這套路狠,為這套路拐上幾拐還認人,為這套路還讓人摸不準。
情報顯示:打他們一中知青那幾個小子,在臨村。在哪條街上,哪個門裏已經調查清楚了。具體院裏哪個屋子,哪間房裏不清楚。不過要打的是他們鐵中的人,隻要那院裏有他們鐵中的男知青,隻管打:冤枉不了他們。他們當時都在現場,至少打過太平拳吧。就奔這,他們挨幾個嘴巴子也有資格。
情報是準確的。可當他們聚集一大群人撲過去的時候,院子裏隻有房東家人和女知青,男知青一個都沒有。很好的報仇機會消失了。張永東說:“他們命真好。他們真僥幸。就這麽讓他們逃掉了。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瞅準機會再來揍他們。”
大家都說好:“就照你說的辦。”再惱火也是找不著人,也隻好憋著火氣,各迴各的駐地去。
又過幾天,挨打那兩個同學過來說:“那幾個人迴來了,還就是咱們上迴去堵他們的那地方。”
事不宜遲,趕快通知同學們集合,掂家夥,圍過去,堵住他們往死裏打,看他們這次還能逃到哪裏去。
可是事情就是怪:當他們掂著家夥趕到的時候,那院子又變成了隻有房東和女知青。又讓他們那幾個打人的男知青逃脫了。裝做朋友來尋人。這邊假裝問,那邊實心答。女知青和房東都說:“剛才他們還在院子裏,來個同學把他們叫走了。挺慌急的,像是有啥事情吧,也不知道都去了哪兒。剛走,你們晚來兩分鍾。有啥事兒,要麽,他們迴來我們給他們捎個話?”
“謝謝,謝謝。受勞,受勞。打攪,打攪。”很有禮貌退出來,隻好迴駐地。
這又一次沒有堵住人,事情就很嚴重,至少大家都覺得蹊蹺,都責怪這倆同學的情報不準確。可是提供情報的同學又覺得很冤枉:那是兩個人,四隻眼睛,分明看著他們進院的,摸著腦袋說:“咋能在咱弟兄們趕過來的時候就沒了人?會不會出啥問題呢?”當事人心裏也是亂嘀咕。
連著兩次都沒堵住人。有同學不樂意了,嗆白那留守探子說:“啥也別說,還是情報不準確。要是準確,就這十分八分鍾光景,他們可都走了?連一個都沒逮著。情報不準,啥都別說了。再去侯他們。這迴見著他們,你倆留在那兒看住他們,隻要一個人迴來報信就行了。”
這話說的有道理。那就看第三次的情報啥樣吧。那同學說:“這迴我就在那門口看著,我還不信他們能跳牆逃跑呢。”
第三次看到鐵中那幾個知青進大門。這著意報仇的倆同學,留下一個,一個跑去報信了。這留在門口瞭望的同學還沒等到大批同學來,怪事兒居然發生了:他們的同學汪幸運氣喘籲籲跑來了。汪幸運不知道有人還守在這門口瞭望著,進院裏不到兩分鍾,便跟那幾個鐵中男知青說著什麽,出門分手都走了。
不知道是留守瞭望的同學性子太急,忍不住探了頭,還是汪幸運發現了有著探子角色的這同學?無論是不是留守瞭望這同學暴露了,那同學看到的是汪幸運撒丫子跑了。任憑那同學在後麵叫,他也不迴頭,拐過一個彎兒,轉眼就不見了。
這時大家都已趕過來。留守瞭望的同學把看見汪幸運,喊他,他不迴頭的事情說了。大家都說這一定是汪幸運叛變泄了密。啥也不說,同學當中有了一個殺才貨,也就怪不得運作三次還抓不住對方人了。怎麽辦?這次也到此為止,等見到汪幸運,把事情問清楚再說。
其實張永東他們駐地那院子隔壁就有鐵中的下鄉知青:一個叫小三,一個叫小四兒,兩人長得都精神,說話也客氣。張永東和孫泉源他們一中知青常過去跟他倆下棋閑聊,跟他倆關係好,感覺還都不錯。這接連三次去鄰村堵人,畢竟堵得是人家鐵中的人,自然不能跟這倆人多說,也不願讓這倆人參和這事情,免得鬧不舒服了。所以張永東帶人去堵人這事兒,一直就沒跟這倆人說,張永東還以為這倆人不知道呢。這第三次帶人去那鄰村沒能堵住人,張永東那意思:去了三次,三次都堵不住人,那就是這人不該挨打。好了,以後別再叫我了。他們不該挨打,咱就不再去打他們了。不過還是得問問汪幸運,問他上兩次是不是他給那邊報的信。要真是他給報的信,那得問問他為啥給外人報信,說不出個道理,讓他自己說,該不該打。如果他承認該打,讓他自己抽自己幾個嘴巴,讓他知道自己錯了,也就算了。都是同學嘛,誰不犯錯?隻是這錯犯得太大,換句話說,這不是漢奸行為嗎?這是漢奸行為,就得挨打,他自己打,別人打,反正是得打。打過也就算了。
戲台上的戲已經開鑼了。“當當當……”敲得鬧天響。張永東問孫泉源看不看戲。孫泉源說累了一天,受不了,想睡覺。張永東說:“你睡覺,我就到隔壁跟小三小四下棋去。”
說罷孫泉源就進了駐地門裏,張永東就去了隔壁。
孫泉源躺到地鋪上。天很冷,他脫了衣服蓋上被。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迷迷糊糊也不知睡沒睡過一覺,外邊的大戲還唱得山響,隻聽院裏有人說:“這沒有一點風,也沒有一點動靜就悄悄下起了雪。照這樣下,隻怕明天早上地上就白完了。”
孫泉源又裹了裹被子,隻覺有點冷,心裏想:“若是能放兩天假歇歇,那最好,太累,太累,這活幹著真是太累了。下雪了。下雪能放兩天假最好。”
忽然,隔壁一陣吵吵,外人的聲音:“就是他,!就是他!他還堵咱們,咱們先堵住他了!”其中夾雜著小三、小四的聲音:“你們也太不夠意思,弄事兒弄到我們這兒了。我們是朋友,別說我顧不得咱們是一個學校。這永東哥,我們就是要保護了。”
孫泉源知道張永東打架從不咋唿,隻聽他也帶著怒氣說:“來來來,是你們一起上,還是一個一個來,我承認我是讓你們堵住了。好,好,好。來吧,我接招。”
孫泉源側耳聽罷,心說:“不好,張永東讓人堵住了。”沒顧得多想,連忙穿起衣裳,扣子都沒顧得扣上,急忙向門外衝去。
眾知青叫上張永東、孫泉源,用這難得的一下午時間,到夾河灘邊戲水劃船,逮魚受罪,烤魚享福,吃魚解饞,又唱又跳,鬧到很晚很晚才各迴駐地。
第二天舉旗排隊參加渠首擴寬工程開工典禮。典禮場麵宏大隆重,群情激動。人定勝天。口號聲震天。維持秩序的唿喊和革命歌曲通過高音喇叭傳得很遠很遠:在河中航行的船上,在山間成排的窯洞裏都能聽見。
典禮結束,進入大幹階段。這時各公社各大隊具體任務已十分清楚,大渠擴寬一半,開挖長度也分到了下麵。其實大家都知道:口號喊得再響,那都是虛的;接下來就是實幹,是好是賴,還得讓土方說話,還得讓工程說話。於是,一人一把鐵鍁,掂著上渠:挖土,一鍁一鍁朝上撂。
在幹活方麵,大部分知青不如迴鄉青年:沒有人家幹得快,沒有人家幹得巧,也沒有迴鄉青年招人待見。用當地青年的話說,那就是知青還沒迴鄉青年“油”。啥是“油”?“油”就是滑。人家知道幹啥活,啥打發。你們知青知道嗎?懂得這一套嗎?這話說絕了。知青一根筋,沒這見識,沒這眼力,不會取巧,隻知道出死力,那就沒辦法。不過誰勤謹誰懶,大家還是清楚的。幹活慢的不一定不勤謹,這是大實話。
挖渠朝上撂土,那活很累;連續撂一天,誰都受不了。不過都年輕,休息一陣兒很快就能恢複過來。這沒有技術含量死出力的活,知青幹著還可以:不如當地青年,也能跟迴鄉青年見個高低。滿手是老繭,虎口磨出血,這在知青中是常事。沒人覺得苦,倒是覺得很幸福:為水利事業做貢獻,就得吃些苦。苦是財富:都是這麽說,也都是這麽認為的。
渠首工程指揮部領導根據報表,對挖渠的施工進度十分清楚。他們知道渠首擴寬工程不像人們傳說的那麽緊迫。他們知道該怎麽做。他們善待這些年輕人,他們讓這些年輕人勞逸結合。他們知道這些年輕人需要豐富的業餘生活:先把縣劇團請來,又把縣雜技魔術團請來,再把縣文工團請來。沒有這些官方的文藝社團過來,他們也會把民間的文藝隊招來。專業的文藝團體和業餘的文藝宣傳隊從沒碰過麵。但他們的水平高低,自然會在群眾心目中有個對比,有個評判。有人會在閑談中對劇團、演員看法不同去抬杠、去爭吵,甚至動起手去打架。這時有人拉架就會說:“還是累得輕,這不是吃飽了撐的,人家唱得好賴,管你們什麽事兒了。”
放電影的次數就更多。電影隊過來放電影是常態,三五天就要來放一場。盡管有時沒有戲劇、故事片,放那紀錄片,群眾也是看得很有味兒,讓人看著花花綠綠的屏幕心裏就舒暢。
每逢演出的時間,那都是人山人海,十裏八鄉的社員群眾就會騎車或步行趕過來觀看。渠首民工駐地那個村的戲台廣場,當時就是免費劇院,也是大家相聚、消遣的地方。誰又能說那時情竇初開,互慕對方的一對對兒青年男女,衝破舊的家庭觀念,廝跟著來到這裏看戲、看電影,不是在返迴途中曝露心聲終成眷屬的?
知青沒有這樣的浪漫。插隊知青有個特點:他是零散的大群體,不適合相聚。不聚,他還避事兒;相聚,就會起哄,打哄,生事情。自古以來都是這樣:聚,才生事兒;聚,才出事兒;不聚,不會生事兒;不聚,不會出大事兒。要想不生事兒,就不要相聚,不讓他成群,不讓他聚到一塊兒。
可他們到了渠首,那就是無形中的相聚,無形中的聚成了群。接下來沒多長時間,他們之中果然出了事兒:鐵路中學那幫知青,打了張永東他們一中的知青。因為啥,大概是看魔術時雙方覺得對方不順眼,不知誰先愣誰一眼,誰先吼了一聲就動了腳,動了手,揮起巴掌朝對方臉上抽。
渠首是鐵中學生下鄉的地盤,四下都是鐵中知青,他們一中的知青自然就吃了虧。張永東是同學中最善打,最有威信的人。一中同學挨了打,他聽說以後心裏自然不舒服。挨打的同學求上門來搬兵去報仇。張永東義憤填膺,必去沒啥說。孫泉源也不是好惹的,體格不強壯,但他有膽量,他敢去為同學拚命。這是在渠首,不是在他們那公社。就為這,他也決定去做幫手了。
十七八歲的知青打架是有套路的,決不像七八歲的小女孩兒暴打小男孩兒,撩摸兩下子,男孩兒哭一聲,大人哈哈笑兩聲,埋怨一句:“再哭就不是男子漢。”拉開也就算了,不去講輸贏。十七八歲知青打架講麵子,講輸贏:為這套路深,為這套路陰,為這套路狠,為這套路拐上幾拐還認人,為這套路還讓人摸不準。
情報顯示:打他們一中知青那幾個小子,在臨村。在哪條街上,哪個門裏已經調查清楚了。具體院裏哪個屋子,哪間房裏不清楚。不過要打的是他們鐵中的人,隻要那院裏有他們鐵中的男知青,隻管打:冤枉不了他們。他們當時都在現場,至少打過太平拳吧。就奔這,他們挨幾個嘴巴子也有資格。
情報是準確的。可當他們聚集一大群人撲過去的時候,院子裏隻有房東家人和女知青,男知青一個都沒有。很好的報仇機會消失了。張永東說:“他們命真好。他們真僥幸。就這麽讓他們逃掉了。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瞅準機會再來揍他們。”
大家都說好:“就照你說的辦。”再惱火也是找不著人,也隻好憋著火氣,各迴各的駐地去。
又過幾天,挨打那兩個同學過來說:“那幾個人迴來了,還就是咱們上迴去堵他們的那地方。”
事不宜遲,趕快通知同學們集合,掂家夥,圍過去,堵住他們往死裏打,看他們這次還能逃到哪裏去。
可是事情就是怪:當他們掂著家夥趕到的時候,那院子又變成了隻有房東和女知青。又讓他們那幾個打人的男知青逃脫了。裝做朋友來尋人。這邊假裝問,那邊實心答。女知青和房東都說:“剛才他們還在院子裏,來個同學把他們叫走了。挺慌急的,像是有啥事情吧,也不知道都去了哪兒。剛走,你們晚來兩分鍾。有啥事兒,要麽,他們迴來我們給他們捎個話?”
“謝謝,謝謝。受勞,受勞。打攪,打攪。”很有禮貌退出來,隻好迴駐地。
這又一次沒有堵住人,事情就很嚴重,至少大家都覺得蹊蹺,都責怪這倆同學的情報不準確。可是提供情報的同學又覺得很冤枉:那是兩個人,四隻眼睛,分明看著他們進院的,摸著腦袋說:“咋能在咱弟兄們趕過來的時候就沒了人?會不會出啥問題呢?”當事人心裏也是亂嘀咕。
連著兩次都沒堵住人。有同學不樂意了,嗆白那留守探子說:“啥也別說,還是情報不準確。要是準確,就這十分八分鍾光景,他們可都走了?連一個都沒逮著。情報不準,啥都別說了。再去侯他們。這迴見著他們,你倆留在那兒看住他們,隻要一個人迴來報信就行了。”
這話說的有道理。那就看第三次的情報啥樣吧。那同學說:“這迴我就在那門口看著,我還不信他們能跳牆逃跑呢。”
第三次看到鐵中那幾個知青進大門。這著意報仇的倆同學,留下一個,一個跑去報信了。這留在門口瞭望的同學還沒等到大批同學來,怪事兒居然發生了:他們的同學汪幸運氣喘籲籲跑來了。汪幸運不知道有人還守在這門口瞭望著,進院裏不到兩分鍾,便跟那幾個鐵中男知青說著什麽,出門分手都走了。
不知道是留守瞭望的同學性子太急,忍不住探了頭,還是汪幸運發現了有著探子角色的這同學?無論是不是留守瞭望這同學暴露了,那同學看到的是汪幸運撒丫子跑了。任憑那同學在後麵叫,他也不迴頭,拐過一個彎兒,轉眼就不見了。
這時大家都已趕過來。留守瞭望的同學把看見汪幸運,喊他,他不迴頭的事情說了。大家都說這一定是汪幸運叛變泄了密。啥也不說,同學當中有了一個殺才貨,也就怪不得運作三次還抓不住對方人了。怎麽辦?這次也到此為止,等見到汪幸運,把事情問清楚再說。
其實張永東他們駐地那院子隔壁就有鐵中的下鄉知青:一個叫小三,一個叫小四兒,兩人長得都精神,說話也客氣。張永東和孫泉源他們一中知青常過去跟他倆下棋閑聊,跟他倆關係好,感覺還都不錯。這接連三次去鄰村堵人,畢竟堵得是人家鐵中的人,自然不能跟這倆人多說,也不願讓這倆人參和這事情,免得鬧不舒服了。所以張永東帶人去堵人這事兒,一直就沒跟這倆人說,張永東還以為這倆人不知道呢。這第三次帶人去那鄰村沒能堵住人,張永東那意思:去了三次,三次都堵不住人,那就是這人不該挨打。好了,以後別再叫我了。他們不該挨打,咱就不再去打他們了。不過還是得問問汪幸運,問他上兩次是不是他給那邊報的信。要真是他給報的信,那得問問他為啥給外人報信,說不出個道理,讓他自己說,該不該打。如果他承認該打,讓他自己抽自己幾個嘴巴,讓他知道自己錯了,也就算了。都是同學嘛,誰不犯錯?隻是這錯犯得太大,換句話說,這不是漢奸行為嗎?這是漢奸行為,就得挨打,他自己打,別人打,反正是得打。打過也就算了。
戲台上的戲已經開鑼了。“當當當……”敲得鬧天響。張永東問孫泉源看不看戲。孫泉源說累了一天,受不了,想睡覺。張永東說:“你睡覺,我就到隔壁跟小三小四下棋去。”
說罷孫泉源就進了駐地門裏,張永東就去了隔壁。
孫泉源躺到地鋪上。天很冷,他脫了衣服蓋上被。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迷迷糊糊也不知睡沒睡過一覺,外邊的大戲還唱得山響,隻聽院裏有人說:“這沒有一點風,也沒有一點動靜就悄悄下起了雪。照這樣下,隻怕明天早上地上就白完了。”
孫泉源又裹了裹被子,隻覺有點冷,心裏想:“若是能放兩天假歇歇,那最好,太累,太累,這活幹著真是太累了。下雪了。下雪能放兩天假最好。”
忽然,隔壁一陣吵吵,外人的聲音:“就是他,!就是他!他還堵咱們,咱們先堵住他了!”其中夾雜著小三、小四的聲音:“你們也太不夠意思,弄事兒弄到我們這兒了。我們是朋友,別說我顧不得咱們是一個學校。這永東哥,我們就是要保護了。”
孫泉源知道張永東打架從不咋唿,隻聽他也帶著怒氣說:“來來來,是你們一起上,還是一個一個來,我承認我是讓你們堵住了。好,好,好。來吧,我接招。”
孫泉源側耳聽罷,心說:“不好,張永東讓人堵住了。”沒顧得多想,連忙穿起衣裳,扣子都沒顧得扣上,急忙向門外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