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一種潛能,都可以理解開天辟地以來,人類所經曆的印象和情感。每個人潛意識裏還殘留著對綠色大地、淙淙流水的記憶。即使是盲聾人,也無法剝奪他們這種從先代遺傳下來的天賦。這種遺傳智能是一種第六感——融合了視覺、聽覺、觸覺於一體的靈性。

    在倫薩姆我有許多朋友,其中之一是一株十分壯觀的橡樹,它是我心中的驕傲。有朋友來訪,我總會帶著他們去欣賞這棵帝王之樹。它矗立在菲利浦王池溏的陡峭岸上,據說已有800年到1000年的曆史了。傳說中的菲利浦王——一位印第安人英雄首領,就是在這棵樹下與世長辭的。

    另外一個樹友,比大橡樹要溫和可親,是一棵長在紅莊庭院裏的菩提樹。一天下午,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後牆傳來巨大的碰撞聲,不用別人告訴我,我就知道是菩提樹倒了。我出去看看這棵經受了無數狂風暴雨的英雄樹,它曾經經過奮力拚搏,終於猝然倒下了,真叫人痛心疾首。

    迴到去年夏天的生活。考試結束後,我就和莎莉文老師立刻前往倫薩姆幽靜的鄉間。倫薩姆有3個著名的湖,我們的小別墅就在其中一個湖的邊上。在這裏,我可以盡情地享受充滿陽光的日子,所有的工作、學習和喧囂的城市,全都拋在腦後。然而我們卻聽到遙遠的太平洋彼岸正在發生的殘酷的戰爭以及資本家和勞工的鬥爭。在我們這個人間樂園之外,人們紛紛攘攘,忙碌終日,絲毫不懂得悠閑自得的樂趣。塵俗之事轉瞬即逝,不必過分在意。而湖水、樹木,這到處漫山遍野長滿雛菊的寬廣的田野、沁人心扉的草原,卻都是永恆存在的。

    人們都認為,人類的知覺都是由眼睛和耳朵傳達的,因而,他們覺得很奇怪,我能分辨出是城市街道和鄉間小道外,還能分辨別的。鄉間小道除了沒有砌造的路麵以外,同城市街道是沒有什麽兩樣的,但是,城市的喧鬧刺激著我麵部神經,也能感覺到路上我所看不見的行人急促的步履。各種各樣的不和諧的吵嚷,擾亂我的精神。載重車軋過堅硬的路麵發出的隆隆聲,還有機器單調的轟鳴,對於一個需要集中注意力辨別事物的盲人來說,常常無法忍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海倫·凱勒 著;高 燕 編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海倫·凱勒 著;高 燕 編譯並收藏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