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些國策的討論,劉日新知道不是自己該插嘴的事情,因此一直默不作聲,隻是自己思考著地球和太陽的問題。


    見朱元璋和華英雄討論告一段落,劉日新才鬥膽向華英雄發問:“殿下,以老臣愚見,方才殿下所說的澳洲,位於地球中心平麵之下,因此,是否其四季的時節與我大明正好相反?”


    所以說,古人隻是缺乏信息和經驗,絕對不是傻。隻要給出足夠的信息,加以合理的引導,那些本身優秀的古人,一樣不比現代的學者和科學家遜色!此時的華英雄,對劉日新的領悟能力完全刮目相看!


    “劉大人所言極是!地球中心的平麵,一般稱為‘赤道’,赤道以北的叫做北半球,以南的叫做南半球。確實是因為繞太陽公轉的同時地軸保持傾角的原因,北半球和南半球,其春秋冬夏四季,正好是相反的時間,也就是說,目前澳洲那邊,正是冬天!”


    “大孫啊,如此爺爺就有個疑問了。”朱元璋皺著眉頭問道:“我們大明,在北半球,也就是上麵,倒是好理解。但是那南半球,比如澳洲的人,在下方,為何不會掉下去呢?還有這海水,南半球的海水不是應該都流走了?”


    “好問題!”今天兩位古人的出色表現,令華英雄可以一次性拋出更多的現代理論。華英雄抓起曾經屬於劉日新的那把扇子,懸在半空,問道:“如果我現在鬆手,這把扇子會如何?”


    “會掉落在地?”如此簡單的問題,反而令朱元璋懷疑其並沒有看起來這麽簡單。


    “不如我們看看。”說罷,華英雄鬆開手,扇子徑直下墜。當然,畢竟是禦賜之物,直接扔地上顯得對老朱不敬,因此華英雄發揮反射神經,在扇子落地前接住了。


    “正如大家所見,如果我不出手,扇子就會垂直掉落在地上。”


    “那麽,這跟陛下的疑問有何關係呢?”劉日新也不理解華英雄這個舉動的意義。


    “現在,已經知道地球表麵是球麵,並非平麵。對於這樣一個麵,哪個方向才是‘垂直下落’呢?”


    “大孫的意思是說,扇子其實是。。。向球心的方向墜落!”經過提示,朱元璋恍然大悟:“也就是說,無論人站在球麵上的哪個地方,腳底都朝著球心的方向!”


    華英雄要感動得哭了,想當年,自己雖然不算物理苦手,但是物理成績也不是太好。沒想到到了大明,遇到的人,學得還是比自己當年更快!


    調整了心態,華英雄說道:“爺爺的解釋完全正確!其實世間萬物之間,存在這一種叫做‘萬有引力’的吸引力。這種力非常微弱,隻有在像地球這種非常龐大的物體周圍,才能很容易的感知到。地球的引力,將其表麵的人和物吸附,便成為我們日常所見的腳朝下頭朝上的狀態。而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也是蘊藏於其中。”


    “乍一看,不可思議,仔細一想,卻又合情合理。這就是大孫所說的科學的妙處吧?”朱元璋評價道。


    “殿下,老臣還有一事不明。”劉日新問道:“既然太陽是固定不動,地球圍繞其轉動,那麽月亮和星辰,又是如何運轉的呢?”


    “這個光看地球儀就看不出來了。請看這裏。”華英雄指向電腦屏幕,開始播放預先準備好的天文學科普短片。


    “這是地球。圍繞地球旋轉的,是月球,這種星體,稱為衛星。”畫麵首先聚焦在地球,隨即越拉越遠,太陽在畫麵中出現,地球蛻變成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小點:“這是太陽。”


    “這個比地球大很多的。。。是歲星?”劉日新分析道。


    “劉大人好眼力!”華英雄說道:“以太陽為中心,還有很多球形的天體圍繞其旋轉,這些星體,在夜空中,有別於之前我們討論的那些星座,會經常周期性的快速移動。太陽這樣自己發光的,我們稱之為恆星,圍繞其轉動,不能自己發光,隻能反射太陽光線的,稱之為行星。恆星和圍繞其旋轉的行星,構成的係統成為星係。以太陽為中心的星係,自然就是太陽係。”


    “也就是說,歲星、螢惑之流,都是行星!”劉日新說道:“那麽,那些星座。。。”


    “那些星座,我們肉眼能觀測到的,都是恆星。隻不過距離非常遙遠,因此看到的隻是一個光點。請看。”畫麵繼續拉遠,逐漸顯示出銀河係的黃道麵。


    “這就是太陽係所處的星係,叫做銀河係。”


    “銀河係,就是天上的銀河?”朱元璋問道:“銀河不是像一條河一樣嗎?”


    “正是因為太陽係也處於銀河係之中,因此從地球上觀測,銀河係就像一條帶狀的物體。實際上,銀河係也是由無數圍繞中心旋轉的恆星和星係組成。”


    “地球已經如此之大了,那這銀河係的大小,豈不是?”劉日新約莫估算一番,發現根本難以估量這個數值。


    “劉大人有心了。定量分析正是科學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華英雄伸出雙手,比劃著:“我雙掌之間的距離,稱為一米。不過天文學中,數值太過龐大,我們以一千米為基本單位進行探討。”


    華英雄停頓下來想了想,如何讓“千米”這個單位更直觀。片刻後,補充道:“直觀一點來說,繞皇城一圈,大約就是10千米。”


    “你這麽一說,俺更糊塗了!誰會那麽無聊,繞皇城一圈。。。”朱元璋說道:“算了。直接說說,地球大小是多少千米呢?”


    “地球的直徑,大約是千米。不過,地球並非完美球體,也正因如此,在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幹擾下,才會出現歲差。”


    “原來歲差是這樣來的!”劉日新終於知道了這個成因:“太陽看起來,比地球要大上許多,想必萬有引力會非常大。”


    “沒錯,太陽的直徑大約是140萬千米。距離地球的距離,大約是1億5千萬千米。1億,就是1萬的1萬倍。我們夜晚能看見的那些星辰,基本上都不會比太陽小,隻是距離都非常遙遠。”


    “看剛才演示中的比例,恐怕這距離,是地球和太陽距離的萬億倍吧!”劉日新猜測著。


    “確實是數值太大,因此需要引入一個新的計量單位。爺爺,請看您左手帶的手環。”華英雄說道。


    朱元璋看了看手環,滿意地說道:“這個手環確實好用,主要是能隨時隨地看時間。”


    “就是看時間!手環的時間上,最後一位數值跳動一次,就是1秒的時間。”華英雄說道:“可能大家沒有想過,太陽發出的光,也是一種物質。而光,每一秒可以移動30萬千米,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物質。”


    “光也是一種物質。。。”朱元璋思索著,然後說道:“是不是跟俺這副眼鏡,驗光時候的原理有關?”雖然不懂什麽屈光度、折射率,但是朱元璋隱約覺得,眼鏡的鏡片改變了物體的圖像,應該是跟光有關。


    “正是如此!一年之中,大約有三千一百五十三萬六千秒,光在一年中運動的距離大約是10萬億千米,我們稱之為一光年。例如勾陳一,距離地球大約是431光年,紫微星,距離大約是126光年。而銀河係的直徑,也就是兩端之間最遠的距離,大約是10萬光年。”


    “俺覺得俺已經不認識這些數字了。。。”朱元璋吐槽道。


    “原來天空中看似靠近的星辰,其實之間的距離竟然這麽遠!”劉日新則在感歎宇宙的結構與之前自己認知的巨大差異。


    “說起來,俺覺得你們欽天監就應該多研究這些東西,什麽通過觀星預測吉兇之類的,不靠譜。”朱元璋給出了最終的評價:“大孫,要不欽天監也歸入科學院管轄,專門負責研究天文和曆法?”


    “這樣做也很合理,不過您真的不需要欽天監了嗎?有時候以欽天監的觀測為由,應該能減少一些行動的阻力。”華英雄提醒道。


    “俺也沒說要廢了欽天監啊。”朱元璋滿不在乎:“劉愛卿是自己人,以後欽天監的觀測結果,還不是俺們說了算?”


    見二人沒有表示反對,朱元璋說道:“沒什麽別的事的話,今天就到這裏吧。”


    “其實我還有一事想請劉大人幫忙。”華英雄說道。


    “殿下請講!”


    “敢問劉大人,是如何猜測出我的存在的?”華英雄問道。


    “實不相瞞,察言觀色,一向是看相之時的重要環節。老臣給涼國公看相之時,詢問過其過往經曆,結合其性格,認為涼國公多半會為陛下所不容,最後恐怕難逃劫數。不過,從涼國公的表現之中,老臣發覺其心態良好,並未有失控的跡象,因此懷疑其背後另有高人指點。是以,老臣此次進京,一來是為請罪,二來也是為了一探此人的究竟。而進京之後,老臣確實察覺到一些不尋常的氣息。”


    “黑暗決鬥?”華英雄想知道的正是這方麵的事情。


    “殿下這麽一說,老臣終於知道那個氣息是什麽了!我們相士一行,最為講求天分。而能敏銳察覺出此類氣息的,才是個中高手。如今想來,那種氣息,老臣在雲遊之中,曾在一個人身上感受到過。”


    “是不是一個道士?”華英雄追問道。


    “正是!此人亦是精通天文地理之輩,老臣曾與其有過一番交流。”


    “該不會又是那個什麽道衍吧?”朱元璋也問道。


    “陛下也識得此人?”劉日新大驚。


    “俺不認識,但是大孫知道此人。”


    “劉大人,先不管道衍。這個玉佩,你看如何。”華英雄拿出席應珍給他的玉佩,交到劉日新手裏。


    “老臣能感覺到此玉佩上附帶的力量。”


    “那劉大人能不能想辦法,複製這種含有力量的玉佩?”


    “老臣沒有試過,不過未必不能辦到,隻是需要時間進行研究。”劉日新如實說。


    “那有勞劉大人了。此玉佩對我十分重要,先交由劉大人研究,如果我需要,會找劉大人取迴。”


    “大孫,這玉佩離了身,不會有問題嗎?”朱元璋擔心,萬一又遇到黑暗決鬥,沒有這個玉佩,華英雄能不能應付。


    “如果能複製玉佩的力量,與其收益相比,些許風險是值得的!”華英雄十分堅持。


    “既然如此,大孫這些時日要多加小心!有些事,讓創傷小組去做就好了。”朱元璋也知道玉佩的重要性,不過大孫的安危對他來說還是最重要的。


    “孫兒會注意的,請爺爺放心!”


    “嗯。今天就到這裏吧。”


    劉日新拿著玉佩離開,華英雄卻沒有走。


    “其實,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道爺爺能否準許。”華英雄試探地問道。


    “哦?太陽從西邊出來嗎?你可是很少需要俺幫忙的!”朱元璋笑著調侃道:“說吧,你就是要星星要月亮,俺也得想辦法摘下來!啊,不對,今天剛上過課了,星星月亮是弄不來了。。。”


    “剛才劉大人在這裏,不太方便說。敢問,鍾山之上,還有沒有一些空地?”華英雄問道。


    “鍾山乃是孝陵所在,目前仍是在修建之中。不過那麽大一座山,空地當然是不會缺的。大孫是要幹啥,有人要埋那裏?”朱元璋對這個問題也感到很奇怪。


    “是這樣,我們那個時候,第一座有影響力的天文台,就是修建在鍾山之上,稱為‘紫金山天文台’。在山上,可以避免很多城市中照明的幹擾,更有利於天文觀測。既然現在欽天監要以天文研究為主,我認為,可以提前將這個天文台修起來。天文台需要的專業設備,我會慢慢想辦法。”


    “俺還以為多大的事呢。孝陵旁邊修個天文台,也算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俺覺得這事可以辦!”朱元璋說道:“到時候還是要找劉愛卿問問,找個不會破壞風水的地方。修建孝陵的工匠,也可以撥一部分去修建天文台。此事俺會擬一道聖旨,到時候你自己去找秦逵辦就行了。”


    “多謝爺爺成全!”華英雄高興之餘,趕緊幫朱元璋捏起了頸部肌肉。


    “哼!有事求俺才來獻殷勤,沒事人都不知道跑哪裏去了!”朱元璋佯怒道:“不過今天看天看得脖子疼,捏一下確實舒坦多了。對了,最近根據錦衣衛的匯報,欽天監的風氣不太好,後天劉大人上任的時候,你帶俺的聖旨,去給那些吃白飯的一點顏色看看。裏麵那些人,能用的就留著,不能用的,隨你處置。”


    “是!”說完,華英雄更賣力的捏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淘氣仙星玩家的下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淘氣仙星玩家的下場並收藏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