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趙貞吉今日孤注一擲於迎合門外叩闕,雖然最終得見天顏,將心中的退敵三策盡數道來。
可結果並不如人意,三條計策,嘉靖皇帝皆以事關重大為由沒有應允。
出了仁壽宮的趙貞吉難掩心中的失望。
待其人出仁壽宮向南行不過數步,便見到通政使趙文華臉帶笑意腳步匆匆的進入了無逸殿旁獨屬於嚴嵩的值房。
趙貞吉早就聽朝中傳言,趙文華自從認了嚴嵩為義父後,便坐穩了通政使的位置。
而通政司掌百官奏章,趙文華憑借這個便利,一旦遇到彈劾嚴嵩的奏疏,皆先送嚴嵩,待嚴黨思量出對策,有了準備後,再進呈嘉靖皇帝。
便是因為此間原因,朝中不知多少彈劾嚴嵩的忠直之臣最終慘淡收場。
趙貞吉眼見趙文華誌得意滿的進入值房與嚴嵩相會,臉便是一沉,隨即想起一生征戰的周尚文死後無尊榮,而為其鳴不平的沈束至今依舊身處獄中,他心中的激憤再難壓製。
趙貞吉止步於無逸殿,隨即便怒氣衝衝的直奔嚴嵩的值房而去。
待行至值房門前,趙貞吉先是扣響房門,隨即高聲道:
“國子監司業趙貞吉求見嚴閣老!”
此話一出,值房內正在商議事情的嚴嵩與趙文華不由停下了話頭,對視一眼後,趙文華試探問道:
“義父,今日趙孟靜【趙貞吉表字孟靜】於迎合門前叩闕,朝野震動,實在是做了好大的事情。”
“如今他剛麵完聖便來尋您,我聽他這語氣,來者不善呀!”
“你見不見他?”
嚴嵩聞言輕笑道:
“趙孟靜久在翰林與國子監,雖然因為之前的《乞求真儒疏》不得不迴鄉治學,但迴朝之後,依舊難改書生之氣。”
“不過,他雖然與他座師徐階皆是王學嫡傳,但徐階已經是儒學宗師似的人物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他是已經得其三味了,至於趙孟靜還差得遠了。”
“我雖不知他麵聖所言何事,但想來不會讓陛下歡喜,他此刻來尋我不過是為了尋我晦氣罷了,我便不見他了,你出去替我逼退他。”
趙文華聞言不由輕笑一聲,應了聲是,隨即便興衝衝的推開房門走了出去。
趙貞吉見出來的人是趙文華不由皺眉不悅道:
“嚴首輔何在?”
“難道不敢見我嗎?”
趙文華聞言嗤笑一聲道:
“趙司業,你不要自視過高了,首輔秉政中樞,何其忙碌,哪裏有空見你?”
趙貞吉聞言譏諷道“如今韃靼圍城,嚴首輔無絲毫應時之舉,如今難道還在忙著寫青詞嗎?”
趙文華聞言不由心中暗怒,嗤笑一聲道“你還是休息一下吧,天下大事應該慢慢商議。”
趙貞吉聞言怒斥道“權門犬知道什麽天下大事?”
趙貞吉也知道今日是見不到嚴嵩的,說完後便揮袖轉身離去了。
趙文華以手指著遠去的趙貞吉的背影,臉色漲得通紅,最後怒哼一聲,跺腳返迴了值房。
待其人剛入房內便對嚴嵩道“義父,趙孟靜實在可惡之極。”
嚴嵩在房內自然將兩人的對話聽在耳中,此時見趙文華怒極,依舊端坐圈椅之上,笑嗬嗬道“好呀!後生可畏呀!”
趙文華聽得此言,又見嚴嵩那張老臉上的褶皺因為笑容擠在一起頗顯怪異,心中沒來由的便是一寒,隨即滿臉的怒容便消失殆盡,躬身不敢再言了。
正當值房之中徹底安靜下來時,房門再次被扣響,原來是黃錦前來召嚴嵩去麵聖。
嚴嵩起身送走了黃錦又與趙文華交代了幾句後便動身向仁壽宮而去。
........
西苑,仁壽宮。
嘉靖皇帝的目光依次從嚴嵩,呂本,徐階,成國公朱希忠,錦衣都督陸炳的身上掃過,隨即問道:
“趙貞吉所言三策,朕已經告訴爾等,你們有何意見?”
殿中的五人中,成國公朱希忠乃是嘉靖皇帝選擇的武勳代表,其人因為素來恭敬好靜從來不與他人交惡所以頗得嘉靖皇帝高看幾分。
如今這趙貞吉直言諫君又將矛頭暗指嚴嵩,而其人又恰恰是近來頗得嘉靖皇帝看重的徐階的學生,朱希忠自然閉口不言,不欲摻和此事。
至於呂本與陸炳相似,他們與嚴嵩的關係都不錯,正因為如此卻不好多言了。
嚴嵩聽得嘉靖皇帝的話,也不看他人,隻是瞥了眼徐階,見他沒有主動言語,不由心中嗤笑一聲,隨即上前一步道:
“臣認為此三策中除了第三策還可商量外,其餘兩策實屬荒謬。”
嘉靖皇帝本就對趙貞吉的諫言頗有意見,如今聽得嚴嵩的話,不由精神一振,笑著說道“卿家盡管說來!”
嚴嵩見狀心中便對嘉靖皇帝的心思更加確定了幾分。
嚴嵩斟酌片刻後,徐徐說道:
“韃靼蠻夷也,此次南下劫掠,也是因為秋高馬肥之際所行的慣常之舉,與陛下何幹?”
“若有錯,也是我等中樞之臣沒有提前謀劃,更是邊鎮守臣應對不利的原因。”
嘉靖皇帝聞言連連頷首。
嚴嵩見狀繼續說道:
“至於遷離西苑,臣認為大可不必,陶真人有言,紫禁城與陛下有礙,如今陛下一身肩天下之重,但有萬一也不能冒險遷宮。”
嘉靖皇帝聞言滿意頷首道“還是卿思慮妥當!”
嚴嵩得了誇讚,臉色卻不顯絲毫自得之色,反而肅然道:
“至於趙司業所言的第二策,周尚文因其子違法這才死後無恤典,而沈束更是在陛下已有決斷的前提下依舊喋喋不休,大有沽直求名之嫌。”
嘉靖皇帝聞言意味深長的瞥了眼嚴嵩卻對這點不置可否。
一旁的徐階見狀不由趕緊出列說道:
“陛下,趙司業雖然所言有欠缺考慮之處,但如今韃靼圍城,趙司業畢竟一番拳拳為國之心是不用懷疑的。”
“臣請陛下寬恕其冒失之舉,也好激勵朝中百官用心國事。”
嘉靖皇帝聞言雖然心中不舒服,但也知道徐階所言有理,便微微頷首。
一旁的嚴嵩見狀,自然不想輕易放過趙貞吉,於是立刻接話道:
“趙司業既然願意出城募買韃靼首級,陛下不如準他所請,也好看一看趙司業是個真的一心為國的能臣還是隻會誇誇其談的庸才。”
一旁的徐階聞言雖然還不清楚嚴嵩意欲何為,但見嘉靖皇帝已經頷首同意,也是心中一聲長歎,很為他這個學生的未來擔憂。
嘉靖皇帝隨即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朱希忠道:
“趙貞吉有些話還是有道理的,如今軍無戰心,毫無士氣,朕也是知道的。”
“爾等武勳與國同休,當此之時正該以作表率,朕有耳聞,如今韃靼圍城,武勳子弟卻依舊安坐城中整日流連秦樓楚館,如此何以報答朝廷的恩養。”
“朕有意令武勳子弟盡皆守城,以提振軍心士氣,朕讓你名在諸勳貴之上,便是因為你素來是個顧全大局的。”
“朕下令後,武勳必有不願者,你需替朕好好勸解安撫此輩,不容誰阻攔此事。”
朱希忠聞言心中愁苦,但是嘉靖皇帝已經明言,他也無可奈何,隻好趕緊應下。
而一旁的錦衣都督陸炳卻不由目光一閃,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嘉靖皇帝待吩咐完此事後,便擺手讓殿中眾人退下了。
..........
小時雍坊,徐府。
且說徐階退出了仁壽宮後,見天色已晚,便也直接下衙返迴了他位於小時雍坊的居所。
待其人換下官袍,穿上家居度夏的醬色蠶綢方巾道袍後這才踱步來到書房。
而此時書房之內,他的兩位得意門生趙貞吉與張居正已經久候多時。
一見徐階進來,趙貞吉與張居正趕緊起身行禮,徐階見狀笑著擺手道:
“你我師生閑談不用如此多禮!”
趙貞吉與張居正聞言依舊不敢失禮,待徐階在上首的圈椅上落座後來兩人這才分別坐下。
徐階的目光掃視了兩人一眼,心中十分自得能夠將眼前的兩人收在門下。
在他看來他的這兩個學生都是不可多得的俊才,日後也是有機會入閣拜相的。
徐階收斂思緒,看向趙貞吉,感歎道:
“孟靜,你此次行事急躁了些,我雖然知道你是心憂國事,但是你不僅直言諫君而且暗自指責嚴嵩父子,此舉有失考量,恐會為日後種下禍患的。”
趙貞吉來之前便知道今日之舉必然會被徐階認為不智,但其人還是一臉肅然道:
“學生不是不知道忍辱負重以待將來,隻是如今嚴嵩擅權,國事日微,韃靼一路兵臨城下便是佐證。”
“學生擔心再不作為,恐我大明朝還能不能有日後了。”
徐階聞言不由失笑搖頭,歎氣道:
“孟靜呀!”
“你多慮了,朝政日非已經不是一兩日了,嚴嵩仰仗天子偏愛,實難輕易鏟除,正因為時事艱難,我們才需保重自身,日後方能有所作為。”
徐階說完,見趙貞吉還欲再言,便擺手阻止,隨即將今日仁壽宮中發生的事情一一道來。
待徐階說完後,便看向眼前的兩人道:
“你們覺得嚴嵩意欲何為?”
趙貞吉聞言肅然道“學生一時不知其意,但無論如何,天子既然有命,學生定當用心做事,想來他們那些鬼蜮伎倆也奈何不了我的。”
徐階聞言先是頷首隨即又搖頭。
他先頷首自然是清楚趙貞吉的能力,是個能辦實事的人。
而搖頭則是想起嚴嵩老而彌堅不是那樣好對付的。
徐階收斂思緒不由看向張居正,眼中有期待之色,卻見張居正欲言又止的樣子,最後依舊沒有開口。
徐階思量片刻後,對趙貞吉道:
“話雖如此,孟靜,你也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趙貞吉聞言頷首應是。
隨即徐階對趙貞吉道“如今戶部窘迫,一時是拿不出賞銀的,你也不可能明日便出城,這幾日,你便好好思量一番接下來該如何做吧!”
趙貞吉聞言趕緊應是。
隨即他見徐階端茶已有送客之意,便起身準備告辭。
一旁的張居正也隨之起身。
徐階見狀笑著對趙貞吉道“你身負重任便先迴吧!”
隨即又看向張居正笑道“叔大,你留一下,我還有事情詢問你。”
趙貞吉聞言便不好再待,行了一禮後便推門而出。
張居正則重新落座。
徐階看著眼前年不過二十五,一表人才的張居正,眼中難掩欣賞之色。
想及當年,張居正於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及第後被選為庶吉士,當時徐階正是掌院學士教導那一批庶吉士。
他一眼便從眾人中發現了張居正這塊璞玉,之後兩人便結下了師生之情。
“叔大,我之前觀你欲言又止,不知你有什麽不方便言說的?”
徐階看著張居正笑著問道。
張居正聞言斟酌片刻後說道:
“學生是認為孟靜兄以銀購韃靼首級的方法有失妥當。”
徐階聞言皺眉道“此話何意?”
張居正迴答道“雖然如今我朝以文製武,但總兵官之所以被總督轄製,乃是因為總督雖然是文臣但職責中本就帶有總督軍事的權責。”
“如今孟靜兄不過是個國子監的司業,恐難讓城外的驕兵悍將聽命,而以銀購韃靼首級若無那些掌軍之人的配合最終是成不了事的。”
徐階聞言不由歎了口氣,徐徐說道“我知道了,明日若有機會,我會稟明陛下,讓孟靜能夠權責統一。”
張居正聞言心中卻不以為然,因為此事太難了,朝廷不可能因此事便超遷趙貞吉的官位。
“老師也累了一天,學生便不打擾你休息了。”
張居正認為此事多談無益,便起身準備離去。
徐階見狀不由喊住了張居正,遲疑片刻後說道:
“去年,你上《論時政疏》直言朝廷弊端,極力主張革新朝政之事,可惜後來陛下不為所動。”
“我知道,你是有些心灰意冷的。”
張居正聞言臉色黯然,徐徐說道“是學生孟浪了,人微言輕,豈敢言天下事。”
徐階聞言肅然道:
“我與你將此事挑明,便是不希望你就此沉淪,叔大,你是我見過最有才華之人,無論心性手段你都不缺,隻是你還需努力爬到高處,這樣日後你才有機會一展心中抱負,為師相信日後能革新朝政之人非你莫屬。”
“我老了,也隻能在你秉政之前,替你除了嚴嵩這個攔路虎,日後這大明朝還需你擔起來,你萬萬不可現在便消沉了誌氣。”
張居正聞言一吐心中鬱氣,肅然對徐階俯身一禮,鄭重道:
“學生,一日不敢忘老師今日的教導。”
其人說完也不待徐階再言,便轉身推門而出。
徐階看著張居正離開的背影,久久沉吟不語,臉上似欣慰似嫉妒。
可結果並不如人意,三條計策,嘉靖皇帝皆以事關重大為由沒有應允。
出了仁壽宮的趙貞吉難掩心中的失望。
待其人出仁壽宮向南行不過數步,便見到通政使趙文華臉帶笑意腳步匆匆的進入了無逸殿旁獨屬於嚴嵩的值房。
趙貞吉早就聽朝中傳言,趙文華自從認了嚴嵩為義父後,便坐穩了通政使的位置。
而通政司掌百官奏章,趙文華憑借這個便利,一旦遇到彈劾嚴嵩的奏疏,皆先送嚴嵩,待嚴黨思量出對策,有了準備後,再進呈嘉靖皇帝。
便是因為此間原因,朝中不知多少彈劾嚴嵩的忠直之臣最終慘淡收場。
趙貞吉眼見趙文華誌得意滿的進入值房與嚴嵩相會,臉便是一沉,隨即想起一生征戰的周尚文死後無尊榮,而為其鳴不平的沈束至今依舊身處獄中,他心中的激憤再難壓製。
趙貞吉止步於無逸殿,隨即便怒氣衝衝的直奔嚴嵩的值房而去。
待行至值房門前,趙貞吉先是扣響房門,隨即高聲道:
“國子監司業趙貞吉求見嚴閣老!”
此話一出,值房內正在商議事情的嚴嵩與趙文華不由停下了話頭,對視一眼後,趙文華試探問道:
“義父,今日趙孟靜【趙貞吉表字孟靜】於迎合門前叩闕,朝野震動,實在是做了好大的事情。”
“如今他剛麵完聖便來尋您,我聽他這語氣,來者不善呀!”
“你見不見他?”
嚴嵩聞言輕笑道:
“趙孟靜久在翰林與國子監,雖然因為之前的《乞求真儒疏》不得不迴鄉治學,但迴朝之後,依舊難改書生之氣。”
“不過,他雖然與他座師徐階皆是王學嫡傳,但徐階已經是儒學宗師似的人物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他是已經得其三味了,至於趙孟靜還差得遠了。”
“我雖不知他麵聖所言何事,但想來不會讓陛下歡喜,他此刻來尋我不過是為了尋我晦氣罷了,我便不見他了,你出去替我逼退他。”
趙文華聞言不由輕笑一聲,應了聲是,隨即便興衝衝的推開房門走了出去。
趙貞吉見出來的人是趙文華不由皺眉不悅道:
“嚴首輔何在?”
“難道不敢見我嗎?”
趙文華聞言嗤笑一聲道:
“趙司業,你不要自視過高了,首輔秉政中樞,何其忙碌,哪裏有空見你?”
趙貞吉聞言譏諷道“如今韃靼圍城,嚴首輔無絲毫應時之舉,如今難道還在忙著寫青詞嗎?”
趙文華聞言不由心中暗怒,嗤笑一聲道“你還是休息一下吧,天下大事應該慢慢商議。”
趙貞吉聞言怒斥道“權門犬知道什麽天下大事?”
趙貞吉也知道今日是見不到嚴嵩的,說完後便揮袖轉身離去了。
趙文華以手指著遠去的趙貞吉的背影,臉色漲得通紅,最後怒哼一聲,跺腳返迴了值房。
待其人剛入房內便對嚴嵩道“義父,趙孟靜實在可惡之極。”
嚴嵩在房內自然將兩人的對話聽在耳中,此時見趙文華怒極,依舊端坐圈椅之上,笑嗬嗬道“好呀!後生可畏呀!”
趙文華聽得此言,又見嚴嵩那張老臉上的褶皺因為笑容擠在一起頗顯怪異,心中沒來由的便是一寒,隨即滿臉的怒容便消失殆盡,躬身不敢再言了。
正當值房之中徹底安靜下來時,房門再次被扣響,原來是黃錦前來召嚴嵩去麵聖。
嚴嵩起身送走了黃錦又與趙文華交代了幾句後便動身向仁壽宮而去。
........
西苑,仁壽宮。
嘉靖皇帝的目光依次從嚴嵩,呂本,徐階,成國公朱希忠,錦衣都督陸炳的身上掃過,隨即問道:
“趙貞吉所言三策,朕已經告訴爾等,你們有何意見?”
殿中的五人中,成國公朱希忠乃是嘉靖皇帝選擇的武勳代表,其人因為素來恭敬好靜從來不與他人交惡所以頗得嘉靖皇帝高看幾分。
如今這趙貞吉直言諫君又將矛頭暗指嚴嵩,而其人又恰恰是近來頗得嘉靖皇帝看重的徐階的學生,朱希忠自然閉口不言,不欲摻和此事。
至於呂本與陸炳相似,他們與嚴嵩的關係都不錯,正因為如此卻不好多言了。
嚴嵩聽得嘉靖皇帝的話,也不看他人,隻是瞥了眼徐階,見他沒有主動言語,不由心中嗤笑一聲,隨即上前一步道:
“臣認為此三策中除了第三策還可商量外,其餘兩策實屬荒謬。”
嘉靖皇帝本就對趙貞吉的諫言頗有意見,如今聽得嚴嵩的話,不由精神一振,笑著說道“卿家盡管說來!”
嚴嵩見狀心中便對嘉靖皇帝的心思更加確定了幾分。
嚴嵩斟酌片刻後,徐徐說道:
“韃靼蠻夷也,此次南下劫掠,也是因為秋高馬肥之際所行的慣常之舉,與陛下何幹?”
“若有錯,也是我等中樞之臣沒有提前謀劃,更是邊鎮守臣應對不利的原因。”
嘉靖皇帝聞言連連頷首。
嚴嵩見狀繼續說道:
“至於遷離西苑,臣認為大可不必,陶真人有言,紫禁城與陛下有礙,如今陛下一身肩天下之重,但有萬一也不能冒險遷宮。”
嘉靖皇帝聞言滿意頷首道“還是卿思慮妥當!”
嚴嵩得了誇讚,臉色卻不顯絲毫自得之色,反而肅然道:
“至於趙司業所言的第二策,周尚文因其子違法這才死後無恤典,而沈束更是在陛下已有決斷的前提下依舊喋喋不休,大有沽直求名之嫌。”
嘉靖皇帝聞言意味深長的瞥了眼嚴嵩卻對這點不置可否。
一旁的徐階見狀不由趕緊出列說道:
“陛下,趙司業雖然所言有欠缺考慮之處,但如今韃靼圍城,趙司業畢竟一番拳拳為國之心是不用懷疑的。”
“臣請陛下寬恕其冒失之舉,也好激勵朝中百官用心國事。”
嘉靖皇帝聞言雖然心中不舒服,但也知道徐階所言有理,便微微頷首。
一旁的嚴嵩見狀,自然不想輕易放過趙貞吉,於是立刻接話道:
“趙司業既然願意出城募買韃靼首級,陛下不如準他所請,也好看一看趙司業是個真的一心為國的能臣還是隻會誇誇其談的庸才。”
一旁的徐階聞言雖然還不清楚嚴嵩意欲何為,但見嘉靖皇帝已經頷首同意,也是心中一聲長歎,很為他這個學生的未來擔憂。
嘉靖皇帝隨即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朱希忠道:
“趙貞吉有些話還是有道理的,如今軍無戰心,毫無士氣,朕也是知道的。”
“爾等武勳與國同休,當此之時正該以作表率,朕有耳聞,如今韃靼圍城,武勳子弟卻依舊安坐城中整日流連秦樓楚館,如此何以報答朝廷的恩養。”
“朕有意令武勳子弟盡皆守城,以提振軍心士氣,朕讓你名在諸勳貴之上,便是因為你素來是個顧全大局的。”
“朕下令後,武勳必有不願者,你需替朕好好勸解安撫此輩,不容誰阻攔此事。”
朱希忠聞言心中愁苦,但是嘉靖皇帝已經明言,他也無可奈何,隻好趕緊應下。
而一旁的錦衣都督陸炳卻不由目光一閃,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嘉靖皇帝待吩咐完此事後,便擺手讓殿中眾人退下了。
..........
小時雍坊,徐府。
且說徐階退出了仁壽宮後,見天色已晚,便也直接下衙返迴了他位於小時雍坊的居所。
待其人換下官袍,穿上家居度夏的醬色蠶綢方巾道袍後這才踱步來到書房。
而此時書房之內,他的兩位得意門生趙貞吉與張居正已經久候多時。
一見徐階進來,趙貞吉與張居正趕緊起身行禮,徐階見狀笑著擺手道:
“你我師生閑談不用如此多禮!”
趙貞吉與張居正聞言依舊不敢失禮,待徐階在上首的圈椅上落座後來兩人這才分別坐下。
徐階的目光掃視了兩人一眼,心中十分自得能夠將眼前的兩人收在門下。
在他看來他的這兩個學生都是不可多得的俊才,日後也是有機會入閣拜相的。
徐階收斂思緒,看向趙貞吉,感歎道:
“孟靜,你此次行事急躁了些,我雖然知道你是心憂國事,但是你不僅直言諫君而且暗自指責嚴嵩父子,此舉有失考量,恐會為日後種下禍患的。”
趙貞吉來之前便知道今日之舉必然會被徐階認為不智,但其人還是一臉肅然道:
“學生不是不知道忍辱負重以待將來,隻是如今嚴嵩擅權,國事日微,韃靼一路兵臨城下便是佐證。”
“學生擔心再不作為,恐我大明朝還能不能有日後了。”
徐階聞言不由失笑搖頭,歎氣道:
“孟靜呀!”
“你多慮了,朝政日非已經不是一兩日了,嚴嵩仰仗天子偏愛,實難輕易鏟除,正因為時事艱難,我們才需保重自身,日後方能有所作為。”
徐階說完,見趙貞吉還欲再言,便擺手阻止,隨即將今日仁壽宮中發生的事情一一道來。
待徐階說完後,便看向眼前的兩人道:
“你們覺得嚴嵩意欲何為?”
趙貞吉聞言肅然道“學生一時不知其意,但無論如何,天子既然有命,學生定當用心做事,想來他們那些鬼蜮伎倆也奈何不了我的。”
徐階聞言先是頷首隨即又搖頭。
他先頷首自然是清楚趙貞吉的能力,是個能辦實事的人。
而搖頭則是想起嚴嵩老而彌堅不是那樣好對付的。
徐階收斂思緒不由看向張居正,眼中有期待之色,卻見張居正欲言又止的樣子,最後依舊沒有開口。
徐階思量片刻後,對趙貞吉道:
“話雖如此,孟靜,你也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趙貞吉聞言頷首應是。
隨即徐階對趙貞吉道“如今戶部窘迫,一時是拿不出賞銀的,你也不可能明日便出城,這幾日,你便好好思量一番接下來該如何做吧!”
趙貞吉聞言趕緊應是。
隨即他見徐階端茶已有送客之意,便起身準備告辭。
一旁的張居正也隨之起身。
徐階見狀笑著對趙貞吉道“你身負重任便先迴吧!”
隨即又看向張居正笑道“叔大,你留一下,我還有事情詢問你。”
趙貞吉聞言便不好再待,行了一禮後便推門而出。
張居正則重新落座。
徐階看著眼前年不過二十五,一表人才的張居正,眼中難掩欣賞之色。
想及當年,張居正於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及第後被選為庶吉士,當時徐階正是掌院學士教導那一批庶吉士。
他一眼便從眾人中發現了張居正這塊璞玉,之後兩人便結下了師生之情。
“叔大,我之前觀你欲言又止,不知你有什麽不方便言說的?”
徐階看著張居正笑著問道。
張居正聞言斟酌片刻後說道:
“學生是認為孟靜兄以銀購韃靼首級的方法有失妥當。”
徐階聞言皺眉道“此話何意?”
張居正迴答道“雖然如今我朝以文製武,但總兵官之所以被總督轄製,乃是因為總督雖然是文臣但職責中本就帶有總督軍事的權責。”
“如今孟靜兄不過是個國子監的司業,恐難讓城外的驕兵悍將聽命,而以銀購韃靼首級若無那些掌軍之人的配合最終是成不了事的。”
徐階聞言不由歎了口氣,徐徐說道“我知道了,明日若有機會,我會稟明陛下,讓孟靜能夠權責統一。”
張居正聞言心中卻不以為然,因為此事太難了,朝廷不可能因此事便超遷趙貞吉的官位。
“老師也累了一天,學生便不打擾你休息了。”
張居正認為此事多談無益,便起身準備離去。
徐階見狀不由喊住了張居正,遲疑片刻後說道:
“去年,你上《論時政疏》直言朝廷弊端,極力主張革新朝政之事,可惜後來陛下不為所動。”
“我知道,你是有些心灰意冷的。”
張居正聞言臉色黯然,徐徐說道“是學生孟浪了,人微言輕,豈敢言天下事。”
徐階聞言肅然道:
“我與你將此事挑明,便是不希望你就此沉淪,叔大,你是我見過最有才華之人,無論心性手段你都不缺,隻是你還需努力爬到高處,這樣日後你才有機會一展心中抱負,為師相信日後能革新朝政之人非你莫屬。”
“我老了,也隻能在你秉政之前,替你除了嚴嵩這個攔路虎,日後這大明朝還需你擔起來,你萬萬不可現在便消沉了誌氣。”
張居正聞言一吐心中鬱氣,肅然對徐階俯身一禮,鄭重道:
“學生,一日不敢忘老師今日的教導。”
其人說完也不待徐階再言,便轉身推門而出。
徐階看著張居正離開的背影,久久沉吟不語,臉上似欣慰似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