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在傳統希臘人的眼中就是土鱉和爆發戶,隻不過迫於亞曆山大的淫威,他們不得已低下了高貴的頭顱,雅典和斯巴達才是希臘人心中的兩大正統。亞曆山大死後,希臘本土由馬其頓安提柯王朝統治,而斯巴達同盟、亞該亞同盟、馬其頓安提柯王國相互之間展開了混戰。


    羅馬共和國和馬其頓王國一共發生了四次馬其頓戰爭。從地理位置看,意大利和希臘其實很近,伊利裏亞城邦的阿波羅尼亞是亞得裏亞海東岸的港口城市,與意大利“長筒靴”的“腳跟”隔海相望。阿波羅尼亞一看名字就知道與希臘太陽神阿波羅有關。


    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發生在公元前215年至公元前205年,主要就是圍繞伊利裏亞展開的。話說羅馬強大之後,伊利裏亞宣布獨立,並且加入了羅馬同盟,馬其頓安提柯王朝國王腓力五世對此耿耿於懷,一直想把伊利裏亞給搶迴來。


    公元前217年,漢尼拔打贏了特拉西梅諾湖戰役,腓力五世認為時機已到,他先是與埃托利亞人進行了談判,締結了和約,同時組建了一支擁有100艘戰艦的海軍,並加緊訓練。又過了一年,羅馬人在坎尼會戰慘敗,興奮的腓力五世派出使者前往意大利與漢尼拔達成結盟,但是運氣比較背,返程的使者被羅馬俘虜了,羅馬提前獲悉了同盟內容,然後立即命令駐紮塔倫圖姆的羅馬海軍加強了對希臘人的戒備。遲遲沒等到返程使者反饋的消息,腓力五世進攻伊利裏亞的行動足足推遲了一年,大大緩解了羅馬當時的困境。


    公元前214年春,腓力五世海陸兩路大軍同時出發攻打阿波羅尼亞。得到消息後,羅馬執政官拉埃維努斯率領塔倫圖姆海軍和一個軍團救援阿波羅尼亞。僅有一個兵團的羅馬軍隊數量處於下風,羅馬人通過河流派出了2000名士兵進入阿波羅尼亞,當天晚上,這2000人夜襲了腓力五世的大營,趁著馬其頓軍營大亂的時候,羅馬主力迅速殺到,腓力五世在慌亂中乘船逃跑,並且燒毀了部分船隻以阻止羅馬海軍的追擊。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由於羅馬人的主要精力放在布匿戰爭上,腓力五世逐漸獲得了戰場上的主動,奪取了一部分伊利裏亞的城市。公元前211年,羅馬與埃托利亞達成盟約,羅馬向埃托利亞提供軍事和物資上的援助,埃托利亞重新對馬其頓發起進攻,隨後帕加馬、斯巴達、美塞尼亞等城邦也加入了反馬其頓同盟。在羅馬人的斡旋之下,反馬其頓同盟與馬其頓在希臘展開混戰,這相當於把羅馬人東邊的馬其頓威脅解除了,而布匿戰爭勝利的天平也逐漸向羅馬傾斜。


    公元前206年,埃托利亞與馬其頓達成了和平協議,反馬其頓同盟正式宣告破裂。第二年羅馬出兵希臘希望重新凝聚反馬其頓同盟,但是希臘的城邦並不感興趣,羅馬人最終與馬其頓簽訂和約,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結束。


    羅馬人與腓力五世簽訂和約後,腓力五世又開始對色雷斯和愛琴海的其他希臘城邦蠢蠢欲動了。位於愛琴海東側以及小亞細亞西北部沿海的帕加馬與愛琴海的東大門:羅得島首先反抗馬其頓王國。


    公元前200年,羅馬的同盟羅得島向羅馬求助,這個時候,第二次布匿戰爭已經結束,羅馬人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來插手希臘的政治事務了。羅馬向腓力五世下了最後通牒,要求馬其頓從羅得島、雅典等城邦撤軍,不同意的話羅馬就出兵馬其頓。腓力五世拒絕了羅馬人的要求,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爆發。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羅馬是以希臘地區解放者的身份過來的。戰爭爆發後,羅馬人發現,很少希臘城邦加入馬其頓一方,但是也很少城邦願意加入羅馬一方,基本上是馬其頓和羅馬人單幹。時間過了兩年,羅馬人沒什麽進展,唯一的閃光點就是埃托利亞又重新加入了羅馬同盟。公元前208年,年僅30歲的執政官菲拉米寧接手帥印,菲拉米寧是個狂熱的希臘文化愛好者。菲拉米寧要求馬其頓從所有的希臘城邦撤軍,這一政策收獲了眾多希臘城邦的好感,越來越多的希臘人開始支持羅馬人。菲拉米寧在阿烏斯戰役和庫諾斯克法萊戰役中打敗了腓力五世,公元前197年6月,腓力五世被迫與羅馬簽訂和約,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結束。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的慘敗導致腓力五世隻能龜縮在馬其頓本土了,希臘重新迴到城邦林立、各自為政的時代。公元前194年,在穩定了這一地緣政治的成果之後,羅馬軍隊撤出了希臘半島。很顯然,羅馬人從“戰略之父”漢尼拔身上學到精髓了,漢尼拔在意大利本土肆意了十幾年,不就是追求這樣的效果嗎?隻不過羅馬人頂住了壓力而已。


    然而,希臘人在歡唿重獲自由的時候,完全沒有意識到羅馬這匹“豺狼”已經在暗暗積蓄力量了,當羅馬的力量強大到不可阻擋的時候,希臘曾經的榮光將會成為曆史。要知道,農耕文明對土地的渴望是相當執著的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味世界簡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軒之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軒之舟並收藏趣味世界簡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