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長卿在蘇府一直待到蘇洵大婚之後。


    春末,蘇洵夫妻將姬長卿送至碼頭,程氏不愧為大家閨秀,舉止言行,都彰顯教養。


    蘇洵站在岸邊:“丹文兄,今日一別,我可就等你的喜酒了~”


    姬長卿笑應道:“明允且放心,我早就準備妥當了,隻等你來當我儐相如何?”


    “如此甚好!”


    “哈哈哈”蘇洵、姬長卿相視一笑。


    笑過之後姬長卿又對蘇洵道:“明允不喜拘束,也不願意同世俗合流,可我知道明允造化非同尋常,一朝發奮,必當成為李青蓮那般的人物。”


    “丹文……”蘇洵有些哽咽,人生難得一知已,終是蘇氏族中、蘇父等人,對他多有不理解,甚至認為他不務正業,但實非蘇洵天生放蕩,而是此時的大宋文風浮躁,人心追求名利,安於一隅。


    千言萬語,蘇洵與姬長卿自是心中已經了解彼此相說的話。


    姬長卿轉身欲走,想了想,還是迴來對著蘇洵、程氏道:“弟妹多擔待一些,明允不會經營操持家業,但我深知他的為人與才能,若他發奮讀書,他日必定名揚天下。”


    程氏恭敬的朝姬長卿行了一禮:“妾身自是知道夫君的才能~夫君能有兄長這般知心好友,實在是夫君的幸事。”


    姬長卿隻是微微擺了擺手,卻將自己腰間的玉佩摘下來,送給程氏道:“這是我的玉佩,第妹若是遇到難事,又或者將來誕下麟兒,想要啟蒙,大可來找我~”


    程氏臉色微紅,身旁的婢女連忙上前接過玉佩,程氏深深朝姬長卿施了一禮。


    “兄長如此大恩,妾身不知該如何謝兄長了!惟願兄長能子孫滿堂,桃李滿天下。”


    程氏目光不由看向姬長卿身旁神采奕奕的少年、女孩,這些天與陳謹、夭夭相處以來,她已經對兩個孩子的學識有所了解,心知這兩個孩子將來成就絕對不在柳大家、祖算之下。


    姬長卿哈哈大笑了一聲:“蘇氏有程氏母當興,明允一脈必出三才。”


    蘇洵聞言,隨即正了正衣冠,對著姬長卿道:“多謝丹文吉言!”


    姬長卿走了,蘇洵也帶著夫人程氏迴到了蘇府,等下人伺候茶水後,程氏這才忍不住好奇問道:“方才在碼頭,不忍心打斷夫君與友人離別,妾身不明白,夫君也不是輕信占卜卦算之人,為何會如此重視?”


    蘇洵笑著對程氏解釋道:“夫人有所不知,旁人的話,或許隻是江湖賣藝,謀生的把戲,我未必會放在心上,可丹文他不一樣。”


    “如何不一樣?”


    “我曾在梓州府籌備時,與清源觀由明思道長引薦結識丹文,明思道長乃蜀中丹道高手,可他如今已不再煉丹,這其中就有丹文勸諫的緣故,明思道長在道門之中,頗有威望,且嫉惡如仇,性子是出了名的火爆,可丹文既然能勸諫他,讓改他修化學之道。


    再者丹文極善數易之學,我尚不知其學深淺,每每以為數易不過小道,可此次他的那個徒弟,卻能一府之稅賦推斷蜀中民情之好壞,實在是讓為人汗顏驚奇,算學竟然還有這種用處。”


    蘇洵說的事情,程氏也耳聞過,日前蘇洵與姬長卿等友人宴飲時,陳希亮見陳謹也姓陳,又極為聰慧機敏,便有心考校他學問,結果陳謹對於許多典故隻是稍有觸及。


    陳希亮不由勸諫姬長卿應該傳授他聖人之學,而不是算術的雜學小道。


    陳謹自是不喜,便當場向眾人展示了算學的博大精深,甚至以眉山的稅賦推測出蜀中當前的情況。


    需知道陳謹一介稚子,最遠不過到眉山而已,如何能知道蜀地的民情,還有人不信,又以淮南一府的數據,讓陳謹推演,結果陳謹不僅指出了淮南府情況複雜,且鹽鐵上有漏洞。


    因為涉及到鹽稅,所以被姬長卿找了一個話題,轉移了過去。


    等蘇洵婚禮結束後,官府傳下公文,說是三司核查,淮南兩路鹽稅,這就很是耐人尋味了。


    朝廷不會無故查起鹽稅,這也從側麵印證了陳謹的說法是沒有問題的,就連陳希亮都不由向姬長卿,順便請教了算學。


    也正是從此事,眾人紛紛對姬長卿的算學感到好奇,陳謹的算術已經很厲害了,那麽教授他算學的姬長卿究竟到了什麽地步,眾人不得而知。


    宋人荒廢數學已久,除了少數人在研究數學外,大多數的宋人都在考科舉,而且以東華唱名為榮。


    說到華夏數學,最早要追溯到先秦時期。數學最開始萌芽於先民們的生活之中,為了方便記住生活中的各色物品的數量,先民們在繩子上打結用來表示數量,這就是數學的雛形。後來隨著貨幣的出現,數學計數功能開始普及和推廣。


    後來又演變除了刻木計數法,就這樣為了計數,數學符號逐漸誕生。並且在商周時期十進製計數方法就已經出現。而且數學作為六藝之一,貴族子弟必須學習。到了春秋時期,由於經濟發展,華夏社會性質發生轉變。士階級活躍起來了,他們廣泛的傳播學術,讓得學術由社會上層下移。這樣許多學術就在平民間傳播開來,數學作為其中之一就這樣廣泛的傳播。


    算籌作為計數工具也在那個時代出現,它的出現讓得許多停留在書本上晦澀難懂的計算能夠為多數人掌握。當然作為計數工具,它也是數學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是一種外在的最為直接的表現,表明了華夏數學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


    經過了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轉型之後,古代學術發展迎來了春天。許多學術思想逐步活躍,通過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傳播,數學也在這個事實發展開來。


    數學不再是手口相傳,數學著作的出現為其能夠為人廣泛學習打下了基礎。而且華夏古代的數學著作中所引用的例子就是平民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所以能夠為廣大人民接受並且去運用。這就讓華夏古代數學有了更多的實用性,同時也為數學發展定下了一個框架和方向。


    在漢朝時,經過了焚書坑儒打擊的學術界,有了修養生息的機會。漢初,國家實行無為而治的政策,對於各種學術思想沒有太多的限製,這就讓得學術界可以相互討論和交流。隨著各種學術思想的交流與融合,就會有新的發現出現,數學也在這時有了發展。


    而且修養生息的政策讓被戰爭破壞的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我們也提過了,華夏古代數學是注重實用性的。所以數學的發展一定是離不開現實生活,經濟的恢複與發展,就提出了許多的數學問題等待著人們去解決。因此數學的發展就得到了現實需求的助力,得到了初步發展。


    隋唐時期,數學教育製度建立,讓得數學成了教育中的一種。同時也有一大批數學著作成為了教材,數學已經成了一門必修的課。到了宋朝,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數學被應用於更多的領域。同時一大批優秀的數學家湧現了出來,他們為數學的進一步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同時還有一係列數學理論被提出,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理論性的發現。這些理論讓得華夏古代數學稍稍從注重實用性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為古代數學增添了一些理論性。


    三、定位過於低下的數學華夏古代數學產生於農業生產活動之中,自然也是為農業生產服務。所以華夏古代數學的發展一直存在著一些詬病,過於注重實用性就是這眾多詬病中的一條,這更是古人將數學定位過於低下的表現。


    注重數學的實用性,本沒有錯,畢竟許多人學習數學最終都要運用於生活的方方麵麵。但是,過於注重實用性不重理論性,這就導致了許多的數學理論停留在表麵,沒有更加深層次的東西。


    數學定位太低,許多深層次的理論難以繼續開發,華夏古代數學隻能停留在原地或者緩慢前行。這也導致了華夏數學本來領先世界,結果漸漸被別人趕超。而且,數學一心隻為農業生產服務,就讓得很多讀書人不願意再去接觸數學,因為如果數學隻是運用於農業生產,對於他們一心追求仕途的想法嚴重不符合所以為了不分心就隻能放棄數學。


    這就讓得數學越來越不受讀書人重視,甚至會被讀書人成為巧技。掌握數學的知識分子數量一減少,那麽研究數學的人才就會變得更少,那麽數學就更加難以發展。這很像是一個死亡的循環,華夏古代數學就陷在裏麵無法自拔,這才是華夏古代數學發展越來越慢的原因啊。這不僅宣布了數學活力的喪失,也宣布了由數學可能引起的一些更加重要的理論的死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文華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子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子夢並收藏大宋文華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