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韓,你知道這世上最可笑的事是什麽嗎?”英俊公子問道。


    “是什麽?”三十歲男子連忙問道。


    “是獵物以為自己是獵人,傻乎乎地湊到獵人跟前去。”


    韓姓男子臉上閃過些許慍色,語氣開始變硬。


    “公子,你領命出來,策劃調度,耗費無數,用時半年,卻一事無成,恐怕不好向世子交待吧。”


    “怎麽向世子交待,是我的事情。你要做的,就是聽從我的命令。”英俊公子不在意地答道。


    “圍獵,除了牙尖爪利、弓強箭銳外,還要拚耐心。耐心等待對方露出破綻,然後一擊致命。贏了,就是獵手,輸了,就是獵物。”


    韓姓男子默然了一會,最後點頭道:“屬下知道,一切聽雲螭公子安排。”


    夜深了,尉遲金徽在床上翻來覆去,無法安睡。不知過了多久,也不知現在是什麽時辰,他幹脆披著一件襴衫,走出了船艙。


    明月照江,恍如流蘇。


    “明月長河千古在,千古前人今何在?”尉遲金徽輕聲念道。


    “雲螭老弟,你睡不著出來看江景?”一個聲音從後麵傳了出來,隨著輕微腳步聲,從暗處走出一位道士,不過二十歲出頭,挽著一個發髻,手裏拿著一柄拂塵。


    “驚到你打坐了?”尉遲金徽頭也不迴地問道。


    “嗯,我子時入定,神遊九天,突然被一隻鳳凰給狠狠啄了一口,然後就醒了,聽到你吟出的後半句。”


    “你迴武當山修行就好了,幹嘛要跟著我一起趟這灘渾水?”


    “主要是貧道想來羅浮山,尋訪抱樸子遺跡。”


    尉遲金徽不再追問了,有些話藏在心裏就好了,就好比真正的友情,不需要說出來。


    看著尉遲金徽的背影,道士心裏有些悲戚。


    他叫庾慕白,道號青蓮,是武當山真武觀的道士。


    明朝慣例,宗室藩王喜歡延請僧人道士,供奉在家廟道觀裏。襄王先是就藩長沙,後來又移藩襄陽,府裏請的有衡山的和尚,武當山的道士。


    庾慕白五六歲就在真武觀出家,沒幾月就跟著師傅到了襄王府。機緣巧合,與年紀相仿的尉遲金徽認識,成為好友。


    兩人一塊長大,可謂是莫逆之交。


    尉遲金徽在王府裏的處境,庾慕白是最清楚不過。


    身份尷尬,表麵倍受尊榮,暗裏吃盡白眼輕視。天縱英姿,才幹冠絕湖廣,實際盡遭庸人嫉恨。


    “雲螭,”庾慕白忍不住開口了,“這事也跟你無關,你又何必趟這灘渾水呢?世子...何曾有恩與你?萬一事敗,他恐怕會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你頭上,他自個落個清白。”


    “我知道。”


    “你知道還往這裏麵攪合!”


    尉遲金徽默然了一會。


    “王妃活我性命,又托名撫養我長大,衣食住行,未曾虧待我。延請老師,悉心教誨,一般孩童該有的,我都不缺。這世上我可以冷然麵對任何人,唯獨不敢有負王妃。她雖然沒有開口,但她的眼神我看得懂。”


    庾慕白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你幹嘛被這桎梏樊籠拘束著,跳出去,幹脆去應試,考個狀元,成為士子文臣,自然就脫身了。”


    尉遲金徽搖了搖頭:“我的身世,有心人一打聽就知道。我去應試,那些老夫子會拚死阻攔。這是規矩,我是藩王之子,哪怕是不能公開的私生子,也不能應試。”


    “那你也不能給別人當槍使啊!你是我見過的最聰慧之人,不能浪費老天爺給你的天賦!”


    庾慕白越發焦急地說道。


    “你見過多少人?就敢吹噓我是最聰慧之人。看,”尉遲金徽指著黑漆漆的岸邊,“在那邊,新會縣城裏,那位沂王殿下,還有那位文應龍,聰慧英才不輸於我。”


    “你怎麽看出來的?你好像沒跟他們照過麵啊。”


    “棋逢對手,那種感覺很難描述。沂王殿下,我從兗州跟著他,一直到南京。他的所作所為,已經不能用聰慧英才來形容了。這個文應龍,我托人從兩廣總督府打聽到的消息,也不是池中之物。”


    庾慕白驚惶不定道:“一個沂王殿下已經很難對付,現在還要加上這個文應龍,雲螭,這可如何是好?”


    尉遲金徽不以為然,臉上還露出興奮之色,就像一位圍棋狂熱愛好者終於遇到一位棋力相當,甚至高出自己的對手。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事事顧忌,就不用做事了!”


    看著好友的樣子,庾慕白心裏長歎一聲,隻能暗中立誓,一定會竭盡全力,保全他的性命。


    突然間,邦邦的木擊聲打破寂靜。


    接著一個蒼老的聲音,劃破黛青的天色,從江門鎮悠悠地傳來。


    “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裏、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


    念完一遍,繼續第二、第三遍。


    “這念的什麽?這是幹什麽?新會縣的風俗嗎?”庾慕白好奇地問道。


    “現在什麽時辰?”


    “五更。”庾慕白肯定地告訴他。


    “是岸上的老人在念太祖教民六諭?”


    “什麽教民六諭?還太祖皇帝定下的?”


    “是的。太祖皇帝定下的祖訓,不知幾凡,浩如瀚海。”


    “這教民六諭是什麽章法?我怎麽沒聽說過?”


    “洪武三十年(1397年)九月,太祖皇帝詔命戶部,下令天下地方每裏甲各置木鐸一,再選年老及瞽者,五更天持鐸徇於道路,大念教民六諭,每月六次。今天正好輪到。”


    “此例洪武年各地一直在堅持做,因為誰敢不做,被太祖皇帝偵知,輕則全甲發配,重則屠殺一裏。到了永樂年間,逐漸馳廢。到了宣德正統年間,大部分州縣名存實亡。隻有新會這嶺南偏遠之地,還會堅持太祖祖訓。”


    庾慕白點點頭,“原來如此,五更天,正是大多數人睡來將醒未醒之時,猛然聽到木鐸聲和老人高亢聲,都會惕然自警。太祖如此定製,真得是...”


    “頗有用意,切中要害?”


    “是的。”


    “太祖皇帝自幼曆經危難,厄境中逆勢成長。心硬如鋼鐵,察明如燭火,思細如微發。人情本性,世故俗理,洞悉通明。隻是方向不對,再寬敞平坦的路也會越走越死。”


    “雲螭,你說的什麽,我怎麽一點不懂?”


    “會有人懂的。其實不懂還更好,省得有那麽多煩惱。‘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


    “過分了啊,雲螭你過分了啊!我是道士!在我麵前念佛經,這是挑釁啊!”


    尉遲金徽哈哈大笑。


    看到好友難得地放懷大笑,庾慕白也露出了笑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革明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革明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