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後來我又是如何從《聖經》中發現其光輝的呢?多年來,我讀《聖經》時,心中的喜悅和啟發日漸增長,使它漸漸變成一本最珍愛的書。不過對於《聖經》我並非全盤接受的,因此也從未能把它從頭到尾讀完。後來,盡管我更多地了解了《聖經》產生的曆史淵源,這種感覺依然未減。我和豪威斯先生有共同的感覺,認為應該從《聖經》中清除掉一切醜惡和野蠻的東西,但是我們也反對把這部偉大的作品改得毫無生氣,麵目全非。

    《舊約聖經》中《以斯書》篇章的簡潔明快,十分吸引人。尤其是以斯麵對自己邪惡的丈夫時的場景,富有強烈的戲劇性。盡管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係於對方之手,沒有人能夠拯救她,然而她克服了女性的懦弱,勇敢地走向她的丈夫。高尚的責任感鼓舞著她,在她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如果我死,我就死吧!如果我生,我的人民都生。”

    路德的故事則富有神奇的東方色彩,樸實的鄉村生活同繁華的波斯首都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路德忠貞而柔情滿懷,讀到她與那些正收割莊稼的農民一起,站在翻滾麥浪之中的情形,真是叫人憐愛。在那黑暗殘暴的時代裏,她的無私和高尚情操,如同暗夜裏閃耀的星星照亮了苦難的眾生。

    《聖經》給了我深遠的慰藉:“有形的東西是短暫的,無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自從我喜愛讀書時開始,便一直喜歡讀莎士比亞的作品。我記不清楚自己是從何時開始讀蘭姆的《莎氏樂府本事》的,但卻記得第一次閱讀便有很深的理解力和驚歎。印象最深的是《麥克佩斯》,雖然僅讀過一遍,但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卻永遠印在我的記憶裏。很長一段時間裏,書中的鬼魂和女巫總是跑到睡夢中糾纏我。我仿佛看見了那把劍和麥克佩斯夫人纖素的手——可怕的血跡在我眼前出現,就像那憂傷的王後親眼見到的一樣。

    閱讀完《麥克佩斯》,就接著讀《李爾王》。在讀到格洛賽斯特的眼睛被挖出的情節時,渾身緊張起來,心中充滿了恐怖。我憤怒得無以複加了,以致於根本就讀不下去,心撲通撲通地跳,好長時間呆呆地坐在那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海倫·凱勒 著;高 燕 編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海倫·凱勒 著;高 燕 編譯並收藏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