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心有不忍
眼看著北沿兒人推自行車的,空著手的都大跑著奔向船邊,孫泉源朝河邊望一眼,這時才知道,昨晚走了那麽長時間才走到船邊,這時河北沿兒的船,距離他們庵子並不太遠,想必昨晚北沿船和大隊的船應該都在河中間。再看北沿船的旁邊,沒了大隊的船,想必大隊那船,昨晚已迴到了河南岸。他心裏一緊:大隊的船,不會也出事兒吧。但願,但願。萬萬不可出事兒,萬萬不可出事兒。因為張永東在那船上麵。
這時隻聽順明喊:“永東,你還在那兒想啥呢?要不你拿個筐子過來積堆吧。”
孫泉源應一聲:“好!”去架子車上解下一個竹筐子,到地裏去把他們刨出來花生棵子,撿到筐子裏,一筐又一筐,往庵子邊的空場上背起來。
感覺到了八點來鍾的樣子,明順伯在庵子前吆喝讓吃飯。這可利索,唿啦一下全都圍到了庵子旁邊的大鍋前。鹹菜、花卷、小米稀飯、蒸紅薯。蒸紅薯想不想吃都得吃一塊兒,要不吃起花卷沒味道。這是頭頭順明說的。那就無論大小,吃一塊兒就是了。其實想多吃一塊兒也沒有,明順伯是按人頭整出來的,大小一樣,一人一塊兒,想多吃也沒有。一人端一碗稀飯,一手抓著兩個花卷夾著筷子還夾著兩大片鹹菜。可以照飽吃。這是好生活。馮玨湊到孫泉源身邊小聲說:“別吃那麽多,肚裏留點位子裝花生吧。一會兒明順伯就該煮花生了。光吃生花生竄稀;光吃熟花生幹結,拉不下來:生熟都吃,不幹也不稀,啥吃多少,看你自己。”
本來要吃三個花卷饅頭的,孫源泉隻吃了兩個。大概石頭窩子這幫人都知道明順伯要煮花生,飯量也都減下來,至少是比平時少吃一個饃。人多,吃過飯摘一將軍帽鍋花生是很容易的。不遠處就有水坑,端著筐子去那水坑裏淘一淘就下鍋,再朝鍋裏丟把鹽,煮十幾分鍾,鹹香的煮花生也就出鍋了。這是美味,隨便吃。也就在花生煮熟的時候,張永東來了。大家都說他有口福。其實,在船上,這東西是不缺的。張永東從孫泉源的碗裏抓幾個熟花生剝著,還沒把花生仁兒丟嘴裏,他就說起了北沿艄公的事情。他說:“咱們大隊船上的人聽說這事兒以後,那也是十幾雙眼睛,滿河裏搜尋。你想想,那麽大的水,突然漲起來。咱大隊的船,錨一提,也就二十多分鍾時間,就到了河南岸。這要是漂一個人,哎呀,波浪又那麽大,還真是不那麽容易能看見。”
孫泉源問:“到底是咋迴事兒?船又沒翻,老艄公咋能掉河裏?”
張永東說:“這也是我們剛剛見著他們船上人才知道。用咱船上艄公的話說,那就是該出事兒了。”
孫泉源挽著眉頭,不滿意這說法,忍不住接過話頭說:“出事兒也就出事兒了,咋能說是該出事兒了?這話說得也真能推責任了。”
張永東說:“你別說,咱船上艄公說的還真有點兒那意思。你想想啊,這錨朝河裏一丟,就抓地下,拖住船了。提錨時在船上通過滑輪那麽一拉,錨就起來了。從來沒聽說過,錨被埋到土裏了。若是錨被埋到土裏,那豈不是怪事嗎?”
孫泉源皺著眉頭沒有笑,說:“說了半天,你還是沒說清楚到底是咋會事兒。”
張永東笑著說:“要說也是兩句話,一下就能說明白。昨天夜裏不是下雨漲河了麽。北沿船上這艄公,在倉裏聽到流水聲,他知道漲河了。其實這時候還早,他就跟船長說,提錨,把船朝北邊挪挪。船長應聲起來。兩人就去提錨。咱們這裏船上的鐵錨都不大,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拉繩,就能提起來。昨夜不是又是風又是雨的嘛,他倆人使了好大勁兒,硬是沒能把錨提起來。當時水不深,船長說下河去把錨掂起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嘛。他跳到水裏,過去把錨提一提,讓老艄公朝船上拉。這邊老艄公使著大勁兒還沒把錨拉上船,那邊船長也就走到了船邊。哪知道別處淺,船底這地方早讓河水掏深了。船長水性也太差,‘哎呀’一聲,玩起‘狗刨’,轉眼就被衝走了。老艄公見狀,連忙抓起葫蘆扔給他。他沒能抓住。艄公一看著了急,丟開錨繩,縱身跳河去救他。待到迴水又把船長送到船邊,船長才知道,艄公跳下河去救他沒迴來。這有啥辦法?你吆喝的聲音再大,也沒有河流的水聲大。船長喊叫幾聲過後,一看沒辦法,隻好提錨,把船靠到岸邊,迴去叫人了。咱們艄公說:‘北沿艄公太老了,他水性好,河水再大也淹不死他。關鍵是天太冷,水太涼,凍得胳膊腿不會動,還能不要命?’怕就怕這個。到底咋樣,還不好說。咱船上也說了,讓大家眼睛都管點閑事兒,勤觀察著河麵。其實河裏漂個人,那也是很難發現的。”
孫泉源說:“若是照你這麽說,這北沿艄公就是英雄了。為別人,不考慮自己,他夠意思,他夠義氣,他這是救人,他應該稱得上是英雄。”
張永東說:“北沿兒船長也夠意思,迴去叫人時就讓媳婦把艄公老伴兒接到了家裏。艄公老兩口沒兒沒女。北沿兒船長說,即便把老艄公找迴來,他也要把兩口都接到家裏養起來,不讓老艄公再撐船了。畢竟北沿艄公歲數太大,抵抗不住那水涼,就怕胳膊腿凍僵,若是那樣,事情肯定不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日頭升得老高,天慢慢熱起來了。孫泉源因昨晚跟那老艄公見過一麵,聊了那麽長時間,覺得那老艄公人很好,心裏有些不忍。說:“永東啊,這還不如咱們昨晚住到他那船上呢。咱們下河去提錨,也沒這事情了。”
張永東說:“把咱們撂河裏,那事情就大了。縣高官隻怕也都不安生了。”
孫泉源說:“以你說這意思,老艄公撂河裏,也就不聲不響那迴事兒了?”
君子和馮玨都說:“死了一個老艄公,你想著還能起多大聲響呢?還不是尋著以後,弄到家,棺材裏一塞,孩子們哭著埋掉就算了,還能授他個英雄稱號?這你也是想多了。別看你跟他見過一麵有些舍不得,告你說,天還這麽熱,隻要在水裏泡個五六天,人就泡發了。從你身邊過,隻怕你也得捂鼻子。看著你有這段情,我還不相信你不捂鼻子呢。”
若接這話就得抬杠了。孫泉源知道君子好抬杠,沒有接他們腔,隻問張永東:“今天你咋這麽早就過來了?”
張永東說:“這不是水大嘛,這來迴用的也就是裝船卸船的工夫,這邊裝好卸好,船帆拉起來,也就三四十分鍾時間,這麽寬的河麵照直就過來了。”說到這兒嗬嗬笑,說:“我不能一直在這兒跟你說話,這邊船卸完,那邊還有生產隊等著呢。趁著水大,這一天也不知道要擺渡多少趟呢。這船上也很辛苦,隻不過都覺得沒有你們石頭窩子辛苦就是了。不敢再跟你說了,我該走了。”他很想跟孫泉源說話,隻是船要開了,他不得不走。走出去沒多遠,他忽然扭頭又給孫泉源擺擺手,意思讓過去。孫泉源走過去,張永東對著孫泉源的耳朵悄聲說:“在你們這兒,對著君子臉,別誇獎北沿老艄公,別說北沿老艄公好;當著明順伯的麵,別說北沿老艄公賴。這你謹記,別讓他們不高興,別給自己找麻煩。北沿兒老艄公好賴,其實都不關咱的事兒。”
孫泉源說:“事情還怪多呢。北沿兒船上老艄公,人品好賴還關咱南沿兒人啥事情了,他倆值得為這翻臉跟人腦矛盾麽?”
張永東說:“這你還不知道,船上人已經跟我說了:舊社會毆打咱大隊船上艄公他爹的,就是北沿兒船上老艄公他大哥領的頭。君子他爺就是在北沿兒船上老艄公他大哥被明順伯押到南沿兒時,讓人誤會開槍打死的。本來北沿兒船上老艄公跟明順伯應該是仇人,隻因小日本來了,明順伯帶隊襲擊了小日本。後被小日本圍剿,幸有北沿兒船上老艄公破命相救才活下來,為這,兩人成了朋友。為這,明順伯把家產賣掉報答北沿老艄公,要不明順伯家劃成分咋能是中農呢。就是因為明順伯報答北沿老艄公,把自家田地都賣了,把錢給了北沿兒船上老艄公,北沿兒船上老艄公他老伴兒才成了地主婆。”
孫泉源說:“你這樣一說,我就更清楚了。過去我隻聽人說,君子他爺是讓明順揮伯手誤傷打死的,沒想到明順伯還有把自家田地賣了報答恩人這個事兒。看著北沿兒船上老艄公也像是個文化人,言語謙遜,談吐穩重,跟一般老百姓哪兒有些不同,原來他早年就是一個英雄。可惜了,可惜了。沒想到他會遇到這種事情。”
大隊船距離他們庵子這兒很近。看著船上不再朝下卸東西,張永東撩開大步向船那兒跑去。孫泉源折迴身,往迴走。眼見明順伯心事兒重重一樣,在庵子邊站著朝河裏望。他一會兒後背雙手,一會兒叉腰站著,雙眉緊鎖,好似心裏很不受用,或許他在心裏說:“咋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明順伯已經老了。他的救命恩人生死不明,不知去向,這會不會熬煎他的心。孫泉源說:“明順伯心裏啥樣我不知道,反正我的心裏是有些不忍,是很難受的。”
眼看著北沿兒人推自行車的,空著手的都大跑著奔向船邊,孫泉源朝河邊望一眼,這時才知道,昨晚走了那麽長時間才走到船邊,這時河北沿兒的船,距離他們庵子並不太遠,想必昨晚北沿船和大隊的船應該都在河中間。再看北沿船的旁邊,沒了大隊的船,想必大隊那船,昨晚已迴到了河南岸。他心裏一緊:大隊的船,不會也出事兒吧。但願,但願。萬萬不可出事兒,萬萬不可出事兒。因為張永東在那船上麵。
這時隻聽順明喊:“永東,你還在那兒想啥呢?要不你拿個筐子過來積堆吧。”
孫泉源應一聲:“好!”去架子車上解下一個竹筐子,到地裏去把他們刨出來花生棵子,撿到筐子裏,一筐又一筐,往庵子邊的空場上背起來。
感覺到了八點來鍾的樣子,明順伯在庵子前吆喝讓吃飯。這可利索,唿啦一下全都圍到了庵子旁邊的大鍋前。鹹菜、花卷、小米稀飯、蒸紅薯。蒸紅薯想不想吃都得吃一塊兒,要不吃起花卷沒味道。這是頭頭順明說的。那就無論大小,吃一塊兒就是了。其實想多吃一塊兒也沒有,明順伯是按人頭整出來的,大小一樣,一人一塊兒,想多吃也沒有。一人端一碗稀飯,一手抓著兩個花卷夾著筷子還夾著兩大片鹹菜。可以照飽吃。這是好生活。馮玨湊到孫泉源身邊小聲說:“別吃那麽多,肚裏留點位子裝花生吧。一會兒明順伯就該煮花生了。光吃生花生竄稀;光吃熟花生幹結,拉不下來:生熟都吃,不幹也不稀,啥吃多少,看你自己。”
本來要吃三個花卷饅頭的,孫源泉隻吃了兩個。大概石頭窩子這幫人都知道明順伯要煮花生,飯量也都減下來,至少是比平時少吃一個饃。人多,吃過飯摘一將軍帽鍋花生是很容易的。不遠處就有水坑,端著筐子去那水坑裏淘一淘就下鍋,再朝鍋裏丟把鹽,煮十幾分鍾,鹹香的煮花生也就出鍋了。這是美味,隨便吃。也就在花生煮熟的時候,張永東來了。大家都說他有口福。其實,在船上,這東西是不缺的。張永東從孫泉源的碗裏抓幾個熟花生剝著,還沒把花生仁兒丟嘴裏,他就說起了北沿艄公的事情。他說:“咱們大隊船上的人聽說這事兒以後,那也是十幾雙眼睛,滿河裏搜尋。你想想,那麽大的水,突然漲起來。咱大隊的船,錨一提,也就二十多分鍾時間,就到了河南岸。這要是漂一個人,哎呀,波浪又那麽大,還真是不那麽容易能看見。”
孫泉源問:“到底是咋迴事兒?船又沒翻,老艄公咋能掉河裏?”
張永東說:“這也是我們剛剛見著他們船上人才知道。用咱船上艄公的話說,那就是該出事兒了。”
孫泉源挽著眉頭,不滿意這說法,忍不住接過話頭說:“出事兒也就出事兒了,咋能說是該出事兒了?這話說得也真能推責任了。”
張永東說:“你別說,咱船上艄公說的還真有點兒那意思。你想想啊,這錨朝河裏一丟,就抓地下,拖住船了。提錨時在船上通過滑輪那麽一拉,錨就起來了。從來沒聽說過,錨被埋到土裏了。若是錨被埋到土裏,那豈不是怪事嗎?”
孫泉源皺著眉頭沒有笑,說:“說了半天,你還是沒說清楚到底是咋會事兒。”
張永東笑著說:“要說也是兩句話,一下就能說明白。昨天夜裏不是下雨漲河了麽。北沿船上這艄公,在倉裏聽到流水聲,他知道漲河了。其實這時候還早,他就跟船長說,提錨,把船朝北邊挪挪。船長應聲起來。兩人就去提錨。咱們這裏船上的鐵錨都不大,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拉繩,就能提起來。昨夜不是又是風又是雨的嘛,他倆人使了好大勁兒,硬是沒能把錨提起來。當時水不深,船長說下河去把錨掂起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嘛。他跳到水裏,過去把錨提一提,讓老艄公朝船上拉。這邊老艄公使著大勁兒還沒把錨拉上船,那邊船長也就走到了船邊。哪知道別處淺,船底這地方早讓河水掏深了。船長水性也太差,‘哎呀’一聲,玩起‘狗刨’,轉眼就被衝走了。老艄公見狀,連忙抓起葫蘆扔給他。他沒能抓住。艄公一看著了急,丟開錨繩,縱身跳河去救他。待到迴水又把船長送到船邊,船長才知道,艄公跳下河去救他沒迴來。這有啥辦法?你吆喝的聲音再大,也沒有河流的水聲大。船長喊叫幾聲過後,一看沒辦法,隻好提錨,把船靠到岸邊,迴去叫人了。咱們艄公說:‘北沿艄公太老了,他水性好,河水再大也淹不死他。關鍵是天太冷,水太涼,凍得胳膊腿不會動,還能不要命?’怕就怕這個。到底咋樣,還不好說。咱船上也說了,讓大家眼睛都管點閑事兒,勤觀察著河麵。其實河裏漂個人,那也是很難發現的。”
孫泉源說:“若是照你這麽說,這北沿艄公就是英雄了。為別人,不考慮自己,他夠意思,他夠義氣,他這是救人,他應該稱得上是英雄。”
張永東說:“北沿兒船長也夠意思,迴去叫人時就讓媳婦把艄公老伴兒接到了家裏。艄公老兩口沒兒沒女。北沿兒船長說,即便把老艄公找迴來,他也要把兩口都接到家裏養起來,不讓老艄公再撐船了。畢竟北沿艄公歲數太大,抵抗不住那水涼,就怕胳膊腿凍僵,若是那樣,事情肯定不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日頭升得老高,天慢慢熱起來了。孫泉源因昨晚跟那老艄公見過一麵,聊了那麽長時間,覺得那老艄公人很好,心裏有些不忍。說:“永東啊,這還不如咱們昨晚住到他那船上呢。咱們下河去提錨,也沒這事情了。”
張永東說:“把咱們撂河裏,那事情就大了。縣高官隻怕也都不安生了。”
孫泉源說:“以你說這意思,老艄公撂河裏,也就不聲不響那迴事兒了?”
君子和馮玨都說:“死了一個老艄公,你想著還能起多大聲響呢?還不是尋著以後,弄到家,棺材裏一塞,孩子們哭著埋掉就算了,還能授他個英雄稱號?這你也是想多了。別看你跟他見過一麵有些舍不得,告你說,天還這麽熱,隻要在水裏泡個五六天,人就泡發了。從你身邊過,隻怕你也得捂鼻子。看著你有這段情,我還不相信你不捂鼻子呢。”
若接這話就得抬杠了。孫泉源知道君子好抬杠,沒有接他們腔,隻問張永東:“今天你咋這麽早就過來了?”
張永東說:“這不是水大嘛,這來迴用的也就是裝船卸船的工夫,這邊裝好卸好,船帆拉起來,也就三四十分鍾時間,這麽寬的河麵照直就過來了。”說到這兒嗬嗬笑,說:“我不能一直在這兒跟你說話,這邊船卸完,那邊還有生產隊等著呢。趁著水大,這一天也不知道要擺渡多少趟呢。這船上也很辛苦,隻不過都覺得沒有你們石頭窩子辛苦就是了。不敢再跟你說了,我該走了。”他很想跟孫泉源說話,隻是船要開了,他不得不走。走出去沒多遠,他忽然扭頭又給孫泉源擺擺手,意思讓過去。孫泉源走過去,張永東對著孫泉源的耳朵悄聲說:“在你們這兒,對著君子臉,別誇獎北沿老艄公,別說北沿老艄公好;當著明順伯的麵,別說北沿老艄公賴。這你謹記,別讓他們不高興,別給自己找麻煩。北沿兒老艄公好賴,其實都不關咱的事兒。”
孫泉源說:“事情還怪多呢。北沿兒船上老艄公,人品好賴還關咱南沿兒人啥事情了,他倆值得為這翻臉跟人腦矛盾麽?”
張永東說:“這你還不知道,船上人已經跟我說了:舊社會毆打咱大隊船上艄公他爹的,就是北沿兒船上老艄公他大哥領的頭。君子他爺就是在北沿兒船上老艄公他大哥被明順伯押到南沿兒時,讓人誤會開槍打死的。本來北沿兒船上老艄公跟明順伯應該是仇人,隻因小日本來了,明順伯帶隊襲擊了小日本。後被小日本圍剿,幸有北沿兒船上老艄公破命相救才活下來,為這,兩人成了朋友。為這,明順伯把家產賣掉報答北沿老艄公,要不明順伯家劃成分咋能是中農呢。就是因為明順伯報答北沿老艄公,把自家田地都賣了,把錢給了北沿兒船上老艄公,北沿兒船上老艄公他老伴兒才成了地主婆。”
孫泉源說:“你這樣一說,我就更清楚了。過去我隻聽人說,君子他爺是讓明順揮伯手誤傷打死的,沒想到明順伯還有把自家田地賣了報答恩人這個事兒。看著北沿兒船上老艄公也像是個文化人,言語謙遜,談吐穩重,跟一般老百姓哪兒有些不同,原來他早年就是一個英雄。可惜了,可惜了。沒想到他會遇到這種事情。”
大隊船距離他們庵子這兒很近。看著船上不再朝下卸東西,張永東撩開大步向船那兒跑去。孫泉源折迴身,往迴走。眼見明順伯心事兒重重一樣,在庵子邊站著朝河裏望。他一會兒後背雙手,一會兒叉腰站著,雙眉緊鎖,好似心裏很不受用,或許他在心裏說:“咋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明順伯已經老了。他的救命恩人生死不明,不知去向,這會不會熬煎他的心。孫泉源說:“明順伯心裏啥樣我不知道,反正我的心裏是有些不忍,是很難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