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三年時,侄子陸律考中了貢生,未來仕途一片光明,好友陸續高中離鄉,現在連侄子都後來居上考走了,陸西星沒有什麽感慨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金丹就正篇》序言中陸西星表達了對仕途的無奈,對仙道的渴求。此時,陸西星對老莊也開始了深入研究,由於內丹理論已成,所以他開始注解《道德經》,並加入自己的丹道理論。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閏十月,陸西星閉關三個月,完成了《老子玄覽》,就是《老子道德經玄覽》的寫作,可惜還是沒錢付印,直到14年後才有人捐助印成了書。


    道友們都知道,《老子》並不是一部丹經,不過並不妨礙內丹人士把它當成理論的淵源,其實就包括魏伯陽和張伯端。陸西星同樣認為《老子》就是內丹性命雙修的開山之作,說它是“性命之極至”,“朔大道之宗,窮性命之陷,完混沌之樸,複真常之道”,所以他首先“參以丹經”完成了這五千文的注疏。


    參與了《封神演義》作者成為話題以外,陸西星的這部《老子玄覽》也被一些人拿出來說事兒了。那麽這部作品又有什麽問題呢?這得先介紹一個人——王道。


    其實,對於不是專門研究相關學術的人來說,陸西星也好,王道也好,一般人應該都不知道,他們都不是那種三歲孩子都知道的名人。說起這位王道,和他有關的還真有一個更有名的人——嚴嵩,知道他的人估計就多了吧。王道和嚴嵩都是京官,不過屬於兩個對立陣營,所以經常要和嚴嵩鬥法。嚴嵩父子兩人權勢可以說滔天,閣老都不敢和他鬥,更何況一般官員呢。王道卻敢直接懟上嚴嵩,而且勝率還可以,不過他和嚴嵩之間那些事兒咱們不關心,這裏要說的是王道曾經趕時髦,同樣注解過《老子》,書名叫《老子億》,在圈子裏名氣相當大,和陸西星的《老子玄覽》可以說是姊妹篇。


    問題就出在這裏,以日本學者三浦秀一先生為代表的一些人說陸西星的《老子玄覽》剽竊了王道的《老子億》。至於是不是真的,國內的大量學者表示不同意,也發文反駁,也有人表示讚成的,不過總體來說這件公案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有興趣的道友可以了解一下,這裏不多說了。喜歡老莊的道友,真心推薦看一看這二位的書。


    隆慶元年(1567年),陸西星已經50歲了,這一年他完成了《周易參同契測疏》,這是他在陰陽丹法方麵取得的經驗和成果,表明此時陸西星已經構建起了成熟的內丹理論體係。


    同年,陸西星還完成了《陰符經測疏》和《玄膚論》二書。


    《陰符經》前麵專門講過,《玄膚論》主要講了陸西星的內丹學,二十篇,七千多字,後麵再單獨講講,這裏先略。


    此後,陸西星又開始學習風律、堪輿地理,對風水很有興趣的樣子,也能理解。當然他自己的內丹專業絲毫沒有荒廢,隆慶三年(1569年)完成了《周易參同契測疏》,裏麵用到了很多人元陰陽丹法的理論。在序中陸西星表明了自己注這部丹經的態度:“釋經之法,則如攜兒入市,十步一顧,猶恐失之”,顯然這是古人治學上的認真態度的體現,也是對這部丹經之首的尊重。


    隆慶四年(1570),陸西星《金丹大旨圖》成書。主要講了先天無極圖、太極未分圖、太極分陰陽圖、陰陽互藏圖等八張圖,都是內丹的理論基礎圖式,序中說自己注此經的目的是:“故某所圖述,根極化原,直指命術,舉綱說約,大義昭然,要在不背於師旨。別為破論,以辟邪宗”。


    所說的“別為破論”,就是這一年寫就的《七破論》,主要是針對內丹修煉中的反麵例子加以分析,警醒作用明顯。


    隆慶五年後,陸西星潛心著述,先後寫成了《心印經測疏》《呂祖百字碑測疏》《邱長春真人青天歌測疏》《疑金丹四百字測疏》《入藥鏡測疏》《龍眉子金丹印證詩測疏》等。


    這三年是陸西星創作的高產期,專著一部接著一部,基本上完成了對入道以來所學所悟的總結。


    經過五年的沉澱,萬曆四年(1576年),57歲的陸西星開始專心注《莊子》,“三易歲乃脫草”,《南華真經副墨》問世,真可謂三年磨一劍。後麵就直稱為副墨了,至於“副墨”一詞,取自《莊子·大宗師》“聞諸副墨之子”。為什麽又叫南華真經,這一點前麵也講到過。唐玄宗曾封莊子為南華真人,所以《莊子》又叫《南華真經》,另外還加封列子為衝虛真人,相應的《列子》也叫《衝虛真經》。


    副墨的創作時間是根據書末的一句“起草於萬曆丙子六月六日,脫稿於戊寅八月八日”確定的,正好是陸西星對自己人生六十年的總結,個人更喜歡把副墨理解為正本的副本,實際上就是一本參考書。


    有人分析過陸西星為什麽會用三年時間專門注解莊子,其中一個理由是他曾經九次科舉不中,而最後一次是嘉靖四十年(1561年),算算那時他已過了不惑之年,無論如何看得開,心情鬱悶幾年也在所難免吧,於是,莊子的那種逍遙九天的超脫給了他莫大的精神安慰,於是開始沉迷進去。在陸西星看來,“生無食肉相,居官何足雲?”我本就不是個當官的料,所以才一直考不上,其實我最“適合仙旨,事皆天定”,今天看到莊子,真的要感激他,從此要學逍遙遊,“鵬有九萬裏,安能學蜩鳩”,這也許和他年近花甲決定動筆注疏莊子有一定原因吧。


    書成後,時任首輔的同鄉、土豪李春芳欣然掏腰包幫著陸西星安排了雕版印刷一條龍,這就是副墨的第一個版本。


    書出來以後,反響很大,大家對副墨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侄子陸律率先捧場,說叔叔的副墨出來以後,以前的所有注都可以扔了不用看了,還好他沒說以後也沒必要再注了的話。


    感念李春芳對自己的支持和認可,萬曆十二年李春芳病故時,陸西星專門作文表達自己的哀思。


    晚年的陸西星似乎感覺到自己的陰陽雙修沒什麽進展了,於是又開始研究佛學,課題是圓性成佛。


    當然,陸西星並不是晚年才開始研究佛學的,應該是一直有研究,至少可以從副墨中看到很多佛學方麵的東西。他自己也曾說:“幼讀竺西典,芒若失故吾”,可見他是從幼年時便開始研讀佛典了,就算不是主修,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到注莊子的時候已經足夠用了。


    《南華真經副墨》的成書成為了陸西星學術生涯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以後,他開始轉而主攻佛學,所以,學者們總結陸西星的一生,大致分成了三個階段:早年以學儒為主業;中年以後沉迷丹道;晚年則精研佛理。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陸西星寫成了《楞嚴經說約》,萬曆二十九年又發表《楞嚴經述旨》,萬曆三十年《楞嚴要旨》。


    道友可能奇怪,陸西星怎麽隻研究《楞嚴經》啊?


    不要小看《楞嚴經》,相信沒有人不知道這部佛經吧,曾經有這麽一種說法:“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


    可見,《楞嚴經》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頂級的,實際上呢,這部佛經在內容上可以說是橫跨禪、淨、密、律各宗,佛家認為它是無上圭臬,當然值得陸西星精研它了。


    萬曆二十九年(1601)五月,陸西星乘船北上北京,舟行通縣潞河時寫下了《楞嚴經述旨題辭》。在題辭後,陸西星有這麽一句:“萬曆二十九年歲次辛醜夏五月八十二翁淮海陸西星庚書於潞河舟中。”萬曆二十九年是1601年,正是由此推算出了陸西星是1520年生人。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陸西星87歲了,最終沒能證得大道,卒於興化老家。《重修興化縣誌》卷一中有記載:“陸山人墓,北郭外十裏平望鋪葬布衣陸西星”,碑上有“陸山人墓”署名,後人又在方壺島北海草堂舊址處修了一座“陸仙人祠”表達對他的追思。


    從上麵的生平可以看得出,陸西星留下了大量著述,簡單歸納一下吧。


    陸西星的著作主要有《賓翁自記》、《道緣匯錄》、《方壺外史》、《南華真經副墨》等。存世的《方壺外史》共有八卷,大概可以分成注疏類和撰述類兩類,其中注疏類共有十種:


    《黃帝陰符經測疏》、《老子道德經玄覽》、《周易參同契測疏》、《周易參同契口譯》、《無上玉皇心印妙經測疏》、《崔公入藥鏡測疏》、《純陽呂公百字碑測疏》、《紫陽真人金丹四百字測疏》、《龍眉子金丹印證詩測疏》、《邱長春真人青天歌測疏》。


    撰著類共有四種:


    《玄膚論》、《金丹大旨圖》、《金丹就正篇》、《七破論》。


    據黃邃《悟真篇注》跋稱,明刊《方壺外史》又收錄了陸西星的《悟真篇小序》一卷,所以明刊的《方壺外史》共收錄了十五部作品。


    陸西星在晚年參佛寫下的作品主要包括:《楞嚴經說約》、《楞嚴經述旨》、《楞伽句義通說》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