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襲斜眼看去,見鄭成功果然對這兩人一臉不悅,不由得心下竊喜。
這兩個傻和尚,現在要與脾氣火爆喜怒無常的鄭成功談話,估計接下來,可有他們好受的了。
他隨即告退離去,放心地讓這二人與鄭成功單獨交談。
見鄭襲離開,鄭成功又仔細地打量了一番,麵前這兩個衣衫襤褸的和尚,不由得歎息著搖了搖頭。
不過,他忍著心頭不快,還是隨意地問了一句:“你們真是受太子殿下委派而來?”
“正是。”鄧凱點頭道。
“本王聽說,先帝遇害時,那位太子殿下,孤身一人從蓖子坡逃脫,可是實情?”鄭成功又問道。
鄧凱又點了點頭,隨即把先前太子朱慈煊如何從蓖子坡逃走,又如何拉起隊伍並自立監國一事,向鄭成功快速地地簡述了一番。
聽完鄧凱的講述,鄭成功亦是不勝驚訝。
他原本病懨懨的臉上,都開始泛起一片潮紅。
“你,你之所說,可是實情?”他的聲音,都在微微顫抖。
“稟郡王,在下所言,俱是實情,斷無半句虛言。”
“哦,這位太子殿下,竟有這般能耐,實是本王大出意料……”鄭成功喃喃而答,與此同時,他的目光,又怔怔地望向窗外。
這是怎麽迴事?
那位太子殿下,向居深宮,長於婦人之手,乃是那種標準的文弱怯懦之輩,就算他跟著永曆皇帝朱由榔,在緬甸吃了苦頭,卻也不足以成長到這般地步,竟有如此傑出之能力啊。
但是,看這鄧凱信誓旦旦的樣子,又聯想到先前斷續聽到了一些怪異流言,鄭成功卻也不能說他所言為虛。
隻是這事,真是從裏到外,俱透出一股不可思議的古怪。
他輕咳一聲,又向鄧凱問道:“那爾等受太子所派,來我台灣,卻是所為何事啊?”
鄧凱抬起頭來,目光灼灼地望向他:“太子殿下希望,郡王能在太子繼位為監國之後,宣誓效忠於他。同時,要郡王以國家大事為重,籠合家人與部下,盡力消彌內部之糾紛,不要給清虜以可乘之機。”
鄧凱這番話,令鄭成功內心為之一顫。
現在永曆皇帝已薨,這位太子朱慈煊自是成了大明帝國最為合法的繼承人,自己象承認永曆皇帝一樣,承讓他的合位地位,倒也沒有什麽。反正對自己來說,都是尊奉一個遠在天邊,怎麽都管不自己的上級罷了,與先前尊奉永曆皇帝一樣,倒也並沒有任何不同。
隻不過,鄧凱後麵這句話,意味深長,卻是何意?
難道說,那位遠在雲南的太子殿下,竟然業已知道自己與兒子鄭經之間,為那個私通而生的孽孫,鬧得父子反目幾乎兵戎相見之事麽?
隻是這般醜事,那太子遠在雲南,逃命尚是不及,又如何會得以知曉。更何況,自己也從未向雲南通稟過任何消息啊,他卻又是從何處得知此事呢?
鄭成功眉頭緊擰,他直直在盯著對麵的鄧凱,仿佛想從他的表情中,看出一點不同的端倪出來。
鄧凱卻與先前一樣,一臉平靜乃至風輕雲淡之狀。
鄭成功沉吟一陣,便猶豫地問道:“莫非,太子殿下可是知曉本王這邊之事?”
鄧凱低聲道:“郡王可是說,與世子鄭經之間的糾葛?”
鄭成功咬了咬牙:“正是此事。”
鄧凱卻輕輕搖了搖頭:“此事在下亦是從鄭襲公子處聽得,太子殿下遠在雲南,隻怕還未曾知曉這般事情。”
鄭成功心下一鬆,下意識地迴道:“那為何太子殿下會對本王說什麽要籠合部下,勿起紛爭,這豈不是……”
後麵的話,他沒有再往下說,鄧凱卻輕歎一聲,立即接過來話來:“郡王,恕在下直言,太子殿下之所以對你說出這番話語,實是因為,自先帝被家賊吳三桂縊殺以來,現在大明國內的局勢,已到了幾乎山窮水盡的地步。所以,太子殿下對郡王你這位國姓爺,對於你手下的這塊地盤基業,以及你所掌握這支忠於我大明的兵馬,俱是極其看重,萬萬不願有任何閃失。更不願意因為內亂之故,演出一幕親痛仇快令人扼腕的憾事啊。”
“也正因其緣故,殿下才特意派我等來此,就是向郡王與一眾忠於我大明的將士們表明,大明帝國傳承有人,猶是未亡。畢竟,先帝雖薨,然太子殿下猶在,且已自任監國,總統大明國中諸般事務與兵馬,從而再圖振作,複興大明,驅逐韃虜,重整江山!”
見鄭成功聽得專注,鄧凱亦說得激動起來:“太子殿下,自從蓖子坡逃出生天,便無一日不思重整旗鼓,再興江山。他更曾以上古時期,那少康複國之事,來激勵我等奮發振作。他先成功拉攏蜀王世子劉震,又分派了各名手下,前往滇南、夔東,乃至於郡王之地的台灣,向你們這些大明最後的忠臣重將,表明太子殿下的態度與決心。故而,在下亦是希望,郡王能真切擁戴太子,為其盡忠效力,一起為重振大明而奮鬥到底!”
最後的話語,鄧凱說得鏗鏘有力,亦讓鄭成功為之心潮澎湃。
這種心懷希望激越奮發的感覺,他已經很久沒有了。
先前之時,無論是宣布效忠弘光皇帝帛由崧,隆武皇帝朱聿鍵,還是永曆皇帝朱由榔,這位大明的國姓爺,都是一種表麵尊崇,內心疏遠的態度。但現在,聽到鄧凱說出這位太子朱慈煊的諸般事跡,以及他要力挽狂瀾為大明奮鬥到底的態度決心後,這位原本已是心如死灰的延平郡王鄭成功,心下亦是激動不已。
沒想到,自己現在這般病勢沉重奄奄一息之際,還會為了一個素未謀麵的年輕少年而心懷激切,這種感覺,實在太過奇異。
不過,鄭成功雖然心下激動,但在鄧凱師徒二人麵前,卻猶是努力保持平靜。
他捋著蓬亂的胡須,沉吟了一下,又向鄧凱問了另一個問題。
“那你可知道,那位要力挽狂瀾重振大明的太子殿下,對於將來可有何規劃與設想麽?本王在這裏,倒是很有興趣來聽一聽。”
這兩個傻和尚,現在要與脾氣火爆喜怒無常的鄭成功談話,估計接下來,可有他們好受的了。
他隨即告退離去,放心地讓這二人與鄭成功單獨交談。
見鄭襲離開,鄭成功又仔細地打量了一番,麵前這兩個衣衫襤褸的和尚,不由得歎息著搖了搖頭。
不過,他忍著心頭不快,還是隨意地問了一句:“你們真是受太子殿下委派而來?”
“正是。”鄧凱點頭道。
“本王聽說,先帝遇害時,那位太子殿下,孤身一人從蓖子坡逃脫,可是實情?”鄭成功又問道。
鄧凱又點了點頭,隨即把先前太子朱慈煊如何從蓖子坡逃走,又如何拉起隊伍並自立監國一事,向鄭成功快速地地簡述了一番。
聽完鄧凱的講述,鄭成功亦是不勝驚訝。
他原本病懨懨的臉上,都開始泛起一片潮紅。
“你,你之所說,可是實情?”他的聲音,都在微微顫抖。
“稟郡王,在下所言,俱是實情,斷無半句虛言。”
“哦,這位太子殿下,竟有這般能耐,實是本王大出意料……”鄭成功喃喃而答,與此同時,他的目光,又怔怔地望向窗外。
這是怎麽迴事?
那位太子殿下,向居深宮,長於婦人之手,乃是那種標準的文弱怯懦之輩,就算他跟著永曆皇帝朱由榔,在緬甸吃了苦頭,卻也不足以成長到這般地步,竟有如此傑出之能力啊。
但是,看這鄧凱信誓旦旦的樣子,又聯想到先前斷續聽到了一些怪異流言,鄭成功卻也不能說他所言為虛。
隻是這事,真是從裏到外,俱透出一股不可思議的古怪。
他輕咳一聲,又向鄧凱問道:“那爾等受太子所派,來我台灣,卻是所為何事啊?”
鄧凱抬起頭來,目光灼灼地望向他:“太子殿下希望,郡王能在太子繼位為監國之後,宣誓效忠於他。同時,要郡王以國家大事為重,籠合家人與部下,盡力消彌內部之糾紛,不要給清虜以可乘之機。”
鄧凱這番話,令鄭成功內心為之一顫。
現在永曆皇帝已薨,這位太子朱慈煊自是成了大明帝國最為合法的繼承人,自己象承認永曆皇帝一樣,承讓他的合位地位,倒也沒有什麽。反正對自己來說,都是尊奉一個遠在天邊,怎麽都管不自己的上級罷了,與先前尊奉永曆皇帝一樣,倒也並沒有任何不同。
隻不過,鄧凱後麵這句話,意味深長,卻是何意?
難道說,那位遠在雲南的太子殿下,竟然業已知道自己與兒子鄭經之間,為那個私通而生的孽孫,鬧得父子反目幾乎兵戎相見之事麽?
隻是這般醜事,那太子遠在雲南,逃命尚是不及,又如何會得以知曉。更何況,自己也從未向雲南通稟過任何消息啊,他卻又是從何處得知此事呢?
鄭成功眉頭緊擰,他直直在盯著對麵的鄧凱,仿佛想從他的表情中,看出一點不同的端倪出來。
鄧凱卻與先前一樣,一臉平靜乃至風輕雲淡之狀。
鄭成功沉吟一陣,便猶豫地問道:“莫非,太子殿下可是知曉本王這邊之事?”
鄧凱低聲道:“郡王可是說,與世子鄭經之間的糾葛?”
鄭成功咬了咬牙:“正是此事。”
鄧凱卻輕輕搖了搖頭:“此事在下亦是從鄭襲公子處聽得,太子殿下遠在雲南,隻怕還未曾知曉這般事情。”
鄭成功心下一鬆,下意識地迴道:“那為何太子殿下會對本王說什麽要籠合部下,勿起紛爭,這豈不是……”
後麵的話,他沒有再往下說,鄧凱卻輕歎一聲,立即接過來話來:“郡王,恕在下直言,太子殿下之所以對你說出這番話語,實是因為,自先帝被家賊吳三桂縊殺以來,現在大明國內的局勢,已到了幾乎山窮水盡的地步。所以,太子殿下對郡王你這位國姓爺,對於你手下的這塊地盤基業,以及你所掌握這支忠於我大明的兵馬,俱是極其看重,萬萬不願有任何閃失。更不願意因為內亂之故,演出一幕親痛仇快令人扼腕的憾事啊。”
“也正因其緣故,殿下才特意派我等來此,就是向郡王與一眾忠於我大明的將士們表明,大明帝國傳承有人,猶是未亡。畢竟,先帝雖薨,然太子殿下猶在,且已自任監國,總統大明國中諸般事務與兵馬,從而再圖振作,複興大明,驅逐韃虜,重整江山!”
見鄭成功聽得專注,鄧凱亦說得激動起來:“太子殿下,自從蓖子坡逃出生天,便無一日不思重整旗鼓,再興江山。他更曾以上古時期,那少康複國之事,來激勵我等奮發振作。他先成功拉攏蜀王世子劉震,又分派了各名手下,前往滇南、夔東,乃至於郡王之地的台灣,向你們這些大明最後的忠臣重將,表明太子殿下的態度與決心。故而,在下亦是希望,郡王能真切擁戴太子,為其盡忠效力,一起為重振大明而奮鬥到底!”
最後的話語,鄧凱說得鏗鏘有力,亦讓鄭成功為之心潮澎湃。
這種心懷希望激越奮發的感覺,他已經很久沒有了。
先前之時,無論是宣布效忠弘光皇帝帛由崧,隆武皇帝朱聿鍵,還是永曆皇帝朱由榔,這位大明的國姓爺,都是一種表麵尊崇,內心疏遠的態度。但現在,聽到鄧凱說出這位太子朱慈煊的諸般事跡,以及他要力挽狂瀾為大明奮鬥到底的態度決心後,這位原本已是心如死灰的延平郡王鄭成功,心下亦是激動不已。
沒想到,自己現在這般病勢沉重奄奄一息之際,還會為了一個素未謀麵的年輕少年而心懷激切,這種感覺,實在太過奇異。
不過,鄭成功雖然心下激動,但在鄧凱師徒二人麵前,卻猶是努力保持平靜。
他捋著蓬亂的胡須,沉吟了一下,又向鄧凱問了另一個問題。
“那你可知道,那位要力挽狂瀾重振大明的太子殿下,對於將來可有何規劃與設想麽?本王在這裏,倒是很有興趣來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