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建立武裝、擴大隊伍,南離有他的打算:寶和寨須有義兵壯丁守禦,即便招兵,他能帶出去的人也多不了。
那麽要做什麽?打獵!
他的打算是量力而行,點選足夠武勇的子弟,短暫的操練後,帶足適用的武器、糧秣,向周邊試探擴展,窺視清兵動靜,在適當的時機尋找一座城池進駐,然後打起蜀世子或繼嗣蜀王的大旗,號召四方。
周圍沒人怎麽辦,先圍獵,捕獵狼蟲虎豹,正可練習廝殺配合。
這是打下那四隻老虎後為他帶來的提示。
天殘地缺哥倆所領的壯丁、義兵,守衛山寨尚且不足,若離了山寨,對上搖黃賊都要潰散,何況武裝嚴整的綠旗清兵,至於對上滿蒙八旗,想都不要想。
因此眼前最好的辦法,就是點選訓練出一部精銳,離開山寨由近及遠地活動後,一邊捕獵,一邊哨探周邊,尋機大起!
三灣兩壩的幸存百姓日常都在寶和寨聚居,除非耕作時節,才有些壯丁跑迴家鄉村寨耕作。
這時才開春,正青黃不接的時節,丁壯們多在家中,元老爺子出麵召集這三灣兩壩的為首鄉紳聚集,請南離到場,商討舉義大事。
南離到此是代表蜀世子的,商議結果要迴去向媅媺稟報,因為南離心知,即便他能做所有的決定,也要把戲做得十足,大家能坐這裏商議,一看元老爺子麵子,二看蜀世子的名頭。
這在寶和寨三個多月住下來,南離虛心向學,通過向元老子討教,又常常與鄉親閑聊,他對這個時代的鄉村社會運轉體係有了更多了解。
小農時代,所謂皇權不下縣,指的就是領導與支撐這個社會體係運轉的,就是鄉紳這個階層。
所謂鄉紳,不是單指財產土地,是一種社會地位,往往由有功名、財產、地位的儒生以及退居在鄉的離任官僚組成。
他們聽從國家機器的號召,動員目不識丁的基層勞力,完成社會基層的組織與動員。
在實事求是的思想指導下,南離深知若想成事,脫離不得這個當下最有效適應當代生產力的運轉體製。
李自成、張獻忠,甚至搖黃,他們最擅長的也是最成功的,就是打爛了這個體製,但是一味的破壞,並不能實現理想。
不同於一味隻知破壞的搖黃賊,李自成、張獻忠都曾經想另起爐灶,建國稱製,但是都沒有成功。
這個社會形態就如同一個泥人兒,打碎了,得重新用水調和,再好好的捏做一個完整的新泥人,才是一個嶄新的社會。
李自成剛剛捏好,還沒等幹透結實,滿洲達子就打進來,還有吳三桂這等蛀蟲幫勢,因此曇花一現,轉瞬破散,灰飛煙滅。
張獻忠也攏起爛泥想重新捏個小泥人,不想他看這在四川捏的泥人怎麽看怎麽不順眼,就一拳砸個稀爛,打算離川去重新另起爐灶,卻在西充鳳凰山下太陽溪兵敗身歿,部眾潰散。
如今的兩川局麵就是一團爛稀泥,有的人想就這麽糊上牆,堵個窟窿,比如南明;有的人想攪得更加稀爛,好從中漁利,比如搖黃;可南離想的是手裏得有一塊板磚。
板磚從哪裏來,先從兩灣三壩起。
這一迴元辰老爺子召集大夥,宣講由趙參將起義師,為朝廷恢剿大計出力,可老老少少大家夥兒聽了,一時間大眼瞪小眼,半晌誰也不言語。
南離也覺尷尬,正要起身,發動技能親自宣講一番,一位花白胡子、身量不輸少年、沉默寡言的老者打破沉默,問了南離一句話。
“趙參戎,不知您這小哥老倌兒,老家哪裏?”
“陝西鳳翔。”
不過說到這個他靈機一動,想起小時候聽來的一件事:祖輩有言,趙家卻是唐朝天寶年間護駕有功才自成都遷到鳳翔的,眼前這位老爺子他是趙家壩的。
“南離家中有長輩教導,傳說祖輩乃蜀漢趙雲後人,是因為安史之亂後,護駕幸蜀的玄宗皇帝還都有功,才留在了鳳翔和平涼一帶開枝散葉。”
“那沒錯了!”趙家壩的趙老爺子起身興奮地叫嚷,他一站起來,南離才又想起來曾引起自己注意的一件事,趙家壩的男子多有是如他一般高大健朗、細腰乍膀。
“成都趙氏,乃炎漢順平侯後人,天寶年間從軍護駕,遷居鳳翔、平涼,族譜有載!”
“啊!?是真的!?”南離自己都愣了,這裏真的有同宗?
“真的!”趙老爺子鄭重地一點頭來,站起身來,身量隻比南離矮,但腰直背挺,在老人中甚是難得,隻見他振臂一唿:
“我們同為順平侯後人!子龍槍名滿天下!趙家壩,附議!”
南離很是驚訝,趙家壩是個最小的小壩子,殘存退到寶和寨的隻有百十人丁,其餘都是婦孺。平日裏見他都是稱官,並不因都姓個趙就顯得親熱,不想這時竟第一個響應。
有了第一個帶頭的,激發了眾人的血性,這一下大家唿啦啦熱情高漲,紛紛響應,南離卻遭不住了。
元辰也覺不行,趕緊安撫大家:“不要這許多人,還要耕地,否則老少娃子吃什麽。有誌願從軍的,趙參將來點選。”
這時放開手腳深入點選,南離才發覺遠不是那麽簡單。
天殘地缺哥倆平日並不愛操練,若是行旅人多,這哥倆想的是下山去劫道,如今無人可劫,又怕清兵盯上這裏,隻能於山寨中憋著,隨南離組織打獵已經是大動作。
因此每日裏慕老三想著到處耍威風,席老四給他捧臭腳。
這哥倆裏慕老三還是有點墨水,讀過幾本書,號稱六韜三略鬼穀兵法三十六計,其實最熟的是三國演義,還會舞弄一把修腳小刀,於是號稱文武雙全。
席老四雖然白日鬥雞眼,夜裏雀蒙眼,卻真的會射弓箭。這是比較少見的,因為鄉下的所謂壯丁、鄉兵、義兵之類的更愛用大小不一的弩,不過不會弓箭他也沒法去參加武舉鄉試。
南離就著他這長處,專門將獵到野獸心肝給席老四吃,尤其那副老虎的肝,為的就是治他的雀蒙眼。
因此三四個月裏,熟了之後,日常南離對於所謂的壯丁、鄉兵之說很是鄙夷,覺得比當初聽說過的大辦民兵師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番真正放手讓他去挑選兄弟,就知這四鄉百姓藏龍臥虎不可小視。
川西傍川東的交界處,鄉民百姓農閑都會練上兩手,棍棒、連枷是常用農具也是打鬥器械。
趙家壩,一眾男兒,真的擅長大槍!可不是耍把式賣藝槍花亂抖的六尺花槍,那是丈八大杆子槍!
菱角壩子弟都愛練圓牌短鑹,能投標槍,南離去打獵用的短鑹就是從他們手裏借用的。
鬆山壩是個山村,子弟中獵戶最多,鋼叉、弓箭、走山都是好手。
銅鑼灣、白鶴灣兩個村莊都是江邊碼頭處,日常行船打漁都是行家,魚叉、漁網是他們的常用器械。
可是日常天殘地缺哥倆組織操練還是打把式賣藝江湖比拚打鬥街巷鬥毆那一套,仨一群倆一夥的捉對兒廝鬥賭個輸贏勝敗,大夥日常練時熱火朝天、熱熱鬧鬧,真用時卻隻能倚靠寨牆、守衛鄉裏,出去就亂糟糟見不得陣勢。
元辰老爺子當知縣時也練過鄉兵,略知進退節製,可是真的如何上手操演,他也沒底,隻能任由那哥倆胡來。
南離不一樣,他對白兵武藝所知不多,卻知任何時代成軍首要的是號令一致,因此日常邊練邊學邊總結的,是帶自家兄弟操練旗號、金鼓、進退,這才是最費事的,卻不知正因此入了元老爺子的法眼,在不曾見過蓋世名將的老爺子眼裏,經驗不多的南離就正屬於知兵的那一流。
那麽要做什麽?打獵!
他的打算是量力而行,點選足夠武勇的子弟,短暫的操練後,帶足適用的武器、糧秣,向周邊試探擴展,窺視清兵動靜,在適當的時機尋找一座城池進駐,然後打起蜀世子或繼嗣蜀王的大旗,號召四方。
周圍沒人怎麽辦,先圍獵,捕獵狼蟲虎豹,正可練習廝殺配合。
這是打下那四隻老虎後為他帶來的提示。
天殘地缺哥倆所領的壯丁、義兵,守衛山寨尚且不足,若離了山寨,對上搖黃賊都要潰散,何況武裝嚴整的綠旗清兵,至於對上滿蒙八旗,想都不要想。
因此眼前最好的辦法,就是點選訓練出一部精銳,離開山寨由近及遠地活動後,一邊捕獵,一邊哨探周邊,尋機大起!
三灣兩壩的幸存百姓日常都在寶和寨聚居,除非耕作時節,才有些壯丁跑迴家鄉村寨耕作。
這時才開春,正青黃不接的時節,丁壯們多在家中,元老爺子出麵召集這三灣兩壩的為首鄉紳聚集,請南離到場,商討舉義大事。
南離到此是代表蜀世子的,商議結果要迴去向媅媺稟報,因為南離心知,即便他能做所有的決定,也要把戲做得十足,大家能坐這裏商議,一看元老爺子麵子,二看蜀世子的名頭。
這在寶和寨三個多月住下來,南離虛心向學,通過向元老子討教,又常常與鄉親閑聊,他對這個時代的鄉村社會運轉體係有了更多了解。
小農時代,所謂皇權不下縣,指的就是領導與支撐這個社會體係運轉的,就是鄉紳這個階層。
所謂鄉紳,不是單指財產土地,是一種社會地位,往往由有功名、財產、地位的儒生以及退居在鄉的離任官僚組成。
他們聽從國家機器的號召,動員目不識丁的基層勞力,完成社會基層的組織與動員。
在實事求是的思想指導下,南離深知若想成事,脫離不得這個當下最有效適應當代生產力的運轉體製。
李自成、張獻忠,甚至搖黃,他們最擅長的也是最成功的,就是打爛了這個體製,但是一味的破壞,並不能實現理想。
不同於一味隻知破壞的搖黃賊,李自成、張獻忠都曾經想另起爐灶,建國稱製,但是都沒有成功。
這個社會形態就如同一個泥人兒,打碎了,得重新用水調和,再好好的捏做一個完整的新泥人,才是一個嶄新的社會。
李自成剛剛捏好,還沒等幹透結實,滿洲達子就打進來,還有吳三桂這等蛀蟲幫勢,因此曇花一現,轉瞬破散,灰飛煙滅。
張獻忠也攏起爛泥想重新捏個小泥人,不想他看這在四川捏的泥人怎麽看怎麽不順眼,就一拳砸個稀爛,打算離川去重新另起爐灶,卻在西充鳳凰山下太陽溪兵敗身歿,部眾潰散。
如今的兩川局麵就是一團爛稀泥,有的人想就這麽糊上牆,堵個窟窿,比如南明;有的人想攪得更加稀爛,好從中漁利,比如搖黃;可南離想的是手裏得有一塊板磚。
板磚從哪裏來,先從兩灣三壩起。
這一迴元辰老爺子召集大夥,宣講由趙參將起義師,為朝廷恢剿大計出力,可老老少少大家夥兒聽了,一時間大眼瞪小眼,半晌誰也不言語。
南離也覺尷尬,正要起身,發動技能親自宣講一番,一位花白胡子、身量不輸少年、沉默寡言的老者打破沉默,問了南離一句話。
“趙參戎,不知您這小哥老倌兒,老家哪裏?”
“陝西鳳翔。”
不過說到這個他靈機一動,想起小時候聽來的一件事:祖輩有言,趙家卻是唐朝天寶年間護駕有功才自成都遷到鳳翔的,眼前這位老爺子他是趙家壩的。
“南離家中有長輩教導,傳說祖輩乃蜀漢趙雲後人,是因為安史之亂後,護駕幸蜀的玄宗皇帝還都有功,才留在了鳳翔和平涼一帶開枝散葉。”
“那沒錯了!”趙家壩的趙老爺子起身興奮地叫嚷,他一站起來,南離才又想起來曾引起自己注意的一件事,趙家壩的男子多有是如他一般高大健朗、細腰乍膀。
“成都趙氏,乃炎漢順平侯後人,天寶年間從軍護駕,遷居鳳翔、平涼,族譜有載!”
“啊!?是真的!?”南離自己都愣了,這裏真的有同宗?
“真的!”趙老爺子鄭重地一點頭來,站起身來,身量隻比南離矮,但腰直背挺,在老人中甚是難得,隻見他振臂一唿:
“我們同為順平侯後人!子龍槍名滿天下!趙家壩,附議!”
南離很是驚訝,趙家壩是個最小的小壩子,殘存退到寶和寨的隻有百十人丁,其餘都是婦孺。平日裏見他都是稱官,並不因都姓個趙就顯得親熱,不想這時竟第一個響應。
有了第一個帶頭的,激發了眾人的血性,這一下大家唿啦啦熱情高漲,紛紛響應,南離卻遭不住了。
元辰也覺不行,趕緊安撫大家:“不要這許多人,還要耕地,否則老少娃子吃什麽。有誌願從軍的,趙參將來點選。”
這時放開手腳深入點選,南離才發覺遠不是那麽簡單。
天殘地缺哥倆平日並不愛操練,若是行旅人多,這哥倆想的是下山去劫道,如今無人可劫,又怕清兵盯上這裏,隻能於山寨中憋著,隨南離組織打獵已經是大動作。
因此每日裏慕老三想著到處耍威風,席老四給他捧臭腳。
這哥倆裏慕老三還是有點墨水,讀過幾本書,號稱六韜三略鬼穀兵法三十六計,其實最熟的是三國演義,還會舞弄一把修腳小刀,於是號稱文武雙全。
席老四雖然白日鬥雞眼,夜裏雀蒙眼,卻真的會射弓箭。這是比較少見的,因為鄉下的所謂壯丁、鄉兵、義兵之類的更愛用大小不一的弩,不過不會弓箭他也沒法去參加武舉鄉試。
南離就著他這長處,專門將獵到野獸心肝給席老四吃,尤其那副老虎的肝,為的就是治他的雀蒙眼。
因此三四個月裏,熟了之後,日常南離對於所謂的壯丁、鄉兵之說很是鄙夷,覺得比當初聽說過的大辦民兵師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番真正放手讓他去挑選兄弟,就知這四鄉百姓藏龍臥虎不可小視。
川西傍川東的交界處,鄉民百姓農閑都會練上兩手,棍棒、連枷是常用農具也是打鬥器械。
趙家壩,一眾男兒,真的擅長大槍!可不是耍把式賣藝槍花亂抖的六尺花槍,那是丈八大杆子槍!
菱角壩子弟都愛練圓牌短鑹,能投標槍,南離去打獵用的短鑹就是從他們手裏借用的。
鬆山壩是個山村,子弟中獵戶最多,鋼叉、弓箭、走山都是好手。
銅鑼灣、白鶴灣兩個村莊都是江邊碼頭處,日常行船打漁都是行家,魚叉、漁網是他們的常用器械。
可是日常天殘地缺哥倆組織操練還是打把式賣藝江湖比拚打鬥街巷鬥毆那一套,仨一群倆一夥的捉對兒廝鬥賭個輸贏勝敗,大夥日常練時熱火朝天、熱熱鬧鬧,真用時卻隻能倚靠寨牆、守衛鄉裏,出去就亂糟糟見不得陣勢。
元辰老爺子當知縣時也練過鄉兵,略知進退節製,可是真的如何上手操演,他也沒底,隻能任由那哥倆胡來。
南離不一樣,他對白兵武藝所知不多,卻知任何時代成軍首要的是號令一致,因此日常邊練邊學邊總結的,是帶自家兄弟操練旗號、金鼓、進退,這才是最費事的,卻不知正因此入了元老爺子的法眼,在不曾見過蓋世名將的老爺子眼裏,經驗不多的南離就正屬於知兵的那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