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仍是屈才了
南遊記:大唐三藏義淨傳 作者:笑麵易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泰山,素來被人們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總能引來曆代帝王的登臨封禪,更有大量文人墨客競相朝聖般的追捧。
有人問,為什麽泰山被人們如此熱切地視為“天下第一山”。
馬上就有人搬著神話故事給你如數家珍:這裏可是盤古開天地時盤古大帝的頭顱幻化而成。所以,後來人們總說,泰山安,天下安。
關於泰山的神奇瑰麗,自不待言。由於它占著“天下第一”的名號,仁人誌士也總在它的感召下,立下宏偉的誌願。
有人說,但凡在泰山立下誌向的,都能夠得到泰山眾多神仙的護佑,實現的幾率要大很多倍。這種傳聞傳得玄而又玄,以至於泰山上那些供人許願的場所,也往往遊人絡繹不絕。有的是帶著一片赤誠前來許願的,有的是出於好奇過來湊熱鬧的。無論出於什麽原因吧,滿足了登頂泰山眺望蓬萊的視覺衝擊,體驗了一把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邁,仿佛就不枉此行。
在佛教盛行的唐代,泰山山脈沿線不少寺廟,梵宇輝煌,僧人眾多,常有僧人在泰山某個寺廟裏登壇講法,靈岩寺和四禪寺兩寺毗鄰,都比較重視佛教學術的傳承,常常引來高僧駐足,更有大量僧人聞訊前來聽法。
鹹亨元年冬,在樹木多數已經樹葉掉落,隻剩下長青樹木用深綠色裝點著莊嚴的佛教聖地之際,一件當時看來很尋常後世看來很不尋常的事悄然發生著。
“義淨師,您在做什麽?”一位小沙彌站在山東泰山山脈靈岩寺大雄寶殿旁,看著一位三四十歲的僧人將手放在一棵剛剛種下不久的翠柏上不斷地摸著,忍不住跑過來開口問道。
“哦。”這位三四十歲的僧人迴過頭,看著小沙彌,“我在許願。”
僧人看起來並沒有那麽三四十歲,如果僅從長相,很多人可能會判斷他才二十五歲上下。
“許願?您為什麽不去大雄寶殿內對佛祖許願,而在這裏對著翠柏許願?”另一個跟隨而來的小沙彌很不解地問。
盡管他們還小,在靈岩寺的時間還不長,但他們都很清楚,這座位於泰山北麓靈岩峪方山陽麵的靈岩寺可有名了。據說,早在東晉的時候,佛圖澄的弟子僧朗曾選擇在這附近建立寺廟。到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間,法定禪師來到這裏,看到這裏的泉石頗為喜人,於是在這裏建起了寺院。由於受到帝王的不斷眷顧,靈岩寺的香火日漸興旺,遠近聞名。而且,根據很多人的說法,靈岩寺的菩薩特別有名,有求必應。這不,幾年前,皇帝帶著被人們盛讚為二聖的武皇後封禪泰山,還曾經專門到這個寺廟裏待過一段時間。
小沙彌沒有見到當時的情形,但他們都很羨慕和佩服義淨師。因為,義淨師有一位特別有名的師父,人們都尊稱他為慧智禪師。慧智禪師寫得一手很好的毛筆字。這還不算厲害拉,最厲害的是,慧智禪師研讀《法華經》達到了特別精妙的程度。據說慧智禪師每天都會讀一遍《法華經》,更曾在專心致誌寫《法華經》的時候,突然有舍利出現在了紙上。這件事當時轟動了齊州一帶的僧界,於是,這一卷《法華經》在寫完的時候,得到了大家的細心收藏。要知道,這可是感動了上天才可能出現的奇跡啊。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在大家做好漂亮的盒子,將這一函《法華經》收起來之後不久,皇帝就帶著武皇後來封禪泰山了。武皇後好不威風,破例成為了亞獻。由於武皇後特別尊崇佛教,因此,好事之人將慧智禪師寫《法華經》感得舍利的事情告訴了武皇後。這一下可不得了,皇帝和武皇後高度重視,很想看看這一函《法華經》。幾經周折,大家不僅將《法華經》帶到了靈岩寺,還將此函的完成人慧智禪師請了過來。由於義淨是慧智禪師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因此,他也作為侍者陪同慧智禪師一同前來。與皇帝、皇後見麵聊天並不長,《法華經》被皇帝留下,帶入內廷供養。這可是莫大的殊榮。據說,皇帝為了答謝,給慧智禪師賞賜了禮物,還按照慧智禪師的意願,封賞了義淨,讓義淨當了靈岩寺的寺主。義淨是不是靈岩寺的寺主,小沙彌們沒有仔細打聽,但他們都知道一件事:從此之後,義淨師經常來靈岩寺,不僅與靈岩寺的師父們一起參禪打坐,還常常根據靈岩寺的師父們的要求,給寺裏的眾人講解佛教的律法。聽說,義淨師從二十歲的時候開始就專心致誌研究佛教的律法,在佛教律法領域很有發言權,小沙彌們對義淨師很敬重,但也覺得義淨師很親切,因此,對他並不害怕。
“許願,最重要的是將自己的心願清晰表達出來。”義淨慈祥地看著小沙彌們,一如他七歲入寺廟時,他的師父善遇法師和慧智禪師他們對他那樣。“隻要我們心誠,在任何地方許願,佛祖都是能夠看到、聽到的。”
“真的嗎?那您許了什麽願?”小沙彌問道。
“我在你們這麽大的時候,就聽說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迴來了。那時候開始,我就想去印度。沒有想到,二十多年過去了,我還沒有出發,總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羈絆著,感覺到了歲月蹉跎。我想,我該下定決心前去印度了。”義淨仿佛在迴答小沙彌,更像是在自言自語。
“那就去唄,摸這翠柏幹嘛?”小沙彌不解。
“這一去,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迴來,更不知道還能不能迴來。所以,我剛才摸著這翠柏許願,願它能和我一起來見證一個願望的圓滿。”
“翠柏無心,怎麽見證?”另一個小沙彌笑著說。
“是啊,也不知道翠柏能不能幫我見證。”義淨摸著比他還矮的翠柏,笑著對兩個小沙彌說,“這樣吧,你們一起來看著它的成長。我這麽許願,看看這棵翠柏能不能聽到,能不能替我見證。”
“怎麽許願?”小沙彌好奇地說。
“都說心誠則靈,我向佛祖許願,從現在開始,我將心誌堅定地一路向西,直到找到我困惑的佛教律典中各種相互矛盾解釋的源頭,找到解決方案再迴來。如果我還在西行的路上,翠柏就請一直朝西生長吧。如果我哪天學成迴來,翠柏你就調頭朝東生長吧。”義淨摸著翠柏,許完願,雙手合十靜靜站立,“你們願意為我見證嗎?”
“弟子願意。”
“弟子也願意。”
“感恩有你們一起見證。”義淨溫和地笑著,暗下決心:我該去好好向師父他老人家稟告了。
就在兩位小沙彌一臉向往和崇拜地看著一臉鄭重的義淨時,般舟殿方向,兩位高僧並立。般舟殿用於修習般舟三昧的地方,在裏麵修行的人,從不睡不臥一天一夜開始練,為的是迅速破除睡蓋。在練的時候,往往要堅持一念,比如念誦“阿彌陀佛”。據說,當人如法修行,連續行走三個月也就是九十天不睡不臥,就能見到十方諸佛皆在眼前。總有不少弟子前來挑戰自己的極限,但能夠做到九十日者極為罕見。
此時,兩位高僧並不是到般舟殿修行,而是看著下方正在和小沙彌聊天的義淨。
“義淨律師還是沒有同意嗎?”一位高僧問。
“他還是六年前的理由。”另一位高僧歎息道。
“有些屈才了。他如果到靈岩寺來,應該能大伸抱負。”聽到迴答,問話的高僧歎息一句。他們都很清楚,一切隨緣,強求是強求不來的。如果說六年前他們認為義淨到靈岩寺來,在一定程度上是仰仗了權勢,有一些憑風好借力的感覺,但六年以來義淨的成長和講法展現的學識程度,卻讓他們終於開始明白,慧智禪師他們為什麽從義淨十四歲剛剛取得僧籍開始就想方設法帶他去各個寺廟讀經參禪了。
“或許是想成為土窟寺的住持?”另一位高僧問道。
“可能吧。但即使當土窟寺的住持,仍是屈才了。”問話的高僧迴答。
對於發生的這一切,義淨不知道,此刻的他整個人已徹底沉浸在了踏足五天竺的美好想象中。
有人問,為什麽泰山被人們如此熱切地視為“天下第一山”。
馬上就有人搬著神話故事給你如數家珍:這裏可是盤古開天地時盤古大帝的頭顱幻化而成。所以,後來人們總說,泰山安,天下安。
關於泰山的神奇瑰麗,自不待言。由於它占著“天下第一”的名號,仁人誌士也總在它的感召下,立下宏偉的誌願。
有人說,但凡在泰山立下誌向的,都能夠得到泰山眾多神仙的護佑,實現的幾率要大很多倍。這種傳聞傳得玄而又玄,以至於泰山上那些供人許願的場所,也往往遊人絡繹不絕。有的是帶著一片赤誠前來許願的,有的是出於好奇過來湊熱鬧的。無論出於什麽原因吧,滿足了登頂泰山眺望蓬萊的視覺衝擊,體驗了一把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邁,仿佛就不枉此行。
在佛教盛行的唐代,泰山山脈沿線不少寺廟,梵宇輝煌,僧人眾多,常有僧人在泰山某個寺廟裏登壇講法,靈岩寺和四禪寺兩寺毗鄰,都比較重視佛教學術的傳承,常常引來高僧駐足,更有大量僧人聞訊前來聽法。
鹹亨元年冬,在樹木多數已經樹葉掉落,隻剩下長青樹木用深綠色裝點著莊嚴的佛教聖地之際,一件當時看來很尋常後世看來很不尋常的事悄然發生著。
“義淨師,您在做什麽?”一位小沙彌站在山東泰山山脈靈岩寺大雄寶殿旁,看著一位三四十歲的僧人將手放在一棵剛剛種下不久的翠柏上不斷地摸著,忍不住跑過來開口問道。
“哦。”這位三四十歲的僧人迴過頭,看著小沙彌,“我在許願。”
僧人看起來並沒有那麽三四十歲,如果僅從長相,很多人可能會判斷他才二十五歲上下。
“許願?您為什麽不去大雄寶殿內對佛祖許願,而在這裏對著翠柏許願?”另一個跟隨而來的小沙彌很不解地問。
盡管他們還小,在靈岩寺的時間還不長,但他們都很清楚,這座位於泰山北麓靈岩峪方山陽麵的靈岩寺可有名了。據說,早在東晉的時候,佛圖澄的弟子僧朗曾選擇在這附近建立寺廟。到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間,法定禪師來到這裏,看到這裏的泉石頗為喜人,於是在這裏建起了寺院。由於受到帝王的不斷眷顧,靈岩寺的香火日漸興旺,遠近聞名。而且,根據很多人的說法,靈岩寺的菩薩特別有名,有求必應。這不,幾年前,皇帝帶著被人們盛讚為二聖的武皇後封禪泰山,還曾經專門到這個寺廟裏待過一段時間。
小沙彌沒有見到當時的情形,但他們都很羨慕和佩服義淨師。因為,義淨師有一位特別有名的師父,人們都尊稱他為慧智禪師。慧智禪師寫得一手很好的毛筆字。這還不算厲害拉,最厲害的是,慧智禪師研讀《法華經》達到了特別精妙的程度。據說慧智禪師每天都會讀一遍《法華經》,更曾在專心致誌寫《法華經》的時候,突然有舍利出現在了紙上。這件事當時轟動了齊州一帶的僧界,於是,這一卷《法華經》在寫完的時候,得到了大家的細心收藏。要知道,這可是感動了上天才可能出現的奇跡啊。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在大家做好漂亮的盒子,將這一函《法華經》收起來之後不久,皇帝就帶著武皇後來封禪泰山了。武皇後好不威風,破例成為了亞獻。由於武皇後特別尊崇佛教,因此,好事之人將慧智禪師寫《法華經》感得舍利的事情告訴了武皇後。這一下可不得了,皇帝和武皇後高度重視,很想看看這一函《法華經》。幾經周折,大家不僅將《法華經》帶到了靈岩寺,還將此函的完成人慧智禪師請了過來。由於義淨是慧智禪師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因此,他也作為侍者陪同慧智禪師一同前來。與皇帝、皇後見麵聊天並不長,《法華經》被皇帝留下,帶入內廷供養。這可是莫大的殊榮。據說,皇帝為了答謝,給慧智禪師賞賜了禮物,還按照慧智禪師的意願,封賞了義淨,讓義淨當了靈岩寺的寺主。義淨是不是靈岩寺的寺主,小沙彌們沒有仔細打聽,但他們都知道一件事:從此之後,義淨師經常來靈岩寺,不僅與靈岩寺的師父們一起參禪打坐,還常常根據靈岩寺的師父們的要求,給寺裏的眾人講解佛教的律法。聽說,義淨師從二十歲的時候開始就專心致誌研究佛教的律法,在佛教律法領域很有發言權,小沙彌們對義淨師很敬重,但也覺得義淨師很親切,因此,對他並不害怕。
“許願,最重要的是將自己的心願清晰表達出來。”義淨慈祥地看著小沙彌們,一如他七歲入寺廟時,他的師父善遇法師和慧智禪師他們對他那樣。“隻要我們心誠,在任何地方許願,佛祖都是能夠看到、聽到的。”
“真的嗎?那您許了什麽願?”小沙彌問道。
“我在你們這麽大的時候,就聽說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迴來了。那時候開始,我就想去印度。沒有想到,二十多年過去了,我還沒有出發,總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羈絆著,感覺到了歲月蹉跎。我想,我該下定決心前去印度了。”義淨仿佛在迴答小沙彌,更像是在自言自語。
“那就去唄,摸這翠柏幹嘛?”小沙彌不解。
“這一去,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迴來,更不知道還能不能迴來。所以,我剛才摸著這翠柏許願,願它能和我一起來見證一個願望的圓滿。”
“翠柏無心,怎麽見證?”另一個小沙彌笑著說。
“是啊,也不知道翠柏能不能幫我見證。”義淨摸著比他還矮的翠柏,笑著對兩個小沙彌說,“這樣吧,你們一起來看著它的成長。我這麽許願,看看這棵翠柏能不能聽到,能不能替我見證。”
“怎麽許願?”小沙彌好奇地說。
“都說心誠則靈,我向佛祖許願,從現在開始,我將心誌堅定地一路向西,直到找到我困惑的佛教律典中各種相互矛盾解釋的源頭,找到解決方案再迴來。如果我還在西行的路上,翠柏就請一直朝西生長吧。如果我哪天學成迴來,翠柏你就調頭朝東生長吧。”義淨摸著翠柏,許完願,雙手合十靜靜站立,“你們願意為我見證嗎?”
“弟子願意。”
“弟子也願意。”
“感恩有你們一起見證。”義淨溫和地笑著,暗下決心:我該去好好向師父他老人家稟告了。
就在兩位小沙彌一臉向往和崇拜地看著一臉鄭重的義淨時,般舟殿方向,兩位高僧並立。般舟殿用於修習般舟三昧的地方,在裏麵修行的人,從不睡不臥一天一夜開始練,為的是迅速破除睡蓋。在練的時候,往往要堅持一念,比如念誦“阿彌陀佛”。據說,當人如法修行,連續行走三個月也就是九十天不睡不臥,就能見到十方諸佛皆在眼前。總有不少弟子前來挑戰自己的極限,但能夠做到九十日者極為罕見。
此時,兩位高僧並不是到般舟殿修行,而是看著下方正在和小沙彌聊天的義淨。
“義淨律師還是沒有同意嗎?”一位高僧問。
“他還是六年前的理由。”另一位高僧歎息道。
“有些屈才了。他如果到靈岩寺來,應該能大伸抱負。”聽到迴答,問話的高僧歎息一句。他們都很清楚,一切隨緣,強求是強求不來的。如果說六年前他們認為義淨到靈岩寺來,在一定程度上是仰仗了權勢,有一些憑風好借力的感覺,但六年以來義淨的成長和講法展現的學識程度,卻讓他們終於開始明白,慧智禪師他們為什麽從義淨十四歲剛剛取得僧籍開始就想方設法帶他去各個寺廟讀經參禪了。
“或許是想成為土窟寺的住持?”另一位高僧問道。
“可能吧。但即使當土窟寺的住持,仍是屈才了。”問話的高僧迴答。
對於發生的這一切,義淨不知道,此刻的他整個人已徹底沉浸在了踏足五天竺的美好想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