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先說說它的地理環境。印度地處歐亞大陸南端一塊凸出的印度次大陸,大致是個倒三角形,它的北方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西北方有兩座由北向南的山脈,分別是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脈。印度西北方向還有一條從喜馬拉雅山南麓發源的印度河由北向南貫穿西北部印度到達印度洋(印度河現今屬於巴基斯坦),中北部恆河由西向東一直流入孟加拉灣,南部是德幹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印度次大陸的西邊是阿拉伯海,東邊是孟加拉灣,南邊是印度洋。總體來說就是北邊和西北邊靠山,中北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山,然後三麵環海。這樣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而且土地肥沃,河流充足,能夠孕育出四大文明的古印度文明也在情理之中。


    或許是上帝也妒忌印度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忍不住將西北部的兩條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脈輕輕地挪了下位置,在兩條山脈之間弄出了一個小小的山口,叫開伯爾山口。就是這個開伯爾山口,成為了古代印度揮之不去的夢魘,雅利安人、希臘人、阿拉伯人、突厥人都是從這個山口進入印度然後讓印度人跪著唱“征服”。對於中國人來說,麵對這樣的山口,隻會說兩個字:“嗬嗬。”秦始皇修築萬裏長城從西到東抵禦北方遊牧民族,不在話下,這樣小小的山口中原大國最多幾年時間就能把他封死,灑灑水。


    古印度文明主要是在印度河流域中產生的,印度河流域的土著人是達羅毗(pi)荼(tu)人,從公元前2600年起,達羅毗荼人創造的文明也稱作哈拉帕文化,他們建立了嚴密的社會等級製度,創作了精美的繪畫和雕塑,還有類似護身符的印章,在一些出土的印章、陶器、銅器上鐫刻著達羅毗荼人創造的象形文字,但是因為文化的斷層,至今很多象形文字還沒有被翻譯出來。


    古代印度的曆史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一直被侵略,從未統一過。


    到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向東南方向遷徙的雅利安人通過了開伯爾山口,終於達到了印度這個世外桃源。雅利安人來到印度河流域之後發現,對麵的人雖然長得又矮又黑,但是他們豐衣足食,生活的幸福指數很高啊,再看看自己,長得又高又白又帥,還天天為吃的四處奔波,這不公平啊,盤他!雙方一接觸,雅利安人自己都懵圈了,達羅毗荼人的攻擊完全不能破防啊,血槽都是-1、-1、-1的掉血,而自己的攻擊卻是刀刀秒殺,太衣洗了,這完全是降維打擊嘛。呃,什麽叫做降維打擊啊?降維打擊要用專業術語來解釋有點複雜,這好比是巴西足球國家隊笑咪咪的對著中國隊說:“小弟弟,我們來踢一場球吧,哥哥讓你三個球,怎樣?”“好啊,好啊,這次我們一定可以保平爭勝了!”結果巴西三下五除二,四比零,ko!


    隨著達羅毗荼人的戰敗,越來越多的雅利安部落的人來到了印度,但還是遠遠比不上達羅毗荼人的數量。為了方便對印度的統治,雅利安人創立了婆羅門教。婆羅門教起源於雅利安人創立的吠陀教,以《吠陀經》為主要經典,婆羅門教的三大宗教綱領為: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在此基礎上,雅利安人製定了嚴格的“種姓製度”。最高等級為婆羅門,他們一般由有學問的祭司貴族構成。第二等級叫刹帝利,他們一般由王族、大臣和武士組成,第三等級叫吠舍,相當於雅利安人的平民百姓,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商業等。第四等級叫首陀羅,他們大部分是之前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少部分由因破產而失去平民資格的雅利安人組成,達羅毗荼人就這樣成為了雅利安人的奴隸,從事著各種繁重的勞動。不同等級之間是嚴禁通婚的,婆羅門教告訴大家,善惡有報,人有輪迴,輪迴的結果取決於今生的表現,所以你們乖乖聽話,來生定能修成正果。在其他國家,想要成為人上人有很多種選擇,比如通過自己努力,寒窗十數載,最終屌絲逆襲,又或者嫁個豪門,一朝山雞變鳳凰,還可以投個簡曆直接工資翻倍等等,但是在印度,你隻有一種選擇,那就是投胎。我們比較熟悉的兩個印度名人,聖雄甘地屬於吠舍,尼赫魯則屬於婆羅門。


    中北部平原地區被雅利安人占領了,很多達羅毗荼人就跑到南方的德幹高原區,畢竟地處高處,易守難攻嘛。然後,中北部的各個雅利安人部落開始了相愛相殺了,逐漸形成16國混戰。時間來到了公元前6世紀左右,在印度西北部,印度雅利安人的遠房親戚波斯人居魯士大帝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強力政權: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18年,波斯帝國的第三任君王大流士一世派兵出征印度。對於印度此時群雄並立的局麵,大流士一世幾乎毫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印度河流域一帶的地盤,然後把它變成了波斯帝國的第20個行省。


    世界有三大宗教,分別是基督教、伊si蘭教和佛教。在大約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之間,世界三大教之一的佛教在印度誕生了。


    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迦毗衛國(現今屬於尼泊爾南部)淨飯王的太子,屬於刹帝利種姓。喬達摩·悉達多17歲娶了表妹耶輸陀羅為王妃,生下一個兒子叫羅睺羅。喬達摩·悉達多雖然生活優越,但是他有著一顆慈悲為懷的心,經常感歎四姓階級的不平等以及世間的弱肉強食,為了探尋真理,在19歲那年,他毅然地離開了宮門,出家修行。到了35歲那年,喬達摩·悉達多來到伽耶山菩提樹下,靜坐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功成悟道成佛。世人尊稱喬達摩·悉達多為“佛陀”,聖號:“釋迦牟尼”。佛教告訴我們,眾生平等,一切皆有佛性。在印度這個大部分人都是首陀羅階層的國度來說,佛教在當時實在是太有群眾基礎了,一下子就圈了一大波粉絲,很多人開始改信佛教了。佛教發展至今,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主要在印度一帶傳播,他們隻信“釋迦牟尼”,而大乘佛教起源於小乘佛教,除了信“釋迦牟尼”,還信觀音菩薩、四大天王等的眾佛,現今主要在中國、日本、韓國及東南亞一帶傳播。小乘佛教提倡自我的完善與解脫,大乘佛教主張行菩薩道,普度眾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味世界簡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軒之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軒之舟並收藏趣味世界簡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