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離開皇宮,迴到華英雄的房間。


    “劉先生,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我這裏是醫館,雖然不敢完全打包票,不過九成以上的問題都能解決。”華英雄見劉日新麵色不佳,職業習慣發作,關切道。


    “草民。。。”劉日新皺緊眉頭不敢繼續說。


    “怎麽這次迴來,變得這麽謹小慎微?”朱元璋生氣了:“俺還是喜歡從前那個放蕩不羈的你!”


    “草民隻是覺得。。。每次來這裏,都感受到一股寒氣,莫非是此處有什麽邪祟之物。。。”劉日新越說聲音越小。


    一陣寂靜之後,朱元璋首先繃不住了,“噗嗤”笑出了聲:“哈哈,孤陋寡聞了吧?這叫空調,夏天能乘涼,冬天能取暖!要不然你以為俺宮裏好好的不住,要住這裏?”


    “啊,如此神物,難道也是。。。”


    “沒錯,又是我。”華英雄接過話茬:“今日很晚了,要不要來點咖啡提提神?”


    “嗯,俺要來一杯,說起來俺還沒喝過這個呢!”朱元璋對著門外喊了一嗓子:“生奴,進來倒咖啡了!”


    金公公進來之後,一人倒了一杯,然後識趣地馬上出去了。


    “嗯,確實很苦。”朱元璋喝了一大口,說道:“不過還有一點酸酸的味道在裏麵。總之挺奇怪的。俺以後還是喝茶吧,這個確實喝不慣。”


    “其實茶裏麵也含有能提神的成分——咖啡因,不過含量相較咖啡要少一些。我是喝咖啡習慣了,正好解魯那邊有提供,所以在自己的房間裏備著這個。”華英雄解釋道。


    另一邊,劉日新則一臉苦澀地喝著咖啡。雖然這種味道他一點都不喜歡,但是他哪敢說不好喝呢?隻能自己默默承受。


    不過這一切被華英雄看在眼裏:“劉先生覺得苦的話,這裏還有解師傅做的甜點,配合咖啡一起吃,感覺很不錯的!”


    “這個好!”朱元璋眼疾手快,拿了兩塊提拉米蘇。


    “多謝殿下!”劉日新拿了一塊粉紅色的馬卡龍,觀察了半天豔麗的外觀之後,終於咬了一口。當然,有了第一口就有第二口第三口,很快,劉日新把馬卡龍和咖啡都幹完了。


    “吃飽喝足了,該談談劉先生的問題了。”用餐巾擦了擦嘴角 ,朱元璋正色道:“你違背朕的旨意,私自給別人看相,乃是欺君之罪,依律當誅!既然你自己要求死,朕也成全你!”


    “陛下,草民現在不想死了!”劉日新趕緊跪地求饒。


    “你這次來不是自己求死的嗎?”朱元璋從華英雄那裏知道了劉日新此行的目的,因此直截了當地質問。


    “本來草民犯下死罪,又泄露天機,實在無法苟活。。。但是,草民現在草民得以從殿下那裏一窺天地運行的門徑,深感知海無涯,因此想繼續求索。。。還望陛下網開一麵!”劉日新埋頭懇求道。


    朱元璋對華英雄使了個眼色,華英雄心領神會:“爺爺,既然劉大人除了給舅姥爺看相,並沒有其他出格的舉動,不如這次就放他一馬?”


    找到了台階,朱元璋借坡下驢:“既然大孫開口了,朕就饒過你這一次。不過死罪可免 ,活罪難逃,你的扇子,朕就收迴去了。今後,你不得離開應天府,必須待在朕的眼皮底下!”


    “謝陛下恩典!”劉日新激動地連連磕頭。


    “明日你休沐一日,後天開始去欽天監上班!”朱元璋補充道。


    “啊?”劉日新給整不會了:“草民年紀大了,實在。。。”


    沒有給他辯解的機會,朱元璋繼續說道:“俺年紀也大啊,大孫這裏看病很厲害的,有事來這裏肯定給你整好咯。那個欽天監監正,成天觀星觀了個寂寞,俺早看不慣了。你去接替他的位置,正五品。你老婆孩子也接過來吧,俺給你安排個住處。”


    “草民。。。老臣謝陛下!”


    “既然大家正事處理完了,現在馬上進入正題!”華英雄開始主持:“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爺爺,您對我們生存的這個宇宙的結構,有何種理解呢?”


    “宇宙的理解?”朱元璋略作思索,說道:“總不是什麽‘天圓地方’之類的。我們生活的大地是一個方形,天空就是個半球,蓋在大地上麵。”


    “天圓地方,爺爺所說的,是‘蓋天說’。”華英雄說道:“劉大人怎麽看?”


    “迴殿下,陛下所言——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確實是蓋天說的解釋。此種說法,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在漢代逐步完善,不過現在一般認為,大地亦是圓形,方能與天蓋相匹配。《周髀(bi)算經》中就有過詳細論述,更是根據勾股定理,推算了天地間的距離,並繪製《七衡六間圖》,以說明日月星辰的周日運動,晝夜的長短變化和四季二十四節氣的循環交替。”


    “嘿嘿,文化人就是文化人,俺就說了一句,劉愛卿便能道出原委。”朱元璋對於劉日新的學識確實頗為讚賞。


    “老臣獻醜了!”劉日新謙虛道。


    “那麽,劉大人認為蓋天說是否合理呢?”華英雄繼續引導式提問。


    “根據老夫多年的觀測經驗,此種學說,與實際觀測並不相符。”劉日新迴答道:“比如殿下之前提到的歲差,用蓋天說便無法解釋。”


    “嗯,這些俺也不懂,就是隨口說說而已,算是拋磚引玉。劉愛卿是怎麽想的就怎麽說,俺不會怪罪。”朱元璋深知“專業人做專業事”的道理,自己不懂,不會妄加置喙。


    “迴陛下,依老臣之見,‘渾天說’更為符合老臣的觀測結果。”劉日新說道。


    “這渾天說又是怎麽一迴事呢?”朱元璋決定當一當這個捧哏。


    “稟陛下,渾天說亦是形成於戰國時代,完善於漢代,於唐代成為主流學說。”


    “換句話說 ,關於宇宙的學說,已經有數百年沒有大的發展?”所謂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朱元璋也沒想到,宇宙學說發展如此停滯。


    “陛下明鑒!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裏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天轉如車轂之運也,周旋無端,其形渾渾,故曰渾天。”


    “說重點!”朱元璋最恨的,就是文人掉書袋,浪費大家的時間。洪武八年,就曾有茹太素的奏疏,全文一萬多字,隻有最後五百字是有效內容,最終難逃被朱元璋派人暴打一頓。因此,稍微看見此種苗頭,朱元璋馬上出麵製止。


    “老臣的意思是說,大地浮於水上,天空則是一個球體,將大地包括在中心。日月星辰皆在球體之上,球體旋轉,則日月星辰皆隨之運行。如此,方能符合老臣平日的觀測。更有天文器具,名為渾天儀,用以模擬天球運動,以助於天象觀測、曆法修定等事宜。”


    “渾天儀,是不是欽天監那個鐵球一樣的東西?”朱元璋偶爾去欽天監的時候,看到過那個東西,想必就是渾天儀。


    “正是!”劉日新說道:“不過,方才殿下所言之歲差,令老臣發覺渾天說的一些難以解釋的方麵。比如天球為何會如此運動?歲差又是因何而來?實在是越想問題越多。”


    “劉大人講的很好!”華英雄肯定道:“其實關於蓋天說和渾天說,我也隻是略知一二。劉大人提出的疑問,我可以稍作解答,不過請稍等片刻。”


    說完,華英雄去了隔間。片刻之後,抱著一個直徑半米的大地球儀走了出來。


    華英雄直接將地球儀放到麵前的桌子上,拍了拍手,說道:“劉大人,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所處的大地,其實是一個球體?”


    “球體?!”劉日新震驚之餘,小心翼翼地用手撫摸著地球儀,輕輕推動,地球儀隨之旋轉。


    其實這是一個浮雕地球儀,內部還有一個燈具。不開燈的時候,表麵的顏色會以突出浮雕的地形為主,而打開燈之後,行政區劃和洋流路線的顏色會更加明顯。當然,為了避免行政區劃引起誤會,華英雄並沒有將地球儀插電。


    劉日新很快發現,地球儀表麵的凹凸,代表了高低起伏的地形。而地球儀的旋轉軸心,擺放的這個角度,引起了劉日新的注意。隨著雙手不斷地撥動地球儀,劉日新的思維也在快速運轉著。


    “原來如此!”劉日新驚歎道:“如果這個球體以這樣的傾角自轉,而太陽的位置固定不變的話,那一天之中的晝夜變化,以及太陽高度的改變,都能合理的解釋!”


    “那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又是如何解釋呢?”朱元璋見到這個旋轉的地球儀,覺得十分直觀,很快也理解了劉日新所說的意思,因此順勢提出了這個疑問。


    “其實,蓋天說和渾天說,也不能很好的解釋四季變化。”劉日新說道:“或許,可以認為是太陽的距離發生了變化?”


    “這種猜想也並非全無道理。”華英雄解釋道:“劉先生不妨設想,地球——也就是我們所在的大地——乃是以一個圓形的軌跡,圍繞固定不動的太陽來轉動,這樣能否解釋四季變化的原因?”


    “如此一來。。。”劉日新略作思索:“如果地球的軸心,在圍繞太陽旋轉時的角度保持不變,那麽,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正對太陽的點會一直變化!如果正對太陽的那個點,受到的日照最多,氣溫最高,那麽,旋轉一周的過程中,地球上的同一個地點,氣溫也會隨之周期性變化!那麽這旋轉一周,對應的就是一年四季!”


    華英雄不禁鼓掌稱讚:“不愧是劉大人,對於天文之事,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殿下謬讚!都是有殿下提點,老臣才能參透一二。”劉日新自知隻是初窺門徑,當然不敢居功自傲。


    “原來這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個日夜,公轉一周就是一年四季。宇宙之造化,實在玄妙!”朱元璋也看懂了這個科普,開始感歎宇宙萬物的精妙。


    不過,朱元璋更多的注意力,還是被地球儀本身吸引過去:“大孫,這地球儀之上,藍色的部分是海?”


    “是的!在地球表麵,海洋大約占據七成的麵積,陸地隻占剩餘的三成。”華英雄迴答道。


    “那我大明,在這地球上的何處?”朱元璋繼續問道。


    華英雄用手指,在亞洲東邊劃出了一個圈:“大約就在這一帶。”


    “原來我大明,在這地球上,隻是這麽小的一塊地方。”朱元璋感慨道:“難怪大孫之前提到開放海禁之事。這地球這麽大,海洋又占據如此大的麵積,看來這出海的事情,確實不得不考慮。”


    “爺爺聖明!其實,我很看好馬三寶成為一個出色的航海家!”說到出海,當然少不了馬三寶,也就是鄭和的戲份。


    華英雄繼續講解地圖:“大明的北邊,就是前元分裂之後的數個汗國,東邊這裏是。。。”


    “是高麗!”朱元璋看到華英雄手指向的那個半島,立刻反應過來。隨後又指向更東邊:“那這一帶是倭國?”


    “是!而上次我提到過的澳洲,就在這裏。”華英雄指向了南麵的巨大島嶼。


    “原來在這裏,就是這個澳洲,鐵礦石質量很好?”朱元璋記得上次大孫說要去澳洲搞什麽鐵礦,因此對這個地方留了個心眼。


    “是的,那裏的鐵礦含鐵量高,雜質少,非常容易煉製出高品質的鐵和鋼。最重要的是,目前這個島上應該隻有一些尚未開化的原住民,相信是一個很好的開發時機。”


    “鋼鐵無論於軍事還是生產,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等有了能遠航的條件,這個澳洲,是首先要考慮的地方!”朱元璋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了世界的遼闊,絕非僅限於大明一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淘氣仙星玩家的下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淘氣仙星玩家的下場並收藏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