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元年,太後劉娥已經開始將部分權力交還給趙禎,趙禎相比此前的稚嫩、叛逆,此時已經被調教成一個合格的君主。
大宋一片祥和,可是姬長卿知道一個仁君是無法讓大宋強大,不被外族欺淩的。
姬長卿時常撫琴,姬書麟歲兩歲也開始知道父親抑鬱不得知,李吟梅常勸諫姬長卿要寬心。
姬長卿隻當自己瞎操心,與其苦悶自己,不如好好陪伴妻兒,教導學生。
希望書院,今歲也出了幾個人才,他們科舉高中,雖沒有東華唱名,可也陸續開始為官。
與王衝同年的學子,或被放任為縣官,或出入高門顯耀之家,開始為自己奔走。
姬長卿召王衝過府,鄭重其事的對王衝道:“伯忌,跟隨我求學有多久了?”
王衝怔了一下,隨即恭敬的迴答道:“迴老師,學生跟隨夫子治學已四年七月有餘了。”
姬長卿點點頭,對王衝道:“這些年苦了你了~”
“老師,學生跟您治學,食之甘密,不敢言辛苦。”
“伯忌,與你同期的學子都入仕了,你可曾想過入仕?”
王衝惶恐,連忙跪拜:“老師,學生跟您求學尚短,數不如子綬,諸學雖粗淺涉及,可並不能領會先賢的智慧,王學博大精深,學生仍需要老師提點教導。”
姬長卿卻搖了搖頭:“劉繼、李通等人皆為一縣長官,這些年你在我身邊也待夠了,求學的心,我都看在眼裏,你心中仍抱有大誌,不因困於我這裏,需知大丈夫當建功立業,報效國家,造福萬民,豈能兒女情長。
我已為你寫好書信,你可憑此書信,到範通判治下,磨煉本領,好為將來做打算。”
姬長卿將王衝攙扶起來,王衝僵硬著身子,淚水已經開始打轉。
“伯忌,還記得當年求學的初心嗎?”
王衝斬釘截鐵道:“學生記得,昔日年少輕狂,曾立誌匡扶社稷,改善民生,當以蒼生萬民為念!”
姬長卿微微笑道:“以蒼生萬民為念是很難的,但我希望伯忌能夠秉持初心,矢誌不移,成就功業,不愧當日之初心,今日之誓言。”
姬長卿將王衝塞到王衝手裏,又對王衝囑咐道:“我已希文商量好了,你且委屈一下,到陳州府為一刀筆吏,一則以你的才學,必定高中,唯有不通政務之短,權當積累經驗,二來,希文是一個品行端正,無私方正的君子,你可向他學習一二,必有所得,我與希文約定好,為期一至二年,等你熟悉政務後,可自行到東京參加科舉。”
王衝聽到老師已經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隨即鄭重的行了大禮。
姬長卿見狀,連忙擺手道:“不必如此,你去到陳州,希文自會安排,等約期一到,隨你自行安排。”
姬長卿與王衝囑咐了許多,七日後,王衝收拾好行禮,一箱的書籍,帶著姬長卿寫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叮囑、三百貫的交鈔,出發奔赴陳州。
王衝本不用到陳州為小吏,可可高中,可姬長卿認為既然要為官,自然要在官場,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提前實習,熟悉一下也沒有什麽不好。
再者,明年範仲淹勢必升遷,介時可憑借著這一層關係,來日托他照撫一二。
陳盛澤自取了郭氏女,梓州到沒人再意他的商賈之子的出身,也獲得了東京科舉的資格。
隻不過,陳盛澤還在東京府等待科舉。
此時的科舉雖然已經很完善了,可在科舉的時間,卻還沒有穩定下來。
後世所謂的三年大比,要等到英宗時代才會形成製度。
仁宗朝開科年份沒有規律,從天聖二年開科以後,有三次是間隔二年,有六次是間隔三年。
這種開科間隔長且沒有規律的狀態對讀書應試的考生來說極為不便,這種狀況遲早是要改變的。
有一次,仁宗正好請侍臣講解《周禮》,而《周禮》裏麵有“三年大比,大考州裏,以讚鄉大夫廢興”這一句,仁宗就說,古代選撥人才是三年一次,現在四五年才開科一次,讓有才華的人無法獲得重用,是對人才的浪費,於是下令有關官員進行討論,討論的結果是建議每兩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仁宗接受了這一建議,於是下詔,每隔一年舉行一次科舉,並且將進士和諸科的錄取人數減少一半。這次開科間隔時間的改革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對科舉製度的進一步完善具有積極的意義。
王衝走了,姬長卿身邊的弟子還剩下陳謹、陳忱、李春禎、楊夭夭四人。
姬書麟還小,姬長卿現在教育他,也隻是從發音、糾正習慣開始,至於啟蒙要視情況而定,李吟梅想明年便為他啟蒙,可姬長卿卻想讓他多玩一年,且過一段時間的無憂無慮的好日子。
李吟梅隻為姬長卿誕下一子,有關於納妾之事,也被姬長卿拖到嶽父將李吟竹嫁了。
最終此事才不了了之。
李吟梅的閨中密友,除卻劉青青外,大多數都已經婚配,嫁為人婦。
小書麟很可愛,李吟梅雖再想為姬長卿生幾個孩子,但姬長卿不想讓妻子這麽辛苦,與妻子商量後,等明年小書麟懂事些了,在為他生個妹妹,或者弟弟。
小書麟很喜歡與夭夭玩,每次夭夭來哲園,都要為他帶些好玩的東西,故而他最終喜歡夭夭。
夭夭的爺爺,於天聖九年去世了,葬禮按照桃伯生前的意思,葬在夭夭父母旁邊,是由陳謹一手操辦的,陳謹這小子明明對夭夭有愛慕之心,偏偏扭捏的很。
如今夭夭已是梓州最大的絲綢商,蜀中第一女商人,偏偏他們兩個都不互相點破。
小書麟對於出門充滿了歡喜,抓著馬車窗戶瞪著兩隻烏溜溜的眼珠看外麵的世界。
夭夭帶著小書麟到書院的實驗樓去,聽說陳謹最近搞出一批高強度的鋼材,用於打造手術器械,夭夭很想知道這批鋼材的價值。
大宋一片祥和,可是姬長卿知道一個仁君是無法讓大宋強大,不被外族欺淩的。
姬長卿時常撫琴,姬書麟歲兩歲也開始知道父親抑鬱不得知,李吟梅常勸諫姬長卿要寬心。
姬長卿隻當自己瞎操心,與其苦悶自己,不如好好陪伴妻兒,教導學生。
希望書院,今歲也出了幾個人才,他們科舉高中,雖沒有東華唱名,可也陸續開始為官。
與王衝同年的學子,或被放任為縣官,或出入高門顯耀之家,開始為自己奔走。
姬長卿召王衝過府,鄭重其事的對王衝道:“伯忌,跟隨我求學有多久了?”
王衝怔了一下,隨即恭敬的迴答道:“迴老師,學生跟隨夫子治學已四年七月有餘了。”
姬長卿點點頭,對王衝道:“這些年苦了你了~”
“老師,學生跟您治學,食之甘密,不敢言辛苦。”
“伯忌,與你同期的學子都入仕了,你可曾想過入仕?”
王衝惶恐,連忙跪拜:“老師,學生跟您求學尚短,數不如子綬,諸學雖粗淺涉及,可並不能領會先賢的智慧,王學博大精深,學生仍需要老師提點教導。”
姬長卿卻搖了搖頭:“劉繼、李通等人皆為一縣長官,這些年你在我身邊也待夠了,求學的心,我都看在眼裏,你心中仍抱有大誌,不因困於我這裏,需知大丈夫當建功立業,報效國家,造福萬民,豈能兒女情長。
我已為你寫好書信,你可憑此書信,到範通判治下,磨煉本領,好為將來做打算。”
姬長卿將王衝攙扶起來,王衝僵硬著身子,淚水已經開始打轉。
“伯忌,還記得當年求學的初心嗎?”
王衝斬釘截鐵道:“學生記得,昔日年少輕狂,曾立誌匡扶社稷,改善民生,當以蒼生萬民為念!”
姬長卿微微笑道:“以蒼生萬民為念是很難的,但我希望伯忌能夠秉持初心,矢誌不移,成就功業,不愧當日之初心,今日之誓言。”
姬長卿將王衝塞到王衝手裏,又對王衝囑咐道:“我已希文商量好了,你且委屈一下,到陳州府為一刀筆吏,一則以你的才學,必定高中,唯有不通政務之短,權當積累經驗,二來,希文是一個品行端正,無私方正的君子,你可向他學習一二,必有所得,我與希文約定好,為期一至二年,等你熟悉政務後,可自行到東京參加科舉。”
王衝聽到老師已經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隨即鄭重的行了大禮。
姬長卿見狀,連忙擺手道:“不必如此,你去到陳州,希文自會安排,等約期一到,隨你自行安排。”
姬長卿與王衝囑咐了許多,七日後,王衝收拾好行禮,一箱的書籍,帶著姬長卿寫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叮囑、三百貫的交鈔,出發奔赴陳州。
王衝本不用到陳州為小吏,可可高中,可姬長卿認為既然要為官,自然要在官場,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提前實習,熟悉一下也沒有什麽不好。
再者,明年範仲淹勢必升遷,介時可憑借著這一層關係,來日托他照撫一二。
陳盛澤自取了郭氏女,梓州到沒人再意他的商賈之子的出身,也獲得了東京科舉的資格。
隻不過,陳盛澤還在東京府等待科舉。
此時的科舉雖然已經很完善了,可在科舉的時間,卻還沒有穩定下來。
後世所謂的三年大比,要等到英宗時代才會形成製度。
仁宗朝開科年份沒有規律,從天聖二年開科以後,有三次是間隔二年,有六次是間隔三年。
這種開科間隔長且沒有規律的狀態對讀書應試的考生來說極為不便,這種狀況遲早是要改變的。
有一次,仁宗正好請侍臣講解《周禮》,而《周禮》裏麵有“三年大比,大考州裏,以讚鄉大夫廢興”這一句,仁宗就說,古代選撥人才是三年一次,現在四五年才開科一次,讓有才華的人無法獲得重用,是對人才的浪費,於是下令有關官員進行討論,討論的結果是建議每兩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仁宗接受了這一建議,於是下詔,每隔一年舉行一次科舉,並且將進士和諸科的錄取人數減少一半。這次開科間隔時間的改革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對科舉製度的進一步完善具有積極的意義。
王衝走了,姬長卿身邊的弟子還剩下陳謹、陳忱、李春禎、楊夭夭四人。
姬書麟還小,姬長卿現在教育他,也隻是從發音、糾正習慣開始,至於啟蒙要視情況而定,李吟梅想明年便為他啟蒙,可姬長卿卻想讓他多玩一年,且過一段時間的無憂無慮的好日子。
李吟梅隻為姬長卿誕下一子,有關於納妾之事,也被姬長卿拖到嶽父將李吟竹嫁了。
最終此事才不了了之。
李吟梅的閨中密友,除卻劉青青外,大多數都已經婚配,嫁為人婦。
小書麟很可愛,李吟梅雖再想為姬長卿生幾個孩子,但姬長卿不想讓妻子這麽辛苦,與妻子商量後,等明年小書麟懂事些了,在為他生個妹妹,或者弟弟。
小書麟很喜歡與夭夭玩,每次夭夭來哲園,都要為他帶些好玩的東西,故而他最終喜歡夭夭。
夭夭的爺爺,於天聖九年去世了,葬禮按照桃伯生前的意思,葬在夭夭父母旁邊,是由陳謹一手操辦的,陳謹這小子明明對夭夭有愛慕之心,偏偏扭捏的很。
如今夭夭已是梓州最大的絲綢商,蜀中第一女商人,偏偏他們兩個都不互相點破。
小書麟對於出門充滿了歡喜,抓著馬車窗戶瞪著兩隻烏溜溜的眼珠看外麵的世界。
夭夭帶著小書麟到書院的實驗樓去,聽說陳謹最近搞出一批高強度的鋼材,用於打造手術器械,夭夭很想知道這批鋼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