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再出發的時候,義淨已是輕裝上陣了,所有的禮物之類的,全部已經在羯荼送出。如果從揚州直接托人送到那爛陀寺的東西能順利到,那就還有禮物。如果沒有,義淨已是隻剩下一個人帶著一顆誠心了。


    坐在船上隨風浪起伏,義淨心潮澎湃。畢竟,他算了算時間,按照唐朝的曆法,這時候已是一年將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年前能到哪裏,到年後又將何時才能到印度?


    拿出給常慜禪師所寫的悼詞,想起常慜禪師對西方聖土的執著,想起常慜禪師想抄寫完成萬卷《般若經》,義淨便心生欽佩。


    到底常慜禪師是不是想寫《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呢?


    因為信息太少,義淨很難判斷。


    義淨的內心,更願常慜禪師所寫的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因為,如果常慜禪師所寫的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義淨能夠大概猜出常慜禪師抄寫《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時間。因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義淨的偶像玄奘法師在高宗顯慶五年(660)開始譯,到龍朔三年(663)才完成翻譯的作品,總共600卷。


    如果常慜禪師所抄寫的萬卷《般若經》是玄奘法師所翻譯的,那麽,常慜禪師的情況能得到更多信息的確定了。但義淨知道,這個確定,可不那麽簡單的。


    因為,般若智慧是佛教中特別重要的內容。般若,在梵語中叫praj?ā,因為對它進行理解和認識的人不同,再加上佛教在傳遞進中華的過程中,經曆了大量國家,因此,義淨所知的般若翻譯就有超過十種,音譯如班若、波若、缽若、般羅若、缽剌若、缽羅枳娘、般賴若、波賴若、缽賢禳、波羅娘,意譯如慧、智慧、明之類。


    中國是一個特別重視智慧的民族,大家都很清楚,同樣是做事,如果能夠掌握智慧和技巧去做,往往能夠事半功倍。因此,很多人會不斷給人們講智慧,即使不是講智慧,也會講很多技巧。


    玄奘法師翻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之前,就已經陸陸續續有不少人翻譯了不少與智慧有關的著作。比如,西晉有一位學者叫無羅叉,他曾經帶著一群人翻譯了《放光般若經》。還有那位同樣被義淨欽佩的鳩摩羅什,他翻譯的般若經也很多,比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


    在所有的《般若經》中,玄奘法師所翻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卷帙最多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叫mahā-praj?āpāramitā-sutra,因為般若波羅蜜的意思是通過智慧到達彼岸,因此,這一部經的主旨就是希望通過說明世界上人們所認識的和麵對的所有對象,都是屬於因緣和合,假而不實的,因此,需要用般若智慧去麵對這些,進而掌握絕對真理,達到覺悟解脫的境地。


    義淨知道,玄奘法師之所以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再次翻譯,是因為之前的翻譯,還不夠全麵。隨著玄奘法師的翻譯,大乘佛教的基礎理論更加全麵呈現在了唐朝僧眾麵前。


    義淨在長安的時候,曾經聽說過這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翻譯過程。當時,玄奘法師找到了三種梵語原本,請嘉尚、大乘欽、大乘光、慧朗、窺基等人擔任筆受,還有玄則、神昉等人擔任綴文,慧貴、神泰、慧景等人證義,玉華宮寺內,連續幾年時間,都在忙碌著這件事情。


    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有著義淨神往已久的四個佛陀宣說這部經文的地址:王舍城鷲峰山、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王宮和王舍城竹林精舍。這四處中,義淨早已謀劃著去他能夠抵達的三處。畢竟,他化自在天的王宮可不是他能夠隨意抵達的地方。


    對於《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功德,義淨長安尋聽的時候,曾經知道一些,他很感動。義淨很喜歡從中間找各種佛教戒律有關的信息。


    在給百姓講法的時候,義淨很喜歡講《心經》,因為《心經》簡短,如果配上一些老百姓能夠懂的故事,講起來,老百姓能比較快速理解和接受那些信息,並不斷轉化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能夠幫助他們學懂學透的東西。


    義淨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沒有搞懂一個關係,那就是,很多人不斷在積累知識,卻並沒有將這些知識進行轉化。其實,知識並不是越多越好,讀更多的書,隻不過是讓人們更清楚認識這個世界上的各種事情,並進行選擇來進行轉化。


    比如,義淨曾聽人說因果不可改,於是不斷批評別人:不要去想著幫別人或教訓別人,因為因果不可改。義淨當時小,覺得好像有道理。但被慧智禪師一句話點破:這是誤會了因果不可改。因為,因果在成熟之前,任何新加入的因都可能會讓果的成熟變成另外的模樣。就像一個人想要行偷竊之事,另外一個人提前知道了這人的意圖,通過巧妙的方式讓這人醒悟,這人醒悟了,終止了這種行為,並不是改了因果,而是增加了更多善因,使得惡果在成熟之前已改變了。


    般若智慧,如果能夠正確理解並指導我們的言行,尤其是選擇比較合適的做法,就能更好地實現很多事情的變化。


    義淨懸想常慜禪師,覺得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事情,還是有些遺憾的。如果常慜禪師當時能夠站在船上組織大家上小舶,實現不爭不搶,不打不鬧,大家都能逃離,會怎樣呢?


    但義淨知道,這種設想,可能不符合當時的情況,也許,當時的船隻用於逃生,並不足夠,總有人需要犧牲吧?


    義淨好希望,在未來,有辦法能讓大家在遇到各種生命危險的時候,能夠更好地實現生命的保全。畢竟,這個世界上,像常慜禪師這樣的人,太少。因為意外離開,終究對整個世界來說,是一種遺憾。


    好在,常慜禪師被人們記住了,他雖死,那份慈悲卻已永遠化作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之間的友誼橋梁。訶陵洲的百姓,一定會有人記得他,記得大唐有這樣的舍身取義的僧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遊記:大唐三藏義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麵易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麵易珩並收藏南遊記:大唐三藏義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