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平兒小秘書


    太上皇看了賈環一眼,仿佛想看出賈環的真實意圖。


    沒辦法,賈環選擇的時間,確實有點敏感了。


    這時候請旨南下,很難不讓太上皇多想,是不是因為城南的事情,處理結果並不滿意,在鬧小脾氣。


    更進一步的話,是不是已經搞清楚了背後的真正主使不是忠順王,而是贏鎰。


    要是這樣的話,跟皇家離心離德,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賈薔不能勝任?”


    對於賈環這樣的重要人物,太上皇還是習慣於掌控在自己的手裏。


    放到江南太遠了,實在是鞭長莫及。


    “恐怕不行。”


    賈環想都沒想,直接否認道。


    “票號的業務,您老是知道的,想要真正覆蓋天下,牽涉到的利益甚廣,不是賈薔能夠處理的。”


    “江南離京城太遠,不然的話,我都想讓您老親自坐鎮了。”


    推廣銀票的本質,就是以銀票來替代現銀交易。


    作為一種代用貨幣,想要進入市場,除了朝廷的背書之外,就必須得有標的物。


    而恰好,江南地區和京城不太一樣,大量的物資,都掌握在大戶的手裏。


    這樣的情況就很尷尬。


    從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麵來看,基本上都已經被各個大戶聯合包圓了。


    也就是沒有意識到貨幣的重要性,不然的話,在江南地區,完全可以獨立發行一套貨幣,進行內部交易了。


    畢竟百姓也不關心其他的,隻要衣食住行都能夠解決,用銀子還是用銀票,還是其他的什麽東西,都沒區別。


    相當於江南大戶,在底層百姓和朝廷之間,人為構築了一道中間層。


    皇權不下縣。


    封建時代的基層治理,采用的也是類似的模式。


    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最早的承包製。


    朝廷任命的官員,基本上隻有縣令和縣丞這一級,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吏員。


    縣一級官員,拿朝廷正經俸祿的沒幾個人。


    其他的都得縣令自己來解決。


    編製外的工作人員,從來都是比較吃香的肥缺。


    尤其是在沒有太多監管的年代。


    可以想象,這些位置,都被哪些人拿去了。


    縣令可沒有那個功夫,在縣裏組織一場考試,然後擇優錄取。


    對於縣令最重要的任務,一般而言,隻有三個。


    維持秩序的穩定,這一點肯定不用說了,自古以來都是重中之重。


    還有就是科舉考試了。


    這個很重要,是吏部製定的重點考核項目。


    最後這個則是重中之重。


    那就是稅賦。


    朝廷的稅賦,分配到每個省,是有額度的。


    有點類似於分包製。


    把額度分到省一級的巡撫之後,到時間把稅賦押運京城就行了。


    隻要這項工作搞得好,一般巡撫都不會有大問題。


    插一句。


    經過了朱重八的教訓之後,已經沒有皇帝會同意坐支了。


    所謂坐支,就是字麵意思。


    朱重八通知治理天下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朝廷在收稅的時候,存在著來迴運輸的問題。


    也就是說,當時的製度安排,是把收上來的稅,以及各種物資,全都運到京城之後,再進行分配和二次運輸。


    所以,單從形式上看,就產生了極大的浪費。


    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把地方的用度,提前預留好了之後,剩餘的部分再押解京城。


    這樣的話,一方麵可以降低運輸成本,另一方麵也可以提高行政效率。


    於是,朱重八同誌,就直接下旨改了一下。


    這就是典型的坐支。


    收和支,都放在同一地方,甚至同一批人的手裏,很難不出問題。


    千萬不要考驗人性,尤其是千萬不要拿這麽大的利益來考驗幹部。


    頂不住的。


    真的頂不住。


    收支兩本賬,都放在一起,想要瞞著朝廷搞事情,簡直不要太容易。


    所以,這種製度,很快就被拋棄進了曆史的長河。


    說迴來。


    朝廷分配到省一級的稅賦任務,自然會被二次分解,到府縣一級。


    最後肯定要落在縣令的頭上。


    沒辦法,作為朝廷任命的最基層官員,你不負責誰負責。


    再插一句。


    那個時候的縣令,實際上是個非常重要的官職。


    都說父母官,實際上指的就是縣令。


    所以,縣一級的人事任免權,實際上並不是在府一級。


    甚至都不是在省一級。


    而是由中央直接任命,走的是吏部的程序。


    有些時候,縣令上任,是需要在京城見皇帝一麵的。


    主要就是為了體現重視的程度。


    那麽等收稅賦,以及征發徭役的任務,分解到了縣一級之後,肯定是沒辦法從官麵上往下繼續分解了。


    但是縣令也不可能親自帶著人去幹吧。


    一個縣有多大,底下有多少人,可以想象一下工作量。


    那個時候可是沒有太過於清晰的部門分工的。


    縣衙裏吃朝廷飯的沒幾個。


    當然,牢裏的肯定不包含在內。


    活是肯定幹不過來。


    當地的士紳地主什麽的,都讀過點書,和縣令也有點共同語言。


    一來二去,就搭上了關係。


    和流水的縣令不一樣,這些士紳地主,都是本地人,甚至往上數幾代甚至十幾代人,都生活在本地。


    所以對於當地的情況,也更加熟悉一些。


    青天大老爺為難了,他們怎麽會坐視不管,自然要急老爺之所急,想老爺之所想。


    幫著大老爺把這事兒給辦了。


    怎麽辦,也簡單。


    大老爺縣衙的人手不夠,他們各家的人手足,就有很多種用法。


    打個比方。


    大老爺的任務,是一百兩銀子。


    要是大老爺準備自己搞投資的話,先拿銀子,擴充隊伍。


    比如投入二十兩銀子的成本。


    然後再下去多收稅,收個一百二十兩銀子迴來,也就迴本了,任務也完成了。


    隻是這裏麵有一定的風險。


    首先投資的這一部分,能不能拿出來,怎麽拿就是最大的問題。


    而且還牽涉到資金成本的問題。


    退一步來說,就算是有這個資本投入進來,能不能組起隊伍,組的隊伍能不能按時按量把稅賦收上來,都是未知之數。


    總而言之一句話,風險太大了。


    讓大老爺虧本的事情,這些士紳地主也不忍心啊。


    自然就得開動腦筋想辦法。


    大老爺最大的風險,其實就是二十兩銀子的投入。


    幾個人一合計,想著咱們這些人,幫著大老爺把銀子出了,隊伍也給組好了,不就行了嗎。


    大老爺聽了自然也很開心。


    不用出銀子,也不用操心組隊伍帶隊伍,任務也能完成,自然是樂得輕鬆。


    順便也承諾,要是能收上來一百二十兩交差的話,就把多出來的二十兩銀子,還給大家。


    或許這就最早的服務采購。


    當然,到了這一步,也不究竟。


    還是存在著不少的麻煩。


    於是幹就幹的徹底一點。


    幾個士紳地主又一合計,想著幹脆先幫著大老爺,把一百兩銀子出了。


    同時再給大老爺五十兩銀子的費用,讓大老爺享受生活去吧。


    剩下的髒活累活,全都不用管了,自己這些人全都包了。


    這就最早的承包製。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士紳代表大老爺來治理百姓。


    但是要知道,士紳和大老爺是有本質不同的。


    大老爺的想法,肯定是完成任務,拿到吏部優秀的考核成績,再繼續往上升。


    而士紳沒有這個上升通道,所圖的肯定就隻有銀子。


    做起事情來,不管不顧就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時間長了,形成了慣性之後,在朝廷和百姓之間,就會有這麽一層屏障。


    想打破都不行。


    非得下大力氣,才有可能扭轉局勢。


    太上皇又沒有基層工作經曆,知道底下的人糊弄,但知不知道這麽糊弄,尚且是個未知數。


    “下江南……”


    “確實有些日子沒去了……”


    太上皇念叨了兩句,就沒了下文,還是顧慮重重。


    “容朕想想吧。”


    “你家裏人沒事了吧?”


    實際情況,太上皇肯定是清楚的,賈探春此人,也算是在太上皇麵前掛了號。


    “謝太上皇關心,家姐已經無恙了。”


    賈環心裏有了其他想法,肯定不會像之前一樣肆無忌憚了。


    “事情已經交給皇帝處置了,你要是有什麽想法,都可以跟皇上提。”


    “不行的話,還有朕可以為你做主。”


    太上皇不能主動戳破,但好歹給了個口子,看賈環會不會主動提出來。


    說白了,還是一種試探。


    尤其賈環突然提出下江南,讓太上皇本能覺得不是件好事。


    也算是給自己留了個口子。


    賈環還是不接招:“皇上肯定是聖明的,微臣沒有其他想法。”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還想往後找補,怎麽可能呢?


    皇帝旨意都下了,現在再反過來,和自己扇自己耳光,也沒啥區別了。


    要知道皇帝的耳光,不是那麽好扇的。


    這個難得的機會,還是留給忠順王吧。


    親兄弟之間動手,多刺激……


    不管太上皇信不信,反正賈環是信了。


    “行吧,等咱們出城視察迴來之後,就籌劃南下的事情。”


    城外的項目,基本上差不多了,磚木結構確實進度比較快。


    隻要人手和原材料充足,施工的速度,絕對超乎想象。


    賈環告退,順便接上賈母,一塊迴家了。


    馬車上。


    “大姐姐沒什麽意見吧?”


    賈環雖然對賈元春沒什麽感情,但也不想在皇帝身邊留下個定時炸彈。


    會炸到自己的那種。


    “她沒什麽意見,為了賈家,我也隻能做到這一步了。”


    “剩下的事情,還得看你能有多大的出息。”


    老太太也是個老手了。


    對於潛在的不確定因素,下手自然不會客氣。


    比如王夫人,比如賈元春。


    一切都是為了給賈環鋪路。


    賈環沒接話,這時候不管做什麽承諾,都有點虛。


    換了個話題,道:“您老人家想不想迴金陵老家看看?”


    國人都講究個落葉歸根。


    賈家也好,史家也罷,說到底根都不在京城。


    金陵才是老家。


    “你怎麽突然想起這個來了?”


    不是老太太多想,而是按照朝廷的規定,外官進京,以及京官出京,都是需要經過審批的。


    低級別的官員,及其家眷,隻需要六部下個批文就行了。


    但是對於高級官員及家眷而言,想要出京進京,就沒那麽簡單了。


    內閣審閱之後,還得報皇上禦批才行。


    更何況,賈家這種勳貴家族,更是特殊中的特殊。


    為了祭祀方便,在搬來京城之後,已經跟金陵老家分了香火,在京城新建了祠堂。


    當然,還有家廟以及墓地。


    “皇家票號的事情,恐怕得親自下江南一趟處置,剛才已經跟太上皇提了,估摸著應該沒什麽問題。”


    有些事情,根據結果安排下就行了,過程什麽的,沒那麽重要。


    賈環也不會把所有的心思,和盤托出全都告訴老太太。


    搞事情,選擇地點的時候,確實京城效果最好。


    但京城這地方的阻力,恰恰也是最大的。


    從外圍入手,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你辦公差,帶著家眷,太上皇恐怕不會同意。”


    老太太倒不是對賈環沒有信心,而是都形成慣例了。


    除外辦差,在京城留人質,就是為了防止出現不可預知的問題。


    至於效果有多少,那就見仁見智了。


    “沒關係,本身就是半公半私的性質,問題應該不大。”


    “再說了,老爺和大老爺都在京城,太上皇會允準的。”


    “而且說不定,太上皇也會再次南下。”


    賈環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年輕人衝動點沒什麽壞處,帶上林姐姐,帶上三春,都還挺不錯的。


    還是因為這些是最難轉移的人質。


    能跟著賈環混到江南去,還是早點去吧。


    至於政老爺和赦老爺,都是大老爺們,跑起來肯定快。


    趙姨娘的話……


    還是迴去問問吧。


    估摸著應該不會跟著一塊南下。


    這些年趙姨娘能夠栓得住政老爺,絕對不是僅憑著姿色那麽簡單。


    像是政老爺這種傲嬌的文青,難哄的級別,簡直直逼大臉寶。


    趙姨娘竟然能拿捏得死死的,也是頗有幾分功力。


    還有就是平兒小秘書,這個一定得帶著。


    賈環也是用過了之後,才體會到其中的妙處。


    正經的那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翻雲覆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千公裏加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千公裏加急並收藏紅樓翻雲覆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