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智浩的行動,陳敏當然看在眼中。

    很多時候她都會擔心,她是知道呂智浩身上情況不對勁的,也明白這樣下去,呂智浩遲早會撐不住。

    想要過去勸說幾句,但是她又想到如今的困境與機遇,隱隱之間又有些期待,隻要呂智浩能夠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那麽等到他們脫離了困境,她便可以好好的照顧他了。

    畢竟到了那個時候,她便算是功成名就,她的家族也會進入到血秦高層的視野當中。所以多數時間裏,她隻是在旁邊跟著,在旁邊看著,安安靜靜的不說話,隻是想要盡可能多的陪在他的身邊。

    這天夜深之時,呂智浩終究還是打坐休息了一會兒,那是白起對他下達了最為嚴重的警告,迫使他不得不暫時停了下來。

    不過第二天起來之後,便又繼續起昨天的計劃和推演。在他看來,這是幫陳敏,也是幫自己。如果這樣一點困境都克服不了,又何談在血秦四大世家的勢力之下尋找父親呂勇毅。

    等到隊伍開始啟程,他沒有了領悟蒲.團的幫助,推演變得更加困難起來,不過他可以一邊禦劍飛行,一邊去收集一些需要的情報。

    等到傍晚時分,呂智浩將一份大致的想法交給了陳敏,對於其中的一些細節,還需要大家去討論修改,當然其中有著不小的風險,說不定最後會被那些謹慎保守的高層所否定。

    這一天的晚上,逃亡隊伍再一次停留了下來,但是與那些散修和世家大族的護衛不同,其中的城衛和戰衛開始變得繁忙起來,似乎在做著什麽準備。

    不過具體的消息隻有隊伍的高層知道,雖然是在逃亡當中,呂智浩也沒有忘記提醒他們注意保密,畢竟黃巾軍的探子無孔不入,誰也不敢保證自己這支隊伍當中不會出現一兩個奸細。

    第二天這支隊伍再次行動起來的時候,便開始有人不斷的脫離隊伍。

    經過這幾天的追蹤,後方的追兵已經越來越近,他們一路之上不斷的打探前方隊伍的情況,而就在這一天,他們開始從那些落單的散修或者被俘的逃兵口中得到一個消息,就是在他們前方那個最大的逃亡隊伍,終於開始內訌了。

    此時跟在這支隊伍後麵的黃巾軍一共有五支,除了最為精銳的一支戰衛由張曼成親自率領之後,另外還有夏淩、海青、杜南風和周泉這四支人數在一萬上下的黃巾軍。

    而少數的分屬其他勢力的太平道隊伍並沒有被算入其中,包括張寶麾下的女修近衛和張角派出的一支督戰隊。

    單是那五支歸張曼成統率的隊伍兵力加起來就差不多有六萬餘人,士氣正旺。

    而逃亡的隊伍之中,屬於守軍中的殘餘實力一共有三萬餘人,再加上各個世家大族拚湊出來的一萬餘名護衛,看似兵力相差不大。

    可是這四萬人之中,那一萬護衛單打獨鬥還行,真的上了戰場估計連基本的軍令都不見得能夠理解執行,他們起到的作用恐怕連最弱的黃巾軍都不如。

    而那三萬殘兵,除了一萬編製還算完整的城衛保持了不錯的戰鬥力之外,其他的那些收攏過來的潰兵能夠發揮多少的戰鬥力實在讓人沒底。

    為了保證手頭軍隊的戰鬥力,呂智浩不得不做更多的事情。

    許多跟著逃亡隊伍的血秦官吏分散到了殘餘軍隊之中,記錄著大量的信息,然後將其匯總起來。

    這樣的行動在逃亡的過程之中做起來有些倉促,可是呂智浩卻要求李邵等人無論如何都要配合去做。對於這件事情,整個臨時高層都沒有異議。

    因為呂智浩的這個做法很簡單,就是把每一名士兵,不管是戰衛還是城衛,都將他的姓名和個人資料記錄下來,讓隊伍中無論哪個士兵都知道,自己隻要敢於奮戰,那麽他們護衛這麽多“大人物”之後,就會得到相應的獎賞。

    縱然他們光榮戰死,所有的高層也都保證會找到他們的家人,將優厚的撫恤發到他們家人的手中。

    這一支殘兵說是有三萬人,但是大多數已經失去了打仗的心思,更多的是想著跟隨這一支隊伍逃離這個生死之地。

    不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呂智浩的這個計劃是由臨時高層統一發下誓言保證遵守。而且相比於義勇,無論是城衛還是戰衛,在戰鬥意誌上終歸還是要強上不少,所以士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複。

    而且有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陳敏對於這三萬軍隊的重編也變得順利起來,利益麵前,不少的小心思都變得不那麽重要。

    關鍵是這個時候逃亡隊伍已經沒有了退路和多餘的選擇,逃到這個地方,他們的立場已經十分明確,因此一旦被黃巾軍追上,他們必定同有僥幸的可能,隻有死路一條。

    在這個時候倒不如拚死一搏,說不定能夠殺出一條活路來。

    麵對危機,當然也有選擇逃避和投機分子,在有心人的鼓動之下,一些隨大流自認還有退路的散修開始抱團脫離了大隊,打算與大隊分開行動。

    原本這支隊伍的人數在十萬上下,結果這一分裂,居然分出了大約三萬人出去,他們開始向東南方轉向,試圖向著平恩城而去,繞過傳言已經落入黃巾軍手中的廣宗。

    這支隊伍有各個世家大族派出的死士,攜帶了大量的財物,準備在關鍵之時吸引黃巾軍的注意力。隻是他們沒有想到臨時的鼓動一下,居然挑動了如此多的散修跟隨,倒是讓這個誘餌更加的真實誘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時也有自作聰明的小家族和底層官吏混到裏麵去,在他們看來後方的黃巾軍肯定是以那些高高在上的仙師和大人們為目標,那七萬人反而是最佳的誘餌,跟著人數的一方反而會更加的安全。

    不管怎麽樣,一次分兵誘敵的計劃,因為種種原因形成了這支逃亡隊伍真正意義上的大分裂,隊伍一分為二,開始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繼續逃離。

    這個時候跟在後方的追兵當中,也出現了一些讓那些黃巾軍將領難以決斷的問題,隨著他們越來越逼近這支最大的逃亡隊伍,一些駁雜混亂的信息也紛紛呈現在他們的眼前。

    後方的五支黃巾軍,為了擴大搜索的範圍,同時不遺漏那些掉隊四散的逃亡者,采取的是相隔一段距離,齊頭並進的方式。

    雖然這樣一來分散了兵力,但是他們並不擔心前方逃亡隊伍的反撲。戰場上數量到了萬這個級別,個人的力量已經變得不再重要,除非是元嬰期的高手不顧所有的禁忌全力出手,否則最終還是得一刀一槍的拚殺。

    所以前方的十萬人裏,真正被黃巾軍重視的是懂得聯合作戰的那三萬血秦殘軍,其他人縱然有點修為,亂戰起來又怎麽可能會是最擅長亂戰的黃巾軍的對手。

    以六萬多人追擊三萬人的敗軍,誰也不覺得他們能夠翻出什麽花樣來。

    就在這樣的心態之下,這一天的傍晚,已經一分為二的逃亡隊伍主力,七萬餘人在茫茫大山裏做出了一個極為驚險的折返行動。

    三萬人的分兵確實吸引了後方追擊隊伍相當一部分的注意力,要不是有張曼成的強力壓製,隻怕這五支黃巾軍之中至少會有兩支準備放棄追殺七萬人的大隊,轉而向著三萬人的方向追去。

    就算是把分兵追擊的暗流壓了下去,張曼成也不敢再有絲毫的大意,所以嚴令各部加速前進,以免前方的逃亡隊伍再出什麽意外。

    在追擊的五支隊伍當中,夏淩和海青所屬一直都有不小的矛盾,這一路上也不斷的發生衝突,但是齊頭並進的時候又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把這兩支隊伍和其他隊伍調換,於是張曼成隻能夠默許他們兩支隊伍分隔得遠遠的。

    結果這兩支隊伍之間的大間隙給了前方的逃亡主力機會,呂智浩雖然靈識無法使用,但是有那五隻恢複大部分實力的本命噬靈甲蟲做他的耳目,對於這樣的情況當然了解得一清二楚。

    對於呂智浩能夠找到這樣的破綻,陳敏等人當然是表示出相當的驚訝,隻有李邵對呂智浩的感覺不單單是驚訝,而是達到了驚駭的地步。

    因為隻有他才知道,呂智浩早早的便已經讓軍中的斥候有意識的狙殺夏淩和海青兩軍之中的探子,並且故意留下點尾巴。當初李邵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隻認為這是呂智浩挑動兩方矛盾的手段。

    那個時候他還覺得呂智浩這樣的手段有些多餘,這個所謂的兵法天才名過其實,畢竟黃巾軍的軍紀再鬆散,可也不至於真的因為一點點疑心就開戰。現在看來,一切都是呂智浩早已經布下的伏筆。

    不過事情當然沒有李邵想的那麽恐怖,呂智浩不過是多布了幾招閑棋,恰好其中一招起到了作用而已,而又恰好這一招起作用的閑棋被身為城守的李邵知道了。

    七萬人的大隊並不是一個小數目,也虧得是大山之中,呂智浩又提前找好了隱藏的山穀,這才沒有被收到張曼成嚴令急行的夏淩軍和海青軍發現。

    事實上他們突然折返,一路上肯定是有許多的痕跡的,一旦夏淩或是海青發現一點蛛絲馬跡,同樣向西折返,避於山穀之中的那七萬逃亡大隊根本就是陷入到了死地之中。

    可偏偏夏淩和海青距離拉得開不說,在張曼成麵前也較起了勁,一心向東,又害怕張曼成的嚴厲處罰,根本不敢向著對方的活動區域派出探子,便真的讓逃亡大隊鑽了個空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能仙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擅長炒鴨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擅長炒鴨蛋並收藏全能仙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