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國投降了?”

    文安郡公府,李煜從邸報上獲知這個消息時,整個人都有些發楞。

    與他們李氏對峙數十年的吳越國,竟然不戰而降,整個南方,全部納入到唐國的麾下。

    長江以南,連為一體,這最起碼也是個南北朝了。

    “郎君,郎君——”周娥皇瞧著李煜發楞,不由得說道:“如今朝野都傳遍了,言語大唐滅了倭國後,也把吳越國給亡了,像咱們這般的人家,此時也是應去宮中賀喜才是。”

    “是這般道理!”李煜迴過神來,一臉歉意地說道:“娥皇你是知曉的,我是最厭惡這般應酬往來,這番禮物,就由你挑選吧!”

    “恩!”周娥皇習慣地點頭,心裏滿是無奈,讓她這個女子拋頭露麵,著實不像話,但她卻心中甚愛這個男子,無怨無悔。

    “除此之外,如今朝廷開放了北海的生意,父親聯合了一批舊人,準備弄幾艘船,做點買賣,如今府裏人吃馬嚼,又沒幾個進項,遲早得坐吃山空……”

    看著一向溫柔可人的妻子,如今卻滿嘴的錢財利事,李煜心中既有愧疚,又有些不耐煩:“這些,一應就交於娥皇了,某身份不便,隻能由你出麵了……”

    “以後這般的事,都有你做主,我如今是廢人,這些人不宜摻和太多,容易惹人忌諱。”

    李煜語重心長地說道,周娥皇聽著認真,但心中卻想,這不過是借口罷了,這兩年飲酒詩會,朝廷早就不在意了,誰不曉得,你就是個詞人?

    罷了罷了,我享受半輩子的榮華富貴,如今也是要還的。

    越王府。

    劉鋹久不出府,這些年來,府邸周邊陸陸續續安居了不少的王公貴族,之前的嗣周王郭宗訓,他還新奇地去看了幾眼,如今獲知吳越國歸降,不由得有些悵然若失:

    “南國盡歸其有,看來一統天下也是不遠了,我等的性命,就看其有無心思了!”

    二十來歲的他,長久的飲酒作樂,徘徊女色,早就空虛,眉眼的憂慮,溢於言表。

    為了掩飾這種心情,他隻能飲酒,一邊吩咐著管家準備禮物,恭賀新來的吳越王。

    其他的列王反應也是不一而足,南方各國諸王,長沙王周保權,越王劉鋹,淮海王孟昶,嗣周王郭宗訓,荊侯高繼衝,文安郡公李煜,皆奉禮而至宮中,祝賀朝廷再納一國。

    李嘉也喜不自勝,自己達成了中階目標,劃江而治,從起事算起,用了五年,幾乎一年一國,戰事不歇。

    “射聲司此次不錯!”李嘉含著笑,言語中止不住地讚賞,他看著吳青說道:“此次杭州不戰而降,多虧你們鼓動民心,讓錢氏以及吳越心灰意冷,攻心之策,用的極妙。”

    “你身上的男爵,也待了數年了,有功必賞,有過則罰,今朝就晉你為忠怡子,食邑五百戶——”

    “微臣叩謝皇恩——”吳青冷臉上,湧現出激動,他情不自禁地跪下領賞。

    他之前是福怡男,男爵以福字開頭,子爵以忠字開頭,食邑增了兩百戶,對於他這般的密探頭子來說,沒有軍功,但獲得子爵,已然算是極大的收獲,怎能不讓他激動。

    一旁的宰相們則冷目而觀,密探不得人心,哪怕封爵也無法讓他們高抬一眼。

    “至於周奎,他此番威逼杭州,又揚威海外,就晉其為伯,就號為富陽伯吧,其他的封爵,由五軍都督府與軍機處一同草擬,到時候再舉辦一場冊封大典。”

    按照道理來說,杭州治錢塘,周奎應該是錢塘伯,但國都不可輕授,哪怕是小國,所以杭州治下的富陽縣,就成了周奎的封號。

    之前李信攻克金陵,也隻得上元侯的封號,就是這般道理。

    “戶部夏稅入庫,一應的賞賜,應該富餘吧!”

    李嘉望向孫釗,笑道。

    “朝廷府庫充盈,些許賞賜還是能拿出的,隻是,微臣以為,首級方麵,此番大有文章。”

    孫釗一本正經地說道。

    “可是首級有所差漏?亦或者殺良冒功?”李嘉表情嚴肅起來。

    軍功之賞,田、爵、錢,這才是唐軍保持旺盛的戰鬥意誌,以及年年征戰而歡喜的根本,所以,軍功方麵,絕對不能有假。

    “並非缺漏,而是,首級太多了!”

    孫釗皺著眉頭,說道:“倭人蠻夷也,其首級,怎能等價於中國?”

    “陛下,此番倭人首級,有八千人,而俘虜則有五萬,雖然俘虜盡釋,但依舊算作軍功,豈不是名爵泛濫了?”

    “孫相公此話有理!”潘崇徹連連點頭道:“倭人不堪一擊,甚至抵不過寮人,以咱之見,兩三個才抵得上一個正經的首級。”

    “之前交州那邊,也弄了幾千首級,軍功方麵,也需要認真計算。”

    李嘉歎了口氣,公平二字最難,他思量道:

    “這般,大唐國內的匪徒,民亂,兩個首級抵一功,而國外的,如宋國,以及契丹等戎狄之輩,一首一功!”

    “至於倭國,高麗等,三個算一功。”

    “陛下聖明——”

    其他人也紛紛讚同,這是頂好的辦法。

    此番作戰,禦營算是出了風頭,哪怕打個三折,依舊有不少的人加官晉爵,作為自己嫡係,李嘉自然歡喜。

    隨著氣氛地熱烈,看了好一陣子熱鬧的宰相們,這才言語道,吳越國又該如此處置。

    “以首相之見,又該如何?”

    李嘉隨口問道。

    “按照慣例,吳越國主乃主動歸降,須封為郡王。”

    趙誠思考一陣子,輕聲道。

    “人家主動歸降,未動刀兵,郡王太低了,可比擬淮海王,封其為常山國王。”

    李嘉考慮了一下,隨即否決道。

    二字王,一般是郡王,但他又封其為常山國王,郡王名,親王爵,所以算半個親王,也算是優待了。

    “其食邑八千戶,允立宗廟,二子為侯,再賜田二百頃,王府宅院一座,其餘的錢氏子弟,量才而為吧!”

    “那吳越國又如何?”

    “把蘇州,秀州,湖州,劃歸江寧府,其餘的地界,以杭州為府治,名為浙江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徹二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徹二世並收藏大唐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