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益貴公子對升鬥小民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姬長卿隻能繼續舉例:“趙益公子,可曾聽過‘升鬥小民’這個詞?”
趙益被姬長卿一番言論吸引了,因此態度轉而便為躬謙:“未曾聽聞,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姬長卿擺手,歎息道:“指教倒談不上,隻不過為了更具體的論證我的觀點,我會從百姓、官吏、貴族、國家四個層麵論證姬某的觀點。”
“升鬥小民即指每天現買現吃,沒有多餘糧食的人家。用於形容收入微薄、貧困的百姓。目前大宋天下約摸八成都是這個狀態。”
趙益鄒著眉道:“天下百姓生活的如此艱辛嗎?”
姬長卿點了頭:“大宋百姓十之八九都是這樣,自我官家即位已來,廣修德政,天下承平,可與百姓而言,天下的稅賦任然太重了,譬如五口之家,耕田十畝,產糧約2000斛,約可兩稅過後,每畝征一鬥,約20鬥。”
“20鬥?這不是很少嗎?這不是朝廷的仁政嗎?”
“雖隻有20鬥,可地方上還有其他稅收需要繳納,丁錢和徭役,以及名目繁多的田賦和附加稅,主要的有頭子錢、義倉稅、農器稅、牛革筋角稅、進際稅、香鹽錢、曲引錢、市例錢等等。
征收下來2000斛,隻餘下四百至五百斛,甚至個別隻有不到四百斛,而一人一年就要吃上百斛,節省一點九十斛,也勉強能活。”
趙益聞言,隻是靜靜沉思,深鎖眉頭。
“這還隻是先帝之前的大概估算,自澶淵之恥後,百姓的稅賦中,又需要多繳納一鬥,如此算下來,百姓已經處於饑餓之中了。
此外官府為彌補糧食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向農民征收的一種賦稅,名曰“耗米”。在實際征收中,官府普遍多收。每納米一石,要附加耗米4-5鬥,甚至1-2石。正耗之外,還有“明會耗”、“州用耗”等名目。
如此層層計算,百姓就算是將產量提高一倍、兩倍,也不過是處於饑餓與餓不死的狀態之中。”
聞言趙益臉色越發蒼白,姬長卿並未停止列舉:“趙公子認為此中還缺少什麽?”
趙益聞言,隻是低頭沉思,方才開口道:“是什麽?”
“是人口,天下的人口可不會不增長的,一家五口或許起初隻有五人,可十五年後,五口之家,會變成十口。人口會隨著時間不斷增長,可土地不會變,五口人十畝田尚能養活,可十口之家呢?”
趙益臉色越發難看,姬長卿列舉的數字已經可以讓他看見,一個個骨瘦嶙峋、蒼白無力、衣衫襤褸的百姓,他們成群結隊,像極了一堆幹草,隻有一點火星,就能引發席卷整個天下的大火。
至道年間,朝廷歲收穀萬餘擔,錢465萬餘貫,絹162萬餘匹,妯縫27.3萬餘匹,絲線141萬餘兩,茶49萬餘斤,箭杆87萬隻,黃蠟30萬餘斤。
按照朝廷禮製,正一品官,月領祿米150石,俸錢12萬文,外加每年綾20匹,羅1匹,綿50兩;從九品官,月祿米5石,俸錢8000文,外加每年綿12兩。除以上俸祿外,還有各種補貼,名目繁多,計有茶酒錢、廚料錢、薪炭錢、馬料錢,等等。官員家中役使的仆人衣食及工錢也由從公中支取。
支出卻占盡整個國庫的十之六七,以此為基礎,導入人口增長、稅賦增長,一千萬貫左右,而官員俸祿、各地軍費、宗室支出占據財政的十之八九左右,這將會導致‘國無結餘,而靡費者眾。’的困境。
此後,若是遇上戰事、災情、突發情況,幾乎不敢想象,會是什麽樣的情形。”
“從以上數字,我們便可得出,隨著時間的發展,官員人數不斷增多,朝廷奉養的士兵不斷增多,朝廷財政支出的不斷增加,將麵臨者國無結餘,入不敷出,民無錢可用的局麵。”
…………
趙益走了,臉上寫滿沮喪,麵色也極為陰沉。
姬長卿的數據羅列的很精準,隻要翻一翻過去的史料,便可得知,他倒是顯得很輕鬆,隻是遊玩的興致沒了。
付完賬,姬長卿帶著姬書麟又給小書陽、李吟梅帶了些禮物,方才返迴住處。
北宋的財政問題一直都有,縱觀整個曆史,還未曾有過如此高效收割社會財富的製度。北宋能與唐代比較的財政總數主要是載入《會計錄》的三司(戶部)財政,而內藏、朝廷財賦“非昔三司所領,則不入會計”。
北宋人對本朝超邁唐代的財政能力和國家治理效果頗為自得,稱宋太宗朝歲入緡錢已“兩倍於唐室矣”,兩稅收入“租增唐七倍”,加上夏稅,“無慮十倍”,又稱北宋財用“十倍於漢,五倍於唐”。程頤說北宋“有超越古今者五事”,第一事即“百年無內亂”。
宋人稱北宋前期盛時已是“所入之財比於唐代之盛時一再倍”,且北宋財政收入總體上不斷增長,熙寧元豐後“比治平以前數倍”,蔡京變法後“比熙寧又再倍矣”。北宋能與唐代比較的財政總數主要是載入《會計錄》的三司(戶部)財政,而內藏、朝廷財賦“非昔三司所領,則不入會計”,全國財政的實際總量會更高。北宋經過一係列製度建設,有效地保障了中央財政征調,改變了“唐中葉以降,藩鎮擅命,征賦多不入於公家”的狀況。
宋人稱北宋前期盛時已是“所入之財比於唐代之盛時一再倍”,且北宋財政收入總體上不斷增長,熙寧元豐後“比治平以前數倍”,蔡京變法後“比熙寧又再倍矣”。
北宋財政增長首先來自於較唐朝更加嚴密的財政征調製度。北宋前期三司統領財政,“國家用調責之三司,三司責之轉運使,轉運使責之州,州責之縣,縣責之民”,形成“三司統發運,發運統諸路,一路之漕臣統諸州,上下相維之勢”。元豐改製後戶部總領全國財政,分左、右曹,左曹統領轉運司、州、縣的“經賦”係統。熙寧變法設立朝廷財政的同時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司農寺—常平司—常平給納官管理係統,專門負責朝廷財政的征管,朝廷財政“付司農寺係帳,三司不問出入”,甚至“雖天子不可得而用”。元豐改製後戶部右曹取代司農寺負責朝廷財賦,仍保持計司之外的獨立地位。嚴密的製度設計保障了國家財政的征調。
北宋財政超過漢唐更來自於工商業稅源的開拓。首先是財政思想的變化。北宋雖然立足農本的“食租衣稅”仍是“政治正確”,但這一幌子下的財政思想已然煥新。宋人深知募兵製下“三邊有百萬待哺之卒,計天下二稅上供之外,能足其食乎?”必須開拓工商業財源,因而用農本來解釋為何向工商取利,稱“歲入不可闕,既不取之於山澤及商賈,須取之於農。以其害農,孰若取之於商賈?”
“取之於豪強、商賈,以助國家之經費,而毋專仰給於百姓之賦稅,是崇本抑末之意,乃經國之遠圖也”。利用商賈“助國家之經費”,使“大商富賈為國貿遷”的途徑是官商共利分利,“欲十分之利皆歸於公,至其虧少,十不得三,不若與商共之,常得其五也”。
北宋的經濟製度設計極為巧妙,不僅能高效的收斂天下之財供國用,還能讓百姓不至於因為饑餓、貧困而發動大規模起義。
以至於民貧而兵弱,外事多辱,割地求和、納錢多。
用錢來換天下之財富,換取和平,也難怪‘區區三十萬’就讓真宗選擇躺平了。
趙益被姬長卿一番言論吸引了,因此態度轉而便為躬謙:“未曾聽聞,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姬長卿擺手,歎息道:“指教倒談不上,隻不過為了更具體的論證我的觀點,我會從百姓、官吏、貴族、國家四個層麵論證姬某的觀點。”
“升鬥小民即指每天現買現吃,沒有多餘糧食的人家。用於形容收入微薄、貧困的百姓。目前大宋天下約摸八成都是這個狀態。”
趙益鄒著眉道:“天下百姓生活的如此艱辛嗎?”
姬長卿點了頭:“大宋百姓十之八九都是這樣,自我官家即位已來,廣修德政,天下承平,可與百姓而言,天下的稅賦任然太重了,譬如五口之家,耕田十畝,產糧約2000斛,約可兩稅過後,每畝征一鬥,約20鬥。”
“20鬥?這不是很少嗎?這不是朝廷的仁政嗎?”
“雖隻有20鬥,可地方上還有其他稅收需要繳納,丁錢和徭役,以及名目繁多的田賦和附加稅,主要的有頭子錢、義倉稅、農器稅、牛革筋角稅、進際稅、香鹽錢、曲引錢、市例錢等等。
征收下來2000斛,隻餘下四百至五百斛,甚至個別隻有不到四百斛,而一人一年就要吃上百斛,節省一點九十斛,也勉強能活。”
趙益聞言,隻是靜靜沉思,深鎖眉頭。
“這還隻是先帝之前的大概估算,自澶淵之恥後,百姓的稅賦中,又需要多繳納一鬥,如此算下來,百姓已經處於饑餓之中了。
此外官府為彌補糧食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向農民征收的一種賦稅,名曰“耗米”。在實際征收中,官府普遍多收。每納米一石,要附加耗米4-5鬥,甚至1-2石。正耗之外,還有“明會耗”、“州用耗”等名目。
如此層層計算,百姓就算是將產量提高一倍、兩倍,也不過是處於饑餓與餓不死的狀態之中。”
聞言趙益臉色越發蒼白,姬長卿並未停止列舉:“趙公子認為此中還缺少什麽?”
趙益聞言,隻是低頭沉思,方才開口道:“是什麽?”
“是人口,天下的人口可不會不增長的,一家五口或許起初隻有五人,可十五年後,五口之家,會變成十口。人口會隨著時間不斷增長,可土地不會變,五口人十畝田尚能養活,可十口之家呢?”
趙益臉色越發難看,姬長卿列舉的數字已經可以讓他看見,一個個骨瘦嶙峋、蒼白無力、衣衫襤褸的百姓,他們成群結隊,像極了一堆幹草,隻有一點火星,就能引發席卷整個天下的大火。
至道年間,朝廷歲收穀萬餘擔,錢465萬餘貫,絹162萬餘匹,妯縫27.3萬餘匹,絲線141萬餘兩,茶49萬餘斤,箭杆87萬隻,黃蠟30萬餘斤。
按照朝廷禮製,正一品官,月領祿米150石,俸錢12萬文,外加每年綾20匹,羅1匹,綿50兩;從九品官,月祿米5石,俸錢8000文,外加每年綿12兩。除以上俸祿外,還有各種補貼,名目繁多,計有茶酒錢、廚料錢、薪炭錢、馬料錢,等等。官員家中役使的仆人衣食及工錢也由從公中支取。
支出卻占盡整個國庫的十之六七,以此為基礎,導入人口增長、稅賦增長,一千萬貫左右,而官員俸祿、各地軍費、宗室支出占據財政的十之八九左右,這將會導致‘國無結餘,而靡費者眾。’的困境。
此後,若是遇上戰事、災情、突發情況,幾乎不敢想象,會是什麽樣的情形。”
“從以上數字,我們便可得出,隨著時間的發展,官員人數不斷增多,朝廷奉養的士兵不斷增多,朝廷財政支出的不斷增加,將麵臨者國無結餘,入不敷出,民無錢可用的局麵。”
…………
趙益走了,臉上寫滿沮喪,麵色也極為陰沉。
姬長卿的數據羅列的很精準,隻要翻一翻過去的史料,便可得知,他倒是顯得很輕鬆,隻是遊玩的興致沒了。
付完賬,姬長卿帶著姬書麟又給小書陽、李吟梅帶了些禮物,方才返迴住處。
北宋的財政問題一直都有,縱觀整個曆史,還未曾有過如此高效收割社會財富的製度。北宋能與唐代比較的財政總數主要是載入《會計錄》的三司(戶部)財政,而內藏、朝廷財賦“非昔三司所領,則不入會計”。
北宋人對本朝超邁唐代的財政能力和國家治理效果頗為自得,稱宋太宗朝歲入緡錢已“兩倍於唐室矣”,兩稅收入“租增唐七倍”,加上夏稅,“無慮十倍”,又稱北宋財用“十倍於漢,五倍於唐”。程頤說北宋“有超越古今者五事”,第一事即“百年無內亂”。
宋人稱北宋前期盛時已是“所入之財比於唐代之盛時一再倍”,且北宋財政收入總體上不斷增長,熙寧元豐後“比治平以前數倍”,蔡京變法後“比熙寧又再倍矣”。北宋能與唐代比較的財政總數主要是載入《會計錄》的三司(戶部)財政,而內藏、朝廷財賦“非昔三司所領,則不入會計”,全國財政的實際總量會更高。北宋經過一係列製度建設,有效地保障了中央財政征調,改變了“唐中葉以降,藩鎮擅命,征賦多不入於公家”的狀況。
宋人稱北宋前期盛時已是“所入之財比於唐代之盛時一再倍”,且北宋財政收入總體上不斷增長,熙寧元豐後“比治平以前數倍”,蔡京變法後“比熙寧又再倍矣”。
北宋財政增長首先來自於較唐朝更加嚴密的財政征調製度。北宋前期三司統領財政,“國家用調責之三司,三司責之轉運使,轉運使責之州,州責之縣,縣責之民”,形成“三司統發運,發運統諸路,一路之漕臣統諸州,上下相維之勢”。元豐改製後戶部總領全國財政,分左、右曹,左曹統領轉運司、州、縣的“經賦”係統。熙寧變法設立朝廷財政的同時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司農寺—常平司—常平給納官管理係統,專門負責朝廷財政的征管,朝廷財政“付司農寺係帳,三司不問出入”,甚至“雖天子不可得而用”。元豐改製後戶部右曹取代司農寺負責朝廷財賦,仍保持計司之外的獨立地位。嚴密的製度設計保障了國家財政的征調。
北宋財政超過漢唐更來自於工商業稅源的開拓。首先是財政思想的變化。北宋雖然立足農本的“食租衣稅”仍是“政治正確”,但這一幌子下的財政思想已然煥新。宋人深知募兵製下“三邊有百萬待哺之卒,計天下二稅上供之外,能足其食乎?”必須開拓工商業財源,因而用農本來解釋為何向工商取利,稱“歲入不可闕,既不取之於山澤及商賈,須取之於農。以其害農,孰若取之於商賈?”
“取之於豪強、商賈,以助國家之經費,而毋專仰給於百姓之賦稅,是崇本抑末之意,乃經國之遠圖也”。利用商賈“助國家之經費”,使“大商富賈為國貿遷”的途徑是官商共利分利,“欲十分之利皆歸於公,至其虧少,十不得三,不若與商共之,常得其五也”。
北宋的經濟製度設計極為巧妙,不僅能高效的收斂天下之財供國用,還能讓百姓不至於因為饑餓、貧困而發動大規模起義。
以至於民貧而兵弱,外事多辱,割地求和、納錢多。
用錢來換天下之財富,換取和平,也難怪‘區區三十萬’就讓真宗選擇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