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大帝隕落後,馬其頓帝國瞬間瓦解,除了希臘本部外,有兩個比較有實力的地方常年互掐,他們就是占據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和占據伊朗以及兩河流域的塞琉古王朝。兩個王朝為了爭奪地中海和愛琴海的霸權,雙方一共爆發了六次敘利亞戰爭,打得是筋疲力盡。


    在第二次敘利亞戰爭的時候,位於伊朗東北部的遊牧民族帕提亞人開始反叛塞琉古王朝。公元前247年,阿爾撒息一世建立安息帝國,采用安息語作為官方語言。安息帝國建國後,開始了一係列的對西邊塞琉古王朝的軍事打擊,安息帝國的疆域一步步的向西擴展,第六次敘利亞戰爭結束的時候,塞琉古王朝已經無力對抗這個新興的強大帝國了。公元前141年,安息帝國的疆域達到最頂峰,西起巴比倫與美索不達米亞,東至伊朗高原全境。而隨著更西邊的羅馬帝國的崛起,絲綢之路開始興起,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則充當了中轉站的角色,也從中獲利不少。這一時期,世界中心從西到東分別是羅馬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和漢朝,四大帝國一起構建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安息帝國表麵看似強大,其實危機四伏,帝國內部的原希臘貴族一直謀求與殘餘的塞琉古勢力合作,帝國內部叛亂不斷,而大月氏建立貴霜帝國後,被大月氏壓縮生存空間的斯基泰人開始頻繁侵擾安息帝國的東北部,安息帝國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一個環節處理不當,很容易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瞬間倒塌。


    然而,在公元前124年,一個挽救帝國頹勢的人出現了,他就是米特裏達梯二世。米特裏達梯二世極具政治眼光,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他上任後迅速集結優勢兵力,對內鎮壓了殘餘的塞琉古反叛勢力。同時,米特裏達梯二世主動尋求與城市裏的希臘貴族合作,給予了過去所不允許的自治條件,隻要按時繳納賦稅和承認安息帝國的統治,大家可以和睦相處。在文化方麵,他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希臘文化的愛好者,他自己不但能夠熟練地使用希臘語,而且在宮廷和貴族層麵大力推廣希臘戲曲和詩歌,帝國內部矛盾得到了極大緩解。


    內部矛盾解決後,米特裏達梯二世開始著手解決東部地區斯基泰人的麻煩。他首先對軍隊進行整編,他先是免去了過去的大規模征兵,緩解了帝國的財政壓力,然後他利用希臘化城市提供的技術和資金,組建了著名的帕提亞鐵甲騎兵。這些裝備精良的帕提亞鐵甲騎兵不費吹灰之力就擊敗了裝備落後的斯基泰人,斯基泰人被擊敗後,被米特裏達梯二世妥善安置,逐漸融入安息帝國內部。


    隨著騷擾絲綢之路的斯基泰人被妥善安置後,米特裏達梯二世開始大力發展商貿,安息帝國的國力可謂是蒸蒸日上。張騫二次出使西域時期,就曾拜訪米特裏達梯二世,與安息帝國建立了正式的外貿關係。繁華的絲綢之路,造就了世界曆史上著名的“中奸商”,帕提亞人會將東方的一小塊絲綢拚接到羊毛織物上,然後以絲綢價格賣給羅馬人,當然也會將一些仿製的玻璃製品,標榜是歐洲羅馬的原裝正品高價賣給漢朝,正是利用了古代信息的不對稱,帕提亞人賺得盤滿缽滿。


    國內政治穩定,東部威脅消失,米特裏達梯二世將目光瞄向帝國西部,隨著羅馬帝國的極速擴展,他很早就意識到了羅馬人的威脅,於是開始暗中積蓄力量,以便往後應對羅馬人的威脅。公元前97年,米特裏達梯二世出兵擊敗西北方向的亞美尼亞王國,扶持了提格蘭二世登上了亞美尼亞王位。提格蘭二世可以說是亞美尼亞最偉大的統治者,亞美尼亞在他的統治下,實力大增,可以和強大的羅馬帝國硬抗。提格蘭二世不僅自己硬抗羅馬人,還拉上了本都王國,一起對抗羅馬人的入侵。在米特裏達梯二世的政治手腕下,安息帝國、亞美尼亞王國和本都王國一起組建了反羅馬同盟,有效地遏製了羅馬人的東侵。公元前93年,米特裏達梯二世派遣使者與羅馬總督蘇拉談和,雙方以幼發拉底河為國界,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熟知曆史的人都知道,互不侵犯條約其實並沒有啥作用。在一方的實力超出另外一方的時候,互不侵犯條約就會失去約束力,成為一張白紙。米特裏達梯二世的繼任者並沒有守好反羅馬同盟,在本都和亞美尼亞遭受羅馬人的侵略並向安息帝國求助時,安息帝國選擇了袖手旁觀,沒有出兵援助。到了公元前65年,本都王國被羅馬三巨頭之一的龐培征服,成為了羅馬的附庸國,而亞美尼亞也開始在兩個大國之間互相搖擺,成為了不穩定的因素。米特裏達梯二世去世後,帝國內部開始了權力紛爭,安息帝國發生內戰。


    看到了安息帝國的內亂,羅馬人沒有浪費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果斷地撕毀了互不侵犯條約,於公元前53年,由另外一個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率領4萬大軍,入侵安息帝國。雙方在卡萊附近,爆發了一場大戰役,高傲的克拉蘇麵對安息帝國的將領蘇雷納。蘇雷納是安息帝國傑出的軍事將領,之前的內戰,奧羅德斯二世就是在他的幫助下打敗米特裏達梯三世贏得王位的。高傲自信的克拉蘇長驅直入進攻安息帝國的都城泰西封(今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南32公裏處),而蘇雷納則充分利用本土地形以及騎兵優勢,邊戰邊退,誘敵深入,最後麵對疲憊不堪的羅馬人,蘇雷納率領9千弓騎兵和1千帕提亞鐵甲騎兵把羅馬人打得大敗,克拉蘇也戰死沙場,羅馬軍旗被奪,羅馬人恥辱地戰敗了,而“安息迴馬箭”(帕提亞迴馬箭)則聲名大噪。這場戰役的結果,阻擋了羅馬人東進的步伐,羅馬帝國開始將安息帝國作為平等對手看待。


    此後雙方都保持了比較謹慎的軍事態度,雖然衝突時有發生,但是都保持在小範圍之內。兩國再次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公元114年。戰爭爆發的起因是時任安息帝國國王在沒有跟羅馬帝國磋商的情況下擅自罷黜了亞美尼亞國王,當時的潛規則是這樣的:帕提亞人提名亞美尼亞國王的候選人,然後由羅馬人為其加冕,確保雙方都能對亞美尼亞新王滿意。規則一旦被破壞,就意味著戰爭。強悍的羅馬帝國最終攻占了亞美尼亞王國。


    而此時,安息帝國再次上演宮廷政變,趁著安息帝國的內亂,時任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率軍入侵安息帝國。圖拉真沿著幼發拉底河一路高奏凱歌,順利攻破了安息帝國首都泰西封。到了公元116年下半年,圖拉真已經攻陷了伊朗古城蘇薩,這已經是羅馬帝國向東擴張的最遠距離了,由於後方巴比倫地區叛亂,圖拉真不得已先迴去平叛,等來年再繼續攻擊安息帝國。圖拉真在討伐安息帝國期間,他被元老院授予“帕提亞征服者”稱號,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安息帝國會被圖拉真徹底征服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圖拉真在公元117年病死了。圖拉真的意外離世,讓搖搖欲墜的安息帝國得到了喘息機會。繼承羅馬帝國王位的圖拉真養子哈德良十分具有戰略眼光,此時風光無限的羅馬帝國內部其實也是焦頭爛耳,長期的軍事戰爭,使得此時羅馬帝國的軍需物資捉襟見肘,國內北方的蠻族日耳曼人咄咄逼人,新占領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也十分仇視羅馬帝國,多種因素結合的考量下,哈德良決定停止東部戰爭,將之前侵占的安息帝國領土全部歸還,雙方以之前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的幼發為拉底河為國界,然後也讓亞美尼亞重新獨立出來,當然是親羅馬的。


    兩國相安了幾十年後,在公元161年又重新開打,一直打打停停,到了217年,雙方在尼西比斯爆發了一次血腥的大戰。戰爭的起因是剛贏得內戰的安息國王阿爾達班四世拒絕了羅馬皇帝卡拉卡拉的聯姻要求,阿爾達班四世不願迎娶卡拉卡拉的女兒,然後預謀已久的卡拉卡拉並未宣戰就帶兵入侵安息帝國。為什麽說未宣戰呢?因為卡拉卡拉與阿爾達班四世的兄長沃羅加西斯六世簽過互不侵犯條約的。麵對羅馬人的進攻,安息人有點準備不足,戰爭前期節節敗退,而羅馬人這次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憤怒的阿爾達班四世迅速組織軍事力量,準備與羅馬人決一死戰。這個時候,意外又出現了,殘暴的卡拉卡拉在小便的時候被士兵殺死了,然後羅馬士兵擁立近衛軍長官馬克裏努斯為皇帝。而這時,阿爾達班四世帶著他的帕提亞騎兵殺過來了,雙方在尼西比斯大戰三天三夜,羅馬人和安息人死傷無數,戰場上屍體堆積如山,血水染紅了大地,戰馬和駱駝的死屍也隨處可見,誰也沒能占據絕對優勢。最後,馬克裏努斯派遣使者告訴阿爾達班四世,背信棄義的卡拉卡拉已死,羅馬人願意歸還之前的戰俘以及賠償安息帝國的損失。洗刷了恥辱的阿爾達班四世最終同意了羅馬人的要求,雙方停戰。


    尼西比斯戰役是羅馬帝國和安息帝國的最後一場大戰了,因為此戰過後,羅馬帝國自己也陷入了內戰之中,而雖勝猶敗的安息帝國經此一役後,中央政權實力大減,接著被地方政權起義滅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味世界簡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軒之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軒之舟並收藏趣味世界簡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