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邊患疏》雖然被遞上中樞了,可中書門下的呂夷簡卻認為,這隻是範希文和蜀中文人的一麵之詞而已,再者顧及北邊契丹國主新喪,此時不宜大動幹戈。
但姬長卿卻不認為,此時應該趁黨項人、契丹都自顧不暇,應該出兵收迴西域、控製河西走廊。
範希文無法左右朝中宰相樞臣的想法,姬長卿也沒有上書朝廷的權力。
朝中就此事,展開了議論,甚至引得禦史彈劾呂夷簡勾結黨項,賣國求榮。
‘黨爭’又再一次出現在北宋的朝廷,最終劉娥出麵,對雙方都作出了懲罰,各自發俸一年,這才將此事壓了下來。
春季,蔚藍的天空中點綴朵朵白雲,陽光明媚,城內城外一派悠閑,明媚的春日暖陽中,一條條道路,一所所庭院間落下點點樹蔭,鳥兒飛在河床上的畫舫間,古老的城市裏行人來去,酒樓茶肆當中響著藝人、妓子的彈唱聲調,清茶的香氣與好友們匯聚交談的聲音混在一起,化為點綴這季節圖卷的一部分。
梓州城近年來,因為日益繁茂的商賈往來,已經隱隱有比肩成都府的趨勢。
城中的熱鬧與位於郊外的桃園無關,桃園中院子裏有烹煮的茶香,桃樹的落蔭,飄落凋零的花瓣,落在棋盤上的黑白棋子又是明明暗暗地渲染得斑駁,也是在這樣的庭院間,少年的聲音在響著。
“……孟子有雲,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聖人所言,固是至理,然而自古以來,一時多助者,卻未必為得道失道者、寡助者,亦往往自視為得道之人,究竟何謂大道……孔子有雲,鄉願,德之賊也,由此句可知……”
少年身材不高,麵容看來還顯得稚氣,年紀大概是十五六歲的樣子,隻是一身素色長衫,頭上綸巾瀟灑,看起來倒是如同成熟的小大人一般。
實際上此時一般人家的少年在十五歲時未有太多世麵可見,總還是閉門讀書,準備科舉,又或是十滿口文辭,指點江山,相攜狎妓的,那也是尋常的。
陳忱已經是一個儀態翩翩的少年。
陳忱已經是姬長卿的學生,少年在十三四歲長得最快,以往都姬長卿見到他時,還是活潑的孩子模樣,隻在最近這一二年間,倒是顯得成熟起來。
當然,十五歲的少年,再成熟也有限,但主要是心中有了些想法,不再如往日一般玩鬧度日,便也自覺“長大”起來,他樣貌本就清秀,這時候一身小書生的模樣,倒也顯得有幾分書卷氣。
這時候他站在那兒說話,一邊說,一邊想著,組織言辭,自然是為了迴答院落中長輩的問題。
樹蔭之中,明思老道與姬長卿正下完一局棋,隨口問了幾句,他便針對“儒道之辯”做了一番論述。
院落一旁,也有一名兩歲貪玩好奇的孩子,他正是姬書麟,一旁看著的是李吟梅,跟她的婢女絲絲,和李吟梅的陪嫁過來的劉嬤嬤。
“儒道之辯”起源於春秋戰國,道家強調物性,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通過探索外物,取道之恆常,以補足自我。
儒家強調人性,追求治國齊家,明心見性,通過探索自我,發掘能動性,以改造外物。
道家之道,在於遺世獨立,效法自然,觀四季興替,覺風雲變幻,以天心渡人心。
儒家之理,在於經世而治,洗練紅塵,受人間煙火,承匹夫之責,以人心定天心。
儒道之別,在於立足點與作用點的顛倒,猶如太極陰陽魚間的互相追逐循環。
儒道之同,在於人心占據著絕對的地位,最終求於人心的圓融,始終充滿著人情味。
這涉及到儒者與道者的信仰,談及信仰,東西方也有本質的差別,神話代表了外物的偉力與未知,是人心弱小時探索外物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故道家更注重神話,儒家則傾向於子不語怪力亂神。西方國家同樣發展出神話體係,但更多是神明牧養人類的情節,但東方更多是人與神對抗,由人成神的故事,因為道家思想決定外物最終是要補足於人心的,但西方思想中人心與外物間缺乏這種內在的聯係。
及此,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會經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混沌期產生的神人思想,第二階段是物質文明日漸豐富,解決生存需求的世界觀形成期,該階段主要關注物質文明,第三階段由物質文明跨越精神文明,開始注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儒道實質是第三階段的產物,更適合在物質文明豐富的盛世中綻放,華夏曆史中恰恰缺少了第二階段的支撐,麵對西方侵略才沒有反抗之力,其精神文明也如同空中樓閣。
明思老道落子,截殺姬長卿的黑子大龍,姬長卿起子防守反擊。
這個辯題是明思老道提起的,用來考究陳忱學問的,隻是沒有想到姬長卿這麽護短,竟然接過話題,從老子、孔子,莊子、荀孟談起。
一個曰“道法自然”,一個迴“天行有常”,一來一迴之中,著實讓陳忱、王衝、李吟梅幾人聽得高深莫測。
下到中盤,二人端起茶盞,喝了茶,開始正是論道。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國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及其綦也,索為匹夫不可得也,齊湣、宋獻是也。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將道也。
故用國者,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謹擇也,仁人之所務白也。絜國以唿禮義,而無以害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
“夫治國如道,尋陰陽,察天道,知變化,故國昌而不害民。”
“道者乃萬物之理,然君王守道而不行兵法、刑德,雖國得知,然勢守弱待斃,猶如蒙目尋路。”
二人的辯論,終於在一個時辰後停下來下來。
……
明思老道笑道:“你們的老師,別的不說,每次與他論道,他總是會氣死老道。老道幾十年的養氣道行,差一點就被他破了。”
“你父親既是長卿的好友,你又在他這裏求學,學業可還跟得上?”
“迴老仙長,跟得上,隻是一些問題還不甚明白。”
但姬長卿卻不認為,此時應該趁黨項人、契丹都自顧不暇,應該出兵收迴西域、控製河西走廊。
範希文無法左右朝中宰相樞臣的想法,姬長卿也沒有上書朝廷的權力。
朝中就此事,展開了議論,甚至引得禦史彈劾呂夷簡勾結黨項,賣國求榮。
‘黨爭’又再一次出現在北宋的朝廷,最終劉娥出麵,對雙方都作出了懲罰,各自發俸一年,這才將此事壓了下來。
春季,蔚藍的天空中點綴朵朵白雲,陽光明媚,城內城外一派悠閑,明媚的春日暖陽中,一條條道路,一所所庭院間落下點點樹蔭,鳥兒飛在河床上的畫舫間,古老的城市裏行人來去,酒樓茶肆當中響著藝人、妓子的彈唱聲調,清茶的香氣與好友們匯聚交談的聲音混在一起,化為點綴這季節圖卷的一部分。
梓州城近年來,因為日益繁茂的商賈往來,已經隱隱有比肩成都府的趨勢。
城中的熱鬧與位於郊外的桃園無關,桃園中院子裏有烹煮的茶香,桃樹的落蔭,飄落凋零的花瓣,落在棋盤上的黑白棋子又是明明暗暗地渲染得斑駁,也是在這樣的庭院間,少年的聲音在響著。
“……孟子有雲,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聖人所言,固是至理,然而自古以來,一時多助者,卻未必為得道失道者、寡助者,亦往往自視為得道之人,究竟何謂大道……孔子有雲,鄉願,德之賊也,由此句可知……”
少年身材不高,麵容看來還顯得稚氣,年紀大概是十五六歲的樣子,隻是一身素色長衫,頭上綸巾瀟灑,看起來倒是如同成熟的小大人一般。
實際上此時一般人家的少年在十五歲時未有太多世麵可見,總還是閉門讀書,準備科舉,又或是十滿口文辭,指點江山,相攜狎妓的,那也是尋常的。
陳忱已經是一個儀態翩翩的少年。
陳忱已經是姬長卿的學生,少年在十三四歲長得最快,以往都姬長卿見到他時,還是活潑的孩子模樣,隻在最近這一二年間,倒是顯得成熟起來。
當然,十五歲的少年,再成熟也有限,但主要是心中有了些想法,不再如往日一般玩鬧度日,便也自覺“長大”起來,他樣貌本就清秀,這時候一身小書生的模樣,倒也顯得有幾分書卷氣。
這時候他站在那兒說話,一邊說,一邊想著,組織言辭,自然是為了迴答院落中長輩的問題。
樹蔭之中,明思老道與姬長卿正下完一局棋,隨口問了幾句,他便針對“儒道之辯”做了一番論述。
院落一旁,也有一名兩歲貪玩好奇的孩子,他正是姬書麟,一旁看著的是李吟梅,跟她的婢女絲絲,和李吟梅的陪嫁過來的劉嬤嬤。
“儒道之辯”起源於春秋戰國,道家強調物性,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通過探索外物,取道之恆常,以補足自我。
儒家強調人性,追求治國齊家,明心見性,通過探索自我,發掘能動性,以改造外物。
道家之道,在於遺世獨立,效法自然,觀四季興替,覺風雲變幻,以天心渡人心。
儒家之理,在於經世而治,洗練紅塵,受人間煙火,承匹夫之責,以人心定天心。
儒道之別,在於立足點與作用點的顛倒,猶如太極陰陽魚間的互相追逐循環。
儒道之同,在於人心占據著絕對的地位,最終求於人心的圓融,始終充滿著人情味。
這涉及到儒者與道者的信仰,談及信仰,東西方也有本質的差別,神話代表了外物的偉力與未知,是人心弱小時探索外物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故道家更注重神話,儒家則傾向於子不語怪力亂神。西方國家同樣發展出神話體係,但更多是神明牧養人類的情節,但東方更多是人與神對抗,由人成神的故事,因為道家思想決定外物最終是要補足於人心的,但西方思想中人心與外物間缺乏這種內在的聯係。
及此,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會經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混沌期產生的神人思想,第二階段是物質文明日漸豐富,解決生存需求的世界觀形成期,該階段主要關注物質文明,第三階段由物質文明跨越精神文明,開始注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儒道實質是第三階段的產物,更適合在物質文明豐富的盛世中綻放,華夏曆史中恰恰缺少了第二階段的支撐,麵對西方侵略才沒有反抗之力,其精神文明也如同空中樓閣。
明思老道落子,截殺姬長卿的黑子大龍,姬長卿起子防守反擊。
這個辯題是明思老道提起的,用來考究陳忱學問的,隻是沒有想到姬長卿這麽護短,竟然接過話題,從老子、孔子,莊子、荀孟談起。
一個曰“道法自然”,一個迴“天行有常”,一來一迴之中,著實讓陳忱、王衝、李吟梅幾人聽得高深莫測。
下到中盤,二人端起茶盞,喝了茶,開始正是論道。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國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及其綦也,索為匹夫不可得也,齊湣、宋獻是也。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將道也。
故用國者,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謹擇也,仁人之所務白也。絜國以唿禮義,而無以害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
“夫治國如道,尋陰陽,察天道,知變化,故國昌而不害民。”
“道者乃萬物之理,然君王守道而不行兵法、刑德,雖國得知,然勢守弱待斃,猶如蒙目尋路。”
二人的辯論,終於在一個時辰後停下來下來。
……
明思老道笑道:“你們的老師,別的不說,每次與他論道,他總是會氣死老道。老道幾十年的養氣道行,差一點就被他破了。”
“你父親既是長卿的好友,你又在他這裏求學,學業可還跟得上?”
“迴老仙長,跟得上,隻是一些問題還不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