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府,也就是吳越國,伴隨著錢俶的納土歸降,所有的州縣也一並納入了大唐之下。

    李嘉這才知曉了吳越國的詳細情況。

    其國有軍一,州十二,縣六十七,戶口五十五萬,約莫二百三十萬,兵十一萬,官吏三千有餘。

    這也就罷了,軍隊淘汰老幼,官吏,一律留任,但錢氏子弟,一律挪至他府任用,也可以罷官。

    人口方麵,肯定是不計其實的,光是杭州就有五十八萬,蘇州六十三萬,合著其他的州縣加起來才比得上兩州,這純屬扯淡。

    當然整個吳越國目前最大的地主還是錢氏,如今人家剛歸降,還不能太過分,吃相有點難看,所以等過個幾年清查土地,人口起碼得還增上個幾十萬,甚至百萬都有可能。

    畢竟後世有網友統計了,吳越國最多有五百萬人,浙江南部山區可有不少人口隱匿。

    而李嘉最關注的,則是其府庫金銀了。

    錢俶知曉分寸,夏稅基本上沒怎麽動,所以李嘉撿了個現成。

    總計有金三萬八千兩,銀十五萬三千兩,銅錢,一百五十六萬貫,布帛,一百六十萬匹,糧,八百八十萬石,其他的茶、草、綢等無算。

    可以說,吳越國的收入,比整個中原還是要高,當然,也有部分是曆年來的存貨。

    所以,府庫這麽多,李嘉自然不會吝嗇一個親王之爵,這是人家應該得到的。

    不過,由於錢俶已經嫁女的,所以這次就沒有獻女的環節,讓人挺不得勁了,不符合傳統——

    …………

    宋乾德三年,唐神武六年,契丹應曆十五年,四月十六日。

    春日漸漸過去,夏日已然到來,整個北地悄然進入了暑熱模式,大地仿若蒸爐一般,愈發的難以忍受。

    初春的幾場小雨,讓整個山東地界略微滋潤了些許,如今夏日一烤,又恢複了幹燥的模樣。

    山東百姓已然熟悉了這般情況,這幾十年來都是如此,幹半個月,再下幾場雨,每年的種收,不過是平平,好多年不見豐收的景象了。

    不過,幸好沒有兵災,那麽苛捐雜稅,雖然負擔極重,但好歹能活命不是。

    說來也怪,整個京東地界,都平淡如水,隻有登、萊二州,極為旺盛,來往的客商極多,百姓們舍棄家裏侍候的莊稼,來到這打短工,討取活計。

    由於登、萊二州,在地理位置上來看,屬於整個山東半島的角,距離遼東、高麗,濟州,是極近的,後世闖山東很多人都是從這坐船而飄。

    這裏的商人,一向是國際貿易的熱衷者,隨著北海貿易的熱烈,讓登萊二州的商人們也熱情起來,他們積極往來,與唐國人做生意,販賣來自南方的商品,結交了不少的關係。

    “張兄這邊請——”

    登州最大的酒樓,走進來兩位富商打扮的男子,店小二急忙迎了上去,進去了酒樓的包廂中。

    胖乎乎的商人,笑眯眯地坐在椅子上,看著對坐的人綾羅綢緞,價值不菲,不由得言語道:“孔兄最近的日子不錯啊!”

    “哪裏的話,這不是得張兄照顧,不然我隻能在家門口弄些吃食罷了,還得張兄爽快。”

    孔從鑒連忙倒酒,恭維道。

    “此番我帶來了一千石鹽,不知李兄能吃進多少?”胖商人隨口說道。

    “一千石?”李從鑒嘀咕起來,這就是十萬斤,如今京東地界,每斤鹽五十錢,以每斤二十錢進來,能賺三十錢,這是上萬貫的買賣,純賺數千貫。

    “張兄,這點鹽算什麽,你莫是小看我了!”孔從鑒笑著說道。

    “某雖然隻是曲阜孔家的遠支,但近些時日,多虧了張兄的抬舉,讓某賺了不少錢,如今孔府越發的看重與我,還給予我一隻商隊,來返於東京,一千石鹽,並算不得什麽。”

    你算甚的遠支,不過是家奴罷了,甚至還比不上家奴親近呢!

    “好——”胖商人笑眯了眼,品著茶,說道:

    “如今你越發的有本事,那我也不藏著掖著了,此次,我帶了五千石鹽與你,甚至還有五百石上好的雪鹽,以及一百石的香料,這次一並交於你。”

    “這——”孔從鑒愣了,五千石鹽,而且還有許多上好的雪鹽,這讓他唿吸都有些急促了,這是上十萬貫的生意啊。

    斤鹽五十,石鹽約莫五貫,而雪鹽則每斤五百錢,石鹽就是五十貫。

    香料更不必說,每斤數十貫,一百石該有多少?

    “張兄,如此大的買賣,給我一點時間,我好去拚湊一些……”孔從鑒貪婪地說道。

    “我在登州,待不了兩日,反正這些東西要與別人的,孔兄若是匆忙,不湊手,那就罷了,我再與別人就是。”

    “張兄,容我寬容一些,你我一年多的交情,咱一向是守信……”

    孔從鑒苦苦哀求。

    胖子好似挨不住,這才無奈道:“這般吧,你先與我五成,過半個月,再與我尾款,但,我卻有個要求。”

    “您且講來,隻要能辦到的,我一定去辦。”孔從鑒大喜過望,連忙拍著胸脯說道。

    “是這般的,我有一個兄弟,其父輩乃是鄆城人,如今父親不幸去世,所以想抬棺迴家安葬,但你是曉得的,如今唐宋對立,若是知曉,怕是不好……”

    胖子絮絮叨叨地說道,然後又神秘地言語道:“此人家族,也是經營有道,你兄乃是鹽商,家裏好大的買賣,一時走不開,就讓他這個庶子來了,你若是弄好,怕是有大買賣上門——”

    “鄆城?”孔從鑒搖搖頭,大聲道:“那裏且隻有個梁山泊罷了,我識那片地,恰巧過五丈河,正好一並去了,憑我孔府的招牌,哪個敢阻攔?”

    “可有多少人?我好去打個招唿。”

    “人數也不多,一百來號罷了,到時候就得麻煩你了。”胖商人大喜過望,說道:“伺候好這位郎君,咱們兩人算是發達了,日後賺錢豈不是小事一樁。”

    “哈哈哈!”孔從鑒想到好處,也開懷大笑,鄆城除了梁山泊大外,不曾想還出了這般人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徹二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徹二世並收藏大唐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