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洪荒巨變
成為冥河的我,分身製霸了洪荒 作者:坐莊天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65章 265.洪荒巨變
伴隨著時間的慢慢走過,血海久未出現在人族,導致人族對血海的信仰大不如從前。
再加上之前的藥師壓根不敢傳教,生怕招惹了血海,但就是他的謹慎和不敢,讓之前的帝顓頊認為老師是仁慈之人。
這般輔佐人族,卻絲毫不要報,作為弟子的他們自然要給老師的教派傳播一番。
又因為女媧沒有教派,因此,之前的顓頊和帝嚳時期,西方教成了血海外,人族最大的信仰。
所以多寶輔佐堯帝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有了西方教的專美於前,他自然看到了血海壓根不在乎你傳教。
因此多寶輔佐堯帝的期間,堯帝耳濡目染,對截教很推崇,加上師徒的關係,截教開始在人族傳播開來。
不過多寶出於謹慎的顧慮,專門打壓西方教,很是減少了西方教經過兩帝的傳播的根基。
四聖被冥河鎮壓後,就已經破裂了,為了拯救出師傅,他們豈會在意這些。
也因此,輔佐五帝期間,四聖門下有了巨大的衝突。
堯帝圓滿,一樣準聖中期,此後傳位於舜帝。
舜帝有人教門下玄都輔佐,看清楚了之前兩教的所作所為,玄都沒有了顧慮。
自輔佐舜帝期間,就推廣人教,為此打壓西方和截教兩教。
舜帝在位同樣四個元會,在位期間,最大的功績乃製定了人族的法律。
此外,舜帝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
原已舉用的大禹、皋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人,職責都不明確,此時舜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後稷,掌管農業;
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
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
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
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
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
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
命龍擔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
還規定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
通過這樣的整頓,“庶績鹹熙”,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麵貌。
上述這些人都建樹了輝煌的業績,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此後舜帝功德圓滿,成就準聖中期,其輔佐之師人教玄都,一樣成就了斬一屍準聖初期的修為。
後舜帝禪讓與大禹,大禹有闡教門下廣成子輔佐。
至於原軌跡中的,舜帝禪讓給兒子商均,這裏沒有出現。
想必是少了聖人的蠱惑,加之聖人門下也就敢傳播教義,不敢隨意的插手人族內部,所以沒有了波瀾。
畢竟自雷罡、東王公、清月開始,這三位就從不插手人族內部的事情,這也成了人族流傳下來的典範。
有典範在前,四聖門下敢插手人族內部的爭端,可能會被在位的共主不喜和懷疑。
總之,血海的豎立典範,導致後麵的四聖門下也不敢隨意造次。
就這般,人族五帝順利的來到了最後一帝大禹。
大禹為最後一帝,也為人族第一王朝的開創者,還有了結人族與妖族的因果定數。
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母親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誌,也叫修己。
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
帝堯時,中原洪水泛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
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曆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
接著禹被任命為司空,繼任治水之事。
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正是他勞心勞力治水的最好證明。
禹立即與益和後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
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
在此期間顯然是困難重重的,幸好有闡教門下輔佐,為他煉製了探查水深淺的神針,也有開山劈嶽的開山斧。
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測量儀器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劃水道。
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引水入海,卻也導致四海水位高漲,頓時讓本就和人族不對付的龍族不願意了。
幸好天地即將因五帝結束而圓滿,龍族也沒和人族大打出手,大禹用此前因功德而成就功德靈寶的神針,鎮壓了四海的水位,算是圓滿的解決了引水入海,以及龍族的不滿。
此外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也不敢休息。
他親自率領老百姓風餐露宿,過家門而不入,整天在泥水裏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經過畢生的治理,終於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濫的災禍。
因為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皆了如指掌。
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製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
甚至,還是因為天地即將變化圓滿,與妖族的因果,在帝俊等人的掌控下,大禹斬殺了諸多霍亂人族水域的妖怪後,結束了與妖族的因果。
最後,在廣成子的教導下,大禹煉製九鼎,他有感妖族等各種族,可隨意穿行於人族中,而人族每每因外族而損失慘重。
有了這樣的血的教訓後,他煉製九鼎鎮壓人族九州,其凝結人族意誌和氣運為橋梁,整個人族九州固若金湯。
若有凡間其他地方的萬族,敢窺視人族九州,人族可開啟九鼎防禦,抵抗外敵。
至於一般時期,無需經常開啟。
不過,九鼎鎮壓九州,可不是單純的防禦外敵的作用,還有凝聚人族意誌和氣運的能力。
隻要在九州之內,人族就永遠昌盛。
大禹之後功德圓滿,他的功勞大過此前的五帝,為三皇五帝的最後一位,因此他功德圓滿後,如此前的三皇一樣,直接成就了準聖圓滿,且元神與九州融合,人族不滅他亦不死。
唯一的遺憾,三皇五帝圓滿,人族沒了所謂的共主。
大禹也有點私心,而且比自己兒子夏啟優秀的也沒有,無奈何之下,隻能這般人族三皇五帝結束,進入了王朝時代。
大禹功德圓滿,人皇印承認,可人皇印對夏啟卻沒有承認。
大禹成就準聖圓滿才明悟,三皇五帝人族崛起之定數,怪不得自己找不到下一任共主,原來如此。
為此心中的愧疚也就消散了,傳位於夏啟說的看開了。
曆時四十多個元會,人族三皇五帝圓滿。
若是原軌跡中,三皇五帝結束,是一段漫長的平靜,可如今不一樣了。
在大禹昭告天地功德圓滿時,冥河出關了,囚聖島的四聖睜開了眼睛看著天地,無盡海的妖族期待著,三族,人族、等等無盡生靈和無數勢力,全部出動,等著一個大時代的來臨。
“轟隆”
“哢嚓”
難以形容的聲響,似乎自心中發出,更是整個天地的變化。
“轟”隻見此前分割的三界,開始劇烈的變化。
血海中!
“師尊!”
閉目的冥河,被平心喚醒了。
“何事?”
“師尊,天地大變已經近十個元會的時間,弟子前不久觀察,快要徹底圓滿了。
師尊說過天地大變即將圓滿時喚醒您,所以……”
“哦?”冥河點了點頭。
十個元會,一百多萬年了,自大禹證道圓滿,天地開始大變,此後整個洪荒像是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中。
是天地三界一片混沌,冥河親自檢查了威力,天地大變中的無盡迷霧,就是聖人,都難長時間在此迷霧中橫行。
也就冥河的強悍修為,可以在整個天地一片迷霧的時候,可以依靠強悍的修為在新世界中行動。
……
那是天地大變後的最初一萬年。
大禹證道後,整個洪荒生靈都在等著天地大變,想要見證是怎樣的時代。
可他們震驚了,一聲巨響之後,整個洪荒像是破碎成了無數塊。
而一片片破碎的地域外麵,充斥著一種堪比混沌中危險地域的迷霧。
也就是說,天地大變洪荒‘破碎了’,破碎的邊緣被迷霧包裹著。
冥河明白,這不是真的破碎,而是此前靈氣濃鬱的地方上升成了仙界,靈氣稀薄的地方成了凡界,但這種變化仍然讓冥河嚇得不輕。
他試探了迷霧的威力後,冥河進入了漫漫迷霧中,迷霧中的感覺,就像在混沌中一樣,迷失找不到方向是常有的事情。
畢竟洪荒像是一塊玻璃一樣破碎,誰知道此前熟知的地域破碎後,去哪了。
冥河放心不下的就是血海,生怕出了錯落。
所以,冥河依然進入了迷霧中探索。
在此後的萬年中,冥河在迷霧中慢慢的找尋,找到了一塊屬於仙界的碎片,進入後發現,這裏的生靈和血海一樣,他們這塊地域外麵一樣被迷霧阻礙,誰進入迷霧誰死。
因此試探過後的他們,都不敢行動了,幸好冥河到來,對他們說了莫要輕舉妄動,等天地圓滿就好了。
這塊屬於仙界地域的生靈,這才鬆了口氣。
而冥河也肯定了,這一塊此前他漫遊洪荒時見過的地域,屬於洪荒南方的一塊靈氣濃鬱之地,若是三界成型,必然是上升為仙界。
見上麵生靈沒有危險,隻是暫時被迷霧阻礙了,冥河就放心了,這樣就好。
想必血海這麽重要的地方,會照常運轉的,隻是也被迷霧分割了而已,冥河鬆了口氣。
此後他離開了這塊地域,又飛入了迷霧中,繼續找尋破碎的地域。
果然,此後的幾千年,冥河遇到了很多破碎的地域,每個上麵都有生靈存在,不管是準聖還是凡人都一樣,隻要不觸及迷霧就沒事。
這更是肯定了冥河的想法。
此後,在八千年的時候,冥河終於找到了被分隔開的血海,若說迷霧空間有上下左右的話,這血海冥河就是在最低地找到的。
這更肯定了冥河的想法,也符合三界成型的劃分。
之後詢問平心,平心說冥界照常運轉沒有差錯後,才終於放心了。
冥界依然有時時刻刻死去的生靈魂魄前來,也有每時每刻都在轉世重生的生靈,完全沒有因洪荒的天地大變出現迷霧而阻礙。
觀察了一段時間冥河放心的離開了,此後艱難的尋找來路,迴到了血海。
迴來後,冥河根據近萬年的探索,大體整理出了天地變化的過程。
其原因是洪荒本源充足,加上天道半圓滿的緣故。
看似是破碎,其實和原軌跡中的破碎不一樣,這是浴火重生的破碎。
代表著,三界此次破碎後,將會慢慢的融合成三界。
仙界、凡界和冥界。
以前的洪荒是在一個平麵上,哪怕之前天地大變,靈氣濃鬱和靈氣稀薄的地方有了隔膜。
但依然看上去是一個平麵的存在。
也就是所謂的天圓地方。
可這次不一樣了,將會正式形成冥河之前預計的,上中下三個維度的世界。
三個世界的中心都是周山,周山像是橫穿三界的支柱,更像一根大梁支起了三界。
三界會徹底的分開,最上方是仙界,中間是凡界,最低地是冥界。
三界的最外圍,和之前一樣,也是四海,四海中也有島嶼,也有更深處的黑暗無盡海。
無盡海的最極限就是洪荒的胎膜。
不過,三界的麵積卻變化不大,之前的洪荒破碎,不是分成了三個小世界,而是三個都一樣大,還無時無刻都在變大中。
這就是冥河推演出的三界。
隻是沒想到,三界變化需要這種迷霧彌漫,四分五裂的破碎方式。
同時血海卻是不再仙界,也不屬冥界,更是不存與凡界,而是形成了另外一種維度,理論上來說,可以在三界任何一界進入血海之中,但又好似其不存在於洪荒之中一般。
就如洪荒不再需要血海一般。
伴隨著時間的慢慢走過,血海久未出現在人族,導致人族對血海的信仰大不如從前。
再加上之前的藥師壓根不敢傳教,生怕招惹了血海,但就是他的謹慎和不敢,讓之前的帝顓頊認為老師是仁慈之人。
這般輔佐人族,卻絲毫不要報,作為弟子的他們自然要給老師的教派傳播一番。
又因為女媧沒有教派,因此,之前的顓頊和帝嚳時期,西方教成了血海外,人族最大的信仰。
所以多寶輔佐堯帝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有了西方教的專美於前,他自然看到了血海壓根不在乎你傳教。
因此多寶輔佐堯帝的期間,堯帝耳濡目染,對截教很推崇,加上師徒的關係,截教開始在人族傳播開來。
不過多寶出於謹慎的顧慮,專門打壓西方教,很是減少了西方教經過兩帝的傳播的根基。
四聖被冥河鎮壓後,就已經破裂了,為了拯救出師傅,他們豈會在意這些。
也因此,輔佐五帝期間,四聖門下有了巨大的衝突。
堯帝圓滿,一樣準聖中期,此後傳位於舜帝。
舜帝有人教門下玄都輔佐,看清楚了之前兩教的所作所為,玄都沒有了顧慮。
自輔佐舜帝期間,就推廣人教,為此打壓西方和截教兩教。
舜帝在位同樣四個元會,在位期間,最大的功績乃製定了人族的法律。
此外,舜帝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
原已舉用的大禹、皋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人,職責都不明確,此時舜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後稷,掌管農業;
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
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
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
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
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
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
命龍擔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
還規定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
通過這樣的整頓,“庶績鹹熙”,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麵貌。
上述這些人都建樹了輝煌的業績,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此後舜帝功德圓滿,成就準聖中期,其輔佐之師人教玄都,一樣成就了斬一屍準聖初期的修為。
後舜帝禪讓與大禹,大禹有闡教門下廣成子輔佐。
至於原軌跡中的,舜帝禪讓給兒子商均,這裏沒有出現。
想必是少了聖人的蠱惑,加之聖人門下也就敢傳播教義,不敢隨意的插手人族內部,所以沒有了波瀾。
畢竟自雷罡、東王公、清月開始,這三位就從不插手人族內部的事情,這也成了人族流傳下來的典範。
有典範在前,四聖門下敢插手人族內部的爭端,可能會被在位的共主不喜和懷疑。
總之,血海的豎立典範,導致後麵的四聖門下也不敢隨意造次。
就這般,人族五帝順利的來到了最後一帝大禹。
大禹為最後一帝,也為人族第一王朝的開創者,還有了結人族與妖族的因果定數。
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母親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誌,也叫修己。
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
帝堯時,中原洪水泛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
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曆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
接著禹被任命為司空,繼任治水之事。
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正是他勞心勞力治水的最好證明。
禹立即與益和後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
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
在此期間顯然是困難重重的,幸好有闡教門下輔佐,為他煉製了探查水深淺的神針,也有開山劈嶽的開山斧。
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測量儀器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劃水道。
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引水入海,卻也導致四海水位高漲,頓時讓本就和人族不對付的龍族不願意了。
幸好天地即將因五帝結束而圓滿,龍族也沒和人族大打出手,大禹用此前因功德而成就功德靈寶的神針,鎮壓了四海的水位,算是圓滿的解決了引水入海,以及龍族的不滿。
此外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也不敢休息。
他親自率領老百姓風餐露宿,過家門而不入,整天在泥水裏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經過畢生的治理,終於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濫的災禍。
因為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皆了如指掌。
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製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
甚至,還是因為天地即將變化圓滿,與妖族的因果,在帝俊等人的掌控下,大禹斬殺了諸多霍亂人族水域的妖怪後,結束了與妖族的因果。
最後,在廣成子的教導下,大禹煉製九鼎,他有感妖族等各種族,可隨意穿行於人族中,而人族每每因外族而損失慘重。
有了這樣的血的教訓後,他煉製九鼎鎮壓人族九州,其凝結人族意誌和氣運為橋梁,整個人族九州固若金湯。
若有凡間其他地方的萬族,敢窺視人族九州,人族可開啟九鼎防禦,抵抗外敵。
至於一般時期,無需經常開啟。
不過,九鼎鎮壓九州,可不是單純的防禦外敵的作用,還有凝聚人族意誌和氣運的能力。
隻要在九州之內,人族就永遠昌盛。
大禹之後功德圓滿,他的功勞大過此前的五帝,為三皇五帝的最後一位,因此他功德圓滿後,如此前的三皇一樣,直接成就了準聖圓滿,且元神與九州融合,人族不滅他亦不死。
唯一的遺憾,三皇五帝圓滿,人族沒了所謂的共主。
大禹也有點私心,而且比自己兒子夏啟優秀的也沒有,無奈何之下,隻能這般人族三皇五帝結束,進入了王朝時代。
大禹功德圓滿,人皇印承認,可人皇印對夏啟卻沒有承認。
大禹成就準聖圓滿才明悟,三皇五帝人族崛起之定數,怪不得自己找不到下一任共主,原來如此。
為此心中的愧疚也就消散了,傳位於夏啟說的看開了。
曆時四十多個元會,人族三皇五帝圓滿。
若是原軌跡中,三皇五帝結束,是一段漫長的平靜,可如今不一樣了。
在大禹昭告天地功德圓滿時,冥河出關了,囚聖島的四聖睜開了眼睛看著天地,無盡海的妖族期待著,三族,人族、等等無盡生靈和無數勢力,全部出動,等著一個大時代的來臨。
“轟隆”
“哢嚓”
難以形容的聲響,似乎自心中發出,更是整個天地的變化。
“轟”隻見此前分割的三界,開始劇烈的變化。
血海中!
“師尊!”
閉目的冥河,被平心喚醒了。
“何事?”
“師尊,天地大變已經近十個元會的時間,弟子前不久觀察,快要徹底圓滿了。
師尊說過天地大變即將圓滿時喚醒您,所以……”
“哦?”冥河點了點頭。
十個元會,一百多萬年了,自大禹證道圓滿,天地開始大變,此後整個洪荒像是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中。
是天地三界一片混沌,冥河親自檢查了威力,天地大變中的無盡迷霧,就是聖人,都難長時間在此迷霧中橫行。
也就冥河的強悍修為,可以在整個天地一片迷霧的時候,可以依靠強悍的修為在新世界中行動。
……
那是天地大變後的最初一萬年。
大禹證道後,整個洪荒生靈都在等著天地大變,想要見證是怎樣的時代。
可他們震驚了,一聲巨響之後,整個洪荒像是破碎成了無數塊。
而一片片破碎的地域外麵,充斥著一種堪比混沌中危險地域的迷霧。
也就是說,天地大變洪荒‘破碎了’,破碎的邊緣被迷霧包裹著。
冥河明白,這不是真的破碎,而是此前靈氣濃鬱的地方上升成了仙界,靈氣稀薄的地方成了凡界,但這種變化仍然讓冥河嚇得不輕。
他試探了迷霧的威力後,冥河進入了漫漫迷霧中,迷霧中的感覺,就像在混沌中一樣,迷失找不到方向是常有的事情。
畢竟洪荒像是一塊玻璃一樣破碎,誰知道此前熟知的地域破碎後,去哪了。
冥河放心不下的就是血海,生怕出了錯落。
所以,冥河依然進入了迷霧中探索。
在此後的萬年中,冥河在迷霧中慢慢的找尋,找到了一塊屬於仙界的碎片,進入後發現,這裏的生靈和血海一樣,他們這塊地域外麵一樣被迷霧阻礙,誰進入迷霧誰死。
因此試探過後的他們,都不敢行動了,幸好冥河到來,對他們說了莫要輕舉妄動,等天地圓滿就好了。
這塊屬於仙界地域的生靈,這才鬆了口氣。
而冥河也肯定了,這一塊此前他漫遊洪荒時見過的地域,屬於洪荒南方的一塊靈氣濃鬱之地,若是三界成型,必然是上升為仙界。
見上麵生靈沒有危險,隻是暫時被迷霧阻礙了,冥河就放心了,這樣就好。
想必血海這麽重要的地方,會照常運轉的,隻是也被迷霧分割了而已,冥河鬆了口氣。
此後他離開了這塊地域,又飛入了迷霧中,繼續找尋破碎的地域。
果然,此後的幾千年,冥河遇到了很多破碎的地域,每個上麵都有生靈存在,不管是準聖還是凡人都一樣,隻要不觸及迷霧就沒事。
這更是肯定了冥河的想法。
此後,在八千年的時候,冥河終於找到了被分隔開的血海,若說迷霧空間有上下左右的話,這血海冥河就是在最低地找到的。
這更肯定了冥河的想法,也符合三界成型的劃分。
之後詢問平心,平心說冥界照常運轉沒有差錯後,才終於放心了。
冥界依然有時時刻刻死去的生靈魂魄前來,也有每時每刻都在轉世重生的生靈,完全沒有因洪荒的天地大變出現迷霧而阻礙。
觀察了一段時間冥河放心的離開了,此後艱難的尋找來路,迴到了血海。
迴來後,冥河根據近萬年的探索,大體整理出了天地變化的過程。
其原因是洪荒本源充足,加上天道半圓滿的緣故。
看似是破碎,其實和原軌跡中的破碎不一樣,這是浴火重生的破碎。
代表著,三界此次破碎後,將會慢慢的融合成三界。
仙界、凡界和冥界。
以前的洪荒是在一個平麵上,哪怕之前天地大變,靈氣濃鬱和靈氣稀薄的地方有了隔膜。
但依然看上去是一個平麵的存在。
也就是所謂的天圓地方。
可這次不一樣了,將會正式形成冥河之前預計的,上中下三個維度的世界。
三個世界的中心都是周山,周山像是橫穿三界的支柱,更像一根大梁支起了三界。
三界會徹底的分開,最上方是仙界,中間是凡界,最低地是冥界。
三界的最外圍,和之前一樣,也是四海,四海中也有島嶼,也有更深處的黑暗無盡海。
無盡海的最極限就是洪荒的胎膜。
不過,三界的麵積卻變化不大,之前的洪荒破碎,不是分成了三個小世界,而是三個都一樣大,還無時無刻都在變大中。
這就是冥河推演出的三界。
隻是沒想到,三界變化需要這種迷霧彌漫,四分五裂的破碎方式。
同時血海卻是不再仙界,也不屬冥界,更是不存與凡界,而是形成了另外一種維度,理論上來說,可以在三界任何一界進入血海之中,但又好似其不存在於洪荒之中一般。
就如洪荒不再需要血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